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肖戰事件”和“孫楊事件”的共同點

關於命名,因為事件都經過複雜的演變過程只能以事件的中心人物命名了

有些讀者會奇怪,這兩個事件好像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事能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其實不大,但是事件的過程卻很有意思,有一個演變的共同點。

這兩件事鬧得沸沸揚揚我就不介紹詳細的過程,先簡化一下說。


“肖戰事件”和“孫楊事件”的共同點


“肖戰事件”發展過程是有時間點的發展,比如“226事件”“227事件”。

但是“孫楊事件”確實沒有時間點只是模糊的過渡,風向的轉變缺是相反的。

但是兩個事件都經歷了風向的轉變,轉變的共同點很有意思。

為什麼風向變了呢

最開始都是支持者狂熱的支持,搖旗吶喊。甚至有人舉起了各種大旗,名為“正義”“愛國”,如同不支持就要被打成反派。

被打成反派的聲音很小,但是逐漸匯聚,最終造成了反擊,然後雙方造成了一場混戰。

現在風向反過來了使為什麼呢?

因為圍觀公眾參與了

現在激烈的雙方還在有些還在據理力爭,好像能改變些什麼。一切的改變不是你們,其實是主流的公眾被情緒帶動起來了。

最開始的一邊倒風向,逐漸激起了圍觀群眾的逆反情緒,這也算是情緒的觸底反彈了。

公共情緒被點燃,就不再是問題本身了

現在一個個都喊冤,那麼公眾冤不冤,成天被各種帶情緒,被各種形式的綁架,一天不夠多鬧心的。

奉勸一句公關團隊和自媒體,製造話題和矛盾要量力而行,小心風向突變,引火燒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