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看了電視劇《安家》後,有何感想?

李曉楠27


  最近孫儷主演的《安家》熱播,介紹了孫儷主演的房似錦作為一名房地產中介,因為出色的專業素養,銷售業績突出,被安家天下房地產中介公司總部調任一直業績下滑的靜宜門店擔任店長一職。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安家》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安家》觀後感【篇1】

  由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正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播出。劇中飾演男主角“徐姑姑”徐文昌的羅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安家》讓他對房產中介這個行業有了更多的理解,對於“徐姑姑”被網友稱作“傻白甜”的質疑,他則表示,“徐姑姑”是大智若愚,看得更遠。

  進組拍攝前,羅晉也和其他演員一起到房產中介體驗生活,跟賣房子的中介一起去跑單,一起發傳單。他了解到一個房產中介如何維護手上的房源,如何開發一個房源,付出了多少買房人不知道的辛酸和辛苦。他感慨說,“他們真的很不容易。這個戲讓我對這個行業的人,產生了更多的理解。我們真的要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坐下來耐心地多聽別人說一句話。”羅晉的一個發小就是房屋經紀,“我和他聊起拍這部戲,他一直問我,你們這個戲裡面有沒有穿著西裝,蹲在馬路上吃盒飯,有沒有行業衝突……我說很幸運的是,我們這個戲裡面都有。”

  劇中,羅晉飾演的徐文昌人稱“徐姑姑”,他認為顧客買的不僅僅是房,而是一個幸福的人生,所以他不會以開單為目的。徐姑姑推崇“人性”管理方式,其他門店上早課、喊口號、跳抓錢舞,他卻抱著尤克里裡帶頭唱民謠小調。電視劇開篇,強勢的房似錦對徐姑姑“佛系”的管理方式難以接受。因此,不少網友調侃《安家》的男女主角拿錯了劇本,徐姑姑是個“傻白甜”。

  在羅晉看來,徐姑姑是積極向上的“佛系”,他在努力做著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只是他的寬容度會比一般人更高。羅晉覺得“姑姑”這個稱呼是大家對徐文昌的一種褒義。“他是一個很細心的人,他會像女性一樣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羅晉認為,徐姑姑不是傻白甜,而是大智若愚,“他是一個對身邊的人和事都看得比較透徹的人,比一般人看得更加長遠的人。所以往後看吧,現在就對角色下一個這樣的結論,還是稍微有點兒早。”羅晉自認徐姑姑隨緣這一點和自己相像,“生活中,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兒,我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要求。就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喜歡做的事兒。”

  說到演徐姑姑最大的挑戰,羅晉認為就是徐姑姑太完美了,“他太好了,太善良了,太貼心了。請大家一定要相信,我們的生活是美好的,也一定有這樣的人。我們都是小人物,小人物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小人物的生活,就是我們的生活,他能夠跟我們達成更多的共鳴,能夠去讓我們看到問題所在,然後成長。對演員來說,小人物就在我們身邊,你如何演得讓別人信服,是要通過很多努力的。”

  《安家》觀後感【篇2】

  都說藝術取材於生活。《安家 》播放至今頗受好評,除了演員演技加持之外,其生活氣息濃厚的劇情是一大亮點。在最新的劇情中,讓人憤憤不平的老洋房故事就是取材於真實故事。

  在電視劇中,老洋房的房主龔俊,也是徐文昌的兒時夥伴,因為生意原因財務出現問題,急需用錢,不得不將老洋房急忙出售來週轉資金。不料出售時,去遇到了刺頭,之前給予幫忙讓暫住的遠親太表姑奶奶一家聽說後馬上搬回來,獅子大開口,要五千萬的安家費。

  原本是當年太表姑姑奶奶孤苦伶仃,向龔俊爺爺求救,龔俊爺爺心善收留了她一家,特意讓其在自家院子搭建小平房,還好吃好喝地照應著,但這家人不僅不知感恩,還撒潑打滾,盛氣凌人,掛價1.5億的房子要五千萬搬家費,還自認為是便宜了對方,真的是讓人氣得肝兒疼,完美演繹了什麼叫做潑皮無賴。

