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伊朗屬於伊斯蘭世界,但不屬於阿拉伯世界,因為伊朗人不是阿拉伯人,他們是波斯人。

這種情況便造成了這樣一個現實:伊朗經常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發生矛盾衝突,但有時也會幫助阿拉伯國家對抗非伊斯蘭國家,比如幫敘利亞對抗以色列。

阿拉伯世界的老大無疑是沙特。沙特與伊朗的關係,總的來說分歧大於合作。尤其是兩伊戰爭時,沙特在軍事、經濟等方面積極支持伊拉克,使得伊朗和沙特兩國十分仇視,到現在這種仇視依然存在。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沙特的英文名是Saudi Arabia,直譯的意思就是“沙特家族的阿拉伯半島”,世界上很少有把國王家族姓氏當作國名的。

阿拉伯半島原本不屬於沙特家族,卻在外來強權與情勢演變下,讓沙特家族家族一躍成了半島的主角。

18世紀,沙特家族崛起於阿拉伯半島的中心內志地區(也有翻譯為納季德)。

當時伊斯蘭宗教哲人瓦哈卜認為阿拉伯半島上充滿了異端,已失去伊斯蘭純樸的面貌,應該正本清源反璞歸真。

對於沙特家族來說,他們也有這種感覺。因為阿拉伯半島自16世紀起,便被北方的異族土耳其人統治,把麥加據為己有,土耳其君主還自稱為“哈里發”。要知道,哈里發是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權位繼承者,外來異族怎麼能是哈里發呢?!

在這樣的機緣下,沙特家族與瓦哈卜的理念一拍即合,掀起一股破壞力十足的“瓦哈比主義”。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瓦哈比主義”算是很早期的“原教旨主義”。不過這並不代表“瓦哈比主義”真的就比較純樸、正統,畢竟半島上的居民多數都是穆斯林,誰有資格能說自己“最純樸”、“最正統”?憑什麼就是你“瓦哈比主義”最純樸最正統呢?

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阿拉伯半島上的哈希姆家族,他們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代,在半島上也擁有很大的勢力。

所以,從19世紀初開始,沙特家族與哈希姆家族就經常發生各種衝突,不外乎還是爭論誰最純樸、誰最正統的問題。

一次世界大戰讓阿拉伯半島的形式發生了重大轉變。

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加入了德國陣營,為了削弱對手的力量,英國決定支持沙特家族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即後來沙特的國父),為他提供軍火、資金等等,攻擊奧斯曼土耳其。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阿卜杜勒·阿齊茲,1876年-1953年

而哈希姆家族也是戰時英國人的盟友,他們在打擊土耳其上,也有功勞。於是,阿拉伯半島被英國分割成多個國家。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國家是:

哈希姆家族的漢志王國,主要控制阿拉伯半島的西部;

沙特家族的沙特王國,主要控制著阿拉伯半島的中部和東部。

這兩個王國為爭奪阿拉伯半島的統治權而衝突不斷。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沙特和哈希姆兩大家族從以前爭論誰最純樸、誰最正統的問題,發展到爭奪地盤,矛盾糾葛更加複雜了。

1924年,沙特王國對漢志王國發動戰爭,很快就將其國家地盤整個吞併了。而位於漢志王國內的聖城麥加和麥地那,也就自然而然的歸於沙特王國囊中。

這場爭論誰最純樸、誰最正統的問題,似乎也有了答案——沙特家族代表了正統。

1932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宣佈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標誌著阿拉伯半島已被他們所統治。

不過,哈希姆家族也並非從此在歷史上消失。在英國人的安排下,漢志王國侯賽因·本·阿里的二兒子成為了約旦國王,其後代統治至今;侯賽因·本·阿里的三兒子成了伊拉克國王(他的後代統治伊拉克到1958年就被推翻了)。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侯賽因·本·阿里,1854年-1931年

對於英國人的這種安排,沙特很不高興,怎麼能讓我的敵對家族還控制著兩個國家呢!

對於英國人存在的芥蒂,使得沙特向剛剛進入阿拉伯地區的美國靠攏。他們彼此在這時都需要盟友,可謂是一拍即合。

1938年,美國在沙特境內挖到石油,正式開啟雙方的合作關係。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與蘇聯迅速展開冷戰,兩個超級大國在全世界搶地盤,拉盟友。沙特是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重要盟友之一。

但當時沙特還不是阿拉伯世界最有實力的國家,而是背後有蘇聯支持的埃及。埃及在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中,與英、法、以色列鏖戰,雖敗猶榮。取得了政治上的勝利,在美蘇的干預下贏得了蘇伊士運河的全部主權。

埃及總統納賽爾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他創立的“納賽爾主義”也風靡整個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納賽爾與赫魯曉夫

這種情況讓沙特和美國感到如芒在背、如坐針氈。美國不舒服的是埃及背後的蘇聯,而沙特不舒服的是埃及成為了阿拉伯世界的領袖。

基於此現實,即便沙特也很討厭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沙特選擇了隔岸觀火,並沒有加入以埃及為主的阿拉伯聯軍。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阿拉伯聯軍的失敗而告終,埃及輸得很慘,“納賽爾主義”隨即暗淡下來。埃及衰落下來,沙特的目的達到了。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這次沙特沒有隔岸觀火,他們雖然沒有直接派兵參戰,但以提高石油油價的方式,重挫世界經濟,希冀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停止對以色列的支持。從這可以看出,沙特畢竟是是伊斯蘭國家,畢竟屬於阿拉伯世界。

此時,美國由於水門事件,國內危機重重,也沒有能力對沙特施壓。一度讓美國和沙特的關係出現了一些裂痕。

1979年伊朗革命後,霍梅尼宣示堅決反美與反以色列,並且連帶毫不留情的批判沙特這個“舔美的走狗”。來自伊朗的強大威脅,這倒讓沙特重新向美國靠攏了。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霍梅尼,1902年-1989年

另外,從80年代之後,沙特對以色列的態度也不再像70年代那樣強硬了。主要是他們背後都有美國這個總公司,使他們在大是大非上能達成某種共識。

這百年來,阿拉伯半島都在沙特家族控制影響之下。從最先與哈希姆家族的矛盾衝突,到英美外部勢力的先後介,又因為周邊局勢的變動,沙特在面對埃及、以色列等對手之後,今日主要對手則轉移到了伊朗。

阿拉伯半島百年動盪史:宗教爭鬥、地緣政治交織,錯綜複雜

沙特、伊朗的這種矛盾衝突,除了地緣政治外,也源自兩國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差異,也是沙特“瓦哈比主義”與伊朗“霍梅尼主義”兩大宗教思維的對決。

但是,如今的世界波譎雲詭,有其複雜性,並非簡單的二元對立,在不斷流動的國際局勢和地緣政治中,阿拉伯半島的情況還會如何變化,也未可知。

好奇心驅使,挖掘史料逸聞——【好奇挖掘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