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被調整的事業單位人員都轉成公務員了嗎?

corein


事業單位人員想轉公務員,有以下幾種情況:

1、單位整體改製為行政單位,或者合併到行政單位中。按照行政單位的性質,編制轉換為行政編制,人員整體過渡為公務員。

2、單位為事業單位,職能偏行政,或者公益服務為主,參照上級部門性質,整體過渡為參公單位,雖然使用事業編制,但人員整體過渡為參公人員。

3、單位職能合併到參公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人員整體過渡為參公人員。

4、被提拔任用為行政或者參公單位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身份、職數、編制等都符合條件,單獨申請過渡為公務員或者參公人員。調任的領導幹部也在此列。

5、招考到行政或者參公單位,試用期滿過渡為公務員或者參公人員。事業人員通過行政或者參公事業單位領導崗位考試被任用,也同樣過渡。

6、特殊人才引進到行政或者參公單位,可過渡。

除過以上六種情況而外,公務員身份是凡進必考,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職言管語


被調整的事業單位人員都轉成公務員了嗎?沒有!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屬於事業編,公務員則是屬於行政編,編制不同,是不能互轉的,事業單位人員要想成為公務員,想擁有公務員編制一般有三種方式:1.參加公務員考試(參加省級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2.參加副科級崗位的競選(公開選拔副科級領導崗位或副科工作崗位);3.破格提拔(事業編制不會自動轉為公務員編制,但如果某個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工作特別突出、年度考核連續都是優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

因為公務員法裡的凡進必考,所以被調整的事業單位人員不會轉成公務員。從事行政職能工作的單位有的可能會轉為公務員,但一個單位能否作為行政單位,一個崗位是否履行行政職能,這個必須要有國家、國務院和人大頒佈的法律法規作支撐。


施比授


事業單位改革最近被炒的沸沸揚揚,改革關乎幾千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備受廣大事業編制工作人員的關注。改革後被調整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的可能會被轉成公務員,有的仍然保留事業編制,有的會丟掉事業編,調整成企業編制工作人員。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將現有事業單位分為“承擔行政職能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從事公益服務的”三類。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又劃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通過分類改革,最後保留事業單位序列的只有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


  

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是指行使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裁決,行政監督等行政職權的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方向有兩種:一是將所承擔的行政職能迴歸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自己調整為公益服務性的事業單位,二是直接成為行政單位。我估計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中的大多數人會被調整成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有極少數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才有可能通過改革調整成公務員。



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又被劃分為公益一類(財政全供)和公益二類(財政差供)。公益一類是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這部分仍然會維持現狀,保留事業單位不變,工作人員仍然還是事業編制;公益二類是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這部分人可能會被區別對待,一部分人仍然會保留事業編制,一部分人會被轉成企業編制。



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改革後會從現在的事業單位調整成為企業經營單位,工作人員也會失去事業單位編制,成為企業編制人員。


眾山小796



近年來,事業單位改革的消息廣受關注,畢竟受眾範圍廣,牽扯利益巨大。有的事業編被迫丟掉“鐵飯碗”,吃起了企業飯;有少數事業編幸運的從“鐵飯碗”變成了“金飯碗”,成為了行政編,也就是公務員。


被調整的事業單位人員去向,調整的可能性有好幾種。一種調整是工作調動,如果是提拔為領導,可能會成為公務員;如果橫向調整,不會有變化,只是編制從一個單位到另一個單位。還有一種調整就是跟隨本次事業單位改革的調整,人員身份轉變,具體去向就要根據中央的改革要求決定,目前各省各地區根據中央文件要求,結合地區實際制定了本地區的事業單位改革實施細則。

2011年4月初,中央已經確定了一張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時間表,共涉及到超過126萬個機構,4000餘萬人。該表預計到2015年,中國將在清理規範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到2020年,中國將形成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發佈。全國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座談會在北京的京西賓館召開。一度霧裡看花的中國事業單位改革,終於勾勒出了清晰脈絡。

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改革主要由兩個部門——中編辦及人保部擔當。中編辦負責制度層面的改革,比如分類改革;而人保部負責更為具體的比如招聘制度改革、用人制度改革、職稱改革、工資改革 等方案的制定。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就在於行政職能的界定;有一些要併到政府序列享受公務員待遇;有一些要劃歸為企業,不再享受政府撥款;在教育系統推進取消行政級別、按事業撥費等。


無論怎樣改,相信黨和政府,相信頂層設計,相信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進一步理順政事關係,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和效率。

要認識到,並不是轉為行政編制就一勞永逸,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有責必擔當,失責必追究。同樣,取消事業編未必就是壞事,通過實行企業化管理,績效考核,事業單位人員多勞多得,獲得高薪酬的比比皆是。

事業單位改革從一開始就強調要注意從制度層面保障被改革人員的福利待遇,清晰明確改革方向,開發事業單位擴權改革的潛在動力,形成有利的社會環境。


有恃無恐62


事業單位改革被炒得沸沸揚揚,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事業編制都非常關心改革的方向,擔心自己的去向。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是指將現有事業單位按照社會功能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承擔行政職能(執行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裁決等行政職權)的事業單位劃歸行政機構,人員轉為公務員;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這部分人保留事業編制;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這部分人有可能被分流,一部分保留事業編制,一部分轉成企業編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都改成企業,自主經營。



事業編有望改公務員的,翹首企盼;可能被分流的,談虎色變;保留編制的,注目旁觀……但說了這麼多,人員調整還沒開始呢!



