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閱讀時間:《支付戰爭》

歡迎來到奇際,一起思維碰撞,擦出火花。


這是奇際分享的第28本書。


2015年2月18除夕夜,這天晚上有482萬人忙著用微信搶紅包。三天後,微信綁銀行卡多了幾千萬張,微信用這種方式從支付寶中成功的虎口奪食,移動支付市場的佔有率由20.6%上升到32.1%,支付寶從超過80%跌到了55.4%。


閱讀時間:《支付戰爭》


事後,馬雲感嘆,騰訊這次微信紅包的營銷策略如同偷襲珍珠港一樣重重的打擊了在移動支付上不可一世的支付寶。


支付寶也試圖通過增加社交屬性對抗,但是“校園日記”翻車,成為其歷史上的重大戰略失誤,支付寶從2016年的失敗中總結經驗,回到移動支付本身。


對於微信和支付寶的移動支付戰爭,我們可以說是耳目能詳。不過,在更早的時候,互聯網支付之祖,美國的PayPal也經歷了在現在看來絲毫不亞於微信和支付寶之間的支付戰爭。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閱讀一本很燃的書,埃裡克·傑克遜的《支付戰爭》。


1 加入“黑幫”


埃裡克·傑克遜和彼德·蒂爾是斯坦福大學的校友,他因為偶然的機會加入了彼德·蒂爾開的一家很酷的“黑幫”公司。


入職第一天,傑克遜發現這家叫康菲尼迪的“黑幫”公司的確與眾不同,他來到公司後沒有人一個接待他,甚至沒有人知道今天有新人入職。公司的人都在各忙各的,他只好找來一個人介紹說自己是新來的,那人哦了一聲,然後給他找了一個桌子,搬來一臺電腦,至於他今天來幹什麼,沒人管。


傑克遜懷著複雜的心情打開電腦,看見一個數字在跳動,這個指數叫“統治世界指數”,同時,還有一個新註冊的用戶數,這時是2413。


公司的產品是PayPal,這是一個互聯網支付工具。在2000年之前,人們購物需要去銀行匯款,麻煩且耗時,一去一來需要半個月時間,PayPal可以馬上轉賬,把交易的時間縮短到數小時之內。


新生事物通常難以被大眾快速接受。好在蒂爾是出了名的“硅谷人脈王”,他在公司尚未盈利的時候就拉了很多投資。為了把PayPal推廣出去,只要新用戶用PayPal支付就能賺到10美元。員工們做推廣大部分客戶都是來自的親戚朋友,推廣的速度並不快。


有一天,傑克遜收到一封郵件,內容是eBay上的賣家詢問能不能把PayPal的支付功能放在他的商品主頁上。傑克遜在eBay上轉了一下,發現這是一個絕佳的推廣PayPal支付的平臺。平臺的交易特點是小額,高頻,如果能解決支付問題,將大大減少他們的交易速度。


閱讀時間:《支付戰爭》


傑克遜馬上將這個想法告訴了蒂爾想得到公司的技術支持,沒想到蒂爾當時就立即說,很好,我要你接下來在兩個星期的時間花掉一百萬美元。


如何設計規則合理有效的花掉這100萬美元可比王多魚的挑戰大多了。傑克遜的方法是新用戶分享註冊PayPal,這樣新用戶和分享的人每人都能得到10美元。


這種病毒式營銷威力巨大,短短兩個月時間,用戶數增長了一萬個!經過開會討論,公司決定把全部的營銷和技術重心都放在ebay的用戶上。


2000年,公司發生了一件大事,公司和同樣做互聯網支付的X.com合併,主頁的網址改成了X.com,CEO換成了埃隆·馬斯克。這時的ebay也收購了一個支付公司billpoint,看中的是其背後的支持者,富國銀行。


這時的PayPal用戶已經超過了100萬,每天還會增加18000名用戶,公司一季度賺了120萬美元,但是他們的運營費用卻燒掉了2350萬美元,和馬化騰當初50萬賣身不同的是,蒂爾有一天突然出現在公司,要求相關的人放下眼前的工作,不停的給所有投資人打電話要求馬上將資金轉到位。


