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導言

安南

,古稱交趾。秦漢以後至五代時期,交趾一直作為中原王朝的版圖被中國直接統治,然而因地處邊陲,不僅當地土人眾多,且交通不便,政治輻射力度較為薄弱,因此對此地的統治根基一直不穩,最終於公元939年,當地政權勢力擊敗南漢獲得獨立,是為安南國。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州配圖:交趾大致地理位置

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趁安南政權動盪、胡氏篡權,派大將張輔率大軍一舉平定胡氏政權,至此,闊別五百年的安南重新納入中原王朝版圖。然而,這樣的直接統轄局面沒有持續太久。公元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以“數年以來,一方不靖,屢勤王師”為由,宣佈撤兵,結束了明朝對安南的統治。

此舉讓明朝對安南的20年經營毀於一旦,標誌著中原王朝最後一次嘗試將紅河平原納入疆域的努力宣告失敗。

胡氏篡權——起兵之由

歷經五百年的安南國陳氏政權逐漸衰微,內部動亂不斷,到明朝建立後,權臣黎季犛完全掌控了安南朝局,亂局愈演愈烈。公元1399年,黎季犛殺了皇帝陳煒,自立為帝

,改國號為大虞。登基後黎季犛改名胡一元,與其子胡漢蒼共理朝政。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州配圖:黎季犛

胡一元自稱是帝舜後裔,遣使奉表明朝,謊稱陳氏已絕嗣,胡漢蒼為陳明宗之外孫,暫時登基理政。當時的明朝正值“靖難之役”,建文帝焦頭爛額,未予以理會。明成祖朱棣為帝后,為了對安南所請進行考察,曾於公元1403年命行人楊渤等人實地調查胡漢蒼奏章真偽與安南民意,因楊渤等人受胡氏重賄,未能反映實情,還為胡漢倉請命。朱棣本想就此冊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但所派使臣還未出發,便被另外一件意外打斷。

公元1404年8月,從南邊來了兩個人,一個叫裴伯耆,是安南陳氏舊臣,另一個則是老撾宣慰使派人送來的陳天平,並自稱是前安南國王陳日亙之孫。通過他們的哭訴,朱棣知道自己被胡漢倉糊弄了,於是決定幫陳天平復國。次年初,朱棣先是命監察御史李琦等人下詔責問胡漢蒼,命他自陳其事。這時的胡漢倉發現了無法再瞞天過海了,便擺出了極為恭順的態度,派使臣進京,並表示“

迎歸天平、以君事之”“臣亦當率國人逆於境上”。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州配圖:明成祖朱棣

公元1406年1月,朱棣派五千官兵護送陳天平回安南登基,並尊尊教誨其一定要“治任以行”。3月,陳天平一行人來到了安南境內的丘溫,胡漢蒼派陪臣黃晦卿等人前來迎接並以牛酒犒勞明軍。之後陳天平一行繼續南下,當行至一處險峻山谷之時,忽然間暴雨如注,安南軍隊伏兵四出,鼓譟之聲,震動山谷,似有千軍萬馬,將明軍全部包圍。安南兵沒有與明軍交戰,而是趁著雨勢突入人群將陳天平虜走。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州配圖:朱能雕像

此後,陳天平被胡漢倉凌遲處死,而驚慌失措的明軍只好將此變故奏報朝廷。朱棣得知後,怒不可遏:“蕞爾小丑,罪惡滔天,猶敢潛伏奸謀,肆毒如此,朕推誠容納,乃為所欺,此而不誅,兵則奚用!”。三天之後也就是同年7月6日,朱棣下定了徵南決心,命“靖難”第一武將成國公

朱能掛帥,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張輔為徵夷左右副將,統率明朝大軍遠征安南。

張輔三徵安南

然而,行軍打戰最令人遺憾的莫過於“出師未捷身先死”,正當明軍浩浩湯湯的向安南進發之際,年僅37歲的主帥朱能突然於龍州病逝。突逢變故,身為右將軍的張輔臨危受命,被朱棣任以總兵官接替朱能之職,率領大軍繼續進發。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州配圖:張輔劇照

張輔,字文弼,瞭解明朝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即便對他印象不深刻,那也一定聽說過他的父親——“靖難”名將張玉。早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張輔作為張玉的長子便已跟隨其父馳騁沙場,因功被升為指揮同知。張玉死後,張輔以長子身份承襲父爵,此後跟隨明成祖朱棣轉戰夾河、藁城、彰德、靈璧,因功受封信安伯,後又加封為新城侯。

