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周杰倫,林俊杰,SHE,五月天,飛輪海,信樂團,蔡依林…你是否懷戀以前的樂壇?

90後小鍋鍋


不可否認,八九十年代和21世紀初,是中國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大陸、港澳臺,甚至整個華人樂壇的佳作十分豐碩,不僅湧現出許多特色鮮明的歌手,更有許多優秀的創作人,他們一同為華語樂壇的發展貢獻力量。


2001年,羅大佑接受採訪說,每個人對音樂都有自己的解讀方式,但最好的方式就是等他完全停止創作以後再來評價,那個創作才有意義。20多年過去了,羅大佑的創作依舊沒有停止,而音樂也有了更多的解讀方式。羅大佑對自己作品的理解,像是埋下了一個預言,也像是種下了一個種子。



2003年,在被問及為什麼要成為羅大佑式的人物,周杰倫說道,他是當時流行樂壇的“頭頭“,一個時代需要這樣的人物。再問到他今天是否已經成為樂壇的“頭頭”時,周杰倫說“我覺得還要過一兩年,我的音樂還沒有達到巔峰狀態”。至於周杰倫到底什麼時候到達了巔峰,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亦或是等他完全停止創作時,交給後人來評判。



1997年,陶喆發佈了第一張專輯——《David Tao》,將R&B帶進了臺灣市場。作為第一位將R&B引入臺灣的音樂人,陶喆對音樂人的影響不言而喻。1998年,29歲的陶喆憑藉這張專輯入圍了臺灣金曲獎五個獎項,並獲得最佳新人獎以及最佳唱片製作人獎。整個臺灣的人都在問那個唱《飛機場的十點半》的人是誰?



此時王力宏的第一張專輯也在緊張的製作中,一年後,王力宏的《公轉自轉》正式發佈,首周的銷量突破10萬張。1999年,23歲的王力宏奪得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是金曲獎最年輕的歌王。整個90年代,華語樂壇似乎就在這些新人的推動下,穩步推進。



故事發展的高潮前夕大概就是,擔任評委的陶喆,直接淘汰了那個留著中分頭的高中生,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男生叫周杰倫。



千禧年之後,周杰倫的時代開始了。2000年,周杰倫的首張個人專輯《JAY》僅僅在臺灣年度銷量就達到50萬張,同年的任何專輯都略顯失色。憑藉這張專輯,周杰倫獲得了金曲獎的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並獲得了最佳新人、最佳作曲人的提名。


最開始的那幾年,王力宏獲得過兩屆歌王,提名過九次,周杰倫也獲得過兩屆歌王,其它金曲獎獎項加起來有十三個。陶喆曾公開談論過,為什麼不可以有更多好音樂,這個市場不是我的市場,而是大家的市場。第十五屆金曲獎上,周王爭奪著多項大獎,最終,周杰倫獲得了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王力宏也獲得了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而那時候誰也沒多大注意,這一年的最佳新人獎被一位來自新加坡的歌手拿走,他叫林俊杰。



2003年,林俊杰發佈了首張個人專輯《樂行者》,憑藉著賣力的26個城市宣傳,即使在非典病毒的影響下,依舊創造了120萬張的銷售記錄。通過在內地遊歷兜轉、寫下所見所聞,林俊杰創作出了紅遍大江南北的《江南》。一年之後,林俊杰攜著《第二天堂》來勢洶洶的加入了歌王的爭奪行列當中。



在那個諸神之戰的華語樂壇,有的不止是那些膾炙人口的歌曲,還有我們永恆定格在歌曲中的青春。懷念常在,往往因為今不如昔,但不可過於留念過去,今天依然有許多優秀的歌手和創作者在推動音樂的發展,假以時日,定當青出於藍勝於藍。


神燈秀音樂


可以說是很懷戀了,至今還在聽他們的歌,現在的我們,大概就和父輩看我們追星一樣,那時候我爸就成天說,聽不懂周董唱的什麼東西,五音不全,吐字不清,可是我依然喜歡,現在聽著新一代的歌,總感覺沒有老歌好聽,估計就是這樣吧。


