04.03 執政20載,阿爾及利亞82歲總統辭職,民眾夾道慶祝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當地時間4月2日,阿爾及利亞總統府宣佈,現年82歲的總統阿卜杜拉齊茲·布特弗利卡已正式通知憲法委員會主席,決定終止總統任期,結束長達20年的總統生涯。

今年2月22日,他宣佈將尋求第五次任期,此舉引發了阿爾及利亞民眾一個多月的大規模抗議。值得注意的是,布特弗利卡於1999年首次當選總統,至今已連續任職四屆。

執政20載,阿爾及利亞82歲總統辭職,民眾夾道慶祝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 來源:路透社

迫於緊張局勢,3月26日,阿爾及利亞軍方公開與總統布特弗利卡“決裂”,呼籲總統順應民意下臺。據美聯社報道,本週二(4月2日)晚,在宣佈辭職消息後,數百名市民聚集在首都阿爾及爾的街頭慶祝。

執政20載,阿爾及利亞82歲總統辭職,民眾夾道慶祝

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市民慶祝布特弗利卡辭職 來源:Financial Times

布特弗利卡是誰?

今年82歲的布特弗利卡是一名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的老兵,19歲加入反對法國殖民者的起義軍,阿爾及利亞獨立後,年僅25歲的布特弗利卡擔任了青年與旅遊部長。此後第二年,他便成為阿爾及利亞首位外交部長。

執政20載,阿爾及利亞82歲總統辭職,民眾夾道慶祝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 來源:Middle East Online

1970~80年代,布特弗利卡因財政醜聞等原因流亡國外。1999年,彼時的阿爾及利亞處於政府軍與伊斯蘭激進武裝的血腥內戰中,布特弗利卡從流亡生活中歸國,在軍方的支持下,以73.8%的得票率首次當選總統。

當年的布特弗利卡推行“放下武器、獲得赦免”的政策,使暴力衝突迅速減少。過去,阿爾及利亞憲法規定總統任期不得超過2屆,但在2008年,阿爾及利亞兩院全體通過了取消限制總統任期的憲法修正案,使布特弗利卡有資格再次參選總統,並在2009年大選中獲勝。在連任三屆後的2014年,布特弗利卡以81.53%的得票率第四次當選總統。

2013年,76歲的布特弗利卡患中風,在巴黎住院80天接受治療。中風後,布特弗利卡因語言能力下降,七年來沒有在公眾場合發表過演講;他以輪椅代步,鮮少在公眾場合露面,連遞交競選文件都是讓競選總幹事代行;因身體原因,他曾取消了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的外事會面。紐約時報還報道稱,自中風以來,布特弗利卡在公眾視線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大幅畫像。

今年2月22日,布特弗利卡宣佈將尋求第五次任期,此舉引發了阿爾及利亞民眾的不滿,認為其身體素質和執政能力已不適合再擔任總統。

3月11日,布特弗利卡在阿爾及利亞國家通訊社發表公開信,宣佈放棄連任,並將原定於4月18日舉行的總統大選無限期推遲。

但抗議民眾認為布特弗利卡的“退讓”不夠,示威的規模擴大到了百萬人,並呼籲儘快舉行大選。阿爾及利亞陸軍參謀長艾哈邁德·薩拉赫也加入陣營,引用憲法第102條,呼籲布特弗利卡下臺,因其“不再適合執政”。

執政20載,阿爾及利亞82歲總統辭職,民眾夾道慶祝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 來源:CNN

阿爾及利亞憲法規定,國民議會上議院的議長將代替布特弗利卡,擔任臨時的國家領導人,以確保布特弗利卡辭職後的90天內順利舉行選舉。

對於布特弗利卡的辭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稱,布特弗利卡總統是阿爾及利亞的資深領導人,為中國同阿爾及利亞關係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我們相信阿爾及利亞人民有能力平穩推動政治過渡進程,保持國家的安全穩定。”

躲過“阿拉伯之春”的阿爾及利亞

執政20載,阿爾及利亞82歲總統辭職,民眾夾道慶祝

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街頭 來源:Youtube | DavidTinMotion

阿爾及利亞是北非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擁有4200萬人口,其中70%的人口年齡低於35歲。1962年獨立建國後,富足的資源帶來了豐富的外匯儲備,據石油輸出國組織2017年數據,油氣資源出口佔據了阿爾及利亞出口總額的85%和國民生產總值的20%。

1992年後,阿爾及利亞陷入了政府軍和伊斯蘭激進團體之間的內戰,衝突造成約20萬人死亡。因此,在2011年起的阿拉伯之春後,中東北非各國掀起政權更迭的浪潮,經歷過血腥內戰的阿爾及利亞人因警惕動亂,政局保持穩定,免於動盪。

但2014年起,阿爾及利亞以石油天然氣出口為支柱的國民經濟因油價的下跌而陷入低迷,政府縮減了福利,青年人失業率高企,基礎設施建設的緩慢,政治的腐敗等等現實因素,讓民眾的怨聲四起。

據彭博社報道稱,阿爾及利亞人希望從政壇中趕走“Le Pouvoir”(意為“當權者”),這個權力集團包含了軍方高層、商業精英和執政黨“民族解放陣線”等精英群體。一名美國前情報官員對CNSNews說,儘管人們已經示威遊行了幾個星期,但只有在軍方呼籲布特弗利卡下臺之後,他才真的下臺了。“這說明軍方高層和商業精英們,大概率依然會掌控著這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