  令人更加意外的是,故事原型的房主復原的真實場景中,這一家人遠比電視劇中還要過分。在居住在房主家的過程中,這一家人也不是善茬,其長子,成為了房主爺爺畫廊的助理,隨後偷畫。其次子,成為了我二爺爺的司機,隨後偷錢,但爺爺心善,一直未發難。不僅沒要過房租,還在二兒子成婚時,出宅子出院子出汽車出錢。

  得知房主要賣房後,老太太跳出來指責房主沒有徵求其意見,最開始要一千八百萬,知道掛牌價後直接開口要八千萬,還強調不能“以租代賣”,如房主這樣做,老太太一家就會每天舉報,警火醫輪流來,反正不付錢。如付不出現金,他們的孫子輩可以到房主家的企業裡持股作為替換。

  老洋房的真實故事比電視劇更為恐怖與令人寒心,結局也並未如人願。由於這一家過於頑固,房主又確實急需現金週轉,最終不得不妥協,給了這戶人家一筆尋常百姓窮極想象力都不能想象的數字,也就是鉅款。

  好在這並不是最終的結局,在老房子問題上這一家人如願以償,但後續終於見證了什麼叫因果報應。獲得鉅款後,這家人先是徹底爆發內訌並撕破臉皮,老太太多次被氣進醫院。隨後此次投資將錢徹底敗光,一家人重新返貧,好幾口人擠在六十平不到的小窩中,每日鬥毆爭吵。房主一家則度過難關,站穩腳跟,有自己的產業。

  儘管老太太一家得到鉅款讓人覺得意難平,但最終也算是天道輪迴,沒得好果子,也算是讓人大快人心,出了一口惡氣。不屬於你的,終究會被以另一種方式給收回去,你也會為你的種下因食下惡的果。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用腳踏實地的努力來尋求想要的結果,而不是投機取巧,更不是忘恩負義,上演東坡先生與狼的故事。在此,也為老戲骨的演技點贊~

  《安家》觀後感【篇3】

  老公在追《安家》這部電視劇,我也順便從隔壁的《三生三世枕上書》中抽離,看一眼,漸漸入了劇情。

  劇中這些中介幾百萬的房子輕易就賣掉,真是讓人羨慕這波操作,一個月的薪水不把荷包撐得滿滿的?

  雖然是電視劇,但說明中國人的買房能力還是槓桿的,這個買房的話題,也是熱而不衰。

  但還是忍不住想吐槽一下,這男女主角的CP實在嗑不動,有點立不起來啊?

  一部小說或是電視最重要的就是男女主角的人設,如果前後不符,邏輯思維互相打臉,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莫名其妙,再好的情節也支撐不起來。

  1. 房似錦與原生家庭的傷害

  房似錦這個人設是建立在原生家庭有問題,重男輕女的基礎上,這些原因使她的性格大異於常人。

  從出場開始就板著張臉,一副生人勿近的氣場,混身寫滿:我是冰山,請勿接近,容易誤傷。

  這個人設本身自帶大熱的流量,近幾年來相同的題材,人設都立住了,在觀眾心中也都得到了認可。

  畢竟蘇明玉火了,樊勝美火了,房似錦也應該火,尤其背景板是現實中生活中讓人看了就大為惱火的重男輕女家庭,作者認為,複製一下應該也沒大問題。

  這樣的背景可以成就房似錦以事業為重,努力成長的一個勵志故事。

  就算是後來在劇情中撬同事的房源,也變得有情可原。

  只是可惜這個美好的想法沒成功,原因是,作家六六設計的原生家庭略有些假。

  給人的感覺更像白雪公主她後孃,一心想把白雪置於死地,完全不顧半點血肉親情,當女兒自生自滅,成長到強大的時候,又開始薅起羊毛,而且是獅子大開口。

  一般的同類家庭中,母親對待這樣多餘生出來的孩子基本都是漠視,導致孩子的成長缺失,產生心理問題。

  所有的父母都會傷害孩子,誰都沒有辦法。孩子就像一隻潔淨的玻璃杯,拿過它的人會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髒,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還有少數父母將孩子的童年摧毀成不可收拾的碎片。米奇·阿爾博姆《你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如果孩子在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很好的成長,從小就感覺愛的匱乏,沒有自我存在感。會產生“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所謂“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就是父母其實對孩子很壞,可是由於孩子的生存需要依賴父母,加上父母偶爾流露的那一點溫情,讓孩子更加赴湯蹈火,付出更多,希冀父母能回頭看他一眼,愛他多一些。

