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比亞迪到底是幹什麼的?

往年舊事


比亞迪集團到底是幹什麼的?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這會是一個長篇回憶錄……簡而言之比亞迪有五大事業群,涉足的領域相當的大,細化如下。

1:IT電子事業群

這一事業群的主營業務IT代工和智能終端製造為主,知名品牌如華為、小米、VO、三星以及蘋果等手機品牌均為比亞迪的客戶,很多人使用的手機其實是這個被廣泛認為是汽車製造商的企業生產。然而代工並不是單一項目,研發才是重點;在手機領域金屬手機殼正是比亞迪的研發,在材料驗證方面比亞迪標準也幾乎成為行業標準,目前比亞迪金屬手機殼已經是行業龍頭。

除了上述領域以外比亞迪在車載智能設備的研發生產方面也有相當的實力,王朝系列的最吸睛的旋轉中控屏正是比亞迪自主研發生產。而且配套的Dilink系統生態的研發也有相當的領先,APP也開放給後市場所有研發團隊,這一系統成為了汽車領域第一個絕對開放的生態,後期車輛能實現的功能會有很多“出乎意料”。其次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需要的各種傳感器也做到了自主研發生產,這就是跨界最成功的典範。

2:電池事業群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單一品牌實現動力電池裝車量超50GWH,雖然排名是第二但第一名的CATL僅僅為電池供應商,數十個車企使用這一品牌也才實現了70GWH的成績,由此可見比亞迪在電池領域已經非常成功。能實現這種成功是因為比亞迪發家依靠的正是電池,比亞迪集團成立與1995年,在8年的時間內該企業成為了全球第二代化學電源供應商,目前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技術排名至少在全球三甲。

該品牌的超級磷酸鐵鋰電池以及鎳鈷錳酸鋰電池均有先進的技術,其中鎳類電池在保證防撞擊、高溫已經穿刺試驗仍足夠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了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這一水平目前沒有其他電池能夠企及。超級鐵電預計會與DM4.0同時裝車,並且會配備超級電容,這一組合不僅能再一次提升電池組的安全等級,同時也能以低成本實現更長的續航和倍數級升級的動能回收比例,DM4.0預計仍可傲視群雄。

3:乘用車事業群

這一領域正是廣為人知比亞迪汽車了,早期的F3/F6/S6/S7等車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逆向痕跡明顯總是有些山寨的味道,比亞迪在汽車領域的形象比較差正是因為這些車。不過從2008年開始對於比亞迪要換個視角分析了,因為在這一年出現了F3Dm插電式混動汽車,綠混系統與ECVT的概念相同但率先實現了PHEV,自此國產汽車陣營中多出了一種“新概念低價性能車”。

不過綠混系統是以節能為主的混動系統,在特殊的階段性能的價值比節油更重要;於是集成電機的綠混Dual-CVT系統升級為並聯式插電式混動,在第一代秦上徹底顛覆了國人對國車性能的認知。後期升級三擎542以及加入BSG電機的Dm3.0均為業界最高水平的混動平臺,搭載這一系統的唐宋秦也都成為各自車型中的性能標杆。不過比亞迪的乘用車產品線規劃確實存在不足,推出的E網車定位比較混亂,雙擎後驅加四驅的平臺在秦和宋max兩車上也沒有得到應用,這是近期絕對有必要更正的錯誤。

4:商用車事業群

比亞迪大巴車是第一個獲得歐盟認證的純電動中國汽車品牌,很多人認為國標不夠有說服力,這點足夠了吧。這一品牌的純電大巴出口海外接近60個國家或地區,其中包括英法德美日以及印度等國家,這些國家中不乏汽車工業強國,比亞迪大巴能得到認可依靠的自然是技術實力。重點是比亞迪出口的大巴要比面向國內市場銷售的同款車價格幾乎高一倍,這點是很多企業都沒有作答的。

