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夷陵之戰中趙雲前去支援劉備,陸遜知道後立馬撤退,是害怕了嗎?

愛因愛生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生死如同草芥一般平常,多少英雄人物慘死在刀下,政權的爭奪往往伴隨著廝殺。曹操作為一代諸侯,享譽天下,然而卻在徐榮、馬超的追殺之下四處流亡;一代猛將張遼,在戰場上披荊斬棘,卻慘死在丁奉的劍弩之下;昭烈帝劉備被逼拋家棄子、孜身一人逃亡。

昭烈帝劉備的一生,曾數次被逼逃亡,雖最終保全了性命,但是在“夷陵之戰”中險些命喪黃泉,這也是劉備一生中最狼狽的時候。

221年七月,蜀漢昭烈帝攻打東吳孫權,最終在夷陵地區結束了這場戰爭,東吳獲得了勝利。曾有史料記載,夷陵之戰中,劉備的千軍萬馬卻慘遭東吳將軍陸遜的全數剿滅,劉備方死傷慘烈,蜀漢大軍顏面盡失。此時劉備只好顧全大局、被迫逃亡,然而在逃命的途中,卻落入陸遜設好的陷阱。劉備帶領軍隊向西逃亡,在山谷中卻慘遭東吳軍隊的弓箭射殺,大將軍張苞和關興深受重傷,劉備即將被到來的陸遜一軍就地擒獲,在這個關鍵的一刻,趙雲的出現救了劉備的性命,陸遜見趙雲領兵前來,便即刻帶領了軍隊原地返回。劉備在趙雲的援助之下,成功返回了蜀漢。為何在夷陵一戰中大獲全勝的陸遜在見到趙雲後便即刻退兵?大將張苞與關興都未能阻止陸遜的追殺,趙雲為何能扭轉戰局呢?

趙雲在三國時期可謂是叱吒風雲、英勇神武,被稱為常勝將軍。在夷陵之戰爆發的221年,趙雲已經名揚天下、是一等一的大將。相比較之下,陸遜只是初出茅廬的都督,在趙雲的援兵到來之時,陸遜心中已有幾分害怕,意識到如果正面迎戰,自己一定不是趙雲的對手,即刻退兵才是萬全之計。其次,趙雲的名氣不僅使陸遜感到害怕,東吳一軍的氣勢也隨著趙雲的到來變得萎靡不振,兵士們在趙雲的面前甚至不敢抬頭。同時趙雲不僅為蜀漢軍隊帶來了援兵,在精神方面也帶來了鼓舞,蜀漢大軍眼看有趙雲坐鎮,氣勢便強硬了起來,全軍聯合一心便擊回了東吳一軍。張苞、孫興二人的極力反抗,也為趙雲援兵的到來爭取了時間,試想如果趙雲帶領軍隊更早一步到來,恐怕夷陵之戰的結局便由此改變了。

趙雲的一生中可謂是戰無不勝,在與夏侯淵、項羽的鬥爭中大獲全勝,奪取蜀川之地。這樣英勇神武的大將軍為劉備效命、忠心耿耿,兩次在戰爭中捨命相救劉備的兒子,數次在劉備危難時刻前去營救,戎馬一生為蜀漢賣命。


歷史雲頂


陸遜當然害怕了,東吳軍隊已經追擊到夷陵之戰開戰前的雙方國界線了,再往前追,就進入了蜀漢的傳統勢力,陸遜雖然在夷陵之戰大敗劉備,但從來沒有做好滅亡蜀漢的準備。

東吳軍隊從來就是守土有責,進取無方,無論是在夷陵之戰前後,陸遜都沒有進一步攻打蜀漢的軍事計劃,哪怕是陸遜後來在石亭大戰也是大敗魏軍,同時也是保守策略,沒有擴大戰果,都說諸葛一生唯謹慎,我看陸遜一生更謹慎。



