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激活“百貨業”

聯商網消息:特殊時期,百貨商場的日子似乎過得更加艱難。

事實上,在2019年,百貨業就已“驚雷遍地”。蘇寧27億接盤37家萬達百貨,後者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廣百百貨與廣州友誼整合重組;秋林集團深陷於各種羅生門和官司糾紛裡無法自拔;南寧百貨迎來曾經攪局萬科的“野蠻人”姚振華舉牌,市值猛漲......

這一年裡,一方面,受宏觀經濟局勢和消費變革影響,倒逼百貨業持續轉型升級,其中降本增效成關鍵;另一方面,全渠道零售玩家的入局,也加速了百貨行業新一輪數字化、場景化的洗牌。

1、開關店數量持續倒掛

近年來,在百貨購物中心化趨勢下,純百貨門店開業數迅速銳減,多以類購物中心形式面世並運營。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年新開大型百貨不到10家,其中一線城市僅上海有新店入市,百貨渠道下沉明顯。原定於2019年秋季開業的寧波阪急百貨最終爽約,開業時間決定再延遲一年,將於2020年秋開業。

激活“百货业”
激活“百货业”

這一年裡,外資百貨樂天關閉了天津最後一家店,撤出天津市場,中國門店僅剩三家(威海店、成都環球中心店、瀋陽店)。百盛百貨相繼關閉5家業績不理想的門店,其中重慶作為百盛集團戰略重地,鼎盛時期開出了百盛大坪店、南坪店、萬州店、財富中心店、萬象城店5家門店,如今隨著南坪店的關閉,百盛全線退出重慶市場。

·老佛爺百貨上海旗艦店成新里程碑

經過近7個月的試運營,去年10月25日,全球知名百貨品牌“老佛爺百貨”上海旗艦店正式開業。該店位於陸家嘴中心L+Mall,共有2.5萬㎡的購物空間,設有四層零售區域和地下一層餐飲區域,超過215個品牌入駐。這並不是該品牌在中國的第一家店,老佛爺自創辦以來已有120年曆史,目前在全球有64家門店,上海店是老佛爺百貨在中國的第二家店。

1997年,老佛爺百貨商店在北京王府井開出中國首店,一年後虧損撤出。2013年,老佛爺與香港I.T時裝集團合作,再次試水中國市場,入駐北京西單。在上海旗艦店開業之際,老佛爺百貨首席執行官Nicolas Houzé宣佈,將進一步擴大中國業務,到2025年中國門店數量預計最多可達10家,目標未來中國市場年營收達到10億歐元。可見儘管曾遭遇滑鐵盧,老佛爺百貨依然看好中國市場。Nicolas Houzé表示:“對老佛爺百貨而言,中國市場的戰略重要性日趨增長,同時也是我們拓展國際業務版圖的戰略核心。上海旗艦店的盛大開業是老佛爺百貨在華業務佈局的新里程碑。”

·上海高島屋百貨關店“鬧劇”背後

百貨門店關停不外乎租約到期和負重經營兩個因素,無論哪個原因,消息一出,基本都成定局,但也有例外。

去年6月25日,日本高島屋百貨宣佈上海高島屋將於8月25日終止營業,眾人唏噓不已。但劇情很快出現反轉,8月23日,上海高島屋百貨發佈繼續營業公告,稱由於得到了物業業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長寧區相關部門的協助,重拾信心繼續經營,因此將在8月25日以後繼續正常經營。

如今風波已平,上海高島屋百貨仍在正常營業,但暴露出的問題不得不引人思慮。未能預料的消費結構的變化,行業競爭的加劇,實體店消費低迷等,這些都是高島屋百貨最初做出閉店決定的原因,儘管最終堅持經營,但高島屋面臨的上述挑戰依然存在。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潘玉明曾指出,之前戰略放棄的意圖是真實的,後來再接著做,許是因為捨不得打下的前期基礎。高島屋方面並未透露後續營業多久,但表示會致力於實現更加優質百貨店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高島屋的運營團隊擔子不輕鬆。

2、業績不理想依然是關店主因

寒冬蕭索漫長,2019年百貨業增長乏力難題依然待解,關店止損成為無奈之舉。

關店的19家百貨,轉型購物中心或者“商改寫”成為主要終結方案。而又因為受限於體量和空間格局,老百貨轉型購物中心的難度不小,因此“商改寫”成為不少老百貨的首選。

2019年4月1日,成都遠東百貨騾馬市店停止營業。近一兩年來,該門店不斷調整賣場以期自救,如引進生活型業態及品牌折扣店,同步開展線上商城提供多渠道服務等,但商戶業績依然承壓,紛紛從商場撤離,致使商場無法繼續維持運營,只能被迫關門。但據稱,遠東百貨正在尋找新項目,將以購物中心的形式捲土重來。

百盛百貨北京復興門店是百盛入華首店,去年9月開始,商戶陸續打折甩賣,閉店消息不脛而走。據透露,百盛復興門店南北兩樓將合併經營,北樓封閉改造後或將轉型寫字樓。其實,由於業績下滑,北京太陽宮的百盛商場自2016年閉店後,已經轉型寫字樓。

作為一個時代符號的賽特購物中心,正嘗試拉開一個新序幕。3月1日,北京賽特百貨有限公司宣佈賽特超市將於3月底停止營業。改造後的賽特購物中心將更名為“賽特·碧樂城”,並定位為高端購物中心。

究其原因,一方面,發展了27年的賽特購物中心自身存在物業老化、品牌老化、業態不夠豐富等問題,導致對新興消費者的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來自購物中心、電商等渠道的競爭也讓經營方感到不小的壓力。此外,商場周邊道路狹窄、距離軌道交通較遠等劣勢,更是無法給消費者便捷、優質的消費體驗。

