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銀河系有沒有高級智慧的生命?

夜寶寶


銀河系有沒有高級智慧的生命?這個問題我想肯定困惑過很多人,從目前可以查證的各種證據來看,似乎並不能真實的證明有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我想這裡面存在很多因素,但我的觀點認為高級智慧生命肯定存在的。

人類科技認知宇宙的時間還很短,畢竟人類向外太空第一次發射探測器還只有60多年,近百年人類科技似乎突然覺醒,突飛猛進,近百年的科技進步感覺超越了以往五百年的總和。遙望深邃的星空不禁要思索,亮閃閃的銀河裡面有沒有智慧生命呢。整個銀河系裡面有數不清的亮閃閃的星星,每一個亮閃閃星球的就是一顆恆星,就是一個太陽。銀河系裡面大概有1000-4000億顆恆星,實際數量事實上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銀河系裡面包括大量的星雲、星團,一個個數的話實在沒辦法計算出來。只要有一顆太陽,周邊肯定有處於宜居帶的星球,也就是位置合適,不冷不熱,容易誕生生命的星球。數不盡的類似的太陽系,按概率來講肯定有智慧生命。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概率存在智慧生命,那人類為什麼從來沒有發現呢。我想這裡存在著很多原因,如果一個智慧生命能擁有比人類更先進的科技,那麼銀河系的空間距離不存在障礙,他們發現人類根本不算問題,而是人類難以發現他們,人類的科技還是非常落後,困在地球探索太陽系都很困難。說不定那些智慧生命無時無刻都在觀察著地球的進化方向。人類就像螞蟻一樣,無法感知到觀察他們的人類存在。即使有外星智慧和地球人類接觸,那我想肯定無論哪個國家都會保持沉默,想方設法優先獲得更先進的科技,並對外宣稱不存在,避免在大眾中造成恐慌。保持科技優勢是各個國家爭奪的目標,這個也是人類好戰本性的根本原因。別說銀河系裡面有沒有智慧生命,我懷疑地球上就有人類難以想象的智慧生命的存在,或許比人類科技更先進,只是隱藏的比較好,畢竟我們每天面對的地球,看起來很熟悉,實際上在很多方面還是非常的陌生,有很多地方人類還沒真正瞭解,有很多東西人類科技無法解釋。人類好像被困在地球了。大家怎麼看。



環球科幻


一項最新的研究表示:銀河系或許存在著將近1000顆和地球相似的行星!

發現外星生命體,對於人類來說,這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我們希望自己在宇宙中不孤單!而類地行星則是我們所要尋找的目標,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一項最新的研究表示:銀河系或許存在著將近4000億顆類地行星!

最近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望遠鏡和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進行數據統計,結果發現,每四顆太陽大小的恆星中就有一顆類似地球一樣的的行星繞其軌道運行。這意味著我們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顆類地行星,這些類地行星很可能會容納液態水,這樣人類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可能性,將會成倍的遞增。

探索多個類地行星,對於人類來說是有巨大的幫助,因為數量越多代表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會更高,同樣的科學家將質量為0.5倍——1.5倍地球的行星統稱為類地行星,因為質量太大,人類就無法適應上面的重力,如果質量太小嗎,那就跟在月球上一樣。 因此質量在0.5——1.5倍為最佳。

科學家採用一種被稱為行星凌日的方式來觀測類地行星,他們使用美國宇航局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對銀河系做了一次大概的掃描,而得到的結果和開普勒望遠鏡的數據進行了一次對比,結果發現幾乎每4顆恆星中就有一顆存在著像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

科學家表示:發現更多的類地行星將會大大增加我們對外星生命的預測概率,我們現在通過它們的軌道、質量、大氣層構造以及母星等情況來預測,但是隨著我們發現更多的類地行星,我們預測的方式也將會多樣化,這樣的話,我們將會比預期更早的時間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

我是宇宙V空間,一個科普天文愛好者!如果有疑問請在下方留言和評論給,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加關注哦!


宇宙V空間


答:人類也算是高級智慧生命之一,只不過文明發展的時間太短而已;從概率上說,銀河系應該遠遠不止地球存在文明,但是人類從未發現過地外文明,這讓人非常矛盾。


人類的科學文明才起步300多年,信息文明才幾十年,發出的電磁波信號,最遠也才傳播100多光年;這對銀河系的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時間尺度

歐洲天文臺的研究表明,我們銀河系的年齡,至少為115億年;而我們地球的年齡是45.5億年,人類在地球上才出現了300多萬年,人類文明才幾千年,科學文明才300多年,這相對於銀河系來說就是一瞬間。

那麼完全有可能,在銀河系的其他星球上,也產生了生命,進化出了文明,甚至可能存在發展了上億年的超級文明。


空間尺度

以奧爾特云為邊界,我們太陽系直徑大約2光年,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都要飛行上萬年的時間,才能走出太陽系,然而銀河系直徑有20萬光年,這個尺度是人類難以想象的。