儘管大家不知道為什麼,但還是做了。過了一個月,互聯網泡沫破滅,納斯達克指數雪崩般的從5000點爆跌到1000多點,互聯網公司一片哀鴻遍野,血流成河,無數公司破產,員工失業。但是PayPal趕在泡沫破滅前融資了1億美元,幸運的躲過一劫。


2 eBay的進攻


面對不斷崛起的PayPal,ebay是既愛又恨,對ebay來說,他既有利於穩固自己的網購地位,同時也不受控制。為扶持billpoint,eBay將第三方支付的按鈕縮到很小,利用網頁優化,優先陳列的優惠政策培養billpoint,那些使用PayPal的賣家會被ebay放到後面。


這些動作產生的作用就是PayPal的用戶增速開始減緩。隨後,ebay又作了一個更絕的動作,他把用戶默認支付的選擇鉤放在了billpoint上。


這一招太狠了,僅僅過了一天時間,billpoint的支付份額就達到了10%!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如果任由其發展,PayPal的死期很快就可以預見。


對於PayPal來說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隨著用戶量的增加,為維護這些用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PayPal就已經疲憊不堪,每天無數的電子郵件和電話讓PayPal全員焦頭爛額,即使這樣,抱怨服務不好的用戶越來越多。


PayPal的運營也讓人堪憂。用戶每通過PayPal支付100美元,就會產生2.5美元的手續費,這筆費用一直是PayPal在承擔,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安全問題產生的費用,平攤到每個用戶身上又是1美元的成本。


閱讀時間:《支付戰爭》


公司經過討論決定,支付額度超過1000美元的用戶必須轉為付費賬戶。


這一舉動引起了用戶排山倒海的反對,無數人集體抗議,威脅一起抵制PayPal。

即使是有了前車之鑑,11年後的淘寶商城宣佈提高服務費,同樣引起了淘寶賣家包圍大樓集體抗議的活動,這一幕是多麼的似曾相似,在免費成為習慣後突然收費結果一定是剎不住車。迫於壓力,這個收費政策不得不停止下來。


第一次試圖盈利的嘗試失敗了,這時的PayPal每天要花掉15萬美元,外加遇到信用卡詐騙賠的570萬美元,眼看上次投的1億美元就要消耗殆盡。


埃隆·馬斯克不顧老用戶的一堆問題,讓工程師轉向開發WINDOWS NT平臺的2.0版本,這無疑是加速死亡的一步,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公司利用馬斯克外出的一次機會投票開除了馬斯克。


蒂爾重新迴歸,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網址由X.com換成了PayPal.com。在美國,X總是和色情掛上鉤,而所有人都知道Pay是支付的意思。


第二步,蒂爾讓所讓所有工程師暫停2.0版本,全力將工作放在提高更多的支付附加值和便利性優化上:用戶拉新獎勵5美元、在自己的頁面上分享PayPal的支付按鈕、如果用戶拍下某件產品,第一時間發郵件引導其用PayPal支付等等,這些方法成功的挽回不少份額。


美國是一個十分重視自由與公平的國家。我們在淘寶上買東西不能用微信支付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可是剝奪用戶的自由選擇權卻是不被美國人所能容忍的。最後,蒂爾不忘利用媒體和律師向eBay抗議其對第三方支付不公平的做法。


一系列的組合拳打下後,局面穩定了下來。工程師開發出新的更多的便利功能讓PayPal有了更強大的收費版,比如對於國際用戶的美元結算功能,多餘的資金轉為基金獲利的功能等等,PayPal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


2001年,從出生就受eBay的打壓,沒過過一天好日子的PayPal註冊用戶達到了500萬,每天2/3的支付升級成為收費用戶。


eBay的競爭意識也非常兇猛,他又下了兩手狠棋:


