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2004年9月,臨海靠港的嵐山正式設區,成為共和國最年輕的行政區。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日照建市30年,亦是她15週歲的生日。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15歲,倘若是人,不過“束髮”“豆蔻”之年。但年齡上尚顯稚嫩的嵐山,卻用15年,跑出了與其年齡不相稱的發展“加速度”——

隨著目標定位從“跨入全省經濟發展第一方陣”,到“躋身全省三十強、衝刺全國百強”,再到建設“黃海明珠、鋼鐵新城”,嵐山區地區生產總值較15年前已經增長了9.14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6.14倍,港口吞吐量增長了16.94倍,已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去年,這個從“小漁村”化身而來的“黃海明珠 鋼鐵新城”,已成功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91位、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第55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69位、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第94位。今年,嵐山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中排名第89位,較去年又提升兩個位次。

築起營商環境新高地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守著港口資源,守著產業優勢,年輕的嵐山深知,還有太多的潛能需要挖掘、需要激發。而營商環境,作為城市的軟環境,同樣也是核心競爭力!

如何以最優營商環境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投資客?

設區之初,嵐山在區直、鄉鎮直機構設置、管理模式、考核監督等方方面面,遵循“效率政府”原則,除法律規定必設的外,能兼的兼、能合的合、該撤的撤,高標準完善了政府機構設置。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15年來,陸續開展了“躋身三十強、我能幹什麼”解放思想大討論,積極推行“只要你來幹、手續我來辦”審批服務新機制,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認真落實“善謀劃、敢擔當、快作為”作風建設主題活動,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建立行政效能評價通報等制度,努力打造群眾滿意軟環境品牌。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15年來,嵐山全面提速行政效能,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取消行政權力事項91項,對57項中介服務項目實行清單管理。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梳理公佈“一次辦好”“全區通辦”事項1251項,113項實現“一窗受理”“一鏈辦理”,不動產登記4個工作日內即可辦結;企業開辦僅需3個工作日,新增市場主體5010家、增長10.8%;組建了行政審批服務局,設立多圖聯審中心,社會投資建設項目純審批時間同比壓減近四分之一;加快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1169項公共服務事項網上運行;打造規範化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2處,設立代辦點455個,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

活血化瘀挖潛力,好作風催生強動力。2018年嵐山經濟開發區入選第三批省級園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點,首次躋身全省省級開發區20強。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海州灣畔巨港出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港口,對嵐山意味著什麼?

因港而立、因港而興,港口是嵐山最核心的資源。

設區15年來,嵐山歷屆班子對這一認識有著驚人的統一:僅2004年,嵐山港區就完成港口建設投資5.32億元,規模是1977年建港以來27年的總和;2007年1月,嵐山設區之後召開的首次黨代會上,“港口帶動”戰略改為“港口立區”,並一躍成為嵐山的第一發展戰略。2012年,設區後的第二次黨代會上,又提出:“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港口立區,聚力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綜合性億噸強港。”2017年,設區後的第三次黨代會上,新一屆區委、區政府也明確提出:“高水平規劃建設港航服務業集聚區和大宗散貨貿易基地,推動嵐山港群由億噸大港向億噸強港邁進。”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15年來,被提到“戰略資源”核心位置的嵐山港,在嵐山歷屆區委、區政府的“厚愛”中跨越發展——

港口岸線達到12.8公里,縱向推進7公里,形成了以嵐山港區、童海港、嵐北港區、嵐橋港、鋼鐵港區為主導的港口集群,擁有萬噸以上泊位22個,其中30萬噸級泊位4個,年吞吐能力達1.92億噸,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通航。

港,並非孤立的港。嵐山區委書記來風華說,要增強經略海洋意識,做好“港產城海”融合文章,推動海洋經濟走向深藍。

為把港口的資源優勢發揮到最大限度,嵐山區突出抓好港口沿線集疏運體系規劃以及嵐羅高速、220省道西延、342省道改移升級、廈門路北延和日蘭高速龍山連接線等工程建設,全力服務青日連鐵路、魯南快速鐵路、巨嵐鐵路等重點工程,打造更加快速便捷的現代交通體系,建成區域性航運物流樞紐。

如今,嵐山城區距日照機場僅有半小時車程,青日連鐵路、瀋海高速、坪嵐鐵路和年底即將通車的魯南高鐵、嵐羅高速等重大基礎設施縱貫南北、暢通東西,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形成。如今的嵐山,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魯南經濟帶最便捷的出海口和對外開放窗口,是發展臨港工業、商貿物流的理想之地。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臨港產業展翅而起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金秋十月,日照鋼鐵集團第5條ESP生產線的廠房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不久,這裡將誕生世界上長度最短的熱軋鋼卷生產線。

全球6條ESP生產線投產,日鋼就有其5。ESP有什麼奧妙?與普通鋼材生產線動輒上千米不同,ESP軋線長度僅為180米,佔地面積只有傳統熱軋生產線的三分之一;板材厚度僅有0.6毫米,比其他企業產品要薄一半多;上千攝氏度的鋼水直接通過一臺連鑄連軋機就能生產出熱軋鋼卷,效率提升50%,能耗降低70%,碳排放減少30%。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與嵐山區幾乎同歲的嵐山本土企業——日照鋼鐵,經過15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全國鋼鐵企業競爭力極強第一梯隊企業。至2018年底,日鋼集團已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984億元,上繳稅金571億元(含海關稅292億元)。

十幾年後的今天,在全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浪潮中,又一家大型鋼企在嵐山應運而生——2013年6月28日,山鋼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在嵐山區正式開工;2017年12月,一期一步建成投產。按照《山東省先進鋼鐵製造產業基地發展規劃(2018—2025年)》,未來,山東一半的鋼鐵產能將佈局在嵐山,“鋼鐵新城”實至名歸。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關於鋼鐵,更多的交響將在這片土地奏起。今年8月31日,在嵐山經濟開發區鋼鐵配套產業園龍王河以北區域,數十臺挖掘機同時開工清理現場——總投資25億元的上海通用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嵐山焊接機器人及焊接材料的研發與製造項目落戶嵐山。

一年後,這裡將崛起一個“吃鋼嚼鐵”的高端裝備製造巨獸:按照規劃,焊接機器人及焊接材料研發與製造項目年消耗鋼材可達55萬噸,年製造焊接機器人5000臺,實現產值40億元。這意味著今後嵐山每生產出40噸鋼鐵,就有1噸成為通用重工集團製造焊接機器人的原材料。

昂起山鋼日照基地、日照鋼鐵的龍頭,擺出以寶華新材料等項目為配套的“吃鋼嚼鐵”龍身,2018年,這片黃海灘頭的熱土上,孕育了突破1000億元的鋼鐵產業產值。這也是日照市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依託臨海靠港的優勢,嵐山區規劃了100平方公里的臨港產業基地,鋼鐵及配套、石化、木材加工、海洋食品藥品、臨港物流、高端裝備製造六大臨港產業正強勢崛起。

如今,油氣儲運加工能力4000萬噸,木材進口加工能力770萬立方米,已成為山東省重要的油氣儲運加工基地和全國重要的木材進口加工集散地。


黃海之濱崛起世界級“綠色鋼城”——嵐山區15年跨越發展回顧


◆ 部分照片版權歸嵐山區攝影協會所有

來源 嵐山發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