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共工怒撞不周山

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時,為了防止天地在合到一起。就用四根不周山的大柱子支撐天地。鎮守冀方的水神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被戰敗,一氣之下,一頭撞向不周山,竟然將撐天的柱子撞斷了一根,系地的繩子也被弄斷,西北方開始傾塌,日月星辰都開始向西傾斜。地則向東南塌陷,江河都向東流去。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首先我們發現,不管是中國上古的神話,還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神話,都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除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這些漢代以後的神話,先秦時代很難再找到關於月亮的描述,而且很多古老的傳說都有這樣一個特點,月亮是在大洪水之後才出現的,人類之前早期生活中是沒有月亮的。

現代科學大多認為,月球是從地球分離出來的,是地球的碎屑被地球自轉的離心力甩出去後形成的,而非地球引力捕獲的流浪星球。否則月球就應該有自轉。聯繫上文,月球的誕生很有可能是上古文明為了保護地球所創造的人造衛星。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如果月球當真為古人所創,那麼應當有一條連通地月的通路。通讀《山海經》,我們會發現,唯一能連通天地的,當屬不周山。

關於不周山的記載,在《山海經》中是這樣描述的:"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

不周山是通往天界的唯一通道。終年積雪,長年飄雪。不周山有可能是連通地月的通道,或者說支撐月亮的支架。在西方《聖經》裡同樣記載過一個能通天界的塔:巴別通天塔。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現在這支架塌了,月球在地球強大引力的作用下開始撞向地球,同時地球地軸偏斜,先民們又見到天空星辰也偏斜了,所以又誤以為天空塌了,大地斜了。而月球的引力又又引起地球表面潮汐的劇烈變化,去世界範圍內都出現了大規模的海嘯也就是大洪水。

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地文明都有關於上古大洪水的記載。這些毫無關聯的文明卻記載了一場同樣的毀天滅地的大洪水,也成為了這場大洪水真實存在的佐證。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洪水氾濫,是由於天塌,也就是月亮塌了下來,故而就有了女媧補天。所謂女媧補天,也可以說是女媧用不知何種手段修理月球,或者說將月球托起,使得月球離地球遠了些,潮汐逐漸平穩,才有了後世的大禹治水。

當然這只是我們後世人的猜測,雖然《山海經》的真實性需要進一步考證,但是這並不妨礙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人類文明史與地球的悠久歷史相比,只是一個瞬間

在當時,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往往選擇用神話來解釋一些現象,最終成為傳說。

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山海經》,探尋裡面新的線索,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所以建議大家應該讀一讀《山海經》。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也十分受專家學者的歡迎,是中學課本的常客,在現行的中學語文地理必學的《水經注》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

很多朋友想讀山海經,但是不知道什麼版本的更權威,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山海經》。

這本書不僅有山海經原文,還進行了詳細的翻譯和註釋,內容十分通俗易懂,包裝也非常的精緻,不管是自己讀還是收藏、送人都非常合適。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書中的插圖生動有趣,讓我們讀起來不枯燥,小孩子也可以看裡面的插畫了解山海經的故事。我給孩子看了以後,他經常要我講山海經的故事給他聽,還經常自己查閱相關故事。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全套書也非常的划算,厚厚的6冊只需98元,當你熟讀之後還可以給家裡的小朋友講講中華文化傳統故事。說不準你會對裡面的某個故事感興趣而去研究它,就算是沒有時間去研究,但是閒時在家讀讀上古文章也是好的。

上古人類已能登月?《山海經》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