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但斌:我27年投資生涯中所經歷的3次重大投資機會

非常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分享投資。我本人從業27年,東方港灣創立15年,我穿插這些年投資經歷,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查理芒格先生曾說,價值投資不需要有太多機會,一輩子有20次重大投資,可能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生。

確確實實,重大的投資機會是非常少的,在我們一生的投資中,我覺得只要有10個重大機會能夠抓住,就可以擁有非常圓滿的人生。

對我來說,第一次“重大機會”就是2001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的時候,當時網易、搜狐、新浪跌到1塊以下。我從整個行業來判斷,認為互聯網行業未來很可能成為像電信、石油、石化等一樣的主流行業,當時我就跟一個朋友說,我們可以買這三家公司。那時候還處於股災階段,就像現在很多人擔心貿易摩擦會對很多企業產生影響一樣。但是拋開這一切,從投資本身出發,我們認為這會有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像現在中國遭遇的挑戰和變化,在歷史長河中可能都只是短暫一瞬,都是價值窪地。巴菲特是1957年開始做私募基金,1981年之後美國股市才真正騰飛。在巴菲特從27歲到51歲的這段時間的24年裡,經歷了越南戰爭、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遇刺、兩次石油危機、兩次中東戰爭,以及1964年到1981年的17年滯漲期,但都不妨礙他選擇了一些偉大企業去投資。

從我25歲到52歲的這段歲月當中,我也仍然看到了很多機會。在互聯網泡沫時,我動員一個朋友拿100萬美金去買搜狐、新浪、網易,可惜,給她服務的美林證券的客戶經理告訴她說這三家公司有可能破產,嚇得她沒有買。從那個時刻,到現在網易高峰時候漲到了3200多倍,到目前為止還有2100多倍收益。

現在科創板很熱,科創板大概率會像當初創業板一樣,創業板當初的估值經歷一個初期炒作再到現在理性迴歸的過程,最高的時候達到142倍的(中位數)市盈率。科創板大概率也會經歷這樣一個估值變動的過程。但是,長遠的來看,科創板實行註冊制,進而讓主板市場未來也實行,就像香港和美國的市場那樣會更有利於有洞察力的投資者,因為供給關係的變化,在這些有前景的公司規模還很小的時候就進入到投資者視野當中,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未來。

目前的階段很像1981年時的美國市場的情況,如果整個制度上的安排能夠跟上,中國的產業結構能夠調整過來,未來很可能有一個非常好的時期。就我本人來說,網易是我職業生涯第一次看到的重大機會,但比較遺憾的是錯過了,但事後看就這三家公司本身變化來看,他們的變化是非常不一樣的,網易這樣一家公司有2000多倍的收益率,搜狐25倍、新浪41倍,它們的增長倍數差異很大。所以我們說選擇行業龍頭是非常關鍵的,龍頭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回報完全不一樣。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機會。

當我們錯失網易之後,第二次機會來了,5年之後騰訊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時候我們一點都沒有猶豫。2006年4月,在12塊錢左右的位置,我們重倉買入騰訊,總的來說是持有到現在。投資就是一個從錯誤當中吸取經驗的職業,前一次的錯誤可能讓你更快成長,錯誤的就讓它以後不再發生,讓它變成你的寶貴財富,這樣可能讓你獲得更好的進步。

騰訊從開始到現在也經歷很多變化,包括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也跌了差不多一半,包括PC端上手遊端中間也有一些波動。當然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騰訊也是處於波動的過程當中,很多朋友很看好5G,我們說4G有了《王者榮耀》遊戲,那5G時代很可能會有云遊戲的變化,可能就會成為騰訊更好的發展機會。總的來說,一個不斷髮展壯大的企業,有很好的利潤做支撐,比如騰訊從小到如今的3000億收入和800億利潤,那投資的收益也會非常可觀。

第三次機會是某龍頭白酒企業,這個企業從上市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A股市場當中股價最高的公司。在他股價20多塊錢的時候很多人說能漲到80塊嗎?80的時候說能漲到160嗎?160的時候可以漲到320嗎?320的時候又說可以達到640嗎?它最近的股價已經接近1000塊。有人問了,中國的發展只靠一瓶酒嗎?當然不是,我們還有騰訊、阿里巴巴,還有奮戰在貿易戰一線的華為等。在A股市場,這家公司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價值投資的標杆公司之一。

