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们与恶的距离—从XZ事件谈起

关于xz粉举报某网站导致网站被墙,Lofter大量文章被锁,甚至波及到B站大量相关的视频被下架等等。起因竟然是一篇以xz和wyb实名写的男cp文《下坠》,文中将w写成了一个少男偶像而xz则是发廊洗头妹。

怎么说呢,以真人名字为依托发文,确实欠妥。可xz粉不顾缘由无脑举报的方式也确实太过了。

一件原本并不起眼的小事,因某些粉丝的过度反应,最终演变为春节后的第一个娱乐圈大事件,到现在几乎成了全网话题。

事件发轫至今已有一个多星期,我不想讨论此次事件中的双方孰对孰错,更不想声讨所谓的饭圈文化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我想简单的从此事涉及的各方加以分析。

事件波及的范围包括:

-xz粉(各种妈妈粉&太太粉&女友粉)

-某外网站、Lofter&B站等服务商

-男cp作品创作者

-基、腐相关文化的爱好者

-xz本人

-从此事件获益的受益方

-吃瓜群众

【博君一肖】

此事根源在于去年暑期爆火的“兄弟情”某网剧,因为这样一部剧的热播,引来了一大波喜欢此类题材的粉丝。想必作者看到了机会,于是乎用主演的真名写了这篇爽文。如果从最善意的角度来揣测“博君一肖”的写文初衷,或许是深度剧粉的疯狂之举,不必当真。可是如果以恶意的心态去臆断作者写文的企图,则可能是“故意以爆红剧主演真名为网文主角以图引起剧粉关注,从中牟利”。

说文章作者没有利益驱使的企图心,可能不太会有人相信。可如果一味的从阴暗的一面对作者加以解读,也有些不合时宜。以一部剧的主角为cp对象竟然能码出一篇长文并贴出来供大家阅览,最起码是剧粉应该不难判断。可是“博君一肖”就直白的以主角实名为文中主人公的做法本身就极不妥,更何况是大家讳莫如深的男cp文。因此,“博君一肖”的此种做法不管是无心还是有意,都是非常冒犯的举动。然而,此事本身起因方在事后一个多星期却悄无声息,这样遇事当鸵鸟的做法既不明智,也容易落人话柄,甚至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麻烦。

【xz粉】

客观的说,去年爆起的某剧本来就是脱胎于腐向网文,为了过审,主创方煞费苦心的冠以“兄弟情”,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就是“皇帝的新衣”。期间聚集的粉丝也有很大一波女粉和男粉(甚至本身就是圈内人士的也不乏其人)。

我们与恶的距离—从XZ事件谈起

(源自网络)

后来剧火了,xz红了,然后就开始跟这个圈子拉开界限、保持距离了?在个别粉丝看到《下坠》这篇文的时候,我姑且大胆臆测一些xz粉的心理:

—x和w一部剧红的,怎么文中设定w是大明星,x是发廊妹?;

—在剧中,谁主谁受不好说,文中直接将x写成洗头女,这是人格侮辱;

—xz是优质偶像,这种小黄文有损肖的形象;

目前看来,xz粉大规模举报的初衷或许多为前两个理由,至于对xz的形象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想必并未做深入考量。以至于粉丝以“抱不平”的初衷行举报作者和平台之实。粉丝的初心也许是挺单纯的,可令绝大部分粉丝始料不及的是,此一波“善意”之举酿成了一波全网声讨的“恶”的结果。

【相关内容服务商】

对于被举报的某网我不太了解,据说是个为网文提供存储空间服务的。Lofter也没怎么接触(可能跟晋江类似的网文频道),对B站相对了解的多一点。其实我接触B站挺早的(15年前后),B站起初对该部分内容的包容度是今天无法想象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内容提供商必须顺从时代发展,否则只能被时代的洪流冲走!

现在的大环境,此类话题本身就十分敏感,绝大部分的服务商都努力在“生存”和“发展”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以B站为例,我知道的几波大的调整后已经将此类视频尽力平衡了,但是不太可能完全抛弃,毕竟这应该算B站基因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面对此次风波,被举报的网站会如何暂且不表。对待国内那些相关服务商而言,此事的影响形同梦魇,本来就是在“带着镣铐跳舞”,如今还来这么一出,以后的境遇估计会愈加艰难。

