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徵罷方臘,宋江向徽宗提1要求,暴露2本質,有人認清得善終

宋江自出場到領盒飯,一直都是忠義的化身。

梁山好漢99%的人,都是欽慕宋江為人。“及時雨”的大名,讓一眾好漢肝腦塗地。

已時任梁山第一把交椅的晁蓋,對宋江除了感懷報信救命之恩外,更看重宋江的人品,多次立邀其上山,許以高位,願以重用。

宋江都是推辭不就,直到江州犯下謀反大案,死到臨頭,不得不就範,上了梁山。

徵罷方臘,宋江向徽宗提1要求,暴露2本質,有人認清得善終


所以,宋江上山與絕大多數人不同,他是不情願的。

正是因為這種不情願,宋江上山便著手準備招安之事。為得是洗清“草寇”惡名,重塑“忠義”形象。

宋江成功了,順利接受朝廷招安,帶著梁山好漢,一路征戰,建功立業,直到四海昇平。

徵罷方臘,宋江向徽宗賣慘之後,提出一個要求:衣錦還鄉。

徽宗同意,又額外賞賜十萬貫,供他還鄉之用。

衣錦還鄉的來歷?

衣錦還鄉最早出現與項羽有關。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項羽攻佔咸陽,謀臣勸說他以此為根基而立國。項羽沒有同意。說了句話,後演變成衣錦還鄉。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可惜,項羽未能如願,在楚漢之爭中,敗給劉邦,身死垓下。

反而劉邦實現了“衣錦還鄉”的夙願。

徵罷方臘,宋江向徽宗提1要求,暴露2本質,有人認清得善終


劉邦打敗項羽,稱帝立漢之後,衣錦還鄉。

百姓夾道歡迎,卻也誠惶誠恐。劉邦卻並沒有擺出皇帝架子,而是平易近人。

還拿出築,教小朋友們唱《大風歌》。免除故鄉百姓徭役賦稅,鄉親感恩戴德。

劉邦的“衣錦還鄉”,很是成功。

關於“衣錦還鄉”的故事還有很多。蘇秦“佩六國相印”,衣錦還鄉,嫂子對他前倨後恭。

通過衣錦還鄉的各個事例,會發覺一個現象。衣錦還鄉之人,大多都是在故鄉處於很卑微的身份或貧賤的生活,而後飛黃騰達,回到故鄉,為得是彰顯自身的今非昔比。

然而,宋江在鄆城乃至整個江湖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家資豐厚,地位超然,他回鄉有個目的?

宋江為什麼衣錦還鄉?

宋江上梁山之前,譽滿天下。有個好人緣,好名聲。

可是,宋江上了梁山之後,一切都變了。

宋江衣錦還鄉,目的有三。

  • 一、漲聲威

宋江在鄉親的眼中,還是梁山上的反賊。

徵罷方臘,宋江向徽宗提1要求,暴露2本質,有人認清得善終


宋江接受招安後的情形如何,北擊遼國,四處平寇,這些光宗耀祖的英雄事蹟,因為離鄆城太遠,鄉人並不知情,或者知曉的不夠詳盡。

宋江回鄉,自然是要講為國出力,南征北戰的英雄光輝的形象,大書特書。

宋江在鄆城甚至濟州府中的聲威,水漲船高。

宋江威望愈高,名聲傳播愈廣,青史留名,也就順理成章之事。

  • 二、安民心

宋江在朝中做了大官。自然要讓鄉親們都知道。

宋江徹底洗去罪犯、反賊身份,成了朝廷要員,封疆大吏。

鄉親對反賊是怕,對官員是敬。

而且宋江終要赴任,留下兄弟們宋清在家。

官場現狀如何,宋江很清楚。宋清是個老實人,又是個農民,還做過反賊,難免以後會遇到一些麻煩。

宋江做了大官,滿鄉人都知道了,誰人還敢欺負宋清?即便官府想找茬,也得掂量掂量背後的大官宋江。

宋江此舉,為得是以後宋清的安全考慮。安撫鄉親之心,震懾官府之威。

  • 三、立宗祠

宋江衣錦還鄉,宋徽宗特意賞賜十萬貫。

宋江將這筆錢一半花費在修九天玄女廟。為得是感恩九天玄女曾經的救命之恩與授書指點之德。

徵罷方臘,宋江向徽宗提1要求,暴露2本質,有人認清得善終


另一半也是散於鄉親們。

宋江是大官,也不過是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算不得顯赫。再者,宋江雖然聲譽鵲起,也比不得大賢先聖。

