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喬布斯拉著整個項目組的人去了衛生間,用手指著馬桶說:“我只要一個按鈕。我再說一遍,我只要一個按鈕

。”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據說這是當時ipone3概念設計時,喬布斯與研發團隊開會過程中的一幕。

當時市面上的手機都有若干按鍵,而喬布斯要求研發團隊把手機的案件刪除得只剩下一個——home鍵。

這就是iphone引領智能手機邁向世界的始端。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提起蘋果公司的產品,我們腦海裡蹦出的第一個詞,便是“簡潔”。蘋果公司的簡潔文化享譽全球,這得益於喬布斯對其產品極致的“刪減”,除了刪掉手機按鍵的iphone,喬布斯這些年做過“刪減”手術的產品不在少數。

如幫助蘋果公司佔領mp3市場的隨身聽產品ipod。

當初蘋果公司決定推出隨身聽產品時,整個mp3市場已經被眾多巨頭所瓜分,當時市面上mp3都帶有一個LCD顯示屏,它的作用讓用戶可以知道自己的mp3裡面有哪些歌曲,並按照自己的愛好進行排序或刪減。

LCD屏幕的存在,不僅讓mp3的體積無法進一步縮小,而且大大增加了它的成本。

而喬布斯直接把屏幕幹掉的,推出了不帶顯示屏的隨身聽iPod shuffle,這款產品對比市面上其他產品更輕薄、更富設計感。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喬布斯的邏輯很簡單,既然用戶在下載歌曲時,肯定是挑了自己喜歡的歌,那麼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讓他能夠在mp3裡排序或刪除歌曲?直接隨機播放就行了。

一開始其他mp3巨頭對蘋果這款產品並不感冒,認為它是功能上的“閹割”,並不具備產品優勢。然而iPod shuffle上市後立刻席捲整個mp3市場,佔有率直至74%。

另一個喬布斯在產品上“刪減”的案例,是在蘋果筆記本電腦上砍掉了開關鍵。

在《喬布斯傳》一書裡面裡提到,關於要不要在電腦上留開關鍵,喬布斯是這樣想的:“按下去——等待關機——再見”這樣的流程完全沒有必要。

所以蘋果筆記本電腦沒有開關,只要把筆記本一合,就是關機了。

喬布斯擅長在產品上做“刪減”,以至於我們都認為這是一種“減法策略”,而推崇推廣。

如果喬布斯在做減法,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缺少”呢?

用戶對於一款產品的需求是恆定增長的,這意味著什麼呢?

以手機為例,我們對它的最初需求是打電話,慢慢地我們需要他能夠聽歌、看電影、搜索資料……這個需求是恆定並且慢慢增長的。

產品用於滿足用戶需求的,就稱為功能。如果用戶需求在增長,那麼產品功能怎麼可能“刪減”而不被發覺?

按照這個邏輯,如果喬布斯再產品上的策略是“減法”,那麼用戶怎麼可能不察覺。

然而現實就是,ipone刪除了按鍵,我們沒有感覺到使用障礙;ipod刪除了屏幕,我們也沒有感覺到使用障礙。

這是為什麼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喬布斯並非在做減法,而是在做轉移。

喬布斯的減法實際上是“轉移式刪減”

1997年,DVD機問世,這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然而當時錄像機已經統領市場二十餘年,用戶並沒有丟掉錄像機專門去買DVD機的理由。

在這樣的背景下,飛利浦邀請

阿姆農·列瓦夫和系統性創新思維公司的導師阿米特·邁耶設計新款的DVD機。

經過一輪調查,他們發現DVD機之所以流行不起來,是因為它的外觀尺寸都跟