恆星數量

據NASA天文觀測數據表明,銀河系中至少有一千億顆恆星,甚至可能上萬億;而幾乎每一個恆星系統中,都至少存在一顆恆星,比如距離太陽最近的半人馬座三星,已經發現了2顆行星,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系統巴納德星,也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存在。

這就暗示著,宇宙中的恆星系統,幾乎都演化出了行星,只要處於適居地帶,那麼就有可能演化出生命,要是說數千億的恆星系統中,只有太陽系才演化出生命,是誰都不會相信。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地球最早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雲,約30億年左右才出現生命,約400萬年人類才出現,到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文明歷史也不過才2000年左右,而對宇宙展開探索的歷史更甚是才區區幾十年。在浩瀚無垠的宇宙時空面前,人類就像是一個剛剛降臨於世的初生嬰兒,對於眼前的世界不僅好奇至極,而且知之甚少。宇宙相對於人類而言,不管過去還是現在都仍保持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人類更不可預知其未來……!

宇宙中充滿著無窮無盡的奧秘尚待人類去探索和發現。對於銀河系中有沒有凌駕於人類之上的高等級智慧生命存在之話題,就目前人類科技實力來說是暫時給不出答案的,只能一廂情願的去預測,我們並不孤單,我們人類絕不會是宇宙中唯一倖存的文明。就像”德雷克方程式“”中的預測,根據該方程式,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估計銀河系中存在的文明大概有100萬個,而德雷克本人卻估計是大約10萬個,綜合各項因素的估計值可以算出,銀河系中可能擁有高技術文明的天體是2484顆。從數據評估來看應是相當誘人的了,可惜時至今日人類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還暫且沒有發現一例證據來證明它們的存在。因此,從現今宇宙學知識來探討銀河系是否有高等級生命這一話題是沒有答案給出的。不管你怎樣去預測它們的存在,而現實就是這樣,於是乎就有“費米悖論”提出了疑問:“它們又在哪呢……?”

是的,如果它們存在又在哪呢?

謝謝大家閱讀!希望下次問答與您不期而遇!


紅色高地


對於銀河系還有智慧生命嗎之話題,我個人認為,要真實能理解此題,人們必須要理解銀河系與宇宙之間的概念,其實天文學傳統所說的“銀河系”,是構成宇宙太空景象的組成部分,是人類通過直覺和工具對宇宙太空觀測的可視見範圍,是人類視覺宇宙的局部反影現象,這種現象才被前輩天文科學家稱之為“銀河系”現象。

把宇宙可視範圍的太空天象說成是一種銀河系現象是可以的,但如果把銀河系現象說成是宇宙物質結構的一個獨立運動整體並以“銀河系”形態模式而存在,這也許就是在天文學上的一種原錯認知,會把人們對宇宙認識帶來是由無數銀河系所構成的錯覺,是一個獨立星系之假象,而實際上,銀河系是人類對宇宙可視範圍的極少部分,是一種可視宇宙範圍的局部空間現象。

對於宇宙概念來說,我認為,宇宙是由數之不盡的恆星及其恆星系所構成的無限太空現象,是無邊無際的自然空間,無盡恆星及其恆星系都是一個個獨立性的物質週期循環運動的整體,是構成宇宙無限空間物質運動的"細胞",宇宙之中,無盡數量恆星及其恆星系都能實現物質的週期循環運動和能量物質的週期再生,能實現恆星及其恆星系週期再生的無限循環,共同來支撐著無限宇宙空間和物質運動的恆存。

生命是宇宙中的生命,生命是宇宙中再生能量物質的載體。在宇宙無盡數量的恆星系之中,都像我們太陽系物質運動與變化規律一樣,都會有一個像地球環境一樣的大行星存在,都會有生命的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之必然現象的存在。因為,生命是一種活性物質的存在形式,是能實現恆星系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換,是自然界能再生能燃燒之能量物質唯一的自然手段,能幫助恆星系實現能量物質的積累與再生。

生命的可持續生存,是依靠生存智慧而獲得,只有那些獲得階段性更高生存智慧的物種,才可以階段性地保全下來。由此可見,處於宇宙無盡數量的恆星系之中,其恆星的誕生時間超過約為6億年之後的,都會有一個像地球環境一模一樣的大行星存在,都會有智慧生命在生存。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加入相關討論或發表己見。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地外天使


銀河系有沒有高級智慧的生命?

我們到現在依然無法確定銀河系中是否有高級生命,但在我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比如火星,甚至木星以及土星的衛星,從探測器傳回的數據看都沒有發現生命跡象!但並不能因為我們沒有在家門口發現生命就斷言整個銀河系裡沒有生命,這顯然是不明智的!

