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在本週和上週,穿甲哥分別介紹了二戰德軍的 以及 。在評論區有讀者朋友問穿甲哥,既然寫了“埃米爾”和“大麥克斯”,不妨也介紹一下同為“敞篷”坦殲的“犀牛”坦克殲擊車?穿甲哥的這篇文章,咱就來聊聊這隻皮薄餡大的“犀牛”。

注:上面的藍字部分是上兩篇文章的鏈接,有興趣的讀者老爺可以直接點開閱讀。

起語:“犀牛”誕生的背景

穿甲哥前兩篇文章介紹的“埃米爾”和“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原本都是針對法軍馬奇諾防線設計的長距離攻堅用自行火炮,在法國投降後才改行做坦克殲擊車的。但本文的主角——“犀牛”坦克殲擊車,在設計之初就是一款原汁原味如假包換的坦克殲擊車。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蘇軍二戰早期裝備的KV-1重型坦克,1941的德軍幾乎沒有辦法從遠距離上有效地將其擊毀

↑在1940-1941年間,德軍裝甲部隊在戰略上可謂是所向披靡,但在戰術上卻沒少遇到硬骨頭。在1940年,當德軍遭遇法軍的夏爾-B1重型坦克以及英軍的“馬蒂爾達”步兵坦克時,德軍早期型三號坦克的短管50mm炮完全無法從正面將其擊穿;在1941年,當德軍遭遇蘇聯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時,早期型四號坦克裝備的24倍徑75mm火炮也只能給它們撓癢癢。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牽引式的88mm高射炮很大很重,且需要很長時間進行設計準備,非常不適用於機動作戰,尤其是機動進攻作戰

↑有讀者朋友可能會問了,德軍不是有屠坦神器88mm高射炮嗎?不好意思,88mm高射炮一般是作為師屬支援武器配發的,基層裝甲部隊若是在作戰中遭遇敵軍重型坦克基本上是指望不上88炮的支援的

更不要說,牽引式的88mm高射炮很大很重,進入射擊陣地後至少需要數分鐘時間展開,並且幾乎沒有防護。將笨重遲緩的牽引式88mm高炮應用於瞬息萬變的機動進攻作戰,也並不會有多高的作戰效能。這也就意味,著即便到1942年初德軍的一線裝甲部隊都缺乏一種能夠伴隨坦克部隊前進的重型反坦克火力。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Pak40型75mm反坦克炮戰鬥全重達1.4噸,在無車輛牽引的情況下需要超過15人合力推拉才能轉移陣地。

↑在1942年,德軍前線步兵部隊開始裝備Pak40反坦克炮,它能夠在500-1000m有效地擊毀T-34甚至是KV-1重型坦克。但Pak40也面臨著和88mm高射炮一樣的問題——設計準備以及轉移陣地都需要車輛牽引,且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這使得Pak40和88mm高射炮一樣只適用於相對簡單的防禦作戰,依舊不能伴隨坦克部隊遂行機動作戰。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如獵豹這樣的重裝甲坦克殲擊車固然好,但無論是研發還是生產都費時費力。

↑如果將這些重型反坦克炮搬上裝甲底盤,就能解決反坦克炮機動能力不足的問題,從而使反坦克炮的作戰效能獲得長足的提升。但針對這些火炮重新設計一種全新的裝甲車輛,無論從時間上亦或是成本上都是當時的德軍最高指揮部難以接受的。

因此,一個多快好省的辦法便是將重型反坦克炮拆除炮架,直接搬上現有的坦克或是裝甲車底盤,輔以最簡單、防護性能也最差的半敞開式戰鬥室,便能打造一款重火力、高機動的自行反坦克炮。本文的主角“犀牛”坦克殲擊車就是一個這樣的產物。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PaK43型88mm反坦克炮,“犀牛”、“獵豹”、“斐迪南”坦克殲擊車以及“虎王”重型坦克都採用其作為主炮。