陸遜在夷陵之戰的大勝鼓舞了東吳軍隊,東吳軍隊乘勝追擊,一直追到了與蜀漢交界的巫山、秭歸一線,東吳將領潘璋、徐盛上書請求乘勝追擊,攻打劉備所在的白帝城,也就是今天的重慶市奉節縣。

雖然潘璋、徐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但是陸遜顯然沒有,異常冷靜,陸遜拒絕了乘勝攻打白帝城的建議,下達停止追擊、主動撤軍的命令。



陸遜之所以選擇撤退,是從總體戰略上考慮的,考慮到當的蜀漢實力及曹魏動向作出的綜合判斷,應該是說陸遜的決定是正確的。

先看蜀漢方面,劉備雖然兵敗夷陵,但是沒有繼續賂成都撤退,仍然停留在白帝城,這是很明顯的信號,劉備不甘心,要知道白帝城可是蜀漢的邊境離東吳最近的城池,身為一國之皇帝的劉備,為何停留在離東吳邊境最近的城池,劉備這個意圖不這不明顯嗎?



劉備留在白帝城,是有目的的,一方面是不甘心,另一方面劉備還有所企圖,劉備在等曹魏出手,他就能順手牽羊再扳回一局,劉備故意作出這樣的舉動,也有引誘東吳來攻的意思,設法讓東吳陷入兩線作戰的境況。

劉備停留在邊境,還有一個意圖,就是退無可退了,劉備身為一國之君,再退蜀漢就更加危險了,軍心不穩,皇帝大敗,劉備再往成都逃的話,東吳來攻打白帝城,能否守得住呢?劉備停留在白帝城就是穩定人心。



劉備拿什麼來穩定人心呢?

當然是蜀漢軍隊鎮守白帝城了。首先是趙雲率領江州軍隊前來支援,趙雲手上至少有一萬人,再加上蜀軍從夷陵前線逃回來的潰軍,在白帝城蜀軍總數接近2萬人,夷陵之戰劉備帶的5萬人都被陸遜打敗了,陸遜會害怕趙雲帶來的一萬人嗎?顯然不是。



陸遜的大本營在荊州,也就是南郡,如果攻打蜀漢白帝城,離陸遜的核心區域有近800里路,這也是曹丕當初說的連營八百里,這個時候如果陸遜要打劉備,不就是倒過來了,陸遜要連營八百里了。

雖然有長江可以運送物資,但是東吳軍隊的戰線拉得太長了,如果主力去攻打蜀漢,則荊州空虛,如果曹魏從襄樊南下攻打南郡,陸遜就會重複關羽的老路,大意失荊州,這可能嗎?



攤開地圖,就能看出來問題所在。曹魏與東吳的交界主要有三個方向,西部的襄樊、中部的江夏、東部的淮南和合肥,陸遜在荊州,主要是在夷陵阻擊劉備,如果要攻打蜀漢,就得向西打,那麼荊州就空虛了。

從襄樊南下,正對著荊州,從襄樊到荊州只有四百里路,曹魏騎兵快馬加鞭也不過三四天就到了荊州,遠比從白帝城退到荊州要快得多,陸遜生性謹慎,不可能甘心冒這個風險。



而陸遜放棄攻打蜀漢,最重要的原因卻是前面說到的內在原因,東吳軍隊是守衛國土非常積極,對外開疆拓土非常消極,因為東吳軍隊實行的是私兵制,兵權有一部分是在江東四大家族手中,其中之一就有陸家,如果對外開疆拓土 ,陸家是需要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

所以陸遜放棄攻打白帝城的劉備,選擇主動撤退,這跟趙雲沒有任何關係,就算是關羽再生,陸遜還是這樣選擇。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當然不是,陸遜不會害怕趙雲,不過忌憚趙雲和蜀漢的禁軍,多少還是有一些的。因為,趙雲的禁軍一來到白帝城,就證明蜀漢也不能再退了,再退益州門戶就洞開了,這不足以讓陸遜忌憚嗎?當然,除了趙雲和禁軍,陸遜更忌憚曹魏。很簡單,曹丕早就在虎視眈眈,準備南下伐吳了。但是,退一步說,假如沒有曹魏的威脅,陸遜就會進軍永安,拿下白帝城嗎?顯然也不會。陸遜不追擊劉備,趙雲的支援和防衛曹魏南下,這僅僅只是兩個因素。



