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解析投資:武漢凡谷:從賣地扭虧轉盈到如今搭上5G的順風車

濾波器是移動通信設備中選擇特定頻率的射頻信號的器件,它的作用是用來消除干擾雜波的,讓有用信號無衰減地通過,而無用信號則儘可能地減弱。


解析投資:武漢凡谷:從賣地扭虧轉盈到如今搭上5G的順風車


成對的發送濾波器和接收濾波器可組成雙工器,而射頻子系統則是具有濾波功能和其它特定功能的獨立產品。


上面三種是我們通常比較熟悉的射頻器件,一般都基本用作於移動通信基站天饋系統射頻的前端。


解析投資:武漢凡谷:從賣地扭虧轉盈到如今搭上5G的順風車


全球天饋系統射頻器件主要競爭對手有Powerwave、Andrew、RFS、武漢凡谷、Kathrein、Elcoteq、大富科技以及國人通信等。其中,大富科技已經取得了全球濾波器大王的稱號。但是,我們今天要了解的主角並不是他,而是同樣擁有領先射頻技術的另一家公司——武漢凡谷。


武漢凡谷的主營業務是做射頻器件和射頻子系統的,產品主要聚焦在濾波器、雙工器以及射頻子系統三大方面,並應用於2G、3G、4G、5G通信網絡。


2007年,武漢凡谷正式登陸深交所,在上市當天,公司控股股東孟慶南、王麗麗夫婦以及他們的兒子孟凡博,合計身家超過60億元,曾一度成為湖北新首富。


自上市以來,公司的經營發展卻一直離不開3G、4G通信技術的推動。


據統計,在2013年全球有101個國家和地區的274家運營商推出商用LTE業務,但是到了2014年,全球就已經有124個國家和地區佈局商用LTE業務。同期,2013年,全球LTE用戶數僅有2.297億,2014年LTE用戶數達到4.97億,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LTE用戶數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在當時,LTE用戶短短時間的激增,帶來了對4G網絡的巨大需求,並刺激全球4G的高速發展。


2013年12月,我國三大運營商相繼獲得國家發放的TD-LTE 4G牌照。至此,4G網絡部署逐步展開。由於4G網絡建設前期投入量巨大,國內運營商和系統設備商就在這段時間對射頻器件的需求大增讓武漢凡谷迎來了發展機遇。


2013-2015年短短三年時間,公司賣出了大量的射頻器件,銷量由142萬臺迅速增加至209萬臺,其中帶來的收入也由11.24億增加到17.75億,淨利潤分別增加至0.49億、1.37億、0.75億。在當時,無論收入還是利潤都達到了公司上市以來的高峰。


解析投資:武漢凡谷:從賣地扭虧轉盈到如今搭上5G的順風車


時間來到2016年,經歷兩年時間持續對4G網絡設施的大規模投入,全球4G網絡已經趨於成熟,部分市場的投資需求開始逐步放緩,在我國也不例外。


正是如此,2016年,公司因4G市場的下滑迎來了首次虧損。當年淨利潤下滑至-1.65億元,同比下降了320.25%。公司虧損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來自競爭對手依靠射頻產品技術的擠兌,使得公司不得不進行降價,造成收入下滑。另一方面,當時原材料漲價、為進行技術攻關而加大的研發投入等因素也導致公司的成本和費用同期上漲。


2017年,全球電信運營商在4G通信更是放緩了網絡建設速度開始籌備5G的技術攻關,造成資本開支的進一步下滑,下游客戶的需求相應減少,行業內的產能相對過剩。最終造成的結果是,對市場佔有率的爭奪使得廠商之間的競爭加劇,從而導致射頻器件相關產品單價下降變得更加明顯。


因此,在2017年武漢凡谷的虧損範圍變得更加不可控制。據統計,當年公司的收入相比去年減少了2.50億,僅有14.25億,而淨利潤呈現鉅額虧損,下滑至-5.14億。由於2016-2017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為負值,2018年4月,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證券簡稱變更為*ST凡谷。


然而,2018年,一項《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補償協議》使得武漢凡谷從武漢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中心取得了相關地塊收回補償,總價為人民幣2.9億元。公司依靠賣地扭虧為盈,並在2019年被撤銷退市風險,證券簡稱重新由“*ST凡谷”變更為“武漢凡谷”,整個過程終於得到鬆了口氣。


解析投資:武漢凡谷:從賣地扭虧轉盈到如今搭上5G的順風車


其實,自2015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無線電通信全會上,ITU-R正式確定了5G的願景,並承諾2020年之後5G將把人與設備、數據、應用、運輸系統和城市共同接入一個智能網絡通信環境,最終實現一個無縫連接的社會。


屆時,基於5G網絡會誕生出許多新的應用場景(如物聯網、車聯網等),這將開啟全新的網絡應用時代,所以各國政府、移動運營商以及設備集成商屆時紛紛投入大量資源以搶佔先機。對於武漢凡谷而言,未來存在著大量機遇。


為此,武漢凡谷在2016年便開始了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如設立了蘇州研發中心,針對4.5G和5G進行研發和小批量生產,並制定了未來3-5年的技術路線圖和里程碑計劃,為下一代無線通信做好準備。2017年,還針對5G massive mimo技術中所需濾波器進行預研,並開發出多種濾波器小型化技術來支撐5G基站的應用。


解析投資:武漢凡谷:從賣地扭虧轉盈到如今搭上5G的順風車


在經營困境以及現金流枯竭之際,大規模進行研發支出可謂不太明智的選擇,造成最壞的結果就是,2016、2017年淨利潤會非常難看。然而,對武漢凡谷而言,或許保住利潤並不是首先需要考慮的事情。如何在5G商用來臨之際,趕在競爭對手面前,更快取得射頻器件供應的制高點可能更加重要。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我國三大運營商以及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5G基站建設大提速。


正是得益於在早期的佈局,自2019年以來,武漢凡谷多個型號的“全金屬”形態及“金屬腔體+介質諧振杆”形態的5G小型化濾波器在批量銷售下,經營業績得到了快速放量。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的收入已經達到了11.98億,同比增長41.48%,而淨利潤為1.18億,同比增長322.49%,總體成果可謂顯著。


目前,公司是全球前三大移動通信主設備商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的供應商。其中射頻器件對華為的供應數量已經達到了整個營收佔比的一半以上。如此來看,曾經依靠賣地扭虧轉盈,如今搭上5G的順風車,未來能夠創造的機會還可持續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