商用車中除了大巴車以外還有中卡重卡等貨車車型,目前的主力車型是EV純電,主要用於渣土車以及清道車等城市車型,後期預計會有HEV以及PEHV的混合動力重卡,這些車的適用面已經覆蓋全領域了。除了重卡以外還有礦山用車以及特種車輛等,部分車型以及電驅技術涉足的領域稍微敏感一些不再多言。

5:軌道交通事業群

所謂軌道交通指雲軌和雲巴,是將施工週期過長且成本過高的地鐵送到了天上,這種單軌電動列車施工週期短數倍、架設成本低很多、通勤效率卻高很多,對於嚴重擁堵城市甚至能實現帶汽車通勤,這是緩解城市擁堵幾乎最佳的方式。而且智能化程度也非常高,從無人駕駛到人臉識別上車,但進站分離脫離整車運行基本都是顛覆性的創新。只是很可惜雲軌出於某種原因需要等“某車”發展一段時間,這一階段雲軌的普及要慢一些了。

不過雲軌仍然被海外市場青睞,在聖地亞哥、巴西、摩洛哥、菲律賓、泰國、埃及等國家均開始建設,打開海外市場做好儲備,在國內市場等待契機最終肯定會出現奇蹟。比亞迪的業務範圍大致有這五大類,但細分後肯定還有礦業、光伏儲能、LED照明、教育教學、地產物業以及航天領域(biu火箭項目)等諸多領域,甚至與軍工也有重合。未來的比亞迪應會是一家乘用車零部件或動力系統方案供應商,在商用車和軌道交通領域會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個人認為最終的方向還是能源企業;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由天和Auto原創發佈,內容請勿站外搬運,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天和Auto


比亞迪共有19個事業部,研發團隊…














比亞迪新能源車不僅全面覆蓋了歐美日韓等發達市場,足跡更是遍佈全球6大洲、50多個國家、300多個城市,在全球累計交付各類純電動巴士超過5萬臺。

既然有人想知道,那我就多寫一些,評論區有些人認為老王不應該玩這麼多花樣,應該著重幾樣做成世界頂尖級,貪多不爛的道理,老王哪裡不懂,有些事是被逼出來的,比亞迪閉合產業鏈的形成,有外部因素也有船伕哥本身技術宅性格的因素在內,這是商人的圓滑和技術人員一根筋的最本質區別的體現…

當初一套博世車身穩定要3000+,老王讓他的第十四和十七事業部研發,研發出來後,博世以一套800成本價賣給老王了,你賣的貴我就自己造。這是船伕哥一貫的作風,雙離合大眾不賣核心技術,船伕哥自己造了。ABS系統當初是博士開價2000一套,船伕哥一怒之下自己造。研發成功以後,博士自己找上門來,你不用自己造了,800一套給你供貨可以嗎?比亞迪很多電器零部件都用的博士。因為博士知道,他不賣給比亞迪,船伕哥就會自己造。