因為政治是不講感情的,如果利益需要,再怕也要上呀,萬一實現了呢?赤壁之戰,孫權和劉備就不怕曹操嗎?結果,一樣是孫吳聯盟取得了勝利。再比如,東吳上下就不怕關羽嗎?關羽早就是名將,又手握長江上游要地,還傲氣,連孫權都要忌憚。但是,忌憚也好,怕也好,孫權還不是一樣偷襲了荊州,擒殺了關羽,破壞了孫劉聯盟。所以,陸遜不是因為怕趙雲而不打永安,而是即使打敗了趙雲,生擒劉備,奪了永安,對東吳有什麼利益?對陸遜又有什麼利益?一點利益也得不到。原因就是上文提到的,東吳偷襲了荊州標誌著東吳戰略的轉向。



而讓東吳戰略性轉向的推動人,就是呂蒙和陸遜。呂蒙雖然是江北人,但是優先選擇偷襲荊州,是因為東吳的客觀環境和順應東吳本地士族的情況下,再建議孫權的,詳見《三國志.呂蒙傳》。而陸遜則不同,陸遜是江東世家大族,讓東吳戰略從淮南,徐州之地轉向荊州,對本土士族利益有重大的關係。因為,東吳偷襲了荊州,長江天塹連成一條完整的封鎖線,孫權要保證政權的長治久安,務必要倚重本土士族的力量,後來果然形成“陸顧朱張”等家族,壟斷了東吳的入仕之路。這也難怪晚年孫權大力打擊出身本土的老臣,重臣,當然這是後話。所以,陸遜得知呂蒙回鄴城養病,趕緊跑去勸阻,生怕東吳失去偷襲江陵的最佳時機。



所以,江陵是荊州重地,夷陵則是拱衛江陵的屏障,這都關乎長江天塹的要衝,必須拿下。而永安城是入蜀門戶,城防堅固,都可以做劉備陪都,現在又多了趙雲等生力軍,不但攻之未必能下,攻之毫無利益。除非東吳具有一口吞下巴蜀的實力,以及能分兵長江防衛曹魏的兵力。但是,從孫權對抗曹丕三路伐吳的吃力,以及最終慘勝來看,東吳並不具備這種實力。所以陸遜的決定是明智的,不追擊劉備,並非害怕趙雲,而主要是維護東吳和本土士族的利益。


大飛熊騎士


夷陵之戰中趙雲前去支援劉備,陸遜知道後撤退,並非害怕趙雲,而是防止被曹魏漁翁得利。

按歷史,222年爆發的夷陵之戰中,趙雲是蜀漢內部最堅決的反對派(諸葛亮並沒有史書記載反對,這與諸葛亮對自己的定位有關,不能同劉備公然唱反調)。但同時劉備信任他的才能和忠心,還是讓他擔任江州督,即東征軍的接應使。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全面潰敗後,趙雲帶後應部隊趕到了永安。劉備能夠迅速在永安重振旗鼓,趙雲應該功不可沒。

陸遜停止追擊劉備,主要原因不是害怕趙雲,而是擔心曹丕的動靜。實際上就在火燒連營後不久,曹丕三路大軍就直撲東吳而去,陸遜恰好來得及趕上迎頭痛擊。陸遜不但是一位軍事家,而且是一位政治家,對於天下大勢看的很明白。吳蜀兩國還是要彼此聯合才能對抗魏國。抽冷子捅刀子佔便宜是一回事,但真要往死裡掐,最後便宜了曹魏。

當然,陸遜的撤退有可能與趙雲這一支軍隊存在一定關係。畢竟如果不是趙雲及時趕到永安,使得蜀漢軍隊能夠站穩陣腳,陸遜也沒準就來個快速突進了。此後,劉備長期駐軍永安,孫權反而主動向劉備求和,這也算是“實力保障下的和平”。


巴山夜雨涮鍋


當時吳軍正是氣勢最盛之時,蜀國幾十萬大軍都被東吳一把火燒的七零八落,還差趙雲一支隊伍?何懼之有?

