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慈禧真的有罪嗎?

靠譜最重要


慈禧的政治水平還是可以的,只不過受時代侷限性的影響。“同光中興”時期就是慈禧主政,她所重用的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也都是上馬治軍,下馬治民,還能搞洋務的能人。清從嘉慶開始,幾代皇帝和貪官汙吏做鬥爭幾十年,幾代皇帝最後都心灰意冷。吏治敗壞,病入膏肓的晚清,也不能所有的喪權辱國的責任,都推到一個女人頭上。


用戶慣看秋月春風


如果換成別人,不一定有老佛爺的兩把刷子。風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當權者最難了。如:賈似道,秦檜,李鴻章等等。


大芊世界


我個人認為慈禧有罪,獨攬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她和趙高相比,趙高才是從古至今的第一大罪大惡極,罪孽深重,罪該萬死的歷史罪人,趙高籠絡了一些和它一樣貪婪無度的小人,利用掌握的權力挾天子以令諸侯,指鹿為馬,使統一的大秦帝國最終四分五裂,走向滅亡。所以我個人觀點趙高才是歷史上第一大罪人!


用戶4816602285089


慈禧有錯,但並沒有罪,她只是歷史的替罪羊。

慈禧的錯只是權力慾太強,三次垂簾聽政,為了專權,她可以犧牲一切。

慈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功的,她將權臣之間的權力相互制衡,把朝廷權力高度集中在手裡,不至於內部權力分化。慈禧重用漢臣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開辦洋務運動。正因為慈禧的對政務的非凡掌控與識人用人的能力,使得清朝延續的幾十年。

有人會說慈禧只知道割地賠錢有辱國家。可有沒有想一個女人經歷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戰爭、中法戰爭、八國聯軍、義和團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等等,國家卻依然未倒,試問古今中外有哪位女性經歷過如此動盪的政權,能依然把持朝政,而沒有滅國的。

可見慈禧只是生不逢時,她只是清朝的替罪羊。





歷朝歷代


慈禧是“女子干政”,加上文人們也熱衷對她潑髒水,所以,她在後世評價裡,也承受了所有的黑鍋。

幸好有慈禧老太婆全力背黑鍋。

所以,乾隆同學,依然是“千古明君”、“十全老人”;

道光同學,依然是“儉樸自律”的好皇帝;

咸豐帝和光緒帝,也獲得了後世無限的同情,覺得他們是“生不逢時”的帝王。

唯獨慈禧,從頭到尾,全都是漆黑一片,彷彿慈禧天生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女魔頭一樣。

公正來說,慈禧是有罪的,但不是全部罪責,相反,慈禧的罪責,在清朝歷代統治者裡,反而,是最輕的。

為何這麼說,我們先看看,慈禧上臺前,清朝和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乾隆開始,清朝就已落後於世界――1757年到1765年之間,即乾隆22年,到乾隆30年這八年時間裡,西方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當西方紅紅火火開展“工業革命”時,同時期的乾隆同學,卻正在搞“閉關鎖國”,阻礙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同時,大興“文字獄”,阻礙社會思想的進步。

與此同時,乾隆及其下屬,都是一群充滿自信的男孩兒。

面對英國使者帶來的新式產品,乾隆同學,居然滿懷驕傲的說:“天朝無所不有”。

乾隆時期的大將軍――福安康,參觀完歐洲新式火槍演習後,不願學習,居然自大的說:“這火器操法,諒來沒什麼稀罕!”。

就這樣,在乾隆同學的英明領導下,中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同時,乾隆的“閉關鎖國”、驕傲自大、“文字獄”,也掐斷了清朝內部“自我更新”的糾錯能力。

晚清的敗局,從此註定。

與乾隆相比,道光同學,就顯得不那麼自信了,因為,道光遭遇了鴉片戰爭的慘敗,但慘敗後,道光仍然不思進取、不肯改革,還把林則徐趕到邊疆去了。

咸豐同學更慘,在內,捻軍鬧騰,還曾被太平天國攻佔半壁江山,大清內部,戰火紛飛、民生凋敝。在外,被沙俄割地一百五十多萬,都城被英法攻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了。

但萬幸的是,咸豐同學的體育不錯,具有出色的跑路天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逃出京城,沒被英法侵略者抓住。

值得一說的是:

俄國早在康熙年間,俄皇彼得大帝,就積極向西方學習,並結合國情,對俄國進行大刀闊斧的近代化改革,為俄國日後的強盛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而與彼得大帝同一時代的康熙帝,卻仍然沿襲“祖訓”來保守治國。雖說康熙也學一點西洋科技,但卻無補於事,無法像彼得大帝那樣,進行“水銀瀉地”般的變革。

而日本,早在咸豐年間,從1853年(咸豐三年)的“黑船事件”開始,就開始加大力度向西方學習,而同時期的咸豐同學,對外部世界,依然非常無知,別說放下身段向“外國蠻夷”學習。

也就是說,清朝的鄰居――俄國和日本,覺醒時間和變革速度,都比清朝要早、要快。

咸豐含恨而終後,慈禧上臺,此時,她接手的,是咸豐留下的爛攤子。

可見,慈禧上臺前,清朝早已是個“愚昧無知”、“一片糜爛”、“千瘡百孔”的弱國。

但在這個爛攤子裡,慈禧能破格重用左宗棠,從英俄手上,成功搶回新疆;