  • 第一次南征

張輔雖然只有31歲,但不愧為名將之後,精通兵法。有道是攻心為上,進入安南境內後,張輔便命人列舉胡一元父子的二十條罪狀刻於木牌之上,沿江河上游投放使其順流而下,安南軍民見到榜文後,人心離散。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張輔影視劇照

此後,明軍兵分兩路,張輔所率京畿、荊、湖、閩、浙、廣西的人馬出廣西憑祥;另一路沐晟所率蜀、建昌、雲南、貴州之兵則出雲南蒙自,兩路明軍斬關而進,先後大敗安南伏兵,於白鶴江勝利完成會師。明軍的進軍速度令胡漢倉驚慌不已,舉全國之兵固守多邦城,企圖據險頑抗,並命人在外圍江河險要之處伐木築寨,嚴防明軍攻擊。

明軍在張輔的統一調度指揮下,攻堅克難,順利與沐晟所領兵馬合圍於多邦城下。面對堅而高峻、重濠密佈的多邦城,張輔一番動員之後,命數千敢死之士趁夜攻城。明軍順利攻入城中之後,陷入了激烈的巷戰。安南兵驅大象出陣,一時間明軍傷亡慘重。最後張輔命人“以畫獅蒙馬衝之,翼以神機火器。象皆反走,賊大潰。斬其帥二人”,安南兵大敗而逃,明軍窮追不捨,斬敵無數,最終攻克了堅固的多邦城。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州配圖:安南象兵示意圖

此後月餘,張輔又率軍轉戰各地,接連攻克安南東西二都,當地軍民紛紛倒戈相迎。而胡氏父子進退失據,只好焚燒宮室,然後逃亡到海上。張輔一面安撫吏民,一邊繼續追擊胡氏父子,先後在盤灘江、木丸江、富良江大敗安南軍,並在日南州奇羅海口將安南殘部全殲,明軍趁勢繼續追擊逃跑的胡氏父子,最後在當地百姓的協助下,一舉擒獲胡一元、胡漢倉、胡澄及偽太子胡芮,全部押送南京

至此,張輔所率的明軍僅用了一年時間,便勢如破竹般的摧毀了纂權自立的胡氏政權。

  • 第二次南征

第一次南征如此順利,當捷報傳入京城之時,朱棣喜出望外。與此同時,在他心中的設想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原本只是幫助陳氏復國、弔民伐罪,結果如今沒兩下子就把安南一舉搞定了,於是明成祖朱棣打算直接將安南納入國土直接統轄。

公元1407年6月,明朝宣稱陳朝子孫已絕,無人承繼,且受安南官吏 “原復古郡縣”的請求,將當地改名“交址”在安南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建立起府、州、縣的直轄統治。

然而,此舉明顯是偏離了安南境內一些老勢力的念想,雖然朱棣對安南多方安撫,卻始終未能使安南平靜下來。1408年,張輔大軍剛剛班師回朝沒幾個月,簡定、鄧悉、阮帥等安南地方勢力便起兵反叛,慈廉、上洪、大堂、石室等地紛紛響應,明朝駐軍鎮壓不力,致使叛亂蔓延。這些起義軍中以簡定勢力最強大,他自稱日南王,後為招攬人心,便找了一個所謂陳氏皇族後裔的陳季擴立為大越皇帝。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二次南征

面對安南的動盪局勢,明成祖朱棣在張輔等主戰派的支持下決定再次武力進討,命沐晟掛帥統領雲、貴、蜀三處共計四萬兵馬再徵安南,不料沐晟因輕敵與安南叛軍激戰最終慘敗,交趾都司呂毅、參政劉顯等人皆戰死,安南形勢大亂。無奈之下,公元1409年2月,朱棣再次命張輔率二十萬大軍深入安南與沐晟協同作戰。此後半年,張輔率領明軍在安南腹地轉戰,接連獲勝,最後在安南美良山活捉元兇簡定,連同其黨羽一起押送京師,但陳季擴得以逃脫。公元1410年1月,張輔又順利平定了其它各處的起義軍,斬首數千,築成“京觀”以鎮服安南亂民。

  • 第三次南征

張輔軍趕走,此前逃亡的陳季擴又回到安南聯絡舊部積蓄力量。由於明軍主力已經北上攻打漠北,留守的沐晟兵力不足,始終無法蕩平陳季擴。於是便有了張輔第三次南征安南。

公元1411年,為了徹底平定陳季擴之亂,已經從漠北得勝而歸的朱棣再次命張輔率領大軍三徵安南,迫令“陳季擴表奏伏罪”,如不服罪,則以武力討平之。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三度南征