但是陸遜應該有其它五怕

一怕自己帶兵深入,如果真跟蜀國殘餘勢力打起來,蜀軍又拼個魚死網破,那吳軍可能要付出慘痛代價,傅肜就是一個例子,寧可累死都不投降,斬殺許多吳兵。陸遜一路裝孫子,避讓不戰,忍了那麼多天才成功火燒連營,此時大功告成,何不體面的回國?再浪費過多的士兵性命還有必要嗎?真的死戰到底,損傷士兵,反倒會被那些瞧不起自己的老將笑話,那就坐實了自己不會用兵,只是僥倖取勝的口實。

二怕自己遠離本土,曹魏趁虛而入,而且當時曹魏已經有所異動,只看不打,無非就是看最後誰能取勝。如果東吳精銳重兵脫離建業甚遠,恐怕曹魏也會趁勢渡江。曹魏武將精兵太多,一旦過江,並且分兵,一路攔截陸遜歸路,一路直接攻打建業,東吳都城危矣!

三怕東吳和蜀國打的兩敗俱傷,即使東吳取得最後勝利,也怕是殘兵。以曹魏的強大,還是可以過江,那時東吳勢必抵敵不住。滅國之禍呀,以陸遜的頭腦,豈能不細思極恐?

四怕自己深入,消滅劉備,諸葛亮一怒之下會孤注一擲,留魏延死守漢中,扼制曹魏,舉留守重兵反攻過來。有諸葛亮坐鎮,陸遜能有多少勝算?到時恐怕曹魏不來侵吳,他陸遜卻要喪身在蜀吳前線了。

五怕自己一路取勝,就算天開眼滅掉蜀國,然後呢?有蜀國牽制,曹魏還有後顧之憂。沒了蜀國,曹魏可就要長驅直入了。東吳兵力不足,即便滅掉蜀國也沒有足夠的人力留守,蜀地必被曹魏奪佔。如果真是這樣,曹魏又增加了一條進攻線路。一路都已經讓陸遜顫抖不已,再來一路,倆東吳都完蛋了。事實證明,後來滅吳就是從蜀地順江而下。陸遜可不想逞能,滅蜀即是幫魏。

所以說,陸遜退兵,並非懼怕趙雲。

陸遜如此退兵不怕被國內將領恥笑嗎?不會。東吳將領有幾個不怕趙雲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渡江,接應他的武將只有趙雲一人。趙雲一箭射斷追敵船索,嚇退徐盛丁奉;劉備招親,又是趙雲保護,前去建業,東吳眾將未敢輕動;臥龍弔孝,保護他的還是趙雲,如果不是趙雲能力強,恐怕諸葛亮一進周瑜的靈堂就被東吳眾將砍成肉醬了。既然大家出名那麼久還都怕趙雲,那麼我一個初出道的毛頭小子懼怕趙雲有什麼稀罕的?