↑1943年,基於FlaK41型88mm高射炮研發的PaK 43型71倍徑88mm反坦克炮面世,這款大威力反坦克炮能夠從1000m距離上有效擊毀即便是1944年才開始大量服役的蘇軍IS-2型重型坦克。同年,這款反坦克炮的自行化版本也進入德軍服役,這便是8.8 cm PaK 43/1 auf Fgst.Pz.Kpfw III und IV (Sf) Sd.Kfz. 164 “犀牛”(Nashorn)坦克殲擊車。

注:“犀牛”坦克殲擊車的全稱8.8 cm PaK 43/1 auf Fgst.Pz.Kpfw III und IV (Sf) Sd.Kfz. 164,意為“基於三/四號坦克底盤的8.8cm口徑PaK 43/1型自行火炮 第164型裝甲車輛”,沿用了德國人一貫的又長又直白的武器命名方式。

一.“犀牛”的誕生

早在1942年6月,希特勒本人就要求克虜伯和萊茵金屬公司基於FlaK 41型88mm高射炮研發一種反坦克炮並儘快推出其自行化版本,要求在1943年中旬至少要達到300-500門火炮的產量。這便是Pak 43型88mm反坦克炮以及“犀牛”坦克殲擊車。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第一輛“犀牛”原型車,用不具備彈道防護能力的軟鋼打造

↑其實“犀牛”原本應當是一款全新設計的自行反坦克炮。但克虜伯和萊茵金屬公司都很快發現,若要這款基於Pak43研發的坦克殲擊車儘快走上前線並形成戰鬥力,應當儘可能地利用德軍現有的裝甲底盤及其零部件。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讓新坦克殲擊車儘快服役,更能讓其與德軍裝甲部隊現有的維修、後勤體系相兼容。

1942年10月,兩輛基於三號和四號坦克底盤的自行火炮原型車被製造出來,其中一輛為搭載PaK43型88mm反坦克炮的“犀牛”坦克殲擊車原型車,另一輛則為搭載s.F.H 43型150mm榴彈炮的“野蜂”自行火炮原型車。同月,希特勒視察了這兩輛原型車並頗感滿意,向克虜伯和萊茵金屬下達了共200輛(每個型號各100輛)的生產訂單。

外傳:“犀牛”的命名

“犀牛”在服役過程中曾多次改名。在1943年1月後,其被稱為Sfl. auf PzKpfw. III/IV Fahrgestell Hornisse mitt 8.8 cm PaK 43(基於三號/四號坦克底盤的8.8cm PaK43自行火炮“野蜂”);在1943年8月,“犀牛”又被改名為Panzerjager III/IV “Hornisse” für 8.8 cm PaK 43/1 (Sd.Kfz.164)(意為“裝備8.8cm PaK 43/1火炮的三/四號坦克殲擊車‘野蜂’”);在1943年末,元首終於親自為這款坦克殲擊車命名為8.8 cm PaK 43/1 auf Fgst.Pz.Kpfw III und IV (Sf) Sd.Kfz. 164 “犀牛”。“犀牛”之名,主要是為了與採用相同底盤的“野蜂”自行火炮相區分。

為了行文簡潔,下文穿甲哥還是一律以“犀牛”稱呼。

二.“犀牛”的設計及其性能

這一部分,穿甲哥將從車體、機動、火力三部分介紹“犀牛”坦克殲擊車的設計及其性能。

1.“犀牛”的車體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第525坦克殲擊營的一輛“犀牛”,攝於1944年的意大利

↑乍一看“犀牛”採用的就是四號坦克的車體,實則不然,“犀牛”是採用的三號、四號坦克底盤的混合體。“犀牛”傳動系統的大部分零件都取自三號坦克,其中包括前誘導輪、變速箱以及轉向單元;“犀牛”的履帶和八對小直徑負重輪、從動輪、三對託帶輪以及懸掛系統則全部來自四號坦克。“犀牛”的車體本身則是三號和四號坦克的混合體,長度比四號坦克略長,寬度則與三號坦克相當。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一輛在東線作戰的“犀牛”,攝於1944年秋

