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現代人類看到殘破的、鮮血流淌的動物或者人類屍體,都會受到精神衝擊,並非只怕人類屍體。對人類屍體的恐懼,源於接受不了人終將死亡的事實或者鬼神之說。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人類是情感豐富的動物,擁有極強的憐憫之心,尤其是對弱於自己的人類個體或者動物。現代很多人在吃肉的時候吃的香的很,但是卻不能看宰殺牲畜的場景,甚至有些人吃肉的時候想到動物的眨著大眼睛就吃不下了,覺得很殘忍。大概是由於現代人類的飲食供應方式。植物食物就不說了,很多素食主義者似乎也不在意植物,而肉食供應多采取工業化的方式,大規模集中飼養保證了肉食來源。現代人類已經不再依賴捕獵維生,因此除了相關從業者,絕大多數的人類都較少經歷宰殺動物時鮮血流淌的場景,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都見不到這樣的場景,那麼突然見到那樣的場景也是會恐懼的,導致嘔吐反胃等生理反應。除了人類情感方面的原因,還有大多數陸地動物都有和人類一樣的鮮紅的血液和相似的生理構造,人們會忍不住聯想到自己身上,自然會恐懼,只不過相對來說可能低於對人類遺骸的恐懼。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對於原始人類來說,如果周圍有人類屍體殘骸,尤其是那些仍流著新鮮血液的殘骸,就代表著周圍有猛獸等潛在的危險,會使人情緒緊張,這是人類生理的應急反射活動,緊張時心跳頻率增加,血流加速,呼吸加速,有助於提升身體機能,以便逃離危險的環境。這種行為在現代人類逐漸成為食物鏈頂尖的物種之後可能會有所消退,相應的反射活動會減少,但是仍會產生恐懼的情緒,還是和上述類似,看著同類的屍體人類會忍不住聯想,會想到人終有一死,有時候還會死的很慘,加上古老傳說中的神神鬼鬼,就會形成恐懼的情緒,尤其是那些面部還保留著一定情緒變化的屍體。如果自己和死者生前有一定的矛盾,還可能會有愧疚的心理,怕他晚上來找你。各種情緒的、生理的變化就使得人呆在人類屍體旁邊時會有所不適,即便是學醫出身、見慣死亡的人,也不喜歡在屍體周圍待太長時間,那又可能會使人產生“沒能救下”死者的心理。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對死屍的恐懼既有演化史的原因,也有人類文明發展的原因。死亡早晚會發生,絕大多數人都希望那一天晚點來臨,平時基本不會去想死亡的事情,而見到同類的屍體卻會使人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總之是會使人不快的。

想必絕大部分人不會害怕看到動物的屍體,但卻害怕看到人類的屍體,甚至更怕看到人類的殘肢。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作為雜食性動物,人類既吃蔬菜,也吃肉類。牛、羊、豬、雞、鴨和魚等動物都是人類的盤中餐,我們都敢吃這些動物,所以不會對它們的屍體感到恐懼。當我們看到那些動物屍體時,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該怎麼煮才好吃。對於司空見慣的事物,我們的心理不會起太大的波瀾。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然而,如果是看到人類的屍體,性質完全就不一樣了。人類本身是懼怕死亡的,當我們看到人的屍體時,首先會考慮死因——疾病、他殺或者自殺,他人之死會不會危害到自己,附近會不會有什麼潛在威脅。另外,由於共情作用,我們會結合自己的經驗來想象死亡的痛苦,這也會增強我們的恐懼感。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上,我們始終與一個敵人在做抗爭——死亡。人類祖先拼命採集打獵,其目的是填飽肚子,然後生存下去。對死亡的恐懼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基因裡,那些懼怕死亡、遇到威脅跑得快的人類祖先才更有可能活下來。

這就像動物見到天敵會逃跑一樣,都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正是由於這種自然選擇作用,對於生存有利的能力都會被傳承下去,一個物種才能進化得更好,更有利於後代的繁衍生息。不懂得應對危險的物種,早就被大自然所淘汰。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不過,上述情況並不是絕對的。如果我們看到某些暴斃的大型動物,同樣也會感到恐懼,因為能夠導致大型動物的死亡因素往往對人也是致命的。

另外,有些人也沒有人道主義,他們對人類的屍體和殘肢並不會感到恐懼。在二戰期間,侵華日軍的731部隊對活人做了慘無人道的活體實驗。面對那些慘死的人,他們可有恐懼過?

詳細分析

雖然不是心理領域的作者,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吧。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無解,就像是有人會問: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一樣的無解。這種無解的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就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首先,咱們來看一下,為什麼人類看到動物的屍體不會覺得恐懼吧?

其實,人類是會對動物的屍體感到恐懼的。舉個例子,你在野外踏青,突然前方出現一具動物的屍體,你的第一感受肯定是害怕,這是源於對未知的恐懼或者說人對突發情況的第一反應。但是,通常情況下,如果有人告訴你前方有一具動物的屍體後,你是不會感覺到害怕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人是當下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而且是雜食偏肉食的動物,肉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所以在人的潛意識裡,肉就是食物,而動物不過就是食物的供給者。

再加上,我們日常的生活經常會見到或是自己親手殺過一些動物(比如雞),所以我們對它們的屍體並不會感到過分的恐懼。也就是說動物在人眼裡的地位不過就是一種食物而已,這是人類不害怕動物屍體最大的原因。人類為什麼會害怕人的屍體或殘肢呢?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在我看來,幾乎沒有人不害怕人的屍體。這其實有三方面的原因。

對死亡的未知和恐懼

人與人是同類,每當我們看到人的屍體時,使我們感到害怕的多半不是屍體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遐想。當人看到屍體後,最多浮現在腦海中的是死亡的方式以及對未知的恐懼。

通常我們會聯想到自己,而我們對死亡一無所知,所以自然會有恐懼感。

封建迷信思想

中國的封建王朝,始於秦朝,終於清朝,前後歷經2300多年。這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對人們的荼毒非常嚴重。自古人們就把死去的人與鬼魂聯繫到一起。雖然,現在人們都相信科學,但是一些鬼怪題材的影視作品或者是一些老人的故事,還是在暗示你有鬼魂的存在。所以,在潛意識裡,見到人的屍體,大多數人會與鬼魂聯繫到一起。所以,人見到屍體後會有恐懼感。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科學的解釋

在人的大腦中,儲存著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而死亡和屍體(人的)無疑在我們腦海中屬於負面信息,這些信息在正常情況下,被我們隱藏了起來。而且我們每天忙碌的生活也無暇去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是,當聽到或者看到“死亡”和“人的屍體”時,這些隱藏的負面信息就會被重新調取出來。負面信息對我們人類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作用,而恐懼就是我們負面情緒的一種。所以,無論是我們在影視作品中還是在現實中,只要看到與死亡和屍體有關的信息,就會感到莫名的恐懼,在現實中的恐懼感會格外的強烈。這與負面信息對大腦的刺激程度有著很多的關係。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覺得恐懼,反而對人類的屍體感到恐懼?

總結

像我開頭說的一樣,人為什麼會害怕人的屍體或是殘肢?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以上三點就是基於個人想法以及相對科學的作出的解釋。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