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不知道故宮的這些冷知識,你就白去了。住過跨越5個世紀的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北京紫禁城,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故宮的名字是何時開始叫的

故宮就是舊時的皇宮的意思,這個名字並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解放後才叫的。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逐出宮禁,同時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接管了故宮。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於1925年10月10日宣佈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對外開放。1925年以後紫禁城才被稱為“故宮”。

故宮並不是有9999間房屋

很長時間以來,京城裡就流傳著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說法,其實這是一個不準確的說法。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3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

故宮並不是全部對外開放

2002年時,故宮的開放面積僅為30%

故宮博物院建院90週年院慶時,新開放了慈寧宮、慈寧花園、壽康宮、午門-雁翅樓、東華門城樓等區域,整體開放面積達65%。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目前已開放面積佔總面積的76%,未來幾年使故宮的開放面積逐步增加到85%。

故宮一直處在修繕當中

每天對遊客開放的故宮,其實很多地方已經破壞比較嚴重,一直在修復當中。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早在1988年這段位於故宮北側的城牆在暴雨過後發生了倒塌,直到21世紀初才重建修好。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保護故宮建築群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每天絡繹不絕的參觀遊客。2015年故宮出臺規定,每天限流8萬人進入故宮參觀。

預計故宮“百年大修規劃”將在2020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肇建北京故宮600週年時完成。

建福宮大火事件

1923年6月26日晚9點多鐘,北京紫禁城中建福宮突然起火。

此次大火共燒燬房屋三四百間和大量珍貴收藏,延壽閣裡收藏的全部古物,以及廣生樓的全部藏文大藏經,吉雲樓、凝輝樓的數千件大小金佛與金質法器等都沒能倖免於難。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後經溥儀查明此為太監偷盜寶物後放火滅跡所為,次月除各太妃各留20名太監外,將其餘所有太監全部驅逐趕出紫禁城。

自此,封建社會太監製度宣告結束,具有劃時代意義。

紫禁城的前殿部分不種樹的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並稱外朝三大殿,是皇帝舉行盛典的地方,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心。

為了突出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宮殿的威嚴氣息。從天安門起,經端門到午門,這之間都是蔚藍的天空,沒有一棵樹木。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把紫禁城、太和殿襯托的高大雄偉,巍峨壯麗,使官員上朝之前,仰目而視,肅然起敬,有一種誠惶誠恐的感覺。

99% 的故宮文物你還沒見過

“故宮博物院”和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

故宮現有藏品總量達到 180 餘萬件(套),其中國家珍貴文物佔 93.2% ,數量和質量在世界博物館都名列前茅。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因為館藏文物眾多,而且大部分為國寶級別,所以大部分文物都不對外展示。

故宮的“門”字不帶勾

故宮中各門匾中的“門”字末筆一律直下至底,沒有向上的勾腳,這是為何呢?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這還要從宋朝說起。據說宋時的玉牒殿失火,殿門被燒了個精光。

大臣就說:“匾額中的‘門’字,末筆都有勾腳,帶火筆,容易引火招災,只有把這些匾額都燒掉,才能免災。”

關於故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由此,“門”字勾腳帶火筆的說法就流傳下來。以後各朝各代君王們,就把匾額中的“門”字末筆全部直下,去掉了勾腳。

故宮當然也沿襲了這個寫法,這就是現在宮中“門”字不帶勾的緣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