【内容创作者】

此次事件从男cp文发端,波及范围却远不止相关网文 。还包括相关的视频、影视作品和部分直播内容等。

很多网文写手早已深度融入了这个行业,而且在众多类型网文中,耽文的读者并不在少数。此外B站等视频平台此类视频虽然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删减,可却并不鲜见。很多男cp的日常分享视频大受追捧,已然形成了强大的客户群体。直播行业里的类似的直播也早已经是大行其道了。

眼下很多网文写手、直播播主以及视频up主都是越来越深度职业化,大的舆论导向很大程度上关乎这个行业里从业者的生计,国内目前的风口对这部分内容的干预力度已经很大,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闹出这种或那种大的风波,导致整个政策层面出现大的变动,那今后事关利益的大门户服务商或许会“断尾求生”,可小写手和up主等就没那么幸运了。怎么说呢,圈子虽然小,但其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而且是那种非常脆弱的结构体,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难保不出现整个圈层坍塌的风险。

【亚文化爱好者】

一个行业的出现首先得有相应的受众,基圈自然也不例外。据国外相关机构的测算,内地此类人群在2000万以上。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腐向男女和一些亚文化的爱好者,粗略估算,就不难发现这期间是个庞大的受众群。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内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有力证据。

整体说来,圈子确实是小众。虽然小众,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自我认同的需要。这么一小部分在众人眼中的“异类”在互联网的某个阴暗的角落里寻找着自我的认同和价值,于是乎网文成了很好的阵地,短视频成了自我展示的很有效工具。B站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早年的B站分享此类影视作品的视频居多,经历了多次调整后(说整改似乎更贴切)眼下很多圈里人走向了前台,跟普通大众分享他们“不一样”也“一样”的人生。

此次举报风波据说已经波及到了B站,一旦上面有相应文件,作为服务平台方应政策作出调整在所难免,可真不希望好容易现在年轻的90后、00后能放下戒心试图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与大家分享生活,却因舆情的过热被人为的阻断。如果事态真如此发展,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xz本人】

​对xz本人,他未大火前我就挺看好他的。记得2018年末我在贴吧发文19年会火的90后男星top10榜中他排名第八。当初预测的理由是他外形条件不错,挺有上进心,19年有两部待播剧,个人挺看好上星播的那一部。虽然预测对了结果,可他火起来的居然是那部网剧。

作为一个从一部改编自耽文中火起来的新人,此类剧的利弊再明显不过了。有hjy和xwz的前车之鉴,作为艺人在爆红时应该能够预见其中潜藏的危机。耽剧的确容易出爆款(尤其是时下国内政策收紧的大环境下),可说到底是个小众的亚文化群体,这种文化一旦出现与主流意识形态交汇时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wyb在这一点上就聪明得多,冷静的多。在当红之时,各种见面会和演唱会一茬接一茬,w始终与各圈层的粉丝保持着距离,哪怕为此牺牲一部分人气也再所不惜。

相反,xz贪得多。在当红之时,各种见面会和演唱会卖腐聚敛人气的操作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各种花式上热搜的操作也是风风火火了半年有余。在鲜花和掌声一起向自己涌来时,保持应有的清醒显得尤为重要。

全面拥抱粉圈,因粉丝的差异千差万别,势必导致内部粉丝的分化。于是乎,有些有追星“洁癖”的所谓“死忠粉”就分离出来,将各种“光环”冠之于xz头上。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到处是这些自诩“真粉”的营销活动和宣传战场。那会xz应该很享受这种“巨星光环”下的生活状态,可殊不知这种短期的狂热举动容易出现失控,一旦失控就会反噬自己。因此,我想说的是,他从一开始就品尝到了这股狂热粉丝们带来的“甜”,眼下吞下这次事件导致的“苦”也是必然的结果。

【事件发生后的受益方】

事件发酵至今,愈演愈烈。背后的受益方无非以下几类:

—微博等靠话题撑流量的互联网平台

—各种娱乐八卦自媒体从业人员

—公关公司

—竞争对手

国内近期因突发事件沉寂了好些日子的娱乐八卦圈终于迎来了新话题,社交媒体骤然热闹了起来。当然,利益相关方不太可能任由舆情朝不利于己方的方向继续发展,于是各种工具人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想必新的风暴已在酝酿之中,正准备待时而发!

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无非是微博等社交媒体访问量剧增,一洗前些天的阴霾;各个自媒体从业人员趁机趁一波热度赚一波流量;然后就是利益相关方的攻防大战......