此時的宋江,還沒有立生祠的資格。

宋江修九天玄女廟,又把剩下的一半錢財給了鄉親。

這是明顯的暗示意味。希望為宋江死後,立廟。

可惜鄆城人沒人明白。反而楚州人感念宋江顯靈,為他建了祠廟。

宋江也算是得償所願。

宋江衣錦還鄉,三個目的,達成兩個,也算是及格。

可是,這其中卻暴露了一個大問題。

宋江衣錦還鄉,暴露兩大陰暗面。

  • 其一,謀反之心

宋江雖曾是梁山好漢的頭把交椅,卻是反賊。不論是何緣由,以反賊身份或沾點反賊邊的關係,都不合適。

宋江回鄉後,感念九天玄女,為九天玄女重造廟宇。

徵罷方臘,宋江向徽宗提1要求,暴露2本質,有人認清得善終


九天玄女顯靈,是宋江上山返鄉時,救他一命。換句話說,九天玄女鼓勵宋江造反

宋江做了官員,回鄉感恩九天玄女,感謝曾經鼓勵自己造反之人。這其中可是有很嚴重的利害關係。

宋江此時是皇帝敕封的封疆大吏,是官。官與賊,勢同水火。宋江既然已經從賊到官,感謝的應該是宿元景,幫助他掙脫苦海,改邪歸正的大貴人。不是一個子虛烏有,勸他走邪路的九天玄女。

可見,宋江一直都有反叛之心。

所以,宋江曾多次拒絕晁蓋上山請求,非是不願落草,而是不想屈居人下。

江州潯陽樓上的反詩,也非酒後狂言。而是酒後吐真言,黃文炳沒有錯,算是含冤而死。

  • 其二,孝子之名

宋江還鄉,宋太公亡故。

北宋一朝,尤重孝道。官員父母亡故,兒子要立刻辭官回籍,守27個月的丁憂。

這丁憂期間,吃喝在墳前,不洗澡,不剃髮。停止一切娛樂與應酬。

官員丁憂必須上報,有隱瞞不報或不丁憂者,會受到朝廷處罰。

徵罷方臘,宋江向徽宗提1要求,暴露2本質,有人認清得善終


然而,宋江回鄉,發現宋太公靈柩,恍然大悟,父親已駕鶴西去。

一應喪事辦理後,重修九天玄女廟,又兩次大規模宴請。

一次是把全村人聚在一起,大吃大喝。是敘舊。

次日,又把全村人聚在一起,生猛海鮮。是慶賀。

父親新喪,宋江先敘舊,後慶賀。

之後,宋江很迅速的去上任了。說好的27個月丁憂期呢?

宋江平日裡的仁孝哪裡去了?

上次,宋太公詐死,宋江在梁山好漢面前,可是表現的痛心疾首,要自殺贖罪。

沒有梁山好漢在跟前,宋江不顧國家法度,不顧丁憂限制,飯局應酬,接二連三。還慶賀自己升官發財。

宋江的孝,不過是人前的孝,是假孝,做給別人看的。

結語

宋江歷來被冠以“孝義黑三郎”,晁蓋信任,武松推崇,李逵膜拜。

徵罷方臘,宋江向徽宗提1要求,暴露2本質,有人認清得善終


在衣錦還鄉,脫離梁山好漢的監督後,宋江拋去面具,還原本性,露出了沽名釣譽的真面目。

宋江的嘴上功夫,遠勝自身武力。一通忽悠,梁山好漢心甘情願成為他功成名就的墊腳石。

梁山好漢中也算有明白人,後認清宋江真面目,不再追隨於他,而是另謀出路,得善終。

一直死心塌地,受到矇蔽的吳用、李逵等人,下場淒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