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當“史上最多畢業生”遇上“史上最難”防疫

若無意外,這段時間本該是今年高校畢業生求職高峰。

然而,當“史上最多畢業生”遇上“史上最難”的疫情防控,讓這個春招季略顯寒冷。

當前,全國874萬高校畢業生正面臨怎樣的就業形勢?應屆生崗位需求縮減有多嚴重?面對延遲開學、線下招聘受阻,各方又有怎樣的應對之策?

城叔梳理多家招聘平臺最新數據報告,試圖從中尋找答案。

市場:崗位規模縮水 應屆生降薪求職

“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綜合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的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嚴峻。”此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毫不諱言今年高校畢業生“難上加難”的就業困局。

形勢之嚴峻,首先體現在市場需求端“縮水”。

BOSS直聘《2020年春節後十天人才趨勢觀察》顯示,節後十天(2月3日-12日),在就業市場整體新增招聘需求較2019年同期減半同時,作為需求主力的中小微企業和麵嚮應屆生的新增崗位也在大幅縮水。

節後十天,新增應屆生崗位規模同比降幅達到49%,百人以下小微企業需求同比降幅更是高達60%。

当“史上最多毕业生”遇上“史上最难”防疫

從行業來看,除房地產外,其餘行業大類新增應屆生崗位需求全線下降。

其中,近兩年應屆生關注度最高的五大行業——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專業服務和消費品行業,平均降幅35.7%,廣告/傳媒、汽車行業應屆生崗位需求跌幅則超過65%。

此外,強專業型崗位的應屆生招聘需求下滑極為嚴重,數據挖掘、風控、算法工程師、化學分析等崗位的應屆生需求降幅普遍超過八成。

当“史上最多毕业生”遇上“史上最难”防疫

另一方面,隨著各地復工復產進度不斷加快,就業市場在節後第三週(2月17日-23日)開始回溫,並於2月24日出現首個人才需求快速增長點,應屆生崗位需求也在逐步“回血”。

據BOSS直聘《2020春招就業市場追蹤報告》分析,節後第三週,面向應屆生的崗位需求環比增長16%,雖較2019年同期下降44%,百人以下小微企業需求同比收縮52%,但相比節後十天已有明顯恢復。

具體而言,除房地產/建築之外的行業大類,應屆生崗位需求環比均全面增長。其中,機械製造和電子通信行業需求環比增幅超過40%,互聯網、金融、專業服務等熱門領域增幅均達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製藥/醫療業應屆生需求僅收縮8.8%,為最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行業。

縮招同時,許多企業對於應屆生在專業型/知識型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持續提升。

據BOSS直聘研究院觀察,2020年2月,在所有招聘薪資高於1萬元的應屆生職位中,75%要求掌握至少兩項專業型/知識型技能,較2019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滿足技能要求的應屆生和僱主達成初步意向概率,則是其他人1.4倍。

在需求減少、要求提高雙重壓力下,許多應屆生選擇主動降低薪資期望以應對嚴峻挑戰。

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節後第三週,應屆生平均期望薪資環比下降4.9%至6480元,其中,本科和大專生期望薪資與招聘薪資已基本接近。

当“史上最多毕业生”遇上“史上最难”防疫

城市:新一線喜憂參半 南方城市回血快

嚴峻的就業形勢,是否會影響畢業生對就業城市的選擇?

BOSS直聘《2020春招就業市場追蹤報告》顯示,在城市吸引力方面,北上廣依然是2020年應屆生最青睞的前三大城市,但期望比例較2019年同期均下降10%以上。

当“史上最多毕业生”遇上“史上最难”防疫

緊隨一線城市之後,成都與杭州仍然穩居新一線城市前兩位,合肥與蘇州則成為今年春節後應屆生城市選擇的“新貴”,期望比例增幅均超過20%。

與此同時,部分新一線城市的應屆生吸引力出現同比下降——除武漢外,選擇西安、鄭州和長沙的應屆生比例同比下降5%-8%不等。

從區域發展趨勢看,節後第三週,南方地區應屆生崗位需求普遍出現明顯增長,主要城市中,廣州、杭州、廈門和佛山應屆生崗位環比增幅均超過40%。BOSS直聘研究院預測,若能維持這一增長速度,南方主要城市應屆生招聘規模有望在兩週左右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相比之下,中部和北方地區應屆生崗位需求增長相對較慢,鄭州、重慶等部分城市甚至出現環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崗位需求變化與各區域內城市近期疫情防控壓力和復工復產進度不無關係。與此同時,自2020年開年以來的新一輪“搶人大戰”,也是影響城市對應屆生吸引力和崗位需求的重要因素。

比如,受應屆生青睞且崗位需求增幅明顯的廣州、杭州、廈門等城市,均給出不同程度“搶人”優惠政策。此外,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成都等多個城市還出臺專門針對應屆生求職創業的大學生“雙創”政策禮包,以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困局。

應對:
從線下到線上 最大限度增加就業機會

隨著市場需求逐步回溫,城市“搶人”覆蓋範圍越來越廣,因延遲開學而宅在家中的應屆生又該如何“遠程”找工作?

此前,為防止大規模人員聚集,教育部已明確要求暫停舉辦各類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

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態,最大限度增加就業機會,“要有崗位、有渠道,這是基礎,也可以說是關鍵環節”。

就在發佈會當天,教育部正式啟動“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網絡聯合招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的網上校園招聘服務。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此次活動除教育部外,還囊括教育部大學生就業網(新職業網)、各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網,以及前程無憂、智聯招聘、BOSS直聘、中華英才網、獵聘網五家社會招聘網站。其中,新職業網負責管理統一的“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平臺,五家社會招聘網站開闢服務專欄,初期預計提供就業崗位信息80餘萬條。

近期,教育部還將會同有關部門、行業、地方等,舉辦戰略新興產業、電子商務行業、重點領域等18場網絡招聘,累計共為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舉辦30場大型網上招聘活動。

統計數據顯示,在線下招聘活動因疫情而被喊停、就業市場整體疲軟情況下,線上網絡招聘需求出現明顯增長。

據智聯招聘統計,今年春節後三週,企業校園招聘人數同比增長近300%。今年1月以來,智聯招聘已成功舉辦100餘場“空中雙選會”,覆蓋企業36000餘家,平均每場覆蓋企業數近300家,遠遠高出線下招聘會覆蓋企業數。

以2月26日同天舉辦的兩場活動為例。在智聯招聘當天推出的西南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兩場“空中雙選會”上,活動上線一小時內就完成2134餘名求職者8000餘次視頻約面,共吸引2134家企業、超過2萬名應聘者參與,7747個招聘職位簡歷投遞量超過55000份。

智聯招聘在相關報告中分析稱,“企業不僅沒有因疫情而停止招聘,反而將線上招聘會的時間前置,提前搶佔優秀人才”。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