五千的東西成本三元 西方為此恨死了中國一:中國人的能力——把高科技賣成白菜價輪胎、防彈裝備、潤滑油等,都需要的石墨烯,以前是高端材料,國際市場上5000元一克,2013年,寧波建成了年生產能力300萬噸的生產線,石墨烯成本價格降為3元一克.......通信行業的交換機的一塊板,15年前國外賣20萬,10年前,國內企業開始生產,5年後價格降到一萬,歐美廠商大多倒閉不見。水泥廠的磨機用減速機,當年國外的減速機賣1000萬一臺,國產化之後價格只要300萬,國外的大型減速機廠商玩完。集成電路行業,計算機需要的8086芯片,在上世紀80年代初都需要進口,現在價格5元,成本近乎為零的東西,那時中國只能在國際上高價買。2004年,15英寸面板,市場價260美金,中國政府在液晶面板行業投入了1000億,現在50英寸超大面板價格只要180美元.....15寸的更是隻要60美元.... 二:壟斷毀滅者——中國人通過這上面,大家看出問題了麼,中國人不會做之前,這些東西都是天價,但一旦我們能夠生產後,這些東西都成了白菜價。別跟我說技術進步,技術進步也不會讓資本家放棄豐厚的壟斷利潤,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們打破了壟斷!而壟斷利潤,讓歐洲人一天工作5小時,一週工作四天!他們的優越生活不是天生應該的,而是吸取了我們國家的血液。歐洲人的生活不是憑空出來了,當中國人不能造東西的時候,他們能把五塊錢的東西賣成五十塊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一輩子工作,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交給了歐美國家養著他們可以休閒度假。可以讓他們長著一張沒被欺負的臉。印度人好吧,民主國家,美蘇最愛。到現在印度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冤大頭。養活著美、俄、法、英幾大軍火販子。價格貴的離譜不說,經常延遲交貨,再訛詐一筆。印度這樣的朋友,全世界都會喜歡啊。中國把自己的血汗錢去當冤大頭,人民生活怎麼提高?當年有一種叫做買辦的存在,他們的富可敵國。他們當中很多人的品行甚至非常值得稱道。這些人鉅富的的基礎之一就是壟斷貿易的暴利。當你無法生產一樣產品的時候,這種暴利是非常驚人的。膠捲時代,全球有成熟彩膠技術的只有四個國家。美、德、日、中。中國的叫樂凱,沒錯,非常矬。但是樂凱賣15的話,柯達在中國很難賣過30。而在蘇聯,這個價格賣到100。那麼這個價格下蘇聯人民的淨福利損失就是70元。假設俄國的買辦階層都不持有美國綠卡,只賺取10的利潤。實際的結果就是以損失60的整體國民福祉,創造了極少的暴富者。無論這個交易過程如何形式合法如何買賣公平,它帶來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工業界建立完整工業體系,在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實現國產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則只有一小撮買辦人富裕起來。 三:工業化是強國之本為什麼要工業化國產化,就是為了讓我們有一張不被欺負的臉。什麼叫被欺負的臉?請看土耳其2009年開始的防空導彈採購計劃!  土耳其屬於北約成員,招標的是歐盟的紫苑導彈,愛國者3,中國的紅旗9和俄羅斯的S300。美國人報了天價,不允許技術轉讓,不讓土耳其組裝生產,俄羅斯陽奉陰違,只願意提供S300,不願意提供S400,價格天價,歐洲紫苑導彈不願意轉讓技術。  只有中國價格合適,性能中等偏上,還願意轉讓技術。然後呢?然後宣佈中國中標,然後呢?迫於北約和老美的壓力,土耳其被迫中止了這筆合同!  什麼叫被欺負的臉?這就是被欺負的臉!  

沒有工業化國產化,哪來這麼高速發展的經濟,沒有國產化,我們能有這麼多高鐵?我們的高鐵能出口到國外? 當其他車企重點推出插電混動的時候。在銷量上、口碑上比亞迪必敗,說好的只會是那些粉絲。要長期保持技術上幾代的領先太難太難。 比亞迪把牛 比的技術輕而易舉的推向市場, 讓所有人都覺得你的技術很容易且不高端。這麼多領先技術,卻給人一種華強北山寨手機的感覺。。。。。有人會覺得插電混動 能純電跑100公里 很難嗎? 有人覺得 20萬就搞出4.9秒加速的插電混動很難嗎? 有人會覺得3000瓦的外放電難嗎? 有人會覺得全時電四驅很難嗎? 有人會覺得你的遙控移車很難嗎? 等等等。。 比亞迪的宣傳對不住技術工程師艱辛付出 現在的結果是 :很多人認為比亞迪的插電混動不過是加幾塊電池,加幾個電機而已! 很簡單,誰都會做! 。。。 。。有誰會認為唐100在全球插電混動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呢?


