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自古至今,最有名的玉璧當屬戰國時期的和氏璧了,當時秦昭王可是願以十五座城池來交換。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傳說中的和氏璧上的刻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按照古人萬物皆有靈性的觀念,認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華,上天恩賜的寶物,具有溝通天地鬼神的靈性。而玉璧又是“六瑞”之一,所以在古代,人們重璧勝過黃金,固有“黃金有價,玉璧無價”之說。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那傳說中無比珍貴的和氏璧後來傳到了哪裡?現在已無從查考。但在1983年,從青州市譚坊鎮馬家冢子東漢墓中出土的蒲紋“宜子孫”玉璧卻是來歷明確,價值不菲,其歷史和藝術價值毫不遜色於那隻傳說故事一個比一個離奇的概念版玉璧——和氏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1982年,有人發現在青州市譚坊鎮馬家冢子村,一個小孩用一根繩子拖著一個銀白髮亮的東西滿街跑,走近一看,是塊玉。在陽光的照射下,那塊玉看著很是珍貴,不像尋常物,於是就報告給了青州市博物館,博物館派了專人過來探察。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原來,馬家冢子村東邊有一個冢子,冢子裡有很多磚,老百姓平日都愛來這挖磚蓋房子,這塊玉就是孩子父親挖磚時發現的。聽到這,博物館工作人員當即有一種預感:這附近該不會有漢墓吧?


在村民的指引下,專家們來到了取磚處,當看到眼前的一幕時,既激動又惋惜。激動是因為這裡確實有一座漢墓,封土和磚瓦都符合東漢的特徵,惋惜的則是這個墓葬已經被破壞得一片狼藉。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發現玉璧的墓葬

不過,通過清理,這座漢墓還是出土了各類遺物298件,僅玉璧就出土9件。除這件“宜子孫”蒲紋玉璧外,還有7件普通的玉璧和蒲紋“為福”玉璧。另外,還有幾件玉豬和用銅絲編綴的一件玉衣殘片(即銅鏤玉衣)。


根據出土的各類遺物,研究人員判斷馬家冢子墓應是東漢中晚期北海國某位重要王室成員之墓。不過,該墓由於早年多次被盜,加之村民取磚破壞,遺物放置原狀大都不清。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不過,根據漢室的風俗和習慣可以大致判斷,“宜子孫”玉璧屬於殮葬玉,一般都放置在死者的胸背部,所以,這件玉璧當初應該就是放置在墓主人的玉衣上或墊在死者的背下。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宜子孫”玉璧

該玉璧呈圓形狀,玉璧上有出廓,璧身中部有凸稜一週,外環飾淺浮雕蟠龍紋一週,內環飾蒲紋形乳丁158個。出廊部分為鏤雕,上方為雙龍紐,雙龍出沒於祥雲之間,龍體粗壯剛健,昂首挺胸,呈騰空飛奔狀。在玉璧紐中央有用隸書鑄寫的“宜子孫”三字。


目前,全國發現的漢代“宜子孫”玉璧僅有三件,而青州市博物館館藏的這塊玉璧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最大、質地最優、藝術性最高的一件。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在古人觀念裡,收藏這事,絕不只是過眼煙雲,寶物留在手中,除了自己欣賞、收藏外,世世代代子孫都能擁有,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古代君王,歷來有以璧作為鎮國之寶兼傳世之寶的傳統做法。西周有“子子孫孫永寶享用”的記載,春秋有“宜室宜家宜子宜孫”的記載,《詩經》中有“宜家子孫 、振振乎 ”的詩句,漢瓦當上也有“宜子宜孫”的篆刻。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瓦當拓片“大宜子孫”

除了玉石,書畫界中的重要作品,也可作為傳世之寶。

明代書畫收藏家張醜,他收藏的最初動機,就是重振家風。

明末清初徽州的不少商人,視書畫藏品為世守傳家之寶。在紫禁城景陽宮學詩堂收藏的多幅《詩經圖》上,也能見到明代著名收藏家項元汴的“子孫永保”印章。

在乾隆帝最愛的繪畫藝術珍品、四美圖之一的《九歌圖》上,亦有康熙權臣索額圖“永貽子孫”的印章。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項元汴“子孫永保”印

如今的青州地區,雖然已不是什麼聲名顯赫之地,但在漢朝時期卻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宜子孫”三字體現了漢代人,尤其是王室貴族的一種美好願景,希望自己的家業財富和教誨傳承給子孫後代,能夠世代維持子孫的優越生活。


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曾被小娃娃當玩具拖著滿街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