↑至於說“犀牛”的防護,防護是不可能有防護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有的。犀牛渾身上下都只有10-30mm的裝甲板,戰鬥室更是採用了頂部敞開的設計。毫不誇張地說,連蘇軍步兵裝備的反坦克槍都能將“犀牛”貧弱的裝甲擊穿。不過作為一款主要遂行機動防禦作戰的二線直瞄火力支援車輛,強大的防護對於“犀牛”來說並不算是剛需。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戰鬥室蒙上帆布的“犀牛”,攝於1944年夏的東線

↑而且為避免塵土進入戰鬥室導致火炮損壞,“犀牛”在沒有進入戰鬥狀態時往往還會在戰鬥室和炮口制退器上蒙上一層帆布。

2:“犀牛”的機動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這張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犀牛”車體中部側面的發動機排氣口

↑為了將空間讓給車體後半部分的戰鬥室以及車體前半部分的駕駛席和傳動系統,“犀牛”採用了少見的發動機中置佈局。一臺與四號坦克通用的邁巴赫HL 120TRM汽油機與散熱器一道被安裝到車身的中央部分。為避免發動機的高溫尾氣對戰鬥室造成不利影響,“犀牛”的發動機排氣口被安排到了車身左側。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犀牛”的HL120 TRM型風冷汽油機

↑“犀牛”糟糕的防護換來的是隻有24噸的重量,這也使其能夠擁有不錯的機動性。300馬力的HL 120TRM汽油機能驅動“犀牛”跑出高達42km/h的最高公路時速,且在野外也能保持15-28km/h的速度。

錦上添花的是,“犀牛”的油箱容量高達600升,使其公路行程高達260km,在野外也有130km的行程。

3.“犀牛”之角——Pak 43/1型88mm主炮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近處的為PaK 43/41(PaK 43/1),遠處的為PaK 43,兩門火炮都現存於俄羅斯

↑在二戰中,德國基於FlaK41型88mm高射炮開發了兩款反坦克炮,一款是PaK 43/1(也稱PaK 43/41),另一款則為PaK 43。二者採用相同的身管和制退器,性能區別不大。但PaK 43/1採用的為兩輪炮架,且炮閂從水平方向開,;PaK 43則多為四輪炮架,且炮閂垂直開啟。

但無論是哪種PaK 43對於步兵來說都太大太重了,因此也被德軍步兵單位賦予了“穀倉門”(Scheunentor,重到推都推不動的那種大谷倉門)的諢名。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由此可見,“犀牛”的炮閂通過控制一個水平方向運動的滑塊開啟

↑“犀牛”採用的是PaK 43/1,主炮安裝在位於車體中央的動力艙上。在量產過程中曾有用炮閂開啟方式更利於在車內操作的PaK 43替換PaK 43/1的計劃,但這一改進從未付諸實踐。“犀牛”的主炮可以在車身左右30°的範圍內進行瞄準,即總共擁有60°的射界,在無炮塔坦克殲擊車裡算是比較出眾的。其俯仰角則為-5°到35°。

瞄具方面,前50輛量產型“犀牛”採用的是擁有3倍最大放大倍率的Zieleinrichtung 43 SVo型直瞄瞄具以及Zieleinrichtung 34型間瞄瞄具。此後的“犀牛”將直瞄瞄具更換成了最大放大倍率為4倍的Zieleinrichtung 37,遠距離射擊能力有所增強。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犀牛”的長88mm火炮擁有可怕的火力,圖中可見其巨大的彈藥體積

↑雖然同為88mm火炮,“犀牛”上的71倍徑88mm火炮不僅比此前虎式重型坦克上的56倍徑88mm口徑身管更長,其彈藥的藥室容積更是幾乎翻了一番。因此“犀牛”上的長88mm火炮有比虎式坦克還要強得多的穿甲能力,能夠在1000m開外正面擊穿任何盟軍或是蘇軍裝甲車輛。

“犀牛”的88mm主炮一般配有以下四種彈藥:

