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周世宗鐵血改革:僅用了五年半時間,就掃清了唐末五代百年弊端


周世宗鐵血改革:僅用了五年半時間,就掃清了唐末五代百年弊端

唐末五代,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歷史時期,弊端繁生,軍閥混戰,百姓流離失所,社會經濟、生活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國家前途一片黑暗。這種混亂的局面持續了有上百年之久,嚴重影響著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不過,到了五代最後一個王朝後周,百年之弊端,得到了很好的改革,國家迎來了黎明的曙光。而給國家開良方、主導這一切改革之人,則是周世宗柴榮。

周世宗不但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個偉大的改革家。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周世宗對國家政策的鐵血改革,就沒有後世北宋王朝興隆之局面。因為,周世宗主導的這場改革,是真正觸及了社會根底的整體性改革,而完成這一切改革所花的時間,只用了僅五年半的時間。

高平之戰,觸發了軍事改革,周世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周世宗即位之後,曾御駕親征北漢,贏得了高平之戰,打出了江湖威名。但是,通過這場勝仗,周世宗也發現了軍隊的積弊,特別是驕兵、冗兵之弊。驕兵、冗兵最擅長的不是打仗,而是臨陣賣主,周世宗就差點被他們給賣掉。

當時,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臨陣脫逃,直接導致周軍陣腳大亂。如果不是周世宗和趙匡胤身先士卒,力挽狂瀾,這場仗就打輸了。

其實,在五代時期,國家“每遇大敵,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國,亦多由此”。武將臨陣脫逃、倒戈投降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如後晉與契丹之戰,一夜之間,數十萬軍隊倒戈,後晉皇帝石重貴成了契丹人的俘虜,國家被滅了。(後晉滅亡,請看《 》)也就是說,如果不進行徹底的軍事改革,軍隊一定會出現第二個樊愛能,而周世宗也遲早會成為第二個石重貴。

為了解決冗兵問題,周世宗認為,“凡兵務精不務多,今以農夫百未能養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澤,養此無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眾何所勸!”裁撤老弱殘兵,這些人除了吃空餉,百無一用。招募強健的農民補充軍隊,並實行競爭制度,“精銳者升之上軍,羸者斥去之”,能力強的,就升職,差的就淘汰出局。

解決了冗兵,接下來就輪到驕兵了。

我們都知道,唐末五代軍閥混戰,地方藩鎮尾大不掉,逐漸養成了驕橫的壞習慣,而中央朝廷都拿他們沒有辦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藩鎮軍力過於強大,能與朝廷的中央軍相抗衡,以致於國家連年兵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周世宗就開動腦筋,把募兵權牢牢地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絕不允許地方藩鎮募兵。

周世宗鐵血改革:僅用了五年半時間,就掃清了唐末五代百年弊端

當然,中央政府下聖旨,禁止地方藩鎮募兵,藩鎮難道不會抗命嗎?在過去,地方軍和中央軍的戰鬥力差不多,所以地方軍敢於向朝廷說“不”。關於地方軍說“不”的問題,周世宗也想到了解決之法,即實行“強幹弱枝”政策,把地方的精兵抽調到中央禁軍,而且這種抽調方式也是無比順暢。

因為,相比於地方軍,中央禁軍的福利待遇無疑是最好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不想升官發財?地方軍中的將士,都是削尖了腦袋想擠入中央禁軍;而作為地方主帥,總不能公然阻止手下弟兄升官發財吧,除非你能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給他們,否則,就阻止不了精兵流向中央禁軍。

久而久之,中央禁軍越來越強,而地方軍越來越弱,再也無力對抗中央朝廷了,這就斬斷了藩鎮割據的基礎。

周世宗對冗兵、驕兵改革,其意義可不要小看,可能有人會說,皇帝要進行改革,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嗎?話是沒錯,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在唐末五代,軍隊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利益集團,將士很多都是終身制、世襲制的。如果改革,等於就是動了軍隊守舊勢力的奶酪,弄不好,就會導致軍隊背叛、譁變。