經過兩年多的多次激戰,張輔逐漸平定了陳季擴的各個據點。最終在公元1414年1月,在政平州出其不意大破安南軍,陳季擴打光了所有的本錢只好敗走老撾,張輔命手下率兵繼續追擊,連破三關,終於在蒙冊南磨將

陳季擴及妻子一併活捉,械送京師。

至此,安南全境再次得以平定,張輔奏請朱棣同意之後,在此前叛軍所佔之地,分別設立了升、華、思、義四個州,並增置衛所進行守衛,趕在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之前回師京師。

黎氏王國的最後獨立

前後五年間經歷三次大軍洗禮的安南,確實安定了一段時間,但好景其實並不長,沒過幾年,安南境內再起兵亂。

  • 藍山起義

在明軍連續三次的武力鎮壓下,安南的禍亂勢力看似已經掃平殆盡,但是明朝統治者似乎始終未想好如何經略這片偏蠻之地。先後派往安南的明朝官吏要麼不善於安撫調和,要麼內部之間不和、相互勾心鬥角,甚至還有在當地作威作福,欺壓勒索百姓,致使安南在此後多年間一直無法收攏民心,矛盾在持續的鬱積。各方敵對勢力在風平浪靜之下一直暗流湧動,為後面的兵亂再起埋下了禍根。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黎利

終於在公元1418年1月,安南清化府俄樂縣的土官巡儉黎利,召集各方反明勢力於藍山會盟,起兵抗明,史稱“藍山起義”。黎利率眾起兵之後,安南各地迅速呼應,遂成星火燎原之勢,駐守當地明軍猝不及防節節敗退。一時間,安南全境又陷入兵荒馬亂的動盪局面。

  • 九年拉鋸,建立黎朝

面對安南的再次亂局,已經遷都北京的朱棣,不願意也無力再大動干戈,只是增派一部分兵力協助剿匪,而未再讓派大將第四次南征平叛。

就這樣,以黎利為首的叛軍逐漸發展壯大,駐守和剿匪的明軍漸漸無力掌控局面。隨著安南局勢的日益嚴峻,直到公元1426年10月,明宣宗朱瞻基命成山侯王通為徵夷將軍、馬瑛為參將領兵五萬協同原駐軍共計十萬對叛軍進行圍剿。

然而,王通鑑於此前張輔的三次南征均大獲全勝,以為安南叛軍不過烏合之眾,於是驕恃無恐,急於求成,結果輕敵之下遁入黎利的埋伏圈最終大敗,致使三萬人馬埋骨寧橋。王通率領殘部奮勇突圍退守交州。此後黎利趁勢四處掠地,安南境內的昌江、諒江、交州等地盡數失陷。王通驚慌失措,一面向黎利允諾願為其請求藩封,一面又奏報朝廷請求增兵。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黎利四處掠地

明宣宗思慮再三決議再增兵一試,命大將柳升為徵虜副將,充總兵官,率領步兵十萬、騎兵二萬出廣西攻鎮南關,黔國公沐晟、徐亨等出雲南攻梨花關,鎮遠侯顧興祖將步騎兵各五萬出廣西援坡壘關,兵部尚書李慶帶病隨徵保障後勤。其中柳升也算是當朝名將,曾參與過張輔的南征,且隨朱棣北征有功。

公元1427年9月,柳升大軍進入隘留關,接連破關連勝,導致柳升逐漸輕視黎利,結果不聽尚書李慶勸誡,孤軍深入倒馬坡,再次陷入黎利埋伏圈,柳升中鏢而亡。無比巧合的是,就在明軍大敗的第二天,副將梁銘病卒,第三天,兵部尚書李慶亦病死,一時間明軍群龍無首、散亂無主。此後,黎利分兵圍攻被明將崔聚再度佔領的昌江,最後以象陣大敗明軍,七萬明軍全軍覆沒,十分慘烈。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象陣

柳升和崔聚相繼大敗之後,沐晟孤軍無力獨撐便退回雲南,至此,安南全境基本落入黎利手中。王通為了緩和戰勢,私下釋放了兩萬俘虜連同戰馬,並安排黎利使者入朝,為黎利所控制的所謂陳氏後人陳高為安南國王。深為震驚的明宣宗召群臣廷議,雖然張輔、蹇義、夏原吉等老臣依然力主出重兵討賊,然而,以楊榮、楊士奇為代表的文官,看出朱瞻基的厭戰之意,都說安南荒遠,多年勞師無功,不如許了黎利,以息兵爭。於是,明宣宗順坡下驢,就此下令王通率餘部近八萬人北返,撤銷交趾布政使司,同時赦免黎利抗命之罪,封陳高為安南國王。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平吳大誥》

