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張騫出使西域十三年給大漢朝帶來了什麼?

張騫出使西域又稱張騫通西域,指的是漢武帝即位後希望聯合大月氏國夾擊匈奴,派遣使者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睦鄰友好,加強交流的歷史事件。

張騫出使西域十三年給大漢朝帶來了什麼?

建元元年(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從都城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

張騫出使西域十三年給大漢朝帶來了什麼?

那麼張騫出使西域給漢朝帶來了什麼?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開通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商業貿易渠道,是後來中國連接歐洲各國進行往來貿易的重要交通道路。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了中國和各國的貿易,中國古代的絲綢和瓷器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各個國家,各個國家的各類物品也隨著絲綢之路流進了古代中國,文化與文明的碰撞在絲綢之路的作用下日益生輝。絲綢之路還起著文化交流的作用。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向了歐亞大陸,如印刷術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中亞,這對後來歐洲的文化革命和社會革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火藥通過絲綢之路傳向歐洲,從此開啟了熱武器的時代,鐵器、金屬工具等傳入西方國家,帶動了農業等的生產。此外宗教之間的交流也是絲綢之路所帶來的影響。

二是引入了豐富的外來物產。據史料記載,張騫當時從西域帶回來的土特產品類十分豐富,其中有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食品、水果、調料等等,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蠶豆)、胡瓜(黃瓜)、大蒜、無花果、胡蘿蔔等,還有名馬大宛馬,每家每戶都會用的地毯等等。

怎麼樣?看完是不是瞬間要感謝張騫這個偉大的歷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