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嬰兒吃母乳吃著突然大量吐奶是吃多了嗎?

周琦


吐奶是新生兒寶寶的常見現象,也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寶寶都是家長大人們的心頭肉,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有點風吹草動都會牽動與家人的情緒,有些時候家長們還需要冷靜對待、對症下藥。



如何分辨是吐奶還是溢奶

溢奶:如果孩子是順著嘴邊一口一口流出來的,無論流出的奶量有多大一攤,都是溢奶。溢出物有酸臭味,沒有異物。

溢奶不會影響寶寶發育,是嬰兒的正常現象,會隨著寶寶的增長自然消失。

溢奶的寶寶不會感到不適,不會哭鬧,反而會覺得很舒服,是不需要處理的。

吐奶:如果寶寶吐出的奶像有壓力一樣噴的遠,噴出去能十幾釐米,甚至是從鼻子裡噴出,寶寶表情痛苦,還會張嘴伸脖子、哭鬧等表現。次數比較頻繁的話就是病理性吐奶,要及時就醫。吐出的奶會伴有奶瓣。



溢奶/吐奶的原因:

寶寶喝奶過多

寶寶喝完奶不拍嗝

餵奶過程中有空氣進入寶寶嘴裡

奶嘴的嘴眼過大,奶汁流出過快,寶寶吞嚥不及時

給寶寶喂完奶後立即換尿布會引起體位的改變,也會出現吐奶的現象,應該先給寶寶換尿布再餵奶。



如何預防吐奶和溢奶

寶寶要少食多餐,一次性不要喂太多,不要讓寶寶有胃脹的感覺。新生兒的胃容量為30~50ml,三個月嬰兒的胃容量為100ml,六個月嬰人的胃容量為200ml,一歲寶寶的胃容量為300~500ml。要多觀察寶寶的喝奶規律、排便規律、身高體重及寶寶的精神狀態,只要正常就說明寶寶的奶量合適。

喂完奶後要及時給寶寶拍嗝,抱起寶寶將寶寶的頭部靠在肩膀上,媽媽手成空心狀,自下而上輕輕拍打寶寶背部,直到寶寶打嗝。

給寶寶母乳時,儘量抱起寶寶,讓寶寶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度,使寶寶胃裡的奶液自然地流入腸道,比躺著母乳減少吐奶的情況發生。

寶寶溢奶或吐奶時的做法

讓寶寶側身,讓其口中的奶從嘴角中儘快全部流出。

幫助寶寶清理口鼻中的遺留物,避免殘留阻礙寶寶呼吸。

如寶寶有臉色蒼白、呼吸困難等現象,將寶寶俯臥在大人膝上,稍用力自下而上拍打寶寶背部,儘快使口鼻、氣管及肺部中的奶咳出,直到寶寶呼吸順暢。嚴重時要及時就醫。


楷雯育兒


一般來說嬰兒吐奶是正常的。因為小寶寶的胃是平的,還沒長好,建議少吃多餐,不要給吃太飽了,吃完給他拍拍嗝,不過我崽吐奶吐到三個月,就是噴射的那種,第一次吐也嚇到我了,還專門去醫院問了,醫生說只要體重長了就沒事,後面我就習以為常了。每次吃完就等著他吐。我兒子是那種什麼方法我都試過了都沒用的。一定要吐掉,我覺得他可能太貪心吃到吐了才行。吃完不動他可能還不會吐,一吐立馬噴出來,睡覺給他側著睡,只要不讓他嗆到就好了。反正我崽到三個月不吐的時候我還有點不習慣了,現在快兩歲了,腸胃也很好,暫時沒看到有什麼不良反應


陌生人123


嬰兒吐奶的原因及處理方法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是吐奶、還是溢奶,這兩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

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溢奶則量少,多發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看,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由口腔吃進去的奶,先經過一條管道叫食管,然後進入胃內。胃有兩個門,一個是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賁門,即胃的入口,另一個是與腸道相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

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賁門比較松馳,關閉不緊,易被食物衝開。當胃內食物稍多時,可以衝開賁門而倒流回食管。幽門關閉較緊,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發生痙攣,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食物則由幽門處反流到賁門處,破門而出。

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臥,乳汁也容易衝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

如連續吐幾次,每次餵奶時均吐,應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有無改變等等。可能胃腸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有病變存在,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如何預防寶寶溢奶

1、餵養要得當,拍嗝有技巧

專家認為,預防溢奶第一步要做到“餵養得當”,如果頻繁給寶寶換奶粉、換環境和養育者的話,對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非常不利,會加重溢奶的情況。 一般來說,寶寶吃完奶以後家長要及時拍嗝,此時應注意寶寶有沒有打嗝,而不是拍拍就算了。

2、側睡少吐奶,保護小耳朵

專家表示:“不建議整天抱著寶寶睡。”寶寶睡著後,往小床上放的時候動作要緩慢一點,另外最好用側睡的方法,這樣可以減少吐奶的機會。一般來說寶寶可以保持這樣的側睡姿勢2—3個小時。如果家長擔心寶寶的頭型和壓迫內臟的問題,可以在1小時後,給寶寶換個睡姿。

此外還應該備一塊小毛巾,疊成三角形,從孩子一側耳邊搭到另一側,這樣就算寶寶溢奶,也不會弄髒枕頭或流到耳朵。保持寶寶耳朵的清潔很重要,因為寶寶耳蝸淺,比成人更容易患中耳炎。

3、每天一次泳,消化功能好

對於運動功能不發達的嬰兒來說,能夠堅持游泳是很有益處。 嬰兒在水中可進行全身運動,水對於寶寶的身體還有溫柔的按摩和撫觸作用;此外,游泳對寶寶的消化能力發展也很有幫助,可減少溢奶情況的發生。所以專家建議如果條件允許,各位媽媽應多給寶寶遊游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