曉生怕怕


比亞迪的牛掰之處在於多個行業領域內的多面開花,很多人知道比亞迪最多的也就是它是造汽車的,有人形容比亞迪,說它除了玻璃和輪胎,其他部件都是比亞迪自己生產的!不要以為造一輛車很簡單,任何一個企業貴在精和專,涉及多個領域而又做到精的,也就比亞迪了吧,就連特斯拉這麼明星的產品,仍然要看松下和LG化學支持電池供應,後期會和國內的寧德時代合作,而比亞迪人家自己就實現了造車各個領域的完美產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具備100%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它有著完整的電池產業鏈,而且也是全球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廠商。



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而汽車事業部成立的更晚,是在2003年,它們的造車理念是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並矢志要打造真正物美價廉的國民用車,產品不但要先進時尚,還要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觀念。比如現在的龍臉設計、王朝系列車,用中文字代替英文字母等。


相比於國際大品牌的車,比亞迪實在是太年輕,而如此年輕的企業做到了民族品牌的強大代表,生產的電車已經暢銷歐美,混動車型和技術也是全球非常領先的,大家對於比亞迪只是因為認識太少,覺得國產車弱,其實比亞迪汽車已經有了跟合資車PK的技術資本,BYD更是有著美好的寓意,不要像個下里巴人一樣嘲笑這個名字,只會讓別人知道這個人是多麼低俗。

比亞迪有多牛掰,看看下面這張圖就知道了。


66號車坊



比亞迪,一直都是國產汽車的代表之一,特別是電動汽車行業,在國內也是數一數二的,不過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比亞迪不僅會造電動汽車在其它領域也很牛。

前段時間小米新手機9開始銷售後出現了供貨不足的情況,而雷軍發微博稱,小米代工廠除了富士康,又新增加了比亞迪,並且表示比亞迪生產的小米P9首批產品已經下線,這一條微博發出之後讓比亞迪又火了一把,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比亞迪是除了富士康外全球第二大手機代工廠。

繼2018年春晚珠海分會場,比亞迪無人駕駛車隊駛過港珠澳大橋後,在2019年春晚深圳分會場讓觀眾看出了科幻大片的感覺,畫面中在樓宇間穿梭的就是比亞迪自主研發的軌道交通產品,雲軌和雲巴,讓人眼前一亮。

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也被稱為“比亞迪之父”,王傳福出生貧寒,他的成長充滿了艱辛,大學畢業後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攻讀博士後,開始對電池的研究,那時候一個“大哥大”手機要2到3萬,換個電池就要好幾百還全部是由日本公司提供,他從中發現電池行業的巨大商機,1995年創辦了比亞迪,從最開始只有20個員工做起。

1995年下半年比亞迪把生產的手機電池,提供給臺灣手機制造商試用,由於其優秀的品質,低廉的價格獲得了大量的訂單,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日本電池廠商為了減小虧損,松下,飛利浦,索尼都把大量訂單給了比亞迪,短短3年時間比亞迪就搶佔了全球手機電池40%的份額,成為鎳鎘電池行業老大。

在鎳鎘電池領域站穩腳跟後,比亞迪投入大量技術資金研發鋰電池和鎳氫電池,目前比亞迪是全球手機充電電池和汽車充電電池前三的供應商。

2003年比亞迪收購了西安秦川汽車公司,開始進入汽車製造領域

2008年比亞迪推出了全球第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

2010年比亞迪推出了第一輛純電動汽車

比亞迪第一次被廣大投資者所知道的是2008年,那一年股神巴菲特以18億港元認購了比亞迪10%的股份,一年後比亞迪的股價就從8港元飆升到61港元,最終讓王傳福登上了2009年中國首富寶座。

