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澳洲野犬源自何處?中科院兩研究“殊途同歸”:中國古代家犬

澳洲野犬源自何處?中科院兩研究“殊途同歸”:中國古代家犬

中科院古脊椎所等研究相關示意圖:紅色區域代表澳洲野犬、新幾內亞歌唱犬和殖民時代之前的太平洋家犬的可能起源地。 張明供圖

中科院古脊椎所等研究相關示意圖:紅色區域代表澳洲野犬、新幾內亞歌唱犬和殖民時代之前的太平洋家犬的可能起源地。 張明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澳洲野犬既是澳大利亞特有的野生動物,卻又非澳洲原產,它源自何處一直以來頗有爭議。中國科學院兩個不同科研項目近期分別完成的研究成果卻“殊途同歸”,均認為澳洲野犬的祖先是中國古代家犬。

澳洲野犬源自何处?中科院两研究“殊途同归”:中国古代家犬

澳洲野犬的群體結構。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供圖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院士課題組牽頭的國際團隊,通過採集測序10只野生的澳洲野犬和2只新幾內亞歌唱犬,並且收集97個家犬和灰狼的下載數據,組成109個全基因組測序數據集。基於全基因組證據,該團隊研究揭示澳洲野犬的祖先是東亞已被馴化的家犬,大約9900年前從中國南方出發,大約8300年前到達澳大利亞,並迅速野化。由於澳洲的特殊地理位置,澳洲野犬隻會是由人類遷移澳洲攜帶過去,研究澳洲野犬的群體歷史還能反映澳洲古代人群的遷移。張亞平團隊稱,大約9900年前至8300年前這個時間,早於南島語系人群擴散的時間,可能是一次未知的古代人類到澳洲的遷移活動。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付巧妹研究員團隊與多家科研、考古機構及高校合作,完成中國古代家犬線粒體全基因組的研究結果顯示,所獲26例中國古代家犬線粒體基因組大多(18/26)屬於A1b單倍型,可能與現生的澳洲野犬及太平洋島嶼殖民時代之前的家犬直接相關。該研究推測,A1b單倍型家犬可能曾廣泛分佈於長江黃河流域並佔據主導地位,後期擴散到中國南方、東南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及太平洋的島嶼上,同樣認為澳洲野犬的擴散早於南島語系人群擴散的時間。

該研究稱,中國古代家犬在約7500年前有一個明顯的種群擴增,這與中國農業起源及人群數量擴張相吻合,也暗示著A1b支系的家犬可能迅速隨農業人群的擴張到達整個長江黃河流域,並在可能的種群替代事件發生之前,有一些A1b類型家犬已成功向南擴散到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及向北擴散到東西伯利亞的極地地區。

至於兩項研究在年代上的差異,付巧妹指出,“時間上沒有衝突,我們古DNA研究中的年代是樣品的年代,並不代表(澳洲野犬)起源時間”。

這兩項研究,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王國棟研究員都是主要參與者之一,他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澳洲野犬群體起源及野化機制研究和中國古代家犬線粒體全基因組研究是兩個不同的科研項目,前者重點方向還包括探索中國古代家犬在澳洲重新野化的過程,後者則側重對家犬的遺傳歷史和擴散路線進行研究,兩者的共同結論,就是從基因層面得出澳洲野犬起源於中國古代家犬的結論。

“這也不能說是意外結果,我們的合作者之一,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Peter Savolainen通過線粒體數據分析提出過澳洲野犬的東亞起源假說。中科院這兩個科研項目分別從現代基因組和古DNA的角度進一步發現澳洲野犬源自中國古代家犬,嚴謹一點,就是證實了它是從中國過去的最大可能性。”王國棟說。

據瞭解,中國古代家犬線粒體全基因組研究已經在《分子生物學與進化》在線發表,為明晰東亞地區家犬的遺傳歷史和擴散路線,後續還需要加入更多東亞地區和相鄰地區的古代樣品、特別是東亞南部樣品,開展線粒體和核基因組研究。

澳洲野犬群體起源及野化機制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它既填補了澳洲野犬的全基因組研究空白,也為今後史前人群遷移和馴養動物野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