一 Billpoint找來visa一起策劃在聖誕節期間做免費支付的活動。


二 Billpoint改名為eBay支付。


免費的大旗再加上官方的誤導讓Billpoint的交易份額突飛猛進,新註冊用戶數一天就達到了之前一年半的總和!這種炸裂式的營銷手段堪稱商業史上的經典案例。


PayPal這時已經有了一季度740萬美元的收入,但是虧損仍然高達2540萬美元,蒂爾神奇的在互聯網泡沫破滅期間,納斯達克指數跌到1800點的情況下又拉來9000萬美元的投資。同時他還因為新的反詐騙算法幫助FBI打擊詐騙,在白宮受到了總統的接見。


對於eBay的誤導,PayPal製作了宣傳文件給每一個eBay用戶,教他們如何在eBay上成立商店,如何上架交易,如何用PayPal支付,這等於是從源頭就開始培養用戶。


PayPal還將eBay默認的支付方式鉤選Billpoint的行為進行曝光,這引起了媒體的興趣和大量用戶的反感。不喜歡被綁架的美國用戶將eBay的投訴電話打爆了。


3 PayPal越戰越勇


2001年9月,成立三年來從未贏利的PayPal宣佈提交IPO註冊請求,準備上市。在第四季度,PayPal在eBay的不斷打壓下仍然佔了1/4的份額。蒂爾深深的感到,把PayPal未來的命運和eBay捆在一起是一件極度危險的事情。公司開始大力發展線下支付,他們把拉斯維加斯放在了線下支付的首個試點。


2002年,PayPal成功上市,但是仍然與eBay打的不可開交,Billpoint放棄了原來的策略,開始複製所有Paypal的功能,eBay直接將支付按鈕用郵件的等式第一時間發送給註冊用戶。Paypal在支付頁面添加了交易成功的計數器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同時幫助用戶管理後臺,創建與eBay相似的用戶評級。


閱讀時間:《支付戰爭》


eBay三年來和PayPal進行過無數次交鋒,他們發現每一次的攻擊不但沒能阻PayPal,反而讓它不斷進化,變得更加大,更好用。


2002年10月3日,eBay以15億美元的的價格宣佈收購Paypal,PayPal的董事會投票表決,99%的投票同意收購,蒂爾敲下木槌,宣佈PayPal不復存在,這一刻,在座的所有人都哭了。


收購對PayPal來說是件好事,被eBay收購後PayPal可以專心致志的尋求發展,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全力去競爭,所有PayPal的員工還是保持原來的崗位,工作也不會變化,Billpoint那支隊伍將被解散。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文章的最後,是一份值得大家深思的創業名單,被收購後,公司的高管大部分都辭職再次創業:


彼得·蒂爾辭職後開了一家“創始人基金”的高風險創業基金公司。


馬克斯·列夫琴創辦了一個可以讓用戶製作數字幻燈片的公司。


戴維·薩克斯創建了一個電影製作公司。


魯洛夫·博塔成為了紅杉資本的合夥人。


埃隆·馬斯克創立了SpaceX。


保羅·馬丁創立了一家在線嬰兒產品商店。


文斯·索利托成為了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的發言人。


戴維·華萊士創立了一家名為Veritas的私立基督教學校。


傑里米·斯托普爾曼創立了Yelp。


瑞安·多納休創立了在線本地廣告公司HourTown。


斯凱·李創立了一家名為“斯凱·李設計”的時尚配飾公司。


…………


閱讀時間:《支付戰爭》


有人統計,在《喬布斯傳》中,喬布斯一共哭過157次,哭倒在地25次,大哭34次,淚流滿面42次。即使是大神,也有無數次的黯然時刻,每個人眼淚是一樣的,但想哭的念頭都不盡相同。


在PayPal的四年,所有人都沒有過過一天的安穩日子,也正因為如此,員工得到了鍛鍊,在經歷了種種高強度工作,壓力和困難,他們成為了一個可靠的人,更加寶貴的是他們歷練出面對困境也能全力克服的心態。


加入PayPal之前,他們是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年輕人,普通人有的毛病他們一樣沒少。在PayPal得到了成長,他們才有了駕馭困難的心態和創業的資本。


最著名的裡德·霍夫曼創立了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查德·赫利和陳士駿創立了在線視頻網站YouTube。


如果你在火箭上有一個位置,你還會計較坐在哪兒嗎?正確的做法是先坐下來再說。

閱讀時間:《支付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