就像你曾經驚訝百事可樂擁有全球第六大軍事力量,諾基亞還做軍火生意,搞音響的雅馬哈造摩托車與鋼琴一樣很牛,每個大公司都不務正業的乾點私活。

大家都知道的是比亞迪是做汽車電池的,後來開始生產電動汽車,卻不知道比亞迪在手機制造,太陽能光伏,軌道交通等領域都有涉及。

比亞迪在手機電池業務上很早就是諾基亞,摩托羅拉,華為,小米,vivo等手機公司的供應商,2018年還被華為評為全球金牌供應商,最近蘋果公佈了在中國大陸21家供應商,比亞迪也在其中,在智能手機代加工領域,比亞迪佔據了全球20%的市場份額。

蘋果新款(港版)的30W充電轉換頭,就是由比亞迪生產的,產品上印有“BYD MADE IN CHINA"字樣。

比亞迪為華為提供電池,金屬後蓋及邊框,華為新產品漸變色的金屬殼,就是比亞迪將汽車工業上運用的噴塗技術,用在了手機外殼上。

目前高端手機的金屬後蓋邊框基本上都是比亞迪做的,而且質量非常的好,在結構陶瓷,納米著色,金屬玻璃一體化技術方面全球也僅有比亞迪和其餘2家公司擁有,是不是覺得比亞迪在手機技術方面實力不一般啊!

在2002年的時候王傳福與富士康談合作,王傳福被邀請到臺灣富士康工廠參觀,這次參觀讓王傳福受益匪淺,比亞迪的作業模式與富士康有相似之處,而後的幾年比亞迪,開始了手機產品的和電子產品的生產。

比亞迪在電子產品技術領域不斷積累之後,已經擁有像富士康一樣的製造服務能力,這些手機公司也需要像比亞迪這樣,從電池到配件生產及組裝一站式服務,經過幾年的發展形成了手機業務翻倍增長,成為僅次於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手機代加工公司,未來比亞迪真有可能撼動富士康的地位。

近年比亞迪投入巨資在美國,澳大利亞,中國青海等地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雖然太陽能業務每年都會虧損七八個億,但光伏業務符合現代公司的產業佈局要求,從手機電池起家,到新能源汽車領跑者,再到廣泛儲能領域。

比亞迪純電動大巴每次在國外投入使用都會成為一道交通風景線,其良好的性能和漂亮的外觀受到一致好評,純電動大巴在全球市場佔到14%的市場份額。

比亞迪公司的雲巴和雲軌,由於其能耗低,爬坡能力強,造價低,無人駕駛等優點已成為中小城市交通的理想解決方案。

比亞迪主要的動力電池業務,通過在惠州,青海,深圳建廠後總產能達到了28GWh,未來還會再西安,重慶建廠,2020年全部工廠投產後總產能達到60GWh以上。

目前比亞迪生產的動力電池是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能較強,生產成本較低,缺點就是衰減速度較快,用在電動車上就是續航里程較短。

三元鋰電池價格貴,衰減速度較慢,續航里程較遠,現在的純電動汽車基本上都使用三元鋰電池。

除了製造以上產品,比亞迪還有半導體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如攝像頭芯片,門鎖芯片、指紋解鎖芯片,電源管理芯片、二極管等等。

據悉,2018年比亞迪汽車累計銷量52.7萬輛,同比增加27.09%,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78萬輛,同比增長100%,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4年蟬聯銷量冠軍,但受到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市場激烈競爭影響利潤下滑明顯。

隨著所有汽車公司都在佈局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生產,價格將更有優勢,就像網友說的,各大車企都慌得一匹,比亞迪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競爭。

在造車水平上比亞迪在國內也算是一流的,在技術開發上比亞迪也不輸國內任何車企,比如28GWh變速箱就出自比亞迪,要實現王傳福提出的,“比亞迪成為下一個百年企業”,實現成就夢想,比亞迪還有很多事要做,路漫漫其修遠兮!