所以,題主所說被調整的事業編不可能都轉成公務員,轉公務員可能性有兩種:一種是考試招錄,另一種是在有的地區,如果40週歲以前提職到鄉鎮當副鄉長(副書記),有可能轉成公務員。2017年所有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領導都錄入公務員信息採集系統,事業單位機構崗位設置才剛剛完結,目前不會有太大的人員變動。其它被調整的,可能是調整崗位、單位,所以不必擔心自己被out,也不必草木皆兵。


千面2018


想想也不可能的。

從目前的狀況來說,事業單位要轉為公務員,要麼去考,要麼是達到一定的級別之後才能進行轉。


至於到底這些事業單位會被調整到哪裡,這個耐心看看吧,千萬別信傳言。


心竺公考,100萬小夥伴在用的公考神器。


心竺公考齊老師


這是在哪裡網傳的假消息?大家都知道2018年公立中小學教師有望轉成公務員並且薪資水平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像高校教師都已經取消事業編制,實行自助招聘合同制管理的企業屬性。所以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說被調整的事業單位人員都轉成公務員。

這樣變革意味著以後沒有鐵飯碗的說法,機構精簡,也讓在編人員有一種危機感。就像高校教師一樣,不僅僅是有教學知識,還要有科研方面的突出,否則很難在高校站住腳,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在努力。



2018年山東省估計基層科員出去創業,可以三年帶薪創業。這是何等的鼓勵政策,可見事業單位變革勢在必行的趨勢。

其實作為一名企業職工,我只能說這麼多,因為編制的那些事兒咱們也不懂啊!所以有了解情況的朋友在下面跟大家分享下。



關注舉一反三,幫助大家解決社保問題;


天天聊社保


事業單位改革勢在必行。

純公益屬性的事業單位仍舊保留事業編制不變。比如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鄉鎮衛生所,社會福利院等等。待遇隨著改革的逐步進行有慢慢提升的機會。

具有行政屬性的事業單位,坊間傳聞是改為公務員實行行政編制。但是,有難度。聽到的實行方法有,通過組織考試進行轉編。比較有特點的是,三年之內承擔行政屬性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隨著單位內部行政編制退休人員的離職而慢慢轉編制。也就是排隊轉。

再有就是高校和醫院是大頭。也是改革的重點。現在的情況是,高校以後的招聘都是備案制的。定崗定編不定人。醫院現在也多是合同制,但是大趨勢是同工同酬。

還有就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改成企業推向市場,參與市場競爭。

事業單位是我國特有的制度。它是中國特色的產物。是為人名服務的機構。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事業單位人浮於事,鋪張浪費,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需要與國情。事業單位改革是大勢所趨,改革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體制機制,釋放人才創新活力是我們國家要解決的大問題。


我的成長之路


隨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入深水區,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也逐漸的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對於身在事業單位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尤為關注自己單位在接下來的改革當中會怎麼調整。事業單位怎樣改,改成什麼性質,是人們最愛討論的話題。下面小編就我所瞭解的情況做一下簡單的分析。

在瞭解事業單位改革的政策和去向時,我們通過一下的圖例對事業單位的分類和改革進行簡單的瞭解。



看完了這個圖,我們再對各類事業單位改革及人員去向進行詳細的解讀。

首先,是關於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和人員去向問題。以率先進行改革試點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為參考。一類是將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納入改革試點範圍,原由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決策、行政監督、行政許可、行政裁決等行政職能全部劃歸機關,將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執法職能交由執法機構承擔。一類是將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全部併入機關或調整為主管部門內設機構。當然,像我所在的市,就把有行政執法權的比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執法局等單位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人員,為了便於執法,全部轉為了參公編制的事業單位人員。



其次,關於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的改革及人員去向問題。公益類事業單位即政府或社會力量為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而設立的專門從事公益事業工作的單位。可以分為兩類,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和二類事業單位。對於本次事業單位中公益類事業單位的改革,已經改完的就是高校和非營利醫療等機構。這一部分的改革中的人員也用了“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而對於科教文衛等事業單位則保持其公益類事業單位的性質,使它更好的服務於民。因此,這類事業單位的人員編制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最後,從事經營性活動的事業單位的改革。這一類的改革,主要還是針對的是有些行政單位的下屬類單位,以後有可能脫離事業單位的編制,成為進入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這類事業單位最顯著的特徵,是它們的工資來源的自收自支。對於這部分人員的去留問題,現在還不好說,就看下一步的改革怎樣改。

說了很多,這也是我通過收集相關信息進行的簡單的解讀,希望對各位看官們有一定的幫助。


沐晨問答


怎麼可能轉成公務員。首先別說公務員了,畫給事業單位的那些餅一囗也沒嘗過。幹了十幾年了,除了每年十幾塊錢的正常上浮,沒漲過其他的。相反工作越做越多,和單位上同工的公務員差別越來越大。沒職稱,沒前途,從開始到最後都是九級職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