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明初漢王朱高煦,自作孽者不可活,老朱家裡的不肖老二和壞叔叔

在《大明風華》裡,不把太子放在眼裡的漢王朱高煦,囂張跋扈、狂妄自大,真實歷史當中的漢王朱高煦,其實更加的跋扈自大,而且極盡折騰,雖然大哥和親侄兒一忍再忍,可他自己最終還是自作孽不可活,活活作死了自己。

明初漢王朱高煦,自作孽者不可活,老朱家裡的不肖老二和壞叔叔

《大明風華》朱高煦劇照

少時頑劣

朱高煦,明世祖朱棣的第二子,是明仁宗朱高熾、趙王朱高燧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從小性格就頑劣兇悍。他爺爺明太祖朱元璋還在的時候,朱元璋讓孫子們入京學習,可這個朱高煦卻非常頑劣,不肯好好學習,而且言語輕佻,朱元璋氣得不行,而且十分討厭這個朱高煦。

雖然朱高煦不得朱元璋喜愛,可朱高煦的父親朱棣卻對他喜愛的不行,因為朱棣覺得這個兒子,和自己非常相似,無論是性格還是樣貌,都和朱棣年輕的時候極為神似。長大之後,朱高煦更是時常追隨父親朱棣左右,深得朱棣寵愛。

他舅父徐輝祖,見他這個樣子,於是出於關心,勸說朱高煦要收斂一些。可這朱高煦根本不聽,還偷了徐輝祖的一匹好馬,然後逃回北平,沿路上居然還濫殺無辜惹起眾怒。當時,朝中大臣紛紛認為,養不教父之過,朱高煦如此頑劣,就是朱棣管教不嚴的結果。

年紀輕輕的朱高煦,簡直就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脾性頑劣不學無術。民間有句俗話,叫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朱高煦的這種性格和行事作風,為他日後的悲劇人生已經埋下了伏筆。

明初漢王朱高煦,自作孽者不可活,老朱家裡的不肖老二和壞叔叔

明成祖朱棣畫像

靖難大功

在朱棣“靖難”起兵的時候,身為朱棣長子的朱高熾負責鎮守大本營北平,而次子朱高煦則追隨父親朱棣在前線征戰,而且還多次率部擊退敵軍,力挽狂瀾。

這朱高煦學習不行,帶兵打仗倒是很有一套。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南北軍白溝河之戰,朱棣好幾次都差點被建文帝任命的大都督瞿能所抓住,好在朱高煦率領數千精銳騎兵殺入敵陣,最終北軍大勝,擊敗了南軍,殺死瞿能。

同年十二月,朱棣在東昌之戰當中大敗,北軍大將張玉戰死,朱棣隻身逃跑,幸虧朱高煦及時率部趕到營救,終於擊退了南軍。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朱棣被盛庸擊敗,此時朱棣急得已經想著和建文帝議和退兵了,就在這關鍵時刻,朱高煦率領著兇悍的蒙古騎兵殺到,結果北軍反敗為勝。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傳第六諸王三》:成祖屢瀕於危而轉敗為功者,高煦力為多。

朱棣覺得這兒子,有著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簡直就一路人,比起那個身體肥胖又病殃殃的長子朱高熾,朱棣更喜愛朱高煦多些。正因為父親偏愛自己,朱高煦於是越走越偏,居功自傲,囂張跋扈,甚至對自己的親哥朱高熾經常看不順眼毫不尊重,可憨厚老實的朱高熾卻不以為然。

“靖難”之後,朱高煦正是以“靖難”大功居功自傲,桀驁不馴。

明初漢王朱高煦,自作孽者不可活,老朱家裡的不肖老二和壞叔叔

《大明風華》朱高熾劇照

奪嫡失敗

朱棣“靖難”成功,把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趕了下臺,自己登基稱帝,朱棣以藩王篡取帝位,這也為他的子孫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朱棣稱帝之後,按理來說,原為燕王世子的朱高熾,本應被立為皇太子,可朱棣偏偏心中在打著一個小算盤。從永樂元年的正月到九月,他一直拒絕群臣的建議——立嫡子朱高熾為太子。