很多朋友會認為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尋找外星人,鼎盛時期甚至全球大量的射電望遠鏡都指向了疑似超級文明會發射無線電信號的天區,但除了在1977年8月16日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射電望遠鏡受到過一個“哇”信號以外,再無其他有文明特徵的信息出現!

但最後被證明不過是一團彗星的氫原子受激發後的射電特徵信號而已,這曾經將搜尋外星人的熱情打落低谷,甚至斷言宇宙中除開地球以外再無其他生命!這種論調其實並不可取,似乎是計劃不成功後氣急敗壞的心態下的態度,但文明並不在意這一些時間,因為對於整個文明進程,我們人類都甚至只有那一瞬間,更何況是搜尋外星文明的短短數十年!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外星人根本就不在這個無線電的頻道上!而這是最最關鍵的因素!

銀河系是一個有著126億年曆史的古老星系,最早的行星甚至早於115億年,很難想象銀河系在誕生第一顆行星之後什麼事情都沒幹,就等著地球誕生生命?我們很難去理解這種方式!畢竟銀河系有高達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而超過90%都是小質量的恆星,因為根據評估,小質量恆星甚至紅矮星周圍更適合生命宜居與演化,因為這些恆星比較穩定,未來也不會超新星爆發,而紅矮星壽命則更加漫長,這給了生命足夠的演化時間!

我們不能夠因為SETI計劃的受挫就斷言銀河系沒有生命,更不能因為我們技術的侷限就放棄搜索外星生命,也許只有不斷的技術進步才能讓我們更接近真相,而這所有的一切最有可能的只是我們的資格不夠,沒有人理會咱!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人類的個體,總是具有強烈的主觀願望。比如 有些人非常熱衷於相信“靈魂”是存在的,有些人迷信輪迴轉世,至於“外星人”是不是存在,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眾口一詞:外星人肯定是存在的。有些人甚至會以一種強烈的語氣說:不要任何科學證據,我就敢確認外星人到處都是,因為宇宙太大了!

但是,我不會用個人的感情代替科學證據。哪怕我的內心在千萬次發出一個聲音,這個聲音讓我屈服於一個結論,即外星人是“必定”存在的,我一樣會拒絕這樣做。感性不能代替結論,感性的結論往往是錯誤的結論。即使這些感性的結論在邏輯上多麼的完美無缺,多麼的讓人心曠神怡,多麼的符合大眾的主流意見。

我之所以拒絕這樣做,是因為在知識判斷領域,任何一個帶有主觀感情色彩的判斷,都可能在未來被證明是錯誤的。外星人是不是存在,取決於其生存環境 ,與一系列苛刻的自然界物理化學條件有關,與宇宙空間的“大”並沒有建立起直接聯繫。

如果宇宙空間是無限大,但是其物理化學條件不足以演化生命,那麼就無法演化。如果宇宙空間並不大,但是條件允許,再小的宇宙也會讓生命很擁擠。

在沒有確鑿科學證據之前,我不會坐任何非科學證據的結論。“外星人到底有沒有”這個提問,我不會下確鑿的定義。我支持轉基因,是因為我掌握了轉基因安全的確鑿證據。而關於外星人則不是。


懷疑探索者


對於人類目前的科學水平而言,這個問題還是個未知數,不過我個人是相信宇宙中存在其它外星文明的,但咱們的銀河系裡是否就有其它文明呢?只能說:或許吧。

按照大爆炸理論,咱們的宇宙年齡在138億年左右,而地球的年齡就達到了46億歲,地球上的生命歷經數十億年,才逐漸從低級走向高級,並且從目前證據看來,人類是地球歷史唯一一個高級文明。當然了,這並不代表偌大的宇宙就咱們一個文明(可觀測宇宙直徑920億光年)

在上世紀就有科學家提出了能預測咱們銀河系內存在多少具備電波通訊的文明數量

德雷克公式

這個公式給出了兩個極限,即最少文明數量是40個,最多能達到5000萬個。當然了,不要被這個5000萬嚇到,因為咱們銀河系內光是恆星數量就達到了上千億顆,所以5000萬並不多。

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果銀河系內真有外星文明的話,那它們在哪呢?為什麼文明至今都沒有接觸或者發現過它們呢?其實剛才這個疑問,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個人認為有,一定有。遼闊無垠的天際宇宙,浩瀚無邊的銀河,如太陽系一樣的天體無數。即如此,如太陽系造就的地球環境也必然有。適宜的大氣環境,適合的氣壓、溫度,充足的水量,等等,必然有了生成植物、動物的自然條件。只不過地球人類的科技水平尚未達到發現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文明程度,及科技水平也未達到找到我們地球人的程度。

