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明朝最可惜的太子,父親苦心栽培,老師皆是名人,卻沒有皇帝命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為了避免皇家子弟為爭奪皇權而手足相殘,逐漸形成以宗法制為核心的嫡長子繼承製,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所以正常情況下,嫡長子一出生就有了成為儲君的資質。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例如唐朝李世民就通過“玄武門之變”來繼承皇位,而在明朝也有這麼一個太子,深受父皇器重,老師皆是名人,連兒子也都是皇帝,唯獨自己沒有這個皇帝命,這個人就是朱元璋之子朱標。


明朝最可惜的太子,父親苦心栽培,老師皆是名人,卻沒有皇帝命


朱標出生於1355年,這個時候作為父親的朱元璋正領著起義軍攻打集慶。朱元璋聽到夫人為自己生下子嗣,十分高興,當即在所駐紮的山上大筆一揮“到此山者,不患無嗣”,在古代生下男丁本是大吉,果然不久之後,朱元璋便打下了集慶,大字不識的朱元璋還將此城改了個好聽的名字:應天府。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大明王朝從此建立。作為自己的嫡長子兼幸運星,朱元璋從小就對朱標寄予厚望,五歲時便請了大儒宋濂為其授課,這個宋濂有何本事呢?請看他的頭銜:明朝“開國文臣之首”、“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浙東四先生”之一,朱標正式被冊封太子後,師資隊伍同樣龐大,有李善長、徐達、常遇春、劉基、湯和等等,可謂是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朱元璋此舉完全是把朱標按文武全才去培養,足以看出朱元璋對其的重視程度。


明朝最可惜的太子,父親苦心栽培,老師皆是名人,卻沒有皇帝命


不僅如此,為了讓朱標的視野不侷限於書本之上,朱元璋有機會便讓朱標出宮歷練。1367年,朱元璋就曾讓13歲的朱標回鄉祭祖,但目的是為了讓朱標懂得民間疾苦,“經歷田野,其因道途險易以知鞍馬勤勞,觀閭閻生業以知衣食艱難,察民情好惡以知風俗美惡”。


明朝最可惜的太子,父親苦心栽培,老師皆是名人,卻沒有皇帝命


朱允炆出生後,朱元璋為鍛鍊朱標處理政務的能力,逐漸把朝廷政務交給朱標,令其每日聽朝臣彙報,學會聽斷和批閱各衙門報告。但這位仁慈寬厚的太子常常與殺伐果斷的朱元璋意見相左,而難以發揮的空間。

然而天妒英才,1392年5月,朱標太子從陝西巡訪回來不久便病逝,享年38歲。對此,朱元璋悲痛欲絕,無奈只能接受現實,並把對朱標的疼愛轉移到朱標次子朱允炆的身上,並最終讓其繼承了皇位。


朱標為人溫文儒雅、敦厚善良,如果他能活著並登基為帝,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阻止朱元璋晚年的殺戮,還能避免朱棣“靖難之役”的爆發,興許大明有了兩位“仁帝”,大明會有另一種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