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俄國對土耳其的最慘敗仗:五十多萬俄軍喪生,沙皇為此喪命

最近西亞地區不太平靜,土耳其、敘利亞、俄羅斯之間經常擦槍走火。歷史上的俄土關係就很複雜雙方經常發生戰爭。土耳其的前身是奧斯曼帝國,它與俄國之間進行過十次大規模戰爭,土耳其敗多勝少,不過還是取得過一些勝利。比如第九次俄土戰爭,俄國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慘敗!

第九次俄土戰爭也被稱為克里米亞戰爭,雙方的交戰地點主要圍繞著克里米亞地區。當時的奧斯曼帝國衰敗不堪,被歐洲人稱為“歐洲病夫”,俄國對於肢解奧斯曼帝國最為熱衷,不斷髮動戰爭,挑動奧斯曼帝國境內的民族、宗教問題。1853年2月,俄國以聖地保護權為由,向奧斯曼帝國施加壓力。

俄國對土耳其的最慘敗仗:五十多萬俄軍喪生,沙皇為此喪命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法國站了出來,他們不希望俄國獨吞奧斯曼,於是出面遏制俄國的勢力。在得到英法的支持後,奧斯曼蘇丹斷然拒絕了俄國的最後通牒,還要求俄國歸還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地區。俄國自然不會同意,於是雙發在1853年10月爆發了第九次俄土戰爭。

奧斯曼帝國早已衰敗,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根本不是俄國的對手。在錫諾普海戰中,俄國海軍名將納希莫夫在四個小時內,擊毀土耳其13艘軍艦,還俘獲了奧斯曼海軍艦隊司令。1854年初,英國、法國艦隊進入黑海,對俄國施加軍事壓力,但是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拒絕了英法的要求。

俄國對土耳其的最慘敗仗:五十多萬俄軍喪生,沙皇為此喪命

1854年2月27日,英法聯合向俄國遞交最後通牒,要求俄國在六天之內回覆,否則雙方立即進入戰爭狀態。俄國對此置之不理,於是這場俄土戰爭轉變了英法與俄國之間的較量。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候,奧地利也向俄國施加壓力,要求它從多瑙河流域撤出,俄國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孤立。

此時,英法醞釀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即利用海軍優勢,將陸軍運送到克里米亞半島,奪取俄國的軍事基地塞瓦斯托波爾。1854年4月22日,英法連隊炮擊敖德薩,開始對俄國本土展開進攻,自此雙方圍繞著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展開了一場長時間的圍城戰。

俄國對土耳其的最慘敗仗:五十多萬俄軍喪生,沙皇為此喪命

戰爭的形勢對俄國越來越不利,連撒丁王國也對俄國宣戰,俄國的解圍行動也遭到了失敗。1855年3月2日,沙皇尼古拉一世暴亡,有人認為他是因戰場形勢不利,俄軍損失慘重,從而服毒自殺。沙皇的死去,更加降低了俄軍的士氣。9月8日,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陷入英法聯軍之手。

1856年2月,交戰雙方達成和平協議,簽署了《巴黎和約》。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損失52萬軍隊,消耗8億盧布。此戰後,俄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國內矛盾叢生,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俄國沙皇開始進行農奴制的改革。如果沒有英法的幫忙,奧斯曼帝國這一仗根本打不過俄國。

參考資料:1.《克里米亞戰爭》;2.《俄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