  如果成熟後,父母向其索取,他會毫無保留的付出自己的一切。

  但很顯然,劇情不是這樣,作者有些用力過猛,為了突出房似錦的可憐,把親生母親塑造成一個十足的惡人。

  剛生下來就想扔到井裡淹死,上面的三個姐姐可以隨意打罵她(請原諒我這裡腦海裡不厚道地出現了灰姑娘的橋段),明明爺爺出錢讀書,卻還是阻撓。

  當代就算是繼母,也會出於道德制高點,表面還要做做文章,裝出關心繼女的樣子,而這個生母太牽強,難免會讓人感覺假。

  在劇情中這樣的傷害,湧出的滿是恨意,房似錦口中的“那個女人”儼然也把母親這個詞踩到了腳下。

  而潘貴雨一次又一次伸手向她要錢,她居然就被此要挾,不停滿足了她的貪念。

  房似錦可是鐵女漢,凶宅她不怕,被張乘乘打上門來汙衊搶她老公,都面無懼色,就算捱了闞老闆正妻一巴掌,她也不過是驚了片刻,沒有露出失態的神色,這就是一個職場上的牛人。

  而那個叫她恨到咬牙切齒的親媽上個門來要錢,就把她嚇著???

  親媽叫囂著要錢,她光明正大地工作,不知心虛啥?若不是她一直退讓,怎麼會叫價到一百萬。

  她親媽是個見錢眼開的人,房似錦轉給她20萬,她反而更加的兇悍了,又要打欠條,又再次威脅。

  這裡的矛盾之處在於再嚴苛的父母,也有那麼一剎那的溫情,足以讓孩子說服自己:父母也是愛我的,只要我能幫到他們,給他們錢,證明我自己的價值,我就能獲得愛。

  蘇大強那麼混蛋,也有揹著老婆給女兒買練習冊的溫情一幕;樊勝美的媽拿到錢後,也會給女兒一個笑臉。

  也許作者的用意在於,母親的壞襯托出徐文昌對她的好,親情與陌生人之間的衝撞對比,才能把兩個三觀和思想如此迥異的人湊成一對,不會產生違和感。

  這樣的構思倒沒有錯,錯在把房似錦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寫的過於虛幻。

  2. 徐文昌與貼歪了的標籤

  作者給他貼的標籤是善良、體面、博愛,導致這男人不分場合的博愛就有些聖母心了。

  聖母在現實社會可不是個討喜的人設。


阿勇表哥


一開播,就被吐槽裡面的劇情不符合現實。門店的店長,十幾年在一家門店一直業績平平,儘管他是上海老洋房方面的專家。但是在現實中,這樣的員工早就該撤,但在劇中15年了,才換了人,未免有點離譜。還有在上班期間還有員工化妝,行動散漫沒有紀律。不願意服從安排,還在辦公室裡哭哭啼啼,完全不符合邏輯,要知道幹房地產的女人,有幾個不是強人,怎麼可能因為這些事哭,況且來了兩年沒有業績,還在上班,在現實中,兩個月沒業績,就滾蛋。在現實中那有公司會養閒人。何況在中介,沒有創收還拿底薪那麼久,不要說被開除了,在上海這麼高的消費下,自己都待不下去了吧。

