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1、福州市,別稱榕城,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福州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4萬人。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福州市風景


2、廈門市,別稱鷺島,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 ,東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隸屬於福建省,東與金門縣、南與龍海市、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漳州臺商投資區接壤。廈門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1萬人。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廈門市風景


3、漳州市,別稱水仙花之鄉、海濱鄒魯、薌城、中國女排孃家,漳州港可直通東南亞國家,形成鐵路、公路、水路立體交通網絡。 漳州境內有東山島、漳州濱海火山公園、南靖土樓、雲洞巖等景點。漳州市面積1.2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4.0萬人。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漳州市城市風光


4、泉州市,別稱鯉城、刺桐城、溫陵,福建省東南沿海地級市,簡稱泉、鯉,別名鯉城、刺桐城,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島,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泉州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含金門),常住人口870萬(不含金門)。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泉州風景


5、三明市,別稱綠都,三明市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是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及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市擁有泰寧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2個世界級品牌和國家級、省級旅遊品牌各50多個,數量和等級名列全省前茅。三明面積229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8萬人。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三明市風景


6、莆田市,別稱興化,莆陽、莆仙,莆田市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湧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莆田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莆田面積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0萬人。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莆田市博物館


7、南平市,別稱延平、劍津、劍州等,南平,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東北與浙江省相鄰,西北與江西省接壤,東南與寧德市交界,西南與三明市毗連,佔福建省的五分之一;革命戰爭年代,福建省委曾經幾度駐在閩北,被譽為“紅旗不倒”的紅土地。南平面積2.63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66萬人。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南平風景


8、龍巖市,別稱閩西,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臨漳州、泉州,南鄰廣東梅州,西連江西贛州,北接三明。龍巖是內陸鄰海城市,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延伸兩翼、對接兩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樞紐與重要通道。距龍巖市區城東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處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巖紋似龍而得名“龍巖洞”,龍巖市名由此而來,是中國唯一一個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龍巖面積190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4萬人。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龍巖風光


9、寧德市,別稱閩東、蕉城,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港三都澳。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沿海為小平原,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寧德面積134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1萬人。

福建省各市的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各市人口)

寧德市一角

朋友福建省各市的別名還有其他叫法嗎,歡迎留言,方便下次完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