朱棣也在猶豫,在朱高熾和朱高煦中搖擺不定,父親的這種曖昧態度,無疑更讓朱高煦有恃無恐。

在朱棣看來,大明才剛經歷過一場內部奪位大戰,自己以藩王奪位,難保在自己百年之後,會有其他人前來奪取自己子孫的帝位。

朱高熾性格柔弱,老實憨厚,萬一再來一場“靖難”,朱棣很擔心這個老實巴交的長子是否還能守得住江山。

而反觀朱高煦,頗有其父朱棣風範,能打戰好謀斷,更是深得朱棣喜愛,江山交到次子手上,肯定守得穩。

可是,朱高熾是朱棣被封為燕王時,由朱元璋親封的燕王世子,是朱棣的嫡長子。朱高熾沒過沒錯的,除了人老實一點,朱棣要是廢長立幼,這事情簡直就說不過去。

朱棣最終還是敗在了群臣的群諫之下,封建禮法當中從來都是“立嗣以嫡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朱高煦再能幹再能打,也只是老朱家的老二,儲君的位置,還輪不到他。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傳第六諸王三》:時議建儲,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善高煦,時時稱高煦功高,幾奪嫡。

朱棣考慮再三,覺得首先老大朱高熾是個老實巴交的好孩子,有未來仁君的氣象,加上朱棣老人家又特別喜愛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其次朱高煦雖然很能打,可口碑實在太爛,處事過於張狂,真要做了皇帝那還得了;最後,老祖宗的規矩不能廢,老大始終是自己的親嫡長子。

於是,朱棣最終在永樂二年(1404年)四月宣佈立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同時封次子朱高煦為漢王,三子朱高燧為趙王。

在立儲的爭奪戰中,朱高煦落敗,從此對大哥朱高熾記恨了一輩子,他自比李世民,終其一生都想奪得大哥的帝位。

明初漢王朱高煦,自作孽者不可活,老朱家裡的不肖老二和壞叔叔

《大明風華》朱棣劇照

自比李二

朱高煦在立儲大戰當中被踢出局,可他卻沒有停止折騰,仍然想著再努力一把,好把大哥踢下太子之位。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傳第六諸王三》:(高煦)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

他被封爵為漢王,封地是在雲南,他向父親朱棣抱怨:“我何罪,斥萬里。”就是不肯就藩,索性賴在首都南京不走。

朱棣沒辦法,對這寶貝兒子又不好過於嚴苛,只好聽之任之。

朱棣登基之後,很快就著手忙於對方北方的殘元勢力,於是朱棣在北京主軍,讓太子朱高熾在南京主政。而朱高煦是塊打戰的料,朱棣北征期間,朱高煦一同追隨朱棣左右,和趙王朱高燧勾結在一起,時常籠絡朱棣身邊的親隨官員,經常在朱棣面前說大哥朱高熾的壞話,挑撥朱棣和朱高熾的父子關係。

朱高熾遠在南京監國,朱棣經常北巡北方,並且常年駐在北京。皇帝和太子這一種微妙的關係,其實非常緊張。

首先朱棣本就對太子朱高熾不滿意,而且朱棣經常離京,也擔心太子監國會乘機培植太子勢力,加上朱高煦和朱高燧時常在朱棣面前挑撥,朱高熾的儲君之位其實也是岌岌可危。

不過,好在朝廷內外,群臣、士人更喜歡太子朱高熾的仁厚,而且出於維護封建禮法的需要,更加擁護太子朱高熾。況且朱高熾長期監國,在一眾良臣輔弼如楊士奇、金忠、黃淮等人的協助下施政有方,深得人心,更是得到朱棣的肯定。

所以,朱高煦的拼命使壞,最終還是無法撼動大哥朱高熾的太子地位。

明初漢王朱高煦,自作孽者不可活,老朱家裡的不肖老二和壞叔叔

明仁宗朱高熾畫像

末日狂路

朱高熾的儲君之位逐漸穩固,身為藩王的朱高煦,按照禮制根本不應該繼續留在首都。

對於這一點,朱棣後來就曾經多次斥責朱高煦,不過朱高煦說雲南太遠,於是朱棣改封朱高煦到青州,結果朱高煦還是不肯就藩,就是要賴在首都不走。

為什麼?因為只要賴在首都,朱高煦就有機會繼續給大哥朱高熾使絆子,就可以像李世民一樣有機會扳倒太子李建成。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傳第六諸王三》:成祖始疑之,賜敕曰:“既受藩封,豈可常居京邸!前以雲南遠憚行,今封青州,又託故欲留侍,前後殆非實意,茲命更不可辭。