還有就是一個單身的小姑娘居然租一套凶宅,而且還不害怕,就算是生活所迫,也應該有那麼點害怕的表現吧,卻沒有,有些不符合常理。

雖說這部劇有很多的合理,但是有些細節還是做得很好,就好像店長把難搞的客戶搞定,就是現實生活中中介所遇到的問題。

最後想說的是,在傳統觀念中,有房才有家。但在中國人眼中,奮鬥一輩子為的能夠有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一個家的感覺,是租房給不了的,《安家》就比較符合講述了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執著買房態度。




去追他一擊


我們老闆娘和老闆離婚了,或許這和《安家》這部電視劇有關。

或許對於老闆娘最大的感想,就是覺得老闆欺騙了她。為什麼呢,聽我細細說來。

老闆娘和老闆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的,以前最早在老家做裁縫店的生意。後來大家漸漸都在網上買衣服了,哪還有什麼人做衣服呢。雖然兩個人的手藝都不錯,尤其是老闆,是哪裡有名的“縫補”師傅,能將一塊破布補得你看不出來。

因為家裡賺不到錢,加上又有3個孩子。所以夫妻兩個只好外出杭州打工了。

因為有手藝,兩個人很快在服裝廠站住了腳跟。

再後來,兩個人自己出去做,開了網店,自己設計板子,然後讓別的廠代加工。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做這個的,所以上手也比較快,短短3年時間,就在杭州貸款買了房子。

再後來,老闆他們專門定製做高端旗袍,一個板式只賣10件,都是他們自己和自己的徒弟做。每件的價格都要大幾萬。

一個月能出7-8個板式,就這個方面每個月都有幾百萬收入了。

再加上電商,夫妻兩人徹底牛了,一年收入將近1000萬。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一日夫妻百日恩吧。

自從有了錢之後,老闆就變了,成天懶得幹活了。竟然和老闆娘調轉了一個身份,專門在家帶孩子。而老闆娘成天在外面忙死忙活的。

老闆每天就是接送孩子,這一送孩子,一上午就沒有了。都40多歲的人了,還喜歡打遊戲,每天在辦公室,我都能看見他橫著手機在那裡玩。

老闆娘也懶得說他,畢竟現在苦日子剛過去,現在剛剛好了點。

但是老闆娘不知道啊,老闆其實是在外面搞外遇了。

這次老闆娘看完《安家》中小三知否的那一集後,或許突然是女人的第六感起來了吧,竟然安排自己的表弟去查一查老闆。

這不查不知道,老闆竟然有了情人,是二兒子同學的母親,是接送孩子時候認識的。

而且老闆和這情人還註冊了一個公司,用的是老闆的舅舅的名字,而且他們的公司和自己的公司還有業務往來。

再仔細一看,這公司竟然還買了150平米的寫字樓和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

這明顯就是換一種方式包養情人啊。

老闆娘的脾氣很爆的,拿著剪刀就要去找老闆算賬。

哎,這故事還沒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本來受疫情影響,很多同事還沒有回來上班呢,這下公司的10多個員工,還不知道有沒有班上了呢。

所以啊,有些電視劇害死人啊。


球哥說電影


這部劇看了幾集,說下自己的感受吧

1. 一個店裡面有兩個店長,這樣的結果就是權責不清晰,架構混亂,店員不知道聽誰的。總店的領導應該是想讓這個門店關門

2.

作為銷售崗,業績是最重要的,壓力那是非常大的!可是居中店員個個都有文藝青年,朱閃閃發傳單出去看電影按摩,這是家裡有礦啊,那還來做啥銷售,應該去做文職是不是!編輯想以此烘托房似錦能幹,但是這個有點太過了

3.作為銷售崗,形象是很重要的,你去哪個售樓部,銷售穿的很隨意的?作為一個需要經常需要和客戶打交道的行業,統一制服是你專業性和服務意識的外在形象,活了這麼多年我還從沒有見過不穿制服的中介,

4. 女主要求客戶在六點前來看房(人家都已經說了要上班來看房),還要求一個人來看房,是個人都覺得這有問題吧?結果客戶愣是答應了,老公人都來了在樓下乖乖溜花園,老婆上去被牽著鼻子轉了一圈,在“詩和遠方”這種不靠譜的洗腦之下,連磕巴都沒打,直接就拍板要買了,而且還是在超出原本預算的情況下。喂,你老公還在下邊呢,不讓人上來感受一下你所謂的詩和遠方嗎?買房子這麼草率的嗎?客戶都這麼好忽悠的嗎?