會飛的噴火龍


謝謝您的提問,小編專注於給各位分享各種職場經驗,每日更新,跪求大家關注和點贊,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周杰倫,林俊杰,SHE,五月天,飛輪海,信樂團,蔡依林…你是否懷戀以前的樂壇?小編也一個八零後,不過分的說,確實是聽著周杰倫、林俊杰、五月天、SHT他們的哥長大的。小編小時候家裡比較窮,正牌兒的專輯買不起,只能去電腦城買那些5塊錢一張的CD來聽(看包裝和價格,應該是盜版來的),還記得小編第一張正牌兒的專輯,買的是林俊杰的《編號89757》,每天反覆在聽反覆在聽,基本上每一首歌到現在都還會唱,真的非常棒,就更不用說周董的金曲了。

並非樂壇沒落,只是我們不願意走出來,只是我們一直停留在原點而已。

確實,小編很懷念以前的樂壇,大家都在說現在的樂壇已經沒落了,已經沒有新的光芒,我現在能想到的比較不錯的新歌手,好像只有華晨宇一個,這是我腦海第一個閃過的人(也有可能是我最近在看明日之子的關係吧)。

但如果咱們都冷靜點來看這個問題的話,小編會覺得,沒落的,並不一定是樂壇,而是那個還一直堅持要停留在過去的我們,因為我們太過於依戀過往,周杰倫、林俊杰的金曲,陪伴著我們度過了很多青蔥歲月,因此基本上每一首歌,都會有這首歌專屬的,和我們經歷相關的回憶,才會閒得這麼珍貴,並且反覆聽。

到了現在,別說聽新歌,再者浮躁的社會,如果我們有時間靜下來,應該是想馬上洗澡睡覺的,不是跑去聽歌,這也是小編覺得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樂壇沒落的原因,因為我們不願意去接受新的歌曲。

並非樂壇沒落,只是我們不願意走出來,只是我們一直停留在原點而已。

以上就是小編的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樣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懷念是因為以前的樂壇創作質量高,現在是快餐式的創作,但這個不能怪創作人,現在的市場就這樣,誰也不會為了作一首好曲子去花費一兩年時間,因為市場決定了現在的樂壇不能這麼幹,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新歌手數量眾多,競爭過於激烈,為了做一首好作品你如果花上幾年時間,也許作品出來之前你已經在樂壇死瞧瞧了。現在大陸歌手在冊的就幾十萬人。

你們是不是發現一個問題,現在香港的歌手基本上都是靠老歌撐場,很少推出新歌,推了新歌也不在似以前那麼經典了呢。而且香港的歌手已經出現了斷層,新歌手就一個鄧紫棋。

上世紀情況不一樣,特別是八十年代,那時的創作人歌手都會出比較經典的曲子,因為當時的大環境就是這麼樣。那個年代香港出了一大批的歌手和優秀創作人。羅文,張國榮,譚詠麟,陳百強,黃家駒,梅豔方,黎明,李克勤,劉德華,張學友,呂方等等,每個歌手都有經典老歌。

臺灣創作人和歌手那個年代也不少,有些地方甚至還超出香港。什麼羅大佑,齊秦,童安格,鄭智化,小虎隊,林俊杰,sHE,五月天,伍佰,周華健,李宗盛,張惠妹,蔡琴,小哥等等真的一大批啊。但是臺灣也和香港一樣,新歌手現在也差不多斷層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陸歌手都是美聲歌手,美聲歌手唱功很強,但美聲歌手名氣不像流行歌手那樣紅,美聲歌受眾太小。但當時大陸受到港臺的衝擊,還是出了一些經典老歌。中國十大歌曲毛寧就佔了兩首,歌曲為晚秋和濤聲依舊,這個真的很歷害,他一人佔兩首,你就香港歌手也沒有一人佔兩首的。除了他大陸還崔生了楊玉瑩,那英,李春波,韓紅,孫楠等等

