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郎酒的發展歷史

郎酒產於四川古藺縣二郎灘鎮,歷經了自漢代的“枸醬酒” 的上千年傳承至1904年終釀“回沙郎酒”,也便是如今“郎酒”的前身。解放戰爭時期,生產回沙郎酒的兩家糟房“惠川糟房”、“集義糟房”解體,郎酒曾一度絕跡。1957年全國範圍內掀起公私合營的浪潮,在原“集義酒廠”的基礎上,國營郎酒廠成立,郎酒廠集聚了惠川和集義的釀酒技師,並派人奔赴茅臺酒廠運回曲藥和配糟,按照傳統工藝,恢復了郎酒的生產。


郎酒的發展歷史

郎酒自恢復生產後,屢屢斬獲大獎,四川省名酒稱號、商業部優質酒、國家優質酒、國家名酒等等數不勝數。1980年出版的《中國名酒志》中曾這樣評價當時的郎酒:“醬香純淨,酒質醇柔,甘冽,口感似鮮果之甜潤酸爽,回味悠長,回香滿口…屬醬香型酒,但獨有的風格極為顯著”。事實的確如此,陳年的郎酒口感極佳,絲毫不遜色於茅臺酒的口感;我本人便時常以九十年代產郎酒款待親朋;這個年份的酒性價比高,口感好,慢慢地也便有了許多鍾愛老郎酒的“粉絲”;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在陳年白酒收藏市場上,郎酒收藏價格一路水漲船高,有些特殊品類的早期郎酒收藏價格甚至直逼茅臺。


郎酒的發展歷史

陳年郎酒之最精品,當屬“郎泉牌”玻璃瓶裝郎酒,簡稱“玻璃郎”,在市場上較為少見;玻璃郎酒在文革期間使用三大革命字樣的背標,因此又被稱作“三大革命郎”,這一特殊時間的郎酒由於市場稀缺,價格令人咋舌;八十年代初郎酒改為白色玻璃瓶,酒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從“紅標郎”到“大字郎”,再到印有金質酒章的“中國名酒”郎、產量很少的“亞運郎”以及九十年代中後期的高端“五年郎”、“十年郎”,琳琅滿目的陳年郎酒每一瓶都較高的收藏價值。


郎酒的發展歷史

不過,收藏市場上假陳年郎酒不佔少數,曾有朋友拿十餘瓶九十年代的郎酒到曾品堂來鑑定,我們的鑑定師僅從中挑出兩瓶真品,其他均為當年的老假酒;在此提醒藏友多加留意、仔細比對,好將真正的“寶貝”收入囊中。

郎酒的年代與特徵

20世紀80年代以前:1957年,國營郎酒廠成立。使用“郎泉牌”(使用至1986年左右)。20世紀60至70年代,郎酒主要為塑蓋,紅色酒標。

郎酒的發展歷史

70年代“紅標”郎酒

20世紀80年代:

1982年,使用“郎”牌,經典大字體“郎”註冊商標仍為“郎泉”牌。

1984年郎酒獲得“中國名酒”稱號,於1985年使用金質獎章於酒標。

1986年,郎酒開始出現鋁製防盜蓋,塑蓋也仍在使用。

1986年左右,郎酒出現紅綢帶字包裝,紅色綢帶左書“四川古蘭郎酒廠”,右印“中國名酒”(使用至1989年年後)。

1987年,塑蓋郎酒結束使用。

郎酒的發展歷史

80年代鋁蓋郎酒

20世紀90年代:

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開幕,開始出現“亞運郎”(1991年結束)。

1996年末,郎酒獲得“綠色食品”標籤使用權,瓶標上開始出現綠色食品標籤幾個字。

1995年,開始推出高端郎酒,包括五年貯存,十年貯存,十二年特醇等。

郎酒的發展歷史

90年代“綠色食品”郎酒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珍藏的郎酒出廠老產品,您都見過嗎?


醬香型

郎酒老產品


郎酒的發展歷史

▲ 1988年53度郎酒

郎酒的發展歷史

▲ 1994年53度精緻郎酒

郎酒的發展歷史

▲ 1997年53度特醇郎酒

郎酒的發展歷史

▲ 2001年53度豪華郎酒禮盒

濃香型

郎酒老產品


郎酒的發展歷史

▲ 1996年52度古藺特曲

郎酒的發展歷史

▲ 2000年45度古藺頭曲

兼香型

郎酒老產品

郎酒的發展歷史

▲ 1984年53度郎泉新釀


郎酒的發展歷史

▲ 1987年52度兼香郎泉酒

郎酒的發展歷史

▲ 2000年52度郎泉酒


老酒的收藏,除物質層面帶來的價值外還有精神層面——老酒像一位久違的老友,是一種感情寄託和歷史歲月的回顧。就有歷歷在目的往日回憶,就有生活的別樣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