豬大人


我們先看一下劇情:

房似錦年方28已經是安家天下中介公司的金字招牌,她在上司翟雲霄的授意之下,空降靜宜門店擔任雙店長。門店原生店長徐文昌是個“

高貴的人,他推崇人性流管理方式,也不屑對付手段卑鄙的對手。到任後房似錦施展雷霆手段堅壁清野,對外辣手反擊,對內冷血整肅。雖然在房似錦的鐵血管理下眾人苦不堪言,但是業績的提升的確振奮了門店士氣。房似錦的管理方式和處事之道與徐文昌截然相反,而業務員們也在兩位“神仙”的較勁中左右為難。身為房產中的他們不僅要幫助客戶買房賣房租房,還時常被裹挾著捲入他們的人生,見證他們生活中的歌舞昇平與一地雞毛。

從以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電視劇通過貼近生活的方式來讓我們做對比,讓劇情中的管理方式中,體現了管理的優劣,其次是人心的複雜,人心的扭曲,職場的勾心鬥角,生活的不易,看了這部劇我感覺我在劇中學會了很多道理,在為人處世方面,面對困難如何應付,怎麼樣在職場更好的發揮,是我們能正確對待生活,改變自己,認真對待老闆,服務好每一位信任我們的顧客,我感覺這部電視劇通過兩種不一樣的處事方式告訴了我們很多該學的道理,值得觀看,一部非常不錯的電視劇。




百家講解


《安家》自開播以來就受到了極高的關注,繼而也引發了很多的討論狂潮。就目前播出的劇情,各方面而言,都還是保持圍繞著職場劇的核心,不過有些觀眾認為該劇的三觀似乎有些不正,但其實細細品來,恰恰就是這些三觀不正的地方,才真正是現實的反映。

胡可和郭濤兩個人的客串加盟,讓不少觀眾眼前一亮。兩個人飾演一對人到中年,白手起家,打拼出億萬資產同時失去了生活激情的夫妻。郭濤飾演的闞總,一出場,就和“小三”,一位公眾號大v知否小姐你儂我儂,柔情蜜意。而胡可飾演的闞太一出場,就是和徐文昌來找茬,歷數自己多年來帶大四個小孩和照顧老人的不容易。

這次的正面衝突中,闞太有一句話其實就非常值得留意,大意就是徐文昌如果給闞總的小三賣房子,那徐文昌就是偷竊了他們辛苦打拼幾十年財產的人,重點不在那個小三,而是夫妻二人的共同錢財。胡可和郭濤為數不多的同框鏡頭裡,兩位演員生動的演繹了什麼叫同床異夢,明明有些事情已經是心知肚明,可是就是看破不說破。

之後,房似錦看似好像是出去為了這個家庭解決問題,給闞總的小三買了一套別墅,言下之意是闞總的分手費,可實際上,闞太本人已經不在乎闞總有沒有小三,因為闞太知道,闞總根本不會因為外面的彩旗而倒了自己的這扇紅旗。真正讓她惱羞成怒,大發雷霆的是那筆錢,在闞太眼裡,那是她的錢,所以房似錦被扇巴掌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徐文昌為了這件事情,大發雷霆,直說房似錦沒品,這個錢他不賺。既然是生意人,那總不能每個來的顧客,你要用道德考試分出來三六九等,再去看做不做這筆生意,那生意人全喝西北風了,所以不只是觀眾覺得徐文昌太聖母,房似錦也說他是個聖人。

如果綜合考慮徐文昌的出身背景,這個結果就說得通了,家庭背景優渥,父親是上海灘的一位餐飲屆的大咖,十五歲之前的徐文昌是活在烏托邦裡的,不是母親跳樓,可以說他的人生是順風順水,舒舒服服,從來沒有見過人間醜惡。比起旁邊的房似錦從小面對的坎坷苦難來說,徐文昌的眼裡處處是美好,自然他能夠大大方方的樂善好施。

