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清憲帝與明憲宗,誰的執政能力更強?

同學別睜眼


清憲宗是誰?溥儀。明憲宗是誰?成化帝朱見深。溥儀做皇帝時才三歲,就算是他後來的兩次登基,所表現出來的執政能力,甚至都比不上在他前面的那些末世之君。

所以不應該拿溥儀來和朱見深比較,正如不能拿元仁宗和宋仁宗比較一樣。


成化帝朱見深——有功有過的帝王

朱見深的前半生可謂是坎坷,他兩次為太子,第一次時只有兩歲,結果一年後就被廢掉了。由於父親正統帝朱祁鎮的荒誕不經,導致了土木堡之變,父親被俘虜,大難不死回國後又被幽禁。朱見深幼小的心靈可想而知,是多麼難受。

不過難受歸難受,朱見深的叔叔景泰帝朱祁鈺對他還算不錯,雖然沒了太子之位,可也拿到了沂王的爵位,依舊養尊處優,衣食不愁。奪門之變後,朱祁鈺再度為帝,並再立朱見深為太子。

正統帝(奪門之後改為天順)再次執政八年後也去世了,太子朱見深繼位,年號“成化”,稱“成化帝”。在繼位之初,朱見深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十分有活力的年輕人,他重用老臣李賢,為內閣引入可造之士,誅滅前朝內監王綸,為叔叔景泰帝和大臣于謙平反。


尤其是為叔叔和于謙平反一事,是朱見深執政時期裡做得最對的事情,為他籠絡了不少人心和民望。朱見深重用李賢、陳文、彭時為閣臣,罷免了四百多個天順朝的政治投機者,平定了四川、湖廣等地的流民造反,還擊退過北元勢力對西北河套地區的侵略。

從執政前期來看,成化帝無愧是一位明主,如果照這樣一直勤政下去的話,他未必不能成為繼太祖、成祖、祖父宣德帝、叔叔景泰帝后的大明第五位明君。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成化帝內憂外患皆解決了的情況下,就開始犯毛病,貪圖享樂了。

他執政後期寵幸萬貴妃,重用太監汪直,並開設了比東廠還要臭名昭著的西廠,由汪直管理。汪直結黨營私,製造冤獄,死在他手下的正直大臣不計其數,成化帝前期打造下來的大好局面,就這樣被萬貴妃和汪直給毀了,不過歸根結底,還是成化帝本人的鍋。

他親手鞏固了大明,又親手把他給毀了,朱見深執政二十三年,除了留下一個爛攤子給兒子朱佑樘之外,似乎只剩下為景泰帝和于謙平反一事,最值得人稱道了。

所以若真的要比的話,明憲宗朱見深應該和清世祖福臨比,對他們來說,可歌可泣的愛情絕對權傾天下的皇位更為重要,正如朱見深之於萬貴妃、順治帝之於董鄂妃一樣。




一貳一橙


感覺題主的目的並不是突出二者的比較,更想強調的是清憲宗。清憲宗是誰?細數清代十二個皇帝,前十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和諡號,而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沒有廟號。在封建社會,即使改朝換代,新的朝代也會給上個朝代上一個廟號或者諡號,如清軍入官後,給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上廟號為懷宗。但溥儀之後,封建帝制廢除,故溥儀也就沒有了廟號。

但1967年,在臺灣的愛新覺羅家族後裔給溥儀上了廟號以及諡號,廟號憲宗。進入新世紀,又在“宣國公”(身分代考)建議下, 於2004年(一說2002年)重新給溥儀上廟號“恭宗”,並尊其骨灰安放處位“獻陵”,婉容為“孝恪愍皇后”,譚玉齡為“明賢皇貴妃”,李玉琴為“敦肅福貴妃”,李淑賢為“孝睿愍皇后”。

也就是說,所謂的清憲宗其實只是民間的說法,官方文獻並未有記載,也不可能有記載。

因此,二者之間的比較不言自明,溥儀在位僅三年,且年幼,而明憲宗卻是明朝前期的皇帝,在位之間為于謙等平叛,而且設置鄖陽府,安置荊襄流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