此後不久,黎利逼迫陳高服毒自盡,自己正式稱帝,發佈《平吳大誥》,建立了黎朝。公元1437年,明英宗正式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黎利亦不想與明朝為敵,從此始終奉明朝正朔。

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背後原因解析

就這樣,從張輔第一次掃平胡氏政權的1407年,到明宣宗宣佈從安南撤兵的1427年為止,明王朝在安南20年的苦心經營宣告失敗。仔細覆盤整個過程,可以發現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背後原因大體有如下五個方面。

  • 其一,經營安南的策略上的失誤,為安南的持續亂局埋下了重要伏筆。

如前文所述,當接到張輔發來的安南捷報之時,明成祖朱棣大為欣喜,瞬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於是一改初衷,不再尋找陳氏子孫復國,而是另謀在安南開設三司及郡縣。此舉雖然讓安南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的版圖之中,但是朱棣的自食其言,卻讓安南的各方勢力和百姓大失所望。而這樣的策略失誤,為安南此後的持續亂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筆並持續發酵。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弔民伐罪

比較前後四次南征,一次比一次艱難,那是因為第一次張輔南征之時,是打著弔民伐罪、為陳氏復國的旗號,所謂出師有名,是一支義軍,可謂順應天道人心,自然是得到了安南境內上下的支持。因此張輔進兵十分順利,僅一年便摧枯拉朽般的誅滅胡氏勢力。但到後面幾次,明軍所遇到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此外,安南已經脫離中原政權版圖長達五百年之久,驟然間變成明朝的一個行政區,安南土人勢力自然是不願意就此善罷甘休,因此才有其後二十年的持續鬥爭衝突。

  • 其二,國力過度消耗,致使明朝深陷泥潭,最終被迫撤兵,是安南得而復失的本質原因。

朱棣一朝,光自己御駕親征漠北草原都有五次,加上五年間連續三次征伐安南,還有遷都北京以及六次讓鄭和遠下西洋,凡此種種,無不是耗資巨大的大工程,其實對於國力的損耗是極大的。到了永樂末期,面對安南黎利藍山起義,從朱棣沒有再次讓張輔四徵安南的跡象來看,也反映出了明朝當時確實是國力有所衰退的。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之後,實際上所面臨的國情是比較嚴峻的,否則也不會有後來出現的“仁宣之治”。之所以後世稱其在位期間為一個盛世,那就說明了他接手之時的國力其實是比較薄弱的,已經無力再支撐明朝的軍隊四處耀武揚威了。

可以說,安南的持續動盪,已經讓明朝深陷泥潭,不願輕易放棄又不願再為此空耗國力,最終在王通、柳升等人兵敗之際,主動宣佈撤兵。國力的過度消耗,是明朝對於安南得而復失的真正本質原因所在。

  • 其三,軍事策略和用人不當,致使前線連連失利,黎利叛軍趁勢坐大。

這一點其實也和明成祖以及明宣宗的重視程度有關。明成祖朱棣對安南三次用兵,其實並非他多麼看重這塊紅河平原,而是為了展現大國威嚴以及他個人“千古一帝”的威德罷了;而明宣宗朱瞻基之所以第四次派兵南征,也不是因為捨不得這塊偏蠻之地,而是因為這塊地畢竟是祖宗打下來的,作為守成之君如果把它弄丟了,豈不是愧對自己的皇帝爺爺。

他們對安南的不重視其實在用人以及軍事策略上都體現的較為明顯。

首先,在用人上,朱棣雖然安排素有能名的兵部尚書陳洽任交趾布政使和按察使,參贊軍務,但權力並不大,這讓中官馬騏在安南為非作歹,苛斂金銀,陳洽難以有效節制。同時,鎮守安南的榮昌伯陳智和都督方政又素有矛盾,致使安南留守的官兵如一盤散沙,不僅讓當地矛盾持續激化,而且也難以聚力剿匪。此外,到了朱瞻基的第四次南征之時,在其他之地無戰事的情況下,放著經驗豐富、老成持重的第一名將英國公張輔不用,偏要派王通、柳升等人前去剿匪,不僅不能震懾叛軍,反而讓黎利越戰越勇。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中配圖:兵部尚書陳洽

