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戰國時期的屈原為何寧願投江,也不願學張儀蘇秦另投明主?

大侃歷史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歷經兩次流放的屈原,藉此遍覽楚國山川形勢,甚起宗國之情,寫下著名詩篇——《離騷》、《九歌》、《天問》等。然流放時間之長、路途且遠,一位熱血好男兒,也巍巍老矣。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楚頃襄王二十一年,楚國國都郢都被秦武安君白起所破,楚國已亡,屈原憤懣交加,於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世人可憐屈原一片赤誠、憂國憂民,卻也有疑惑:為何屈原寧願投江自盡,也不願如張儀蘇秦一般另投明主呢?

一、忠君愛民,死國可矣

屈原,也稱羋原,是楚國老牌貴族的後代,少時博覽群書,且體恤百姓,素有“高風亮節”之美名。周顯王四十八年(前321年)秦軍犯楚境,屈原組織樂平裡的青年奮力抗擊,充分展現了高超的作戰指揮能力。周慎靚王元年(前320年),屈原應楚懷王之召出山進京,為縣丞,短短一年時間升任楚懷王左徒,執掌楚國邦交,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於國家有這樣一位明君,屈原十分欣喜,在朝堂之上施展渾身解數,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縱使楚懷王老年受奸臣蠱惑,疏遠屈原,但屈原一片赤誠卻從未熄滅,儘管被流放,但心中翼希王上詔令他重任左徒。自投汨羅,乃是不願成為遺民被秦人內化,決心以楚人之身為國而亡。

二、俞伯牙破琴絕弦,屈原以死謝恩。

張儀、蘇秦與屈原,都是天下名士,張儀雖為魏人,但助秦謀國,是為答謝秦惠文王重用之情;蘇秦力保弱燕,乃因燕文侯舉國相報,屈原被楚王流放而無怨言,得知楚懷王要去秦國,還力勸懷王不要赴會,國都被破,寧願投江自盡,而不願苟活,都是為報早年楚懷王的知遇之恩。昔日屈原意氣風發,左徒之位甚是威風,合縱攻秦、變法圖強都有他忙忙碌碌的身影,改革深入,民心沸騰,楚之形勢大變,屈原的聲望也如日中天。然受上官大夫之讒而見疏,被楚懷王罷黜左徒之官,經兩次流放,可在他的心中,依然對懷王忠心耿耿,寧死不屈於強秦。上古時有俞伯牙破琴絕弦,楚國亦有屈原投江謝王恩!

三、士人興起而無國家意識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而天下群雄並起,西周時建立的禮樂制度慘遭破壞,社會經歷大動盪、各國相繼為圖強而變革,導致貴族沒落而士人崛起,這些人借國謀位,“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君視臣如土芥,我視君如賊寇”,諸侯國君也常常許以高位,例如張儀、蘇秦都是貧苦出身,為得君王重用而奔走獻策,甚至是棄母國而去。然而屈原卻是貴族之後,相比於隨時可以離去的士人,屈原還有自己的家族,貴族出身的他,有獨屬於自己的驕傲,在他心裡,生他養他的楚國,便是他唯一侍奉的國家。

世人皆言張儀勢利之徒,然其對秦、對惠文王乃是忠心耿耿,也譏屈原不懂變通,不知“好死不如賴活著”。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屈原高風亮節,眷顧楚國、繫心懷王,這樣的名士,為民殉難、為國而死、為正義獻身,死得其所,其愛國之心應當被吾輩永記不忘。


鄧海春


屈原之所以沒有像張儀、蘇秦等謀仕那樣另投明主,其原因主要與戰國時期的家國觀念及忠君思想有關。

戰國時期的家國觀念與忠君思想與現代不同,那時的人們主要呈現兩個極端:一部分人根本沒有忠君愛國的概念,他們的行事與想法純粹從個人的前途命運出發,所做所為僅僅只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另一部分人則有著非常強烈的家國觀念,他們的價值觀絕對不允許自己有投敵叛國或另尋明主的不忠的行為!

先說說第一類人:沒有家國情懷,只為個人理想

就戰國時期的謀士與朝臣而言,這類人佔有絕大多數。

而且,他們普遍都有一個共同點:出身低微,成名之前可以說是命如草芥!

正是因為出身及受成長環境的影響,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的忠君受國觀念!他們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做出各種抉擇,一切都只為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比如:

  • 商鞅:出身衛國,先是投奔魏國,後又投奔秦國;
  • 李斯:出身楚國,效命於秦國;
  • 呂不韋:出身衛國,效命於秦國;
  • .......................

再說說第二類人:有著強烈的家國忠君思想

與第一類人不同,第二類人雖說只佔少數,但是他們基本都出身於各國貴族甚至王族!

也是受自己出身與成長環境的影響,他們生來就形成了非常忠貞的家國情懷與愛國思想!