還沒有開單的魚化龍,正兒八經是名校畢業,連自己公司的同事也覺得是不是這樣的人才來做中介有些屈才,給他起了外號985。父母都是小城市的語文老師,標準的知識分子家庭,如果大學畢業回家的他,就將面對的,是一眼望到底的未來。魚化龍選擇留在上海,放棄家鄉的舒適,與其說他是貪戀大城市的繁華,想出人頭地,不如說是想逃離父母的庇護,證明自己的能力。

所有人似乎都是在認認真真搞事業,只有徐文昌的前妻在作天作地,頻頻出么蛾子,去徐文昌的地盤大鬧,不是半夜肚子餓,就是要給徐文昌摸香香。不少觀眾看到張乘乘都在電視機前坐不住,實在是太招人煩了,好奇人品這麼好的徐文昌怎麼就當初看上了這麼個貨色。現實生活中,的的確確是這種會哭孩子有奶吃,很多人應該是有體會,越是這樣作的女人,得到的也就越多。

與其說說這部劇的三觀不正,不如說實際生活裡,確實大部分人和事的三觀其實都有問題,所以這部劇才能引起觀眾的熱議。


影視口碑榜


《安家》圍繞著一個房產中介往外延伸。確實是,不管是2020年,還是2019還是2008年的《蝸居》,房子總是人們特別熱於追求的,因為那是一個“家”。

但是劇中,只能說這是一個被編劇美化了的中介公司,有個朋友是做房產中介,我們一起看電視的時候就一直在聽他吐槽,比如說,

1:中介比普通客戶更在意凶宅,因為知道的稀奇古怪的事更多,大部分去租凶宅或者買下來的都是為了轉手賺差價的。


2:不知道底細的就去槓新來的店長,其實只要能在房產這行生存下來的人都比較精明,不會做這種蠢事,就算是普通的公司,這種可能性也很低

3雙店長制度更是奇葩,,,而且這麼大的事店員不知道,連老店長也不知道,直接空降。


4:一般看房很長時間的客戶我們基本放棄的多,與其這個功夫不如找個剛需外地的,急需住房的那種,或者是找個好房源

5同一個中介像 房店長這樣搶老嚴夫妻的劇情在現實中是不會出現的。


6還有關於老洋房的案子,鋪墊那麼多,坐等看這個案子姑姑會想出什麼點子來解決,一個報警就解決了……這裡吐槽的都是關於劇情的設定,對演員並無任何看法,請各位看官不喜勿噴哈。


小七播放臺


大家好!我覺得“安家”的看點,還是在於孫儷對工作的態度……出身 經歷 現實的大都市和辦公室政治,尤其演技太好了!拿捏的太到位了,非常喜歡😘

可是其他人太不靠譜了,也脫離了現實……辦公室搞的向小劇場一樣,不太符合大公司的企業文化,又是這麼重要的門店……

不過讓我學會了一個詞“激情犯錯”[捂臉][捂臉][捂臉]

把一個職業白領男人,拍的太慫了吧?

不過感情戲 真是拍的太噁心了,估計這個編劇受過同樣的感情經歷……

期待吧……看看接下來,男1號能不能,支稜起來……[大笑][大笑][大笑]



2020悅動青春


《安家》講述了某房地產中介公司大區經理房似錦,臨危受命去挽救一家業績不斷下滑的門店之後所發生的故事。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安家》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1.劇情不符合現實,“忽悠式”買房惹群嘲 孫儷以”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自居,開頭就搞定了十年賣不出去的跑道房,有點強行給觀眾安利女主的實力的感覺。 2. 打著以小人物揭示生活引人反思的旗號,故事卻不足以引人深思。 該劇的主線是房似錦作為房產中介店長,臨危受命去挽救一家業績不斷下滑的門店,在這個過程中呈現出人們生活的千姿百態,見證人們在生活當中的歌舞昇平和一地雞毛。

  這話說得挺文藝的,通俗點說就是讓你在劇中感受到你生活經歷過的,以此引起共鳴。

  但是,故事卻未能引起人們的共情,反而讓人覺得故事距離很遙遠。 3. 男女主人設,一個用力過度,一個過度剋制

  孫儷這次飾演的房似錦是個女強人,走路帶風一副高冷的樣子,而男主羅晉飾演的“徐姑姑”則是一個佛系店長,做事慢吞吞地,好像門店業績與他無關?