總之一句話市場決定了創作歌曲的數量和質量,謝謝大家。



來自2089年的鄭先生


懷念以前的他們,就是懷念我自己的青春。那個年代還不是靠顏值來帶動流量,都是靠自身的實力來證明一切。


周杰倫是華語樂壇的標杆。開創了屬於他的時代。他的音樂打破了單一的音樂主題形式,開創了多元化音樂創作和現代流行樂“中國風”的先河,聽的他的第一首歌是我的地盤 在我地盤這兒你就得聽我的。。。。雖然感覺有點吐詞不清的亞子,但是感覺很有個性,逼格很高。成功圈粉,因為這首歌,周杰倫也成為了中國移動 動感地帶的首席代言人!最喜歡最經典的是 夜曲 ,鋼琴演奏和復古的旋律,真的讓人慾罷不能,為你彈奏肖邦的夜曲。。。。後面的黑色毛衣 一件黑色毛衣,兩個人的回憶。。。再到後來的七里香。東風破,聽媽媽的話,煙花易冷 每一次都是不一樣的杰倫,但每次都能給人驚喜。現在經常刷抖音,經常刷到有關於整理杰倫經典歌曲的視屏,經常都會聽得熱淚盈眶。每聽一首都能想起當初聽這首歌的心情。總是能勾起青春的回憶!



林俊杰和周杰倫是同一時期暫露頭角的佼佼者!我個人最喜歡的歌曲要屬江南 圈圈圓圓圈圈 當年聽歌的時候,不明白這歌詞的意思,偶然看到許嵩做客的一檔節目,他說這其實是形容的是江南的雨打到水面上泛起的漣漪。後面再到曹操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SHE。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子,組成了華語樂壇最火的組合。都是集顏值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當初那首super star 你是電 你是光 你是唯一的神話。。。她們也創造了女子組合的神話!


五月天的那首倔強 我和我最後的倔強。。。這是我初中暗戀男神最喜歡的歌曲。因為他的喜歡,我也喜歡上了這首倔強。


飛輪海 只對你有感覺 微笑再美再甜不是你的都不特別。。。再聽這首歌,就想起了讀高中的年代,只對他有感覺。


信樂團的死了都要愛 在多媒體教室點播劇很高,但是無人有那麼好的嗓子飆高音。


蔡依琳的日不落 屬於我們的勁舞團時代。。。

當初他們的經典老歌,見證了我從復讀機到mp3 mp4 再到iphoen📱。也見證了終將逝去的青春年華!!!


那一年白菜好貴


本人90年的,周杰倫,林俊杰,SHE.....這些人代表所有跟我一個年代的一類人,

與其說懷念以前的有他們的樂壇,我想更多的也是懷念那時的自己.


很多年輕一代00後都有新的偶像,比如最近很熱的蔡徐坤(我不是很熟悉),時代終究是在發展的,所以懷念歸懷念,我們在追憶過去的同時也要接納新的事物,存在即合理.

最近這幾天,大家可能都看到了,周杰倫粉絲“傑迷”和蔡徐坤粉絲“ikun”在微博超話(超級話題)中的“戰鬥”異常激烈。這場交鋒最終以周杰倫積分突破1億、創造微博明星超話的歷史記錄作為結束。事後,蔡徐坤粉絲團官方賬號也宣佈粉絲退出各項數據榜單競爭。但在近一週的打榜接力中,不少粉絲深感疲憊和茫然。而作為雙方的粉絲,也在爭吵、互懟的過程中感到沒意思、傷感情。


其實,每一個時代都不缺優秀的音樂人,只要能有好的作品,不管輸贏,自有人欣賞。他們的音樂都有其特點和牛逼之處,每一個人都應該理性的看待歌手本身。


愛吃西瓜的郭


懷念,因為那個時代的作品都是用心做的,現在的大多數作品都是為了賺錢而賺錢的,所以那個時代的音樂百花齊放,神仙打架,隨便放一首都是經典,而現在的音樂除了少數不錯的外,其他的簡直是浪費時間。

對了,那時的王力宏,陶喆,謝霆鋒,任賢齊也是很不錯的哈。😄


王二哥子


必須懷念 那個時候的樂壇可以說是百花爭鳴百家齊放 每一位歌手都有他的特色 都能流為經典 不像現在的樂壇 都是口水歌 只要顏值高 就能在樂壇處於不敗之地 現在對於年輕一代來說 看顏值比聽歌更重要


子兔的夢


每個時代都有懷念的星


特特0504


看看現在的熱歌榜和零幾年的熱歌榜比一下就知道,為什麼很多80,90會懷念以前的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