他們是真心的熱愛自己的祖國!很明顯,出生於楚國貴族,擁有楚國國姓——羋姓的屈原正是屬於此類。如:

  • 韓非:身為韓國九公子,與李斯一同受教於旬子,面對當時局面,毅然回到風雨飄搖的韓國,想要憑藉一己之力實施變法,甚至拒絕了嬴政的邀請!
  • 屈原:出身楚國貴族,擁有楚國國姓——羋姓,與楚懷王的關係更是情同手足,也曾一心推動變法!
  • ......................
其實,從屈原的很多傳世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來,他對於楚國的那片土地是真心愛得深沉!如此這般,他又怎麼會另投明主呢?


暗夜思考


學,為什麼要學,各自的人格屬性都不一樣,也沒有可比性

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被人稱讚的愛國情懷(當然這種品質可能被後世盲目誇大化)決定了他的結局,如果屈原不是憤而投江,屈原還會被後世當做愛國典範,還會如此的誇耀流芳百世嗎?答案是——不會。

屈原的才能在於首先是個詩詞文學家,政治上有愛國與直言進諫之能,其他地方並無大能啊!而張儀蘇秦恰恰相反,他倆雖沒有迷人的詩句,但卻有攪動天下的縱橫思想。

張儀蘇秦之類擁有絕世才能,但卻沒有愚忠之心,這類人才是最容易被名利控制的,也是諸侯最想要的,像屈原這樣的愛國的理想主義詩人,有哪個國家君主敢要,再說要了除了詩句,好像也沒攪動天下的能力啊!

屈原的才能到底是什麼

說到屈原,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詩詞,然後是他隨身流露出的愛國情懷,除了他那憤懣的投江震盪著華夏的江河湖泊,好像沒有在那個亂世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彰顯出他的其他才能吧。(估計我現在是不是被罵了無數遍,敢詆譭屈原,這不找死嗎)但我說的是事實,是,我也佩服屈原,但咱們就事論事,在戰國那個紛亂年代,除了愛國,屈原好像並沒有做出有顯他才能的大事啊。

那麼,屈原的才到底是什麼?

沒錯,就是文學,他將自己遭小人暗算和自己的抑鬱不得志全在詩詞裡表達了出來,使詩詞這個抽象物質增添了感情。但是啊,實際是實際,詩詞再怎麼華麗也是理想主義,現實終究是殘酷的。

政治才能和平世才能並不很強

屈原也許是個治世之臣和守成之臣,但絕不是個平世之臣。楚懷王前期很寵信屈原,屈原也掌管著國家大權,並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這些如果在大一統的和平年代,屈原絕對會把國家管理的井井有條,但恰恰相反,屈原所處的年代,是諸侯相互攻伐的戰國時代,需要的是平世之臣。

平世需要的是什麼,是冷酷,是厚黑學的政治,是絕世的軍事才華,像屈原這種守成之臣的才能才那個戰國時代真的不夠格啊!

在戰國時代沒有明主,只有野心勃勃的諸侯,強則存,弱則亡,他們需要的是擁有攪動天下的大能者,而不是守成的愛國詩人,屈原上哪也沒有諸侯願意要啊!

屈原看中的是名節,是愛國情懷,但張儀和蘇秦不一樣,他們沒有強烈的家國情懷,看中的是名利,而且身懷大能,只要給你名利,諸侯就能利用,利用完扔了就是。


史海渡今朝


謝謝!”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古今都適用。屈原就是一個性情中人、慷慨激昂之士,感情熾烈、性格剛直是其顯著特徵。但正因為此,卻絕對不會是一個好的政客或政治家。治國當以凝聚人心為上,求得最終富強成功為目的,需要委婉、曲折,需要謀略、智慧,需要順從民心、引領民意,需要知人性,用人之貪婪,張儀具備,屈原不具備。舉世渾濁,唯我獨清。舉世皆醉,唯我獨醒。慨然一道德標杆,人間榜樣,存於太平盛世,尚有意義,處亂世何為呢?屈原雖世人敬仰,張儀也敬他,但何用呢?若有為,當以隨波逐流為先而不失其志,以求引領和把握人心,慨然自傲,那隻適合獨善其身,何以兼濟天下?天下之眾生,貪利舍義多矣,何可盡棄之?盡棄之,豈不是真孤家寡人,豈不失了天下?