  房似錦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同事們一個個訓斥得快哭了,那眼神那態度,好像全世界欠她錢似的。 羅晉呢?則一副高高掛起,事不關己的樣子,好像在耍酷,說得好聽點叫佛系,說得不好聽點,則是無能。 如此看來,《安家》這槽點滿滿的劇情,要大爆,恐怕有點難了。




耀影視


最近“娘娘”孫儷的新劇《安家》成為了話題中心,其中上海龔家花園老賴的故事,在微博上掀起了過億的討論,看過的觀眾都被氣的不輕,但也忍不住質疑:世界上真有這樣恬不知恥的人嗎?答案是有的,甚至比你想的還要“抓馬”!

原型比電視劇更狠,一開口就是八千萬!

電視劇中老賴的一家故事是這樣的:釘子戶住著別人好心施捨的房子,房子與他們一點產權關係都沒有,卻想在別人賣房時,獅子大開口訛上一筆鉅款。

而這故事的原型,遠遠比電視劇裡的老太太無恥。現實中,釘子戶一家是戶主的八竿子才扯到一點關係的親戚,用爆料房主的話就是“極遠方親戚”,戶主的太爺爺看老太太一個女人家可憐,就允許她在院子裡搭建了一棟小平房,當時是當時是一九五幾年,到2013年整整六十幾年,戶主一家從來沒有收過老賴家一分錢房租。

後來,在小小的三十幾平方里,住了老太太和她的兩個兒子和兒媳還有一個孫子,一共六口人,因為政府落戶政策,他們也確實拿到了公共戶口。

這裡要說明一下,公共戶口就是指,他們的戶口其實是屬於這個區域的,可以享受這個區域的諸如教育和醫療等資源,但和這棟物業,沒有半分錢的關係和瓜葛。換句話說,她們家和戶主家房子沒有任何權益牽扯。

(爆料戶主提供的老洋房原照片)

但當老太太一家聽說戶主要賣房了,並且能賣出將近兩個億的高價,老太太就決定撒潑了。她放言,不給她八千萬,她們就是死在這房子裡,也不會搬走。其實在談判的時候,戶主一家出於情義,還想著給老太太一家1800萬,結果老太太一家要每人1800萬,最後結果想當然就是談崩了。

最後戶主沒有辦法,只能藉著裝修之名,把小房子徹底剷平。老太太一家被徹底地趕出了洋房,八千萬美夢碎了個徹底。

跳脫於這個故事,現實中各種奇葩的釘子戶比比皆是。

這家釘子戶因為兄弟兩人拆遷款分配未談攏,房子被遺留在了大馬路中間。

而這家更絕, 安徽省一處建築工地上,一個“釘子戶”孤零零的坐落在建築工地上,這棟樓的居民認為補償過低而不願意搬遷。

還有這樣的……

這樣的……

真是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但是釘子戶這種情況,並不是一直存在。從2016年國家開始大規模的啟用科睿哲土地房屋徵收綜合管理平臺,釘子戶漸漸地少了起來。科睿哲土地房屋徵收綜合管理平臺將以往的徵收檔案信息管理、簽訂協議及審批流程、安置費管理、摸底建檔、房源管理、數據報表、資金收支等線下工作全部轉移到了線上,實現了徵收拆遷整個流程的公開透明化,老百姓看得見了,信任就多了,自然也願意配合徵收安置工作,當釘子戶的也就少了。而在科睿哲營造的這樣高效有序的徵收拆遷大環境下,當釘子戶只能說,只會被“遺棄的”也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