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五代祕史:高平之戰,周世宗弱勢迎敵,幸得真龍天子鼎力相助脫險

五代秘史:高平之戰,周世宗弱勢迎敵,幸得真龍天子鼎力相助脫險

後周世祖郭威在位時間不長,大概三年左右,應該說他是一位有為之君。他針對前期的弊政進行了一些改革。採取以下措施:

免除後漢所設"鬥餘"、"秤耗"等額外苛斂以及中唐以來地方官進奉的"羨餘物色";

廢止了後晉、後漢一些極殘忍的刑法,規定罪人除犯反逆罪外,不得滅族及沒收家產,民眾與蕃人"一聽私便交易",諸州所差散從親事官等,一齊遣散;

對累朝極為嚴酷的鹽、酒、皮革的禁令稍予放寬;對後梁太祖以來強迫沿淮諸州農民負擔的牛租,特予免除;廢除京城內無名額的僧尼寺院五十等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對人民的壓迫。

五代秘史:高平之戰,周世宗弱勢迎敵,幸得真龍天子鼎力相助脫險

顯德三年,罷營田,以田分給現佃戶充永業,使編戶增加三萬多。又廢共城稻田務,任人佃種。無主荒地聽任農民耕墾為永業,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郭威執政時間僅三年,顯德元年(公元954)正月,郭威病逝,養子柴榮繼位即為周世宗。

北漢主劉崇趁著郭威病死,以為柴榮年少,聯合契丹萬餘騎合北漢三萬兵大舉攻周,一開始邊關吃緊,突然面臨大兵壓境,周兵敗,劉崇乘勝進逼潞州(今山西長治)。​

五代秘史:高平之戰,周世宗弱勢迎敵,幸得真龍天子鼎力相助脫險

​柴榮拒絕大臣馮道勸阻,馮道也是老臣,經歷幾世朝廷變遷,說出的建議當然那是中庸之道,保守一點為好。柴榮年輕氣盛,咽不下這口氣,於是親率兵前往征討,公元954年戰於高平。

北漢見周兵土不多,悔召契丹,因為契丹開的價錢也不小,後面必須割地給他,算錯一招啊!劉崇令驍將張元徽擊周右路軍,周將樊愛能、何徽引騎兵逃遁,步兵千餘投降北漢,軍勢十分危急。

柴榮率親兵陣前督戰,宿衛將趙匡胤身先士卒,馳犯敵鋒,士卒死戰,無不以一當百,北漢軍披靡。(後)周軍奮力拚戰,殺北漢驍將張元徽,北漢兵大敗。北漢主率百餘騎遁歸晉陽。當夜,柴榮同士兵野宿,得步兵投降者皆殺之。樊愛能等聞(後)周兵大捷,率士卒復還。柴榮為肅軍紀,斬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人。自是,驕將惰卒很是收斂,軍風軍紀好轉。

五代秘史:高平之戰,周世宗弱勢迎敵,幸得真龍天子鼎力相助脫險

高平之戰後,柴榮大賞高平之戰有功之將兵,以趙匡胤為殿前都虞侯(這可是將來的宋太祖啊,在之前郭威賬下慢慢嶄露頭角),其餘將校遷拜者共數十人,周軍乘勝進攻晉陽,五月,大發兵夫,久攻不克,又逢連日下雨,士卒疲病,乃下詔退兵。

評述:高平之戰之後,趙匡胤漸漸嶄露頭角,讀歷史就是看到這樣一個漸漸演變的過程,每一個君王都不是隨隨便便坐上皇位的,有他的成長史,有的他偶然性和必然性,尤其是開國君王,大抵都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