在2001年的時候,我在大鵬證券工作,當時我們領導問我買什麼?我說我們能不能買龍頭白酒,當時龍頭還是五糧液160億市值,茅臺差不多80、90億的市值,領導說盤子太大不能買,真遺憾。就這家白酒龍頭公司來說,2001年剛上市時利潤是3.41億,2018年是352億利潤,未來利潤還有沒有增長?在2018年新版《時間的玫瑰》裡面,我預估了龍頭白酒未來200年的利潤。

很多朋友非常不理解,為什麼龍頭白酒企業又上漲了,到底推動力是什麼,價值基礎是什麼?像這樣的龍頭企業,產量是有天花板的,但是價格是沒有天花板的。在全世界最古老的16家公司中,5家是酒類公司,酒類生命週期最長的那家公司已經有700年曆史,像龍頭白酒的商業模式存續200年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如果酒的價格只以每年2%的速度提價,200年後3萬噸酒就是1.41萬億的利潤。這個企業還有個非常可貴的地方,它的產品從1951年至今是按11%的年複利在提價,在200年當中11%太多了,如果只取5%的複利增長,200年後的利潤3萬噸就是4.669億,6萬噸就是9.3萬億了。

一個企業如果能夠長期創造財富和創造價值,這對投資者和國家都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事,我個人認為價值投資總的來說是一個共贏的東西,國家贏、投資者贏、企業贏、員工贏。

在坐的是中國近6000家上市公司的優秀代表,希望你們能夠以長遠眼光推動公司的健康發展,不是以10年為界,而是以100年,500年,1000年……長期推動人類財富的內生性增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情況。

在我們的投資過程中還有一些案例,比如像當年王老吉迴歸的時候,我們和很多朋友討論,10個人裡差不多有8個人反對。

為什麼反對呢?第一個原因就是認為加多寶是民企,廣藥是國企,很多朋友的理念裡一直是認為國企幹不過民企。但這並不是絕對的。東方港灣經歷了這麼多年在A股、港股和美股的投資實踐,我們曾經買過一些小股票,後來那些小股票出現了問題,從那以後我們再也不買類似的小股票了。有一個朋友分享過他的經歷,他曾經花了650萬加幣買了一隻港股,跌到7分錢,突然有一天這個股票合股變成4毛錢,但是不幸的是,很快又從4毛錢跌到了1分錢,後來就退市了。

負責任的公司,像在座的各位一樣,總的來說是創造財富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單純討論企業所有制的形式是沒有意義的。另外,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加多寶的營銷渠道很強,廣藥在渠道、銷售、生產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從無到有,現在佔據了競爭優勢。在我們研究的消費品的過程當中,發現品牌比渠道重要,包括今天中午和一個朋友討論白酒行業的老大和老二之間,他們的此消彼漲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個品牌建立以後想擊跨它或者有一個很大的改變是非常難的。

上圖這個是一家化妝品企業,在全世界消費品品牌當中,比較好賺錢的行業是化妝品、醫藥品、菸草、食品加工行業等。我們在2009年才研究化妝品企業,買入持有直到葛文耀先生離職。家化的案例告訴我們團隊是多麼重要。

在東方港灣十幾年投資歷程當中,我們完成了幾個非常重要的投資。投資是一個考驗洞察力的事業,只要能夠擁有這樣一種洞察力,還是有很大機會的,中國有這樣的機會。

就像電商的發展歷程一樣,按道理說,阿里巴巴、京東之後不可能再出現第三家公司,但是現在有了拼多多。中國的人口結構和美國不一樣,在美國一家亞馬遜就覆蓋了全國的互聯網零售,中國從最核心的城市到四五線城市,每個市場都有幾億人口,這也意味著,中國的企業創新或者好公司出現的機會比美國大得多。


但斌:我27年投資生涯中所經歷的3次重大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