  1. 彈丸質量10kg、初速1000m/s的Pzgr.39型被帽穿甲彈;
  2. 彈丸質量9.4kg、初速700m/s、最大射程17.5km的Sprgr. 型高爆彈;
  3. 彈丸質量7.3kg、初速1140m/s的Pzgr.40型次口徑鎢芯穿甲彈,這是“犀牛”可用的徹甲性能最好的彈藥,但由於二戰後期德國資源短缺,較少配發;
  4. 彈丸質量7.62kg、初速600m/s的Gr.HL 破甲彈,但僅有100-120mm的垂直破甲穿深,性能欠佳。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正在從“犀牛”彈藥架上拿取彈藥準備裝填的裝填手

↑當發射最常用的Pzgr.39型被帽穿甲彈時,“犀牛”能夠從500m距離上擊穿182mm的30°傾角均質鋼裝甲,1000m上的這一數據為167mm,2000m為136mm,但依舊足以正面擊穿IS-2、M26等盟軍二戰末期重型坦克。穿甲能力更強的Pzgr.40型次口徑鎢芯穿甲彈對30°傾角均質鋼裝甲的穿深在500m、1000m、2000m的距離上則分別為226mm、162mm和136mm。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犀牛”擁有一個巨大的戰鬥室,但由於88mm彈藥巨大的體積,其彈藥攜帶量卻並不理想。“犀牛”戰鬥室兩側的彈藥架上一共只能儲存16枚炮彈,即便將炮彈擺放在彈藥架後的戰鬥室地面上,也只能額外攜帶20發左右的炮彈。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隸屬於525營的一輛“犀牛”正在更換火炮

↑由於彈藥儲量較低,“犀牛”常需要在作戰中進行彈藥補給。但要求運載彈藥的半履帶車乃至是完全無防護的卡車駛上前線為“犀牛”提供彈藥補給,又何其危險。直至戰爭結束,“犀牛”的這一問題都沒得到有效解決。

三.“犀牛”的生產

和之前穿甲哥介紹過的“埃米爾”和“大麥克斯”實驗性重型坦克殲擊車不同,“犀牛”是正兒八經的量產車。“犀牛”的生產工作主要由柏林的埃克特兵工廠(Alkett)以及杜伊斯堡的斯塔林工廠(Stahlindustrie)負責。

根據計劃,埃克特應在1943年1月生產10輛“犀牛”,2月生產20輛,3月產量上升到30輛,且此月產量應一直保持到一年後的1944年3月,彼時由埃克特工廠生產的“犀牛”將約有420輛。而斯塔林工廠收到的訂單較少,應在1943年5月開始生產,計劃5月生產5輛,6月生產10輛,1943年7月到1944年3月應一直保持15輛的月產量,一年零兩個月中的總產量也將有約150輛。

也就是說,如果生產計劃一切順利的話,1944年4月前一共將有多達570輛“犀牛”走下兩個工廠的生產線。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一輛車組正在從傳信員手中收取信件的“犀牛”,這是很少見的一幕

↑但還是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事實上不僅僅是“犀牛”,同一時期的大部分德軍裝甲車輛的生產計劃都由於各種原因難以按時按量完成。在1942年2月初,希特勒和希佩爾將軍商議後,認為“犀牛”僅僅是權宜之計,且“犀牛”的生產會擠佔更重要的“野蜂”自行火炮的產能,因此決定將“犀牛”的月產量指標從45輛下調到僅有20輛。

在1943年7月,由於“獵豹”坦克殲擊車的研發工作遲遲未能完成,德軍高層又將“犀牛”的產量計劃提高到500輛。但此時由於盟軍的戰略轟炸,“犀牛”的88mm主炮的產能嚴重受挫,“犀牛”的生產也受到較大影響。1943年11月4日,“犀牛”的總產量已經達到了284輛。但就在幾天後,“犀牛”的主要生產地——柏林的埃克特工廠遭到了盟軍的戰略轟炸。因此在1944年5月,埃克特廠便徹底停止了“犀牛”的生產工作。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一輛在意大利被英軍繳獲的“犀牛”,留意圖中士兵的著裝明顯與德軍不同

