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為口腹之慾,這種曾遍佈亞歐的鳥兒被國人吃到瀕臨滅絕

黃胸鵐(wú),也叫禾花雀

,(學名:Emberiza aureola)屬小型鳴禽,體長14-15釐米,是一種分佈十分廣泛的小型候鳥,在以往的觀察記錄裡,它們橫跨亞歐大陸,在我國也非常多。

十年前,黃胸鵐數量極多、可以用漫山遍野來形容,再加上這種小鳥繁殖力很強,每一窩就能產幼鳥四五隻,人們從未想過這樣一種鳥會出現什麼意外。

為口腹之慾,這種曾遍佈亞歐的鳥兒被國人吃到瀕臨滅絕

曾在全世界廣泛分佈的黃胸鵐

但是現實總是超出人們的想象,亞歐大陸曾經隨處可見黃胸鵐,在最近的十年,幾近消失,許多地方甚至再也見不到了

許多野生動物的瀕危和滅絕,往往是因為人類活動導致它們棲息地被破壞。然而,黃胸鵐的瀕臨滅絕卻不是。

在中國北方,黃胸鵐雄鳥外形優美,聲音悅耳,成為了廣受歡迎的寵物鳥。

而在中國南方,有說法認為認為黃胸鵐有滋補強壯的作用,在廣東民間,人們將中醫理論加以衍生,錯誤地宣傳食用以黃胸鵐為主要原料煲制的湯可以補腎壯陽。僅在2001年,廣東就估計捕殺了超過100萬隻黃胸鵐。

這一說法隨著粵菜和廣東食文化而廣泛傳播,由於黃胸鵐未能實現人工繁殖,因此全靠野外捕捉。這一飲食文化給黃胸鵐帶來了滅頂之災,並造成野生黃胸鵐的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

2017年,

黃胸鵐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意味著它們的野生種群面臨即將絕滅的機率非常高

黃胸鵐的遭遇,讓我們不由得想起了另外一種著名的鳥類——旅鴿

早在兩三百年前,北美有一種非常常見的鳥類——旅鴿,在每年的遷徙季,旅鴿成群結隊往返於墨西哥和洛基山脈之間。

旅鴿在北美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成功的物種,它們數量如此龐大,一個鴿群就能達到上億隻,遷徙時遮天蔽日。

在歐洲人剛剛踏上北美大陸時,旅鴿種群數量大約有50億隻,而當時全球人類也只有10億。

然而,隨著歐洲移民的到來,旅鴿的悲慘命運開始了,僅僅一個世紀,旅鴿從50億隻變得瀕臨滅絕,最終永遠的從這個星球消失了,也成為

近代絕滅鳥類中最著名的代表

為口腹之慾,這種曾遍佈亞歐的鳥兒被國人吃到瀕臨滅絕

旅鴿

歐洲移民剛到美洲大陸後,就發現了旅鴿這種數量龐大,易於捕殺,又肉質鮮美的鳥類,隨著北美人口的爆發,旅鴿開始被大量捕殺,種群數量快速下降。

為口腹之慾,這種曾遍佈亞歐的鳥兒被國人吃到瀕臨滅絕

歐洲殖民者在捕殺旅鴿

1897年,人們意識到旅鴿已瀕臨滅絕,並開始立法保護旅鴿,然而為時已晚。

1900年3月22日,這個星球上最後一隻野生旅鴿死在了俄亥俄州派克縣一個男孩的氣槍下。

1914年9月1日,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旅鴿“瑪莎”在美國辛辛那提公園死亡。

為口腹之慾,這種曾遍佈亞歐的鳥兒被國人吃到瀕臨滅絕

瑪莎的標本

至此,這個曾經數倍於人類,本來沒有滅絕風險的物種,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從這個星球上永遠的消失了

現如今,全球範圍內僅剩僅剩幾萬只黃胸鵐,而且,中國獵殺黃胸鵐的活動依然十分猖獗,僅剩的這幾萬只黃胸鵐將很快減少到極低的數量。

如果不想讓黃胸鵐重蹈旅鴿的覆轍,必須要加大保護力度,加強監管,打擊非法捕獵行為,禁止非法貿易。

為了使對黃胸鵐保護的努力更加有效,我國政府應該加快更新國家保護物種名錄,因為這一名錄已經近30年未更新,名錄中黃胸鵐僅被歸類為三級保護動物,而不是現如今應達到的一級保護等級。

2019年12月份開始,武漢爆發了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目前已經導致全國3萬多人感染,超過600人死亡,而這一新型冠狀病毒證實來自野生動物蝙蝠,並通過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野生動物交易傳播給人類

2月6日,來自華南農業大學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跟禾花雀一樣,穿山甲

在亞洲被廣泛獵殺,以作為食物及傳統中藥材使用。如今,穿山甲同樣也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距離滅絕進一線之隔。詳情:病毒株相似率99%,華南農大發現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中國還應該更好地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並幫助公眾瞭解捕殺、食用野生動物,不僅沒什麼作用,還會導致物種的滅絕,更可能導致人類自身的滅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