【吃瓜群众】

最后上场的轮到广大的吃瓜群众了!就事情本身,的确跟绝大多数人毫无关系。可喜欢凑热闹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因此,遇到热点问题,尤其是网友参与度如此高的话题,大家自然不会错过。

大多数吃瓜群众,或许连事情本身都没搞太清,就急不可耐的想插一脚。当前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娱乐圈更是如此,人人都能对某件事发表一波高论,哪怕事情本身自己根本没搞清楚,然而这重要吗?

眼下有一大波吃瓜群众在后面应和那些叫嚣“让xz滚出娱乐圈”的论调,真的是他们内心自己的主张吗?我想绝大部分的吃瓜者根本没有自己的意识,或者说有或没有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怎么能让事态发展得更热闹,吃瓜群众自然支持哪种主张和论调。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从以上参与此次事件的各方的立场来看,说到底是看我们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的底线在哪里。网上看到很多冠以“举报可耻”的文章,我不以为然。就此事事态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并不是“举报可耻”可以一言以蔽之的!

从博君一笑的实名cp文开始,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作为一个网文写手,在写爽文之时是否考虑过会否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而首先关注《下坠》的肖粉,在发现文章不妥时想到的不是事先与作者交涉来解决,反倒是一“举报”了之。就好比将一件“邻里纠纷”上升到“刑事案件”的高度,事态升级到了不被自己能力所控时,产生的后果之严重程度自然也不会是事先预料得到的。

再者,圈内人士因自己的权益受到无故损害而反击,从怼饭圈到怼xz本人,从抵制其代言到搜索他的过去的一些黑料,甚至叫嚣让他“滚出娱乐圈”等等。确实,作为受到伤害的一方,对施暴者给予对等的还击是有必要的,然而将回击范围扩大化,甚至对其展开人生攻击,这显然已经将自己从受伤害方转变成了施暴方。从这个角度来说,与饭圈之流相比,回应方此种过激的行为也同样可鄙。

此事的另外一个受害者是提供服务的平台方,难道说平台方在此次事件中就是单纯的受害者吗?显然不是。现在的网民越来越低龄化,作为提供相应服务的门户,平台方对通过自己平台发布的内容有审核之责。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是网文作者以实名发文引起的,其实平台方难辞其咎!为了吸引流量而放任低俗甚至恶意诽谤他人的内容见诸网络,这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民众对服务商行监督之责无可厚非!只有在大家的理性监督下,内容服务商才能更好的履行其审核之责,从而避免为一味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而放任“恶”的事情发生。

至于在此次事件中获益者,凡事与利益扯上关系,那就再无公正可言。此次事件中最冷漠的一群人非 各大社交平台、自媒体和“洗地组织”。大的社交平台关心的不是哪方正义。相反,为了引爆流量,他们会助长某些偏激的言论以达到爆炸性效果。自媒体从业者自然也是绞尽脑汁趁热度,有的为了抢得好流量做各种违心之论!洗地组织自然就更是为了金钱出卖“灵魂”,各种洗地软文、各种控留言、删热搜和微博等等,一切朝钱看,至于是非对错,跟我等何干?

就算心态最放松的吃瓜群众,在加入到此次全网参与的活动中去时。在各方势力的裹挟下闷头前行,而且大多都成了过激言论的帮凶。从吃瓜群众到网络暴徒到底有多远距离?或许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跨过了这道界限。

此次事件的各方其实没有真正的赢家。博君一肖的鸡贼到头来把自己搞得一地鸡毛;xz粉的“举报战”最终祸水东引,不仅把自己的爱豆伤得体无完肤,自己也坐实了恶臭饭圈粉的骂名;各个服务商经此一役内容再度被缩减,生存境遇雪上加霜;基腐及相应的亚文化圈经此事件也会再度被主流意识形态挤压,生存环境愈加危厄;社交网站、公关公司和洗地组织则继续饮鸩止渴,苟延残喘;就连吃瓜群众也在不经意间成了网络暴徒的帮凶,表面看事不关己,实际上自己却助长了这种网络上的歪风邪气。

所以说,我们与恶的距离其实只有一念之差。可能我们的本意是“善”的、单纯的,可如果不心怀敬畏,不坚持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就很容易导致情势的急剧失控,从而产生难以预料的“恶”的结果!因此,在我看来,如果博君一肖当初对待他人能秉持最起码的尊重,如果xz粉在面对《下坠》的时候能够以平等协商的态度加以解决,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事发生了。此外,网友对x本人的恶意搜索和人身攻击的方式也是很恶劣的行为,以暴制暴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相反会让事态朝着更不堪的方向发展。只有坚守内心道德底线,在对待自己看不惯的人或事时多一点包容心,遇事多思忖,不妄动无名之火,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