其次,在軍事策略上,朱棣在前三次南征之時還比較果斷及時,但在黎利起兵之後的四五年間,沒有再採取過強有力的動作,雖然有國力不濟的原因,但未能在叛軍剛起勢之時予以撲滅,導致黎利勢力逐步坐大,卻也實實在在的算是軍事策略上的一大失誤。再看朱瞻基的第四次南征,在出兵時機上也是遲緩呆滯,如果能夠再堅決果斷一點,在得到王通奏報之後立即出兵,結局可能也會不大一樣。畢竟那時王通雖然有一次大敗,但主力尚存,且北邊的多個據點尚在明軍控制範圍內。

可見,無論是軍事策略上還是用人上,明朝都存在著問題,致使前線守軍連連失利,叛軍趁勢坐大,難以控制。

  • 其四,黎利叛軍及時調整對明策略,疊加地利之便,在對明作戰中漸漸佔據了主動。

在分析明朝策略失誤等原因之外,我們也不能忽視了黎利的狡猾和韌性。

一方面,黎利在多年與明軍交戰不利後,逐步總結並調整了自己的作戰策略,不再直接挑戰駐紮在安南北部的明軍主力,而是從明軍控制力較弱的中南部入手,穩紮穩打逐步坐大。他重點進攻安南南部的清化、義安一帶,順利得手後趁勢控制了整個安南南部地界,並以此為根據地逐步再往北推進。這一策略的選擇,讓黎利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和主動,迫使明軍節節敗北。另一方面,從前文的戰場過程覆盤中,我們多次提到,黎利非常善於利用地利,曾多次設伏成功圍殲明軍,王通和柳升就是這樣中了著的。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州配圖:黎利塑像

可見,黎利確實是個有勇有謀的角色,特別是其起兵後的後幾年,戰略上採用了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正確策略,戰術上又充分利用安南的地理和氣候將明軍拖到人困馬乏後再發起決戰。

  • 其五,明宣宗對安南態度遊移不定,疊加朱元璋的《皇明祖訓》,終而放棄對安南的直接統轄。

前面也講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在對待安南的態度上存在著明顯的遊移不定,之所以第四次派兵南征,並非捨不得這塊偏蠻之地,反而是早想抽身離開這片泥潭,只是礙於一些情面不好明說而已。這一點,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分析佐證。

首先,遲遲不派重兵,就已經暗示出了朱瞻基的真實心思。即便後來派兵南征,也僅僅是一次失敗便以“數年以來,一方不靖,屢勤王師”為由,宣佈撤兵。足以體現他想放棄安南的內心想法,我努力過了,也算對得起自己的皇爺爺了。這一點和他下令停止下西洋一樣,也是在讓鄭和第七次遠行之後宣佈的。可見,在朱瞻基的心裡,他是不太認可爺爺朱棣的這些空有其名又勞民傷財的舉動的。

其次,內有掣肘之事,當時朱瞻基剛剛平定了朱高煦叛亂。除了勞師遠征空耗錢糧之外,明宣宗當時其實還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朱高煦之變的收尾工作。說白了,就是要對軍隊進行整肅,清理與朱高煦有關聯的敵對力量,而這樣的節骨眼上,他自然不想為安南投入過多的精力。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州配圖:朱高煦影視劇照

再次,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也對他的想法提供了支持。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早在洪武年間便已親手製定了《皇明祖訓》,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其中就有安南之地,並要求自己的子孫對待這十五個邦國不得擅自動兵,避免空耗國力,陷入泥潭而難以自拔。這樣的祖訓,對於目睹安南持續動亂、難以降服的朱瞻基來說,其感觸應該是非常深刻的,更是強化了他儘早從安南抽身的決心。

20年經營毀於一旦:明朝對安南得而復失的過程及背後原因

九州配圖:十五個不徵之國

因此,幾個因素相互交織之下,明宣宗終於明確了放棄安南的決定,承認了黎利作為安南國王的現實。

九州君評

明朝在武力征服安南並將其納入版圖之後,卻因多方原因的疊加和相互影響,終而在20年的苦心經營和維持之下,毀於一旦,確實令人惋惜。

仔細回顧黎利的勝利過程,其兵力之眾以及兵鋒之盛均遠不及北邊的蒙古騎兵,也先後在交州被王通以及溫丘被都指揮孫聚打得大敗。而這樣的最終結果,與其說是黎利的天縱奇才,還不如說是大明朝自身的各種失誤疊加而逐步放大,最終被黎利抓住了機會,經過九年的拉鋸,成功逼退了明軍,並順利讓明朝放棄了對安南的直接統治。

1.《明史》

2.《明實錄》

3.《明史紀事本末》

4.《抑齋集》

1.圖片多源於網絡,首先感謝圖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之處或觀點不一,請留言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