朱高煦一邊拖延就藩的時間,一邊私底下秘密募集士兵,準備模仿他的偶像李世民,積極儲備武裝力量,準備大幹一場。

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朱高煦處心積慮準備奪嫡的事情,終於還是被他父親朱棣發覺了。此時朱高熾儲君之位已經穩固了下來,朱棣可不願意老朱家再經受一場自相殘殺的動盪波折,於是氣得要將朱高煦貶為庶人。

這時,憨厚老實的大哥朱高熾趕緊出來哭喊著向朱棣求情,畢竟一母同胞,兄弟血濃於水,他始終認為二弟朱高煦只是頑劣,本性其實不壞。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傳第六諸王三》:仁宗(朱高熾)涕泣力救,乃削其兩護衛,誅其左右狎暱諸人。

在朱高熾為朱高煦的求情之下,朱高煦只被朱棣稍稍處罰,並改封封地樂安,且立即就藩。

朱高煦到了樂安之後,仍然不思悔改,而且積怨更深,不僅不對對涕泣力救、寬厚待他的大哥朱高熾心懷感恩,還整天想著繼續回去奪嫡打倒大哥朱高熾。

明初漢王朱高煦,自作孽者不可活,老朱家裡的不肖老二和壞叔叔

痴心妄想的朱高煦

不作不死

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可惜朱高熾得到了這來自不易的帝位之後,也僅僅在位十個月,很快也追隨父親朱棣而去。

朱高熾在位的時候,對二弟朱高煦仍然非常寬厚,即便明知道朱高煦暗中在積蓄力量反對他。朱高熾死後,明宣宗朱瞻基一登基,朱高煦就立即等不及的要學習父親朱棣發動“靖難”奪位。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朱高煦以“靖難”的名義發動叛亂。朱瞻基在大臣的建議之下,鑑於建文帝的事例,於是決定發起親征,南下討伐二叔朱高煦。

此時朱瞻基仍然秉持父親對這個二叔的寬厚大度,戰前仍然數次勸說朱高煦投降,並承諾“恩禮如初”。可朱高煦卻仍然要堅持對抗到底,在奪位作亂的路上摸黑到底不回頭。

不過很快由於朱高煦不得人心,他並沒能重現父親朱棣的戰績,面對強大的朝廷征討大軍,朱高煦的叛軍很快軍心渙散、土崩瓦解,甚至已經有叛軍準備陣前倒戈,並打算把朱高煦抓起來獻給朝廷。

朱高煦無奈之下,只好乖乖投降,他大半輩子的皇帝美夢終究破碎,父親、大哥縱容他、厚待他,可親侄子可不慣著他這二叔。朱瞻基廢朱高煦父子為庶人,並將朱高煦囚禁在北京城內的西安門逍遙城。

一日,朱瞻基前往朱高煦被囚禁的地方看望朱高煦,結果朱高煦忽然伸腳將朱瞻基絆倒在地,朱瞻基一氣之下,命令手下護衛抬出一個重達三百斤的銅缸蓋住朱高煦。可令朱瞻基沒想到,這朱高煦力大無窮,直接頂起銅缸站了起來,朱瞻基於是氣得命人在銅缸外邊架起柴火點燃,將作死的朱高煦活活燒死。

朱高煦謀反案發生之後,朱瞻基立即順勢著手削藩,徹底取消了王府護衛。

朱高煦跋扈自大、極盡折騰,雖然大哥和親侄兒一忍再忍,可他自己最終還是自作孽不可活,活活作死了自己。

本文為原創作品,我是善發,愛發歷史說,原創不易,請支持的朋友們關注我的頭條號

,喜歡的話趕緊點贊、轉發和收藏吧,並歡迎朋友們評論指正,如果覺得有所收益,也歡迎大家讚賞喲,感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