人間正道70


張儀和蘇秦屬學有所長而馳騁於天下施展才能之人,因此,“良臣擇主而侍”;而屈原屬於“忠君報國”之仕,因而情願含冤受辱……


用戶52858213124


戰國時期的楚國是諸侯國中唯一一個還是奴隸制社會,所以屈原是楚國的貴族,貴族都是世襲的。而張儀蘇秦都是平民出身的士大夫階層,而且還是縱橫家鬼谷子的學生。戰國時期,各國諸侯國為了強大起來,在紛紛進行改革的同時,還到處搜人才,張儀蘇秦是平民階級,沒有什麼財產,本來就是想去各國諸侯國中發揮他們的才能,來實現自己的榮華富貴的夢想。而屈原是貴族階級,沒必要東奔西跑的努力 。


太興真人


有的人天生愛追名逐利,即使手段骯髒,也不會認為其所作所為有不妥,說瞎話不眨眼。

有的人可以為了一些目的苟且一時,或苟且一世,畢竟世事不是那麼非黑即白,不是萬事都能如人所願,願意為了目標適當的妥協。

還有些人有所求,又不願意妥協,只要這所求是他所認同的,死磕起來命都可以不要。

還有一種無所欲無所求的,都成仙了吧。

這世上,有些事情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還有些事情,是明知可為,也不願為。

各人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自己最珍視的,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如果不能如願,那就用生命去維護它吧。


迷非謎


他不得不死 他想死 那內心深處的那個女人就是湘夫人 就是楚王之妃 那個時代的男人與現代不同 他愛上一個 寧原不娶她 也耍離她不遠 怎麼能逃出在外 楚王耍殺他 他無從躲闢 不想離開自己喜歡的女人 只能一死了之

唉 古人比現代人單純太多


超超9918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政治大混亂、大轉變的時代。那時各國差不多都起了內亂,晉國讓韓趙魏三家瓜分了,姓姜的齊國也讓姓田的大夫佔了。在列國分裂的局面下,社會階級也發生了劇烈分化。在這個時期,人們的國家觀念也因之比較淡薄。孔子離開父母之邦魯國,也不過“遲遲而行”而已。孟子則是“後者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至於蘇秦、張儀等職業遊說之士,更是東奔西走、朝秦暮楚。

張秦,東周洛陽人。張儀,魏人。他們都到齊國去從師於鬼谷先生,習縱橫之術。他們憑自己的智辯為人畫策、辦外交,誰用他們都行,不用的時侯也許害你。當時七雄分立,沒有共主,愛幫誰就幫誰。蘇秦向秦惠王說連橫,不成,便回家讀書,用錐子扎大腿(“錐刺股”),血流到腳上。(這哥們,夠狠!)一年後,捲土重來,改說合縱,居然成功,身佩六國相印。張儀說,有舌頭就行,說是說非,只要會說。他們自己是並無關於國家社會的理想和主張的。

而屈原則不同。楚國自開國以來,歷時千年,楚民族始終是楚王國的立國核心,而中原諸國一直把楚國當成異族,當作“蠻貊”之邦對待,這使楚國人的民族觀念顯得特別濃厚。屈原作為楚國貴族、高官,希望在楚國展現自已的政治理想和社會主張,當然不可能輕言拋族離國,所以,他在《橘頌》裡說: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楚國的始封君是熊繹。楚武王熊通之子受封於屈地,因以屈為氏,叫屈瑕。屈原是其後代。屈原名平,字原。作為楚國貴族,楚懷王時,他做“左徒”的官,參贊國事,辦理外交,深得懷王信任。當時楚國有親秦親齊兩派,屈原是親齊派。秦國見屈原得懷王信任,便派張儀賄賂楚國貴臣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此計得逞,屈原被流放。張儀此時勸楚懷王和齊國絕交,許以秦國之地六百里。楚果真和齊絕交,張儀耍賴,說只是六里地。懷王一怒而向秦國宣戰,大敗而歸,此時將屈原召回讓其出使齊國。不久親秦派重新得勢,楚懷王都被忽悠到秦國去了,不得回,最後死在那裡。楚頃襄王上臺,依然親秦,又將屈原放逐。

當屈原在政治上一次又一次遭受打擊時,也許也曾考慮到個人的去留問題,“遠逝以自疏”,但他在第二次被放九年之後,眼看楚國將亡,最終選擇“葬身江魚之腹”,投水而死。不得不說,這體現了屈原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愛國精神。


莫安排


屈原是投江自盡的。他不得志於楚王,隱居汨羅江畔,大興土木,樓謝歌臺,不可勝數。春至,春色起,攜眾妻妾豔婢遊春江,賞春月,喝春酒,起春意。酒酣,性起,陽物超然高舉,群女爭相吮啖,場面亂穢,桌椅倒地,黃鐘譭棄。群女性極,不能自己,以瓦釜當之,依然雷鳴。屈原嘆息,此等與雞鶩爭食何異。但見眾女波濤洶湧,與其保真不若危身。夜御群女,身蜷不起。遍身痠痛,不可名舉。心繫國事,感懷見嫉,想起家事,不過而已。人生在世,無歡無懼,眾人皆醉,唯我獨醒,這是何必。不如隨其流而揚其波,於是振衣彈冠,投之以江。世人悲其志,難屈原之才,何國不用?何必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