↑在埃克特工廠停產後,“犀牛”的產能被轉移到埃森公司(Deutsche Eisenwerke A.G.)位於泰普里茨-尚奈(Teplitz-Schönau)以及杜伊斯堡的工廠。在1945年3月,“犀牛”停產。此後曾有將“野蜂”自行火炮改造為“犀牛”坦克殲擊車的計劃,但此時盟軍以及蘇軍已經兵臨城下,德軍對自行反坦克炮也就沒有太多的需求,轉而全力生產更適合防禦作戰、成本也更低的牽引式反坦克火炮,該計劃便也就此罷休。

截至戰爭結束,“犀牛”的總產量為494輛(序列號31001-310494),其中1943年生產了345輛,1944年133輛,1945年則只有16輛。

四.“犀牛”的服役歷程

所有494輛“犀牛”都被分配到了獨立的重型坦克殲擊營(Schwere Panzerjäger Abteilung,簡稱s.Pz.Jg.Abt))中,而每個這樣的營級單位都屬於集團軍以下的直屬單位,由各集團軍或是軍級單位直接部署指揮。每個“犀牛”重坦克殲擊營由3個連組成,每連14輛“犀牛”,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由3輛“犀牛”組成的指揮連,全營共裝備有45輛“犀牛”。

在二戰中,德軍共組建了s.Pz.Jg.Abt88、93、424、519、560、664、525、655共8個重坦克殲擊營。此外還有一些臨時組建的獨立連級單位,如第669重坦克殲擊連(s.Pz.Jg. Kompanie 669)。還有一部分“犀牛”在戰爭末期被分配給了黨衛軍第1裝甲師和“帝國”裝甲師。

由於“犀牛”涉及的部隊太多,其作戰歷程更不是寥寥數千字能夠完整記載的。在這裡穿甲哥就選兩個“犀牛”的高光時刻,向各位讀者老爺展示一下“犀牛”的雄風。

東線屠夫——第655重坦克殲擊營(s.Pz.Jg.Abt.655)

穿甲哥選擇的兩個戰例,都是部署於東線的第655重坦克殲擊營的戰績。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經過良好偽裝後,“犀牛”非常適合進行防禦和伏擊。圖中為一輛隸屬於525營的“犀牛”,攝於1944年。

↑在1943年7月奧廖爾附近的一次防禦作戰中,服役於東線的655營取得了傲人的戰績——根據德軍方面的記載,在整個作戰中655營的“犀牛”們共擊毀了多達包括1輛KV-2重型坦克、19輛KV-1重型坦克、430輛T-34重型坦克、1輛美製M3中型坦克、1輛T-60輕型坦克、5輛T-70坦克以及1輛BM8-2-24火箭炮在內的超過450個蘇軍裝甲目標,自身僅損失兩輛“犀牛”。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一輛部署於意大利的“犀牛”,約攝於1944年春

↑穿甲哥要介紹的另一個戰例來自655營下屬的第521連,也同樣是1943年7月的奧廖爾戰鬥。1943年7月3日,一輛精心選定射擊陣位並且事先進行了良好偽裝的“犀牛”僅憑一己之力,擊毀了多達12輛KV-1重型坦克以及4輛T-34,PaK 43主炮的恐怖威力可見一斑。

結論:盾中有矛,矛中有盾

誰都打得死,卻也誰都打得死——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由於防護薄弱,“犀牛”一旦被敵軍命中便難逃一劫,圖為一輛觸雷癱瘓的“犀牛”。

↑由上文的戰例中我們不難看出,“犀牛”最為強大的防禦不在於裝甲,而是在於其優秀的戰術機動性以及良好的陣位選擇和車輛偽裝。甚至可以說PaK 43主炮的強大威力和射程,就是“犀牛”最好的防護。一個經過良好偽裝的“犀牛”坦克殲擊車排,乃至只是一輛擁有一名傑出車長的“犀牛”,便可以在開闊地上擊退數倍甚至十數倍於己的敵人的進攻。

當然,“犀牛”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實際作戰過程也同樣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例如,“犀牛”的車體太過高大,難以進行偽裝;備彈量不足;發動機存在較明顯的過熱問題等。但穿甲哥認為,瑕不掩瑜。只要使用得當,“犀牛”無疑是一款非常成功、非常致命的坦克殲擊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