物聯網小白老師


比亞迪是一家中國汽車品牌,創立於1995年,主要生產商務轎車和家用轎車和電池。

創立於1995年,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比亞迪汽車遵循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 2017年11月8日,比亞迪入選時代影響力·中國商業案例TOP30。



康康-廖


1、深圳比亞迪葵涌廠 建立時間: 2000年回佔地面積: 40萬平方米 簡介:葵涌廠主要產品包括鎳電池、功率半導體器件、IGBT功率模塊、電源管理IC、CMOS圖像傳感器、傳感及控制IC、音視頻處理IC、光學元器件(塑膠&:玻璃)、LED產 品以及吸塑、紙品等。

2、北京比亞迪通州廠 建立時間: 2003年佔地面積: 19萬平方米 簡介:位於北京市通州區光機電-體化產業基地。 主要核心業務是為終端設備製造商提供整機設計方案及與其聯合開發產品方案。其主要業務為銷售比亞迪品牌汽車及配件,做好市場品牌維護及提升。3、韶關比亞迪湞江廠建立時間: 2009年佔地面積: 77萬平方米. 簡介:現有電動叉車、手機零配件兩大產業。其中比亞迪電動叉車項目產品主要包括:電動平衡重式叉車、電動前移式叉車、電動堆高式叉車、電動托盤式叉車、電動牽引車等五大類。

4、大連比亞迪花園口廠 建立時間: 2014年佔地面積: 22.08萬平方米 簡介:大連比亞迪花園口廠主要從事K9大巴生產製造。在新能源領域不斷開拓進取並加速實現產業化,以規模經濟增加效益、適應市場發展。

5、承德比亞迪上板城廠 建立時間: 2015年佔地面積: 66.67萬平方米. 簡介:承德比亞迪上板城廠是比亞迪為推動河北及周邊地區新能源純電動客車生產,更好地服務河北及其周邊地區公交客車市場客戶需要而專建設的現代化工業基地,是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的所在地。

6、太原比亞迪新能源氣車基地 建立時間: 2015年佔地面積: 600畝(一期) 簡介:太原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基地設計年產能2000輛純電動客車、2000輛新能源專用車。純電動客車項目已於2017年7月建成投產,同時規劃新建動力電池組裝生產項目。

7、西安比亞迪戶縣廠 建立時間: 2009年佔地面積: 293萬平方米. 簡介: 2016年11月,比亞迪與西安高新區再次簽約,計劃投資約40億元,在戶縣廠區新建純電動客車及雲軌項目,建成年產5000輛純電動客車生產能力。

8、商洛比亞迪商州廠 建立時間: 2008年佔地面積: 27萬平方米.簡介:業務涉及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站、汽車零部件及電池材料等。榮獲“2011年度商洛 十大經濟影響力企業”、"201 1年度工業經濟發展優秀企業”等多項榮譽。

9、南京比亞迪溧水廠 建立時間: 2013年佔地面積: 18.4萬平方米 簡介: 2014 2015年,公司連續兩年榮獲"溧水經濟開發區有功企業”、 “溧水經濟開發區20強企業”。2016年, 公司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南京比亞迪正傾力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9、武漢比亞迪黃陂廠 建立時間: 2015年佔地面積: 66.67萬平方米. 簡介:工業園內設置車架車間、焊接車間、塗裝車間、裝配車間、內外飾總裝及檢測車間等現代化設施,通過新購相應工藝設備實現年產2000輛純電動客車的生產。

10、寧波比亞迪奉化廠建立時間: 2016年佔地面積: 900畝 簡介:寧波比亞迪助力寧波打造幅射長角、影響華東片的"港口經濟圈",以立體化的城市公共交通解決方案及成熟的運營管理經驗,助力寧波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11、長沙比亞迪雨花廠建立時間: 2009年佔地面積: 260萬平方米.簡介:主要業務涉及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是同時擁有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類全系列產品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基地。規劃年產能10000輛。