唐末、後梁時期,大名鼎鼎的晉王李克用,掌握著天下第一大藩鎮河東,河東軍仗著自己是嫡系,有功於李克用,橫行霸道,欺壓良民。有人就勸李克用整頓軍隊,但李克用卻嘆息道:“今四方諸侯皆懸賞以募勇士,吾若束之以法,急則棄吾,吾安能獨保此乎?”現在天下諸侯都重金招募勇士,如果我用軍法來約束將士的不法行為,軍隊就會背叛我,我豈能安身保命?潛臺詞就是,放縱軍隊違法亂紀,已經成了潛規則了,只有這樣,軍隊才會效忠於你,如果誰打破這個潛規則,就會遭到軍隊背叛。

周世宗鐵血改革:僅用了五年半時間,就掃清了唐末五代百年弊端

後周的軍隊,是上承梁唐晉漢的舊式軍隊,偷奸耍滑早已成了習慣。周世宗卻敢於向軍隊開刀,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對周世宗進行的軍事改革,就給出了很高的評價:“由是士卒精強,近代無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選練之力也”。

世人經常歌頌宋太祖罷地方兵權,為安穩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而這恰恰是周世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沒有周世宗的“強幹弱枝”政策,宋太祖又怎麼敢罷免地方兵權呢?

政治改革,逼官員舉薦人才。

周世宗在完成軍事改革之後,就立馬著手政治改革,而政改中最漂亮的改革,則是周世宗對人才選拔方面的改革。

五代亂世,一些奸猾官員把持朝政,許多有才學的賢士則往往得不到朝廷重用,周世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下詔求賢士。

歷代帝王都會求賢,但動真格的則不多,更多的是演戲。而周世宗求賢,則不一樣,與其說是求賢,不如說是命令各級官員去尋賢,把官員舉賢當成一項政治任務,完不成的,則要受罰。

“應在朝文資官翰林學士兩省官內,有曾歷藩郡賓職州縣官者,宜令各舉堪為令錄者一人,務在強明清慎,公平勤恪。不拘選限資敘,雖姻族近親,亦無妨嫌,只須舉狀內具言。除官之日,仍署舉主姓名。若在官貪濁不公,懦弱不理,或職務廢闕,或處斷乖違,並量事狀重輕,連坐舉主。仍令御史臺催促本官,旋具奏聞,限兩月內舉狀齊足。”

曾經在地方當過官的中央文官們,每個人至少推舉一位賢人,條件是“強明清慎,公平勤恪”。不考慮身世背景,舉賢不避親,就算是你近親,只要這個人各方面條件合格,就沒問題。但是,如果這個人當官之後,是個昏官、庸官、貪官,那麼就追究舉薦者的責任。舉薦的任務,必須兩個月內完成。

除了逼官員們舉賢,周世宗還下詔,允許各級官員“上奏論諫”,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若朕躬之有闕失,得以盡言”,可以評價皇帝施政的得失,也是一項政治任務。這說明,周世宗是一個非常有度量的人,否則,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由於時代的侷限性,雖然這項改革不可能觸及社會根本制度的政治制度,但作為一個古代帝王,能在政治上進行上述改革,已經算是了不起的一件事。

在完成了軍改、政改之後,周世宗把目光轉向了土地。當時,天下戰亂不止,農業生產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土地荒蕪。再者,大地主階級兼併了太多土地,而且還不向朝廷納稅,這兩點都嚴重影響了國家財政收入。