禁街虎1


是害怕!趙雲當時帶領的是一支滿員的生力軍,這支部隊總數是9000多人,卻已經休整了一年時間,從訓練,軍心士氣上都是滿級的,尤其是有趙雲作為統帥,趙雲長期從事安保工作,心思細膩縝密,排兵佈陣也是滴水不漏。而陸遜的部隊雖然有50000人,卻是長途追擊了700裡,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從戰士的戰鬥狀態上跟趙雲的部隊真心不在一個層面上。兩軍交戰,吳軍必然凶多吉少,所以陸遜下令停止進攻,慢慢退出戰場。

其次,陸遜撤退除了對趙雲忌憚之外,還不想犯跟劉備一樣的錯。劉備夷陵戰敗的根源就是後勤補給困難,夷陵山地七百里,糧草轉運十分困難,大量消耗軍資。白帝城有趙雲鎮守,短期內攻破的可能性為零,長期打下來的話,吳軍也吃不了消,不如撤退徐徐圖之。

最後,曹丕抄了吳軍後路,發兵伐吳支援蜀國。曹丕不想讓吳國吞併蜀國,這樣吳國會更強大,所以出兵增援蜀國,讓陸遜不得不迅速回防荊州。


優己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夷陵之戰中趙雲前去支援劉備,陸遜知道後立馬撤退,是害怕了嗎?

當然不是害怕,用害怕這個詞不恰當,應該是忌憚。不過僅僅是忌憚,就讓陸遜這位儒將撤兵是不現實的,畢竟趙雲不是神,而是個人,正逢夷陵之戰大勝,東吳士氣高漲,斷不可能因為一個趙雲,就撤兵。所以陸遜撤兵是有另外原因的。

其一,曹丕進兵了。曹丕早不出兵,晚不出兵,偏偏在夷陵之戰結束後,率魏軍南下,也不知道曹丕是怎麼想的,他完全可以在吳蜀兩國交戰之際出兵,即使不能取得什麼重大戰果,至少也得讓吳蜀兩國元氣大傷。

可偏偏曹丕在得知夷陵之戰是吳國大勝之後,就發動三路伐吳。此時的吳國的主力還在荊州一帶追趕劉備,有一副不活捉劉備,誓不回朝的態勢。但是陸遜在孫權派人傳信後,得知魏國已經出兵,而且三路伐吳,知道事情不妙,加上劉備已逃往白帝城,也很難追上。於是無奈之下退了兵。

其二,打消孫權的猜疑。陸遜做大都督其實並不久,他是臨危上任的,夷陵之戰爆發前,劉備大軍勢如破竹,東吳節節敗退,孫權求和不成,只能讓這位儒將陸遜出馬,並且為了讓他立威,還賜予他寶劍,有誰不聽陸都督命令者,斬!也因此,夷陵之戰才能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按理來說,陸遜應該趁勝追擊,可他並沒有。在遇到趙雲後,就馬上退兵了。這是為了打消吳王的孫權的猜疑,如果你一直進兵,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你陸遜想擁兵自立,打下西川自立為王。陸遜明白這一點,所以在接到孫權命令後,就果斷退兵了。

總而言之,陸遜並不是怕了趙雲,而是有著其他退兵的理由。


青史回聲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站在《三國演義》的角度來看,畢竟《三國演義》和史書記載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也是中國古代史上經典的積極防禦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夷陵之戰以劉備慘敗而告終,使蜀漢元氣大傷。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夷陵之戰戰敗後,急於逃命,卻不料被吳軍包圍,劉備進退兩難,陷入絕境,甚至還說出“吾命休矣”這種話。

但在劉備幾乎被勤時,趙雲趕到支援,陸遜知道後便立馬撤軍,有人會問難道是陸遜懼怕趙雲嗎?其實不然,也許這是其中一方面因素,並不是主要因素,那麼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陸遜撤兵的原因:

一、夷陵之戰劉備雖然戰敗,但陸遜其實也是慘勝,也付出了很大代價,如果此時敵軍援軍趕到,若不撤退,也許敗的就是自己;

二、趙雲也屬當世名將,英勇無比,吳軍聽趙雲領軍至,想必內心也會比較恐懼,而陸遜也應當知趙雲之驍勇,再加上趙雲領軍有方,如不退,也許不能敵趙雲;

三、因夷陵之戰,諸葛亮一直在後方並沒有出現在戰場,所以陸遜生怕諸葛亮用計給趙雲,因諸葛亮智謀他也不敢忽視;