她不顧重臣非議,破格提拔民族英雄馮子材,在陸地上打敗了法國陸軍。

雖然,此戰,因為海戰輸給法國等影響,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中法新約》,但起碼,成功阻止了法國進入中國的西南門戶,而且,憑藉《中法新約》,清朝還拿回了臺灣。

慈禧為了幫乾隆、道光、咸豐等人“補黑鍋”,她一上臺,很快就支持“洋務運動”,大膽向西方學習,與“改革派”重臣奕昕聯手,她還重用“洋務派”漢臣張之洞、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等人。

但慈禧和奕昕、“中興四名臣”一起主導的“洋務運動”,也實在“來得太晚”,可以說,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間”。

哪怕如此,但慈禧及其手下的“中興四名臣”,居然為晚清這個爛攤子,續命半個世紀,不能不說,是有兩把刷子的。

而前面道光、咸豐這群人,在列強面前一敗塗地,割地賠款,不亦樂乎。

所以,不能只罵慈禧一個人,要罵,就連同前面的男性帝王一起罵(包括千古明君、“十全老人”乾隆同學)。

看到這裡,各位看官,把清朝落後捱打的黑鍋,全部扣在一個老女人身上,客觀嗎?

不去怪“製造”黑鍋的人,卻將所有責任,推給“補黑鍋、背黑鍋”的老太婆慈禧,無疑是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


獵奇清單怪


慈禧真的有罪嗎?有罪,有不可饒恕的大罪。那麼她有功嗎?我認為也有功,只不過罪大於功,因此才會遭後人唾罵。

說到慈禧,恐怕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禍國殃民的女人,是大清國的亡國之禍,是一次次的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的直接導致者。慈禧在位多年,素有狡詐和殘忍的名聲,在對法戰爭中取得大捷成功阻止法軍登陸臺灣,卻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而後期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辛丑和約均來自於慈禧錯誤的執政與決策。

戊戌變法後,慈禧排斥維新改革,寵信舊臣,甚至考慮逼光緒帝退位。

這樣一個太后,自然遭萬人唾罵。

可是真正的慈禧也是對當時的社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比如

1.禁止纏足.解放了千年以來婦女的纏足的痛苦。

2.禁止吸食鴉片。

據慈禧禁鴉片懿旨所寫

“自鴉片煙弛禁以來,流毒幾遍中國,吸食之人廢時、失業、病身、敗家。數十年來日形貧弱,實由於此,言之可為痛恨。今朝廷銳意圖強,亟應申儆國人鹹知振拔,俾祛沉痼而蹈康和,著定限十年以內將洋土藥之害1律割除淨盡。其應如何分別嚴禁吸食並禁種罌粟之處,著政務處議妥章程具奏。

雖然此詔書並未起到很大作用,可慈禧卻看到了鴉片的危害,受影響最大的便是英國,當時英國計劃向中國輸送5萬箱鴉片,因慈禧主張禁止吸食鴉片,英國同意每年減少百分之十的速度減少對中國的的鴉片輸入。但是慈禧卻在這場改革前去世,並未取得成效。

3.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

4.廢科舉、辦學堂,尤其是女學堂。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一個人一生不可能無過,也不可能沒有功,慈禧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中國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的進步。


herloo


慈禧太后腐敗狠毒奢侈貪婪,軟禁光緒捕殺戍戊六君子,鎮壓了百日維新,殺害珍妃,因自己的腐化奢侈貪婪葬送了北洋水師艦隊,與外國強敵簽訂屈辱條約喪權辱國,還導致英、法聯軍劫掠國寶,還焚燬了中華園林藝術瑰寶一圓明園,致使我國眾多文物流失海外,也造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巨大損失。因此慈禧太后既是大清千古罪人,也被打上了“晚清毒婦,禍國妖后"的千古之罪,落下千古罵名。


小龍女5505


錯一定有,罪誰來定?


疆域龍


只說割地,賠款,八國聯軍事宜,爾又何必反問於我,造成今日的國土不完整


誓與願為1


慈禧有罪?無罪?世人皆知,這個不應再做討論吧!

慈禧死了不過112年,她所掌權的48年,乾的一樁樁一件件很清楚。沒有諸如清修明史,元修宋史所留下的具有爭議的懸念。

慈禧發動的“辛酉政變",誰能說她是為國為民為大清?誰能排除她私慾膨脹?權欲薰心之所為?

假如肅順、端華等顧命八大臣,保著小皇帝載淳,大清也未必比慈禧經營的差,最其碼載淳不大可能十九歲就在“親爸爸“的淫威下憋屈死。

導致滿清大廈傾覆的兩個重要災難事件,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進京,慈禧是罪魁禍首勿容置疑!

在日本人舉全國之力發展海軍,對大清虎視眈眈之際,慈禧為了滿足私慾,國難當頭並未收斂窮奢極欲的本性,她挪用海軍經費修頤和園,為自己過壽。導致甲午慘敗,大清用自己刮下的膏脂,養肥了日本這隻狼。

庚子年八國聯軍進北京,她竟無恥地拋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欣。“其賣國行徑磬竹難書!

撲滅"戊戌變法“運動,使猶如掉在陷阱中一樣的滿清,最後一次所做的掙扎翻身努力徹底灰飛煙滅。

與國與民與滿清朝廷,慈禧都是罪大惡極!她當政近半個世紀,除了幾個洋務派大臣,幾乎沒有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