周世宗鐵血改革:僅用了五年半時間,就掃清了唐末五代百年弊端

土地,是政權的基石,土地問題得不到解決,國家就失去了根基,隨時會崩潰。五代時期,大地主階級基本是軍閥,雖然周世宗沒有直接動他們的土地所有權,但從他們兜裡掏錢出來,還是可以做到的。周世宗就下命令,取消所有權貴的免稅特權,不管你是誰,只要你佔有了土地,就得向朝廷納稅。於是,就在地方派駐“苗使”,查清土地畝數,按畝收稅。甚至歷朝歷代有免稅特權的孔子後人,現在廢掉特權,也要交稅,一視同仁。

“歷代以聖人之後,不預庸調,周顯德中,遣使均田,遂抑為編戶。”

周世宗之所以這麼堅決,只因他出身於貧窮,懂得天下百姓之苦,廢除一些人的特權,等於也就是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連年的戰亂,大量土地荒廢;同時,失去土地的百姓也很多;這就出現了矛盾,一邊是大量無主荒地,另一邊是沒有土地的百姓。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周世宗規定,百姓可以向政府申請耕地,稱為“請射”,把土地使用權交給百姓。

但是,這些土地以前是有主人的,只是在戰亂中或逃或死,如果舊主人回來了,又該怎麼辦呢?關於這一點,周世宗又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應逃戶莊田,並許人請射承佃,供納稅租:如三週年內本戶來歸者,其莊田不計荒熟,並交還一半;如五週年內歸 業者,三分交還一分;如五週年外歸業者,其莊田除本戶墳塋外,不在交付之限。其近北地諸州,應有陷蕃人戶,自蕃界來歸業者:五週年內來者,三分交還二分;十週年內來者,交還一半;十五週年來者,三分交還一分;十五週年外來者,不在交還之限。”

如果舊主三年在三年內回來了,則交還一半,另一半為請射者所有;五年內回來,則交換三分之一;超過五年回來的,則失去土地所有權,但舊主的墳墓可以歸還舊主;而對於逃到境外的,條件更放寬一些,最高可放寬年限至十五年。

而且還規定,一旦有人冒充逃戶詐領耕地,舊主回來了,則詐領之人失去土地使用權,沒有年限限制。為了讓利民政策順利推行,周世宗在詔書上都是用很淺顯的白話,就算文化水平低的百姓也看得懂,這就很好地避免地方官員鑽空子。

後世南宋人洪邁,稱讚周世宗此舉:“今觀周世宗顯德二年射佃逃田詔敕,其旨明白,人人可曉,非若今之令式文書盈幾閣,為猾吏舞文之具。

百姓有了耕地,自然就會種出糧食,政府一般在夏天和秋天兩次收糧,稱為夏稅和秋稅。為了避免官員在交稅期限之前就上門收糧,政府還專門定下了收糧的日子:“今後夏稅以六月一日起徵,秋稅至十月一日起徵,永為定製。”由此可見,周世宗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人,出臺了利民政策,還會想到百姓是否看得懂,而且還從制度上把各種漏洞堵住。

土改完成後,為了進一步增加國家稅收,周世宗依法取締了佔用大量土地的寺廟。當時,後周有九十州,平均每州有寺廟三百多,全國合計33054座寺廟。這些寺廟佔用了大量的耕地和勞動力,卻不用向朝廷納稅。

為此,周世宗專門對佛教進行了改革,削減寺廟,只保留“敕額”的寺廟,敕額即朝廷御賜的寺廟匾額,等於就是朝廷承認的合法寺廟。經過整治,全國寺廟只剩下2690座,僧尼61200人。

此後,周世宗還陸續對金融貨幣和工商業進行了改革,促進了商業經濟的繁榮。中國歷史上工商業最為繁華的時代是宋朝,但宋朝的商業繁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繼承了唐末五代十國工商業的發展基礎。

總結:周世宗在推行改革之時,必定會遭受很多的阻力,特別是軍事改革,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沒有拿出鐵血改革的決心,百年累積下來的種種弊端,是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也恰恰是周世宗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繼承後周王朝的宋朝,得以順利統一南方諸政權、平北漢,成為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的朝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