12、上海比亞迪松江廠 建立時間: 2002年 佔地面積: 57萬平方米 簡介:市場產銷車型F3、F6、 FO及新能源車F3DM、e6均為上海比亞迪松江廠設計研發。在2009年已開始為APPLE IPAD產品供貨。

13、杭州比亞迪餘杭廠 建立時間: 2014年回佔地面積: 18.49萬平方米.餘杭廠主要完成客車備料、焊接、塗裝及部件裝配、內飾裝配、電動客車出廠檢測工作。通過新購相應工藝設備實現年產3000輛純電動客車的生產。


楓飄旻天


比亞迪這個企業要深挖其產業及背景,聽上去還蠻有意思的。可能大家一提到比亞迪,更多人知道的是比亞迪是造車的,其實只要對比亞迪稍微有所瞭解的都知道,比亞迪的產業,不僅只有汽車。而且比亞迪做的產業還是蠻多的,按產業群來分的話,據說是分為電池、電子、乘用車、商用車、軌道交通五個事業群。

比亞迪初創於1995年,是手機電池生產供應商出身,具備100%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其產品有3C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領域,鎳鎘電池、手機鋰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成為全球第一大充電電池生產商。目前比亞迪擁有完整的電池產業鏈:從原材料、研發、再到設計,從製造、應用以及回收。

不僅於此,比亞迪的手機代工業務也迅速發展,其手機按鍵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一,以及手機外殼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二。比亞迪的電子及代工產業的發展非常迅猛,於08年初,比亞迪電子順利拆分上市,成功打破了全球手機代工以富士康、偉創力兩家獨分市場的局面。目前,比亞迪的電池、電子客戶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HTC、三星、索尼愛立信、京瓷、飛利浦、華為、中興、蘋果、小米等全球知名通訊業巨頭。

比亞迪進入汽車產業是在03年開始的,收購了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後正式進入乘用車領域。直至08年,比亞迪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研發了全球第一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雙模電動車——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並於同年12月15日在深圳正式上市。次年,比亞迪再次推出純電動汽車。2009年,比亞迪用6000萬元收購了長沙美的三湘客車,正式進入商用車領域。

2016年,比亞迪歷時5年,投資50億元所研發的跨座式單軌——“雲軌”在深圳首發,並正式進入軌道交通領域。截止目前為止,國內有廣東汕頭、陝西西安、安徽蚌埠、四川廣安、吉林、天津濱海新區、廣西桂林、湖南衡陽、銀川等多地已投建,國外已有菲律賓、巴西等多個國家投建。


壹車壹言堂


比亞迪主業還是造車,不管是電動大巴、SUV還是轎車、軌道交通或者新能源汽車,都是和車有關係的主業內容。



當然這麼大的企業不可能止步於一個領域的製造,所謂錢生錢,玩什麼行業都玩得下,房地產、科技領域、電池、光伏等等比亞迪都有涉及。

但是另我意外的是比亞迪竟然做手機,而且還和小米合作,估計這個大家都不知道。比亞迪涉及的產業鏈有多寬,實際上我們不可能都知道。從網上能夠查到的,可能你只是的一部分產業而已,還有很多涉及的面不會都暴露出來,鮮為人知。


大家別看比亞迪在車榜上沒有什麼排名,但是他才是真正的老大,比亞迪就如手機行業的華為。涉及產業要比其他車企更多,尤其是出口方面。要一句話介紹完全,只能說是個超級大的綜合性企業。


皓子vlog


比亞迪是一家中國汽車品牌,創立於1995年,主要生產商務轎車和家用轎車和電池。

創立於1995年,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比亞迪汽車遵循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 2017年11月8日,比亞迪入選時代影響力·中國商業案例TOP30。


某些場合和地區(蘇北)方言中 BYD是句罵人的話。


雜聊閒侃


電子和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電子代工,芯片設計(國內唯一車用IGBT製造者,手機指紋芯片佔有65%的市場份額),儲能,光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