四、已經沒有再戰的必要性,因為陸遜已經勝利,已經保住了東吳,也擊敗了劉備,他們已經屬於成功,再戰,他也許將要面對的是整個川蜀,因為他還沒有面對整個川蜀的能力;

五、生怕此時曹丕向東吳用兵,讓曹魏得利,所以也不得不妨。

由此可見,戰爭的走勢不會因為懼怕一個人而有所改變,為帥者,必將會想的更多,更遠。陸遜也因此戰,一戰成名,陸遜的做法是正確的。


世說新語丶


有以下原因

1,窮寇莫追,劉備畢竟也是身經百戰,陸遜雖然贏了,但也怕追敵太深中埋伏。

2,趙雲既然來了,就說明蜀國援兵已到,再打下去也沒有便宜可沾了。

3,對付劉備已經用了大部分兵力,怕魏國乘機攻打吳國,所以趕跑劉備後馬上去防魏國去了。

4,魏國尚在,僅憑吳國無法抗衡,奪城殺將尚能修復同盟,殺了劉備後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不符合吳國利益。



肥宅說史


趙雲的名聲在三國時期並沒那麼可怕,因為其真沒有什麼出彩的戰績,陸遜作為東吳大都督,火燒連營退劉備五六萬大軍,正是士氣高昂之時,怎會因一個小小的趙雲就退卻?

在夷陵之戰劉備慘敗之後高呼“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這裡能看出,劉備到全軍潰敗之時都不相信陸遜會有這等本事,而在《三國志》裡寫到的“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數萬。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這位在漢中戰場上戰勝曹操的梟雄,被陸遜打成這個樣,可以說就算關羽在世,領軍救援,陸遜此時也不會有絲毫畏懼。


吳書曰:諸將並欲迎擊備,遜以為不可曰:“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厲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若此間是平原曠野,當恐有顛沛交馳之憂,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罷於木石之間,徐制其弊耳。”

在《吳書》裡記載的這一段能看出陸遜的作戰方針,就是避開劉備鋒芒,引其入山林崎嶇之處,自己退守至開闊地帶,一方面是不想以己之短博人之長,要知道蜀軍是三國時期最擅長山地作戰的;另一方面陸遜利用拖延戰術拖洩蜀軍士氣,俗話說一鼓作氣,再三而衰,加上江南酷暑季節悶熱難耐,在心裡上會給蜀軍不小的打擊,所以陸遜真不是簡簡單單的“白面書生”,其戰術思想是非常成熟且老練的。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退守白帝城是收斂了不少殘兵遊勇的,趙雲也確實由江州率軍而來援助。陸遜至此收兵是真的怕了?

關於陸遜退軍,在《三國志》裡能很清楚的找到答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這裡就能看出,陸遜最擔心的是魏國的偷襲,而非趙雲的援軍,在陸遜追擊劉備之時孫權就已任命韓當為漢中太守,漢中本是蜀國領土,孫權的這一任命是奔著返擊蜀國奪取漢中的,但陸遜上書孫權的考慮也使得孫權接受了退兵的計劃。


其實陸遜的這一退兵是以魏國的偷襲為第一因素;趙雲的援軍確實也是第二因素;劉備在退居白帝城之後的佈防為第三因素;而夷陵至秭歸再到永安,佔線長達數百里,補給困難為第四因素;永安乃蜀漢軍事重鎮,防禦體系完備且易守難攻為第五因素。第一個因素最為重要,因為東吳根基本土最為重要,第二至第五因素為次要,因為這四個因素使得陸遜不能夠快速奪下城池,與其戰術思想不符。

吳錄曰: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

這裡劉備還調皮的威脅了陸遜一下,而陸遜也是直言不諱的調侃了劉備一下,其實雙方都知道兩家之間的戰爭暫時到此為止了,只是在面子上不願意承認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