而這可能也是諸多老百貨商場共同面臨的難題。

激活“百货业”

3、轉型不佳遭遇阻力

2019年,百貨類店鋪業績持續下降,被迫大面積轉型調改,但多數店鋪調改效果並不理想。轉型不佳背後,“人貨場”是三塊難啃的硬骨頭。對此,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潘玉明作了一番分析。

潘玉明認為,人貨場的人,不僅僅指消費者。面對數字化變革,傳統零售企業的團隊競爭力十分短缺,體現在百貨店經營團隊的溝通、吸納的活躍度以及自我更新的競爭力,相對於新興零售企業團隊下滑程度在加大。中高層經營團隊年齡普遍偏大,後續年輕力量匱乏,學習認知力不足,即使認同的東西,由於多種因素影響其轉化力也在下降。

人貨場的貨,不止於拼裝。潘玉明表示,店鋪現場空間炫目漂亮固然喜人,但是投入大、維護難,和現場經營產品還要匹配,不然就成了積木拼裝。更重要的是轉型以後場地經營什麼、用什麼模式經營,這是全局性的困惑。

傳統意義的場,就是店鋪現場,隨著網絡化普及,大家基本意識到場的定義範圍包括網絡平臺、數字化智能渠道,但是落地實用效果缺乏評價,很多企業說得好聽,實際落地效果不佳。 “人貨場的場,不止會學舌”,更要能落地。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也指出,百貨業在發展全渠道和數字化方案方面,需要更加註重人和場的打造,如會員營銷、數字化賣場、停車服務等。

4、數字化轉型是必經之路嗎?

·百貨巨頭加碼數字化

經過幾年的摸索,數字化成為百貨行業的發展共識。依託數字化運營,可以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營運效率,更可以建立高活私域流量,提升購物體驗,優化供應鏈等等。無論是數字化先頭部隊,還是其他緊步追隨者,連鎖百貨2019年都在數字化領域加快了動作。

搭上阿里新零售快車的銀泰百貨,在數字化轉型和運營上的功力日漸深厚。隨著5G時代到來,網絡高速發展讓線下商場網絡面臨跨場景、跨區域、跨供應商等多複雜、不穩定性、不可控的問題挑戰。

為此,銀泰百貨聯合阿里雲共同開發了一套解決方案,即通過邊緣計算實現規模運營能力,制定有效防護機制,以從容面對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銀泰方面稱,這套防護機制未來可複製給其他商場。這意味著扛住了雙11又經歷了雙12的銀泰百貨,全面上雲的案例已經進入產品化階段,成阿里雲新零售百貨第一標杆,未來或將實現規模複製。

將數字化作為企業發展戰略之一的天虹,過去一年進一步夯實了自己的數字化構建能力。2019年5月7日,天虹再次攜手騰訊,與微信支付、企業微信共同發佈百貨數字化解決方案。三方宣佈將通過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微信工具箱產品,提供個性化、精細化的營銷和基礎能力支持,協助品牌門店改造、優化導購管理以及商品供應鏈,從而搭建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百貨新生態。這是由零售企業主導的首場解決方案類發佈會,側面說明了天虹數字化探索的先人一步。

步步高在商品數字化和顧客數字化基礎上,2019年實現運營數字化,圍繞顧客需求來提升供應鏈效率,通過步步高Better購小程序、自助收銀、人臉識別等方式深化O+O的智慧零售模式。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司數字化會員由2018年末的500萬人增至2019年末的1700萬人,數字化運營門店達到300餘家。

在決戰數字化的戰場上,除了本土百貨巨頭,也有外資零售巨頭忙碌的身影。2019年4月,由永旺和專為集團提供IT解決方案的子公司永旺AIBS株式會社共同出資的DMC(永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根據規劃,DMC將以永旺在華業務為基點,加速研發經營中所面臨的數字化課題,提供先進解決方案,從而提升顧客服務體驗,提振集團整體生產效能。

·萬達百貨被賣背後

2019年百貨界最轟動的交易案非蘇寧易購收購萬達百貨莫屬。

在2月12日蘇寧易購新春團拜會上,張近東宣佈正式收購萬達百貨全部37家門店,這筆交易成交額27億。在不少人認為百貨已日薄西山之際,蘇寧大手筆買下萬達百貨,全力探索百貨市場。

近年來,蘇寧致力於構建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系統,對蘇寧而言,收購萬達百貨將通過輸出智慧零售CPU能力,從數字化和體驗兩方面改造供應鏈,補強百貨這一重要拼圖,進一步完善全場景、全品類佈局。

在未來百貨業態中,以數字化和場景化為基點的體驗式消費和強供應鏈強渠道優勢將成為主流。蘇寧是“攪局”者更是新興入局者,有望加速百貨市場新一輪數字化、場景化的洗牌,助力百貨行業轉型升級。

5、百貨社區化的探索思考

儘管面臨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不確定性,總體來看,百貨行業仍在嘗試復甦。

除了轟轟烈烈的數字化轉型,社區化亦是另一個重要的轉型趨勢,把商業空間變成一個高質量的社區生活配套,以滿足周邊居民生活所需。

歲寶百貨與盒馬的探索值得一提,去年9月,歲寶百貨和阿里巴巴集團盒馬合作,在深圳推出新百貨業務品牌“盒馬裡”,並於同年11月開業。

據介紹,盒馬裡是“第一個全面數字化打通線上線下的社區Mall”,多元業態、多種功能,面向社區大多數消費群體,這其實也是社區購物中心的主要特徵。“盒馬裡或將為線下商場發展方向帶來新思考”,一位商業地產行業人士對盒馬裡·歲寶這樣評價。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分析指出,百貨業利用社區化突圍,能提高目標群體的忠誠度和黏性,可改善商場入駐效率及銷售表現。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