多少次仰望星空遐想、臆想,其他星球的智慧生命的來臨會是什麼情況?地球人找到他們會是什麼情景?我想,假如外星人先我們而光顧地球,那一定是文明程度、科技水平遠超地球人之上的智慧生命。從理論上說,他們的科技水平與手段視地球人如草芥,如入無人之境。如他們還在征服者的文明程度,那地球人就如與巨人搏鬥,一定是螞蟻對大象對壘。如他們已走出征服者的程度,走到互通共榮的文明階段,那一定是地球人之福,也一定會把地球人的文明程度、 科技水平迅速地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所以我無數次地想,地球人還爭鬥什麼呢?集中地球全人類的智慧與力量,共同應對外星人的到來,將是我們面臨的緊迫而艱鉅的使命與任務。因為地球是地球人的共同家園,愛護也罷,保護也罷,毀滅也罷,每個地球人都有責任……


陳言微事


答案很可能是“沒有”。

銀河系大約有1000億顆恆星,每顆恆星都可能有至少一顆行星,看似數量龐大,但其實生命產生的外部條件是相當苛刻的,智慧生命的產生條件更是苛刻到近乎神蹟的程度,這樣算下來,銀河系裡出現智慧生物的概率低到幾乎為零。

繼續討論之前,大家必須知道生命的產生需要很多不同元素的參與,尤其是碳元素更是必不可少,因為只有碳元素才能形成很多共價鍵,這是生成大分子必不可少的特徵。這些分子所處的環境裡也必須有液態水,如果都是固體的話,元素之間的相互隨機碰撞無法實現,如果都是氣體的話,元素即使撞到了一起也無法長久維持。

有了這個共識,我們就可以計算一下銀河系裡生命產生的幾率了。

宇宙開始於130億年前的“大爆炸”(Big Bang),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宇宙中只有氫和氦,所有比它們重的元素(天文學家喜歡稱之為“金屬”)都是後來在恆星內部形成的。之後必須等到恆星老死之後才能被釋放到太空中,並被新形成的恆星系所接納。換句話說,星系越古老,“金屬”的含量就越低。

太陽的年齡大約是45億年,太陽系的組成成分為71%的氫,27%的氦,以及2%的“金屬”,地球就是由這2%的物質組成的,再往前一點恐怕就沒有那麼多“金屬”了。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黑洞,越靠近中心宇宙射線就越強烈。銀河系中心地帶的中子星每隔100萬-1億年還會合並,導致咖瑪射線大爆發,把銀河系中心地帶所有可能產生的生命全部殺死。因此,距離銀河系中心太近的星系內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

這樣算下來,銀河系這個圓盤當中只有距離中心2.3-3萬光年遠的環形帶內具備生命形成的條件,這個“生命帶”只相當於銀河系半徑的7%,內部含有的星系數量只佔銀河系星系數量總數的5%。

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有2.7萬光年,正好位於“生命帶”的中間,相當幸運。

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也很關鍵,太遠太冷,太近太熱,都形成不了液態水。更有意思的是,地球在形成初期碰巧撞上了一顆和火星差不多大的行星,撞擊產生的能量融化了鐵元素,這就是為什麼地球內部會有那麼多液態鐵的原因。液態鐵形成了磁場,保證了地球表面不會被宇宙射線照射,否則生命都會被殺死。

撞擊形成的衝擊力還把大部分地殼撞了出去,形成了月亮。此事也很重要,一來月亮的存在穩定了地球的自轉軸,否則地球的軌跡將很不穩定,氣候肯定不會像今天這麼好。二來此事導致地球的地殼非常薄,便於火山活動,這就保證碳循環的穩定性,否則地球的大氣溫度變化幅度會非常大。

正因為有了上述“巧合”,地球才成為今天這個溫度適中的液態球體,是生命最好的搖籃,於是生命在地球形成後的10億年裡就出現了,概率還是很高的。

但是,最早出現的原核生命一直維持了10億年沒有變化,直到20億年前才因為一個偶然現象出現了真核生物,這個偶然現象就是一個細菌被另一個古細菌吞噬,前者卻沒有死,而是變成了線粒體。這個事件在將近20億年的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由此可見其概率是相當低的。

之後又過了10億年,多細胞生命才出現。此後又過了5億年,也就是距今5.5億年前,才有了所謂的“寒武紀大爆發”,目前大家知道的各種複雜生命形式終於登上了地球的舞臺。

哺乳動物直到5000萬年前才遍佈地球,人類的祖先直到600萬年前才和猩猩分道揚鑣,解剖學意義上的智人直到30-20萬年前才出現,擁有高級智慧的現代智人直到4萬年前才成型,人類直到500年前才發明了現代科學……

這麼一算,你覺得智慧生命出現的概率有多大呢?答案是:近乎神蹟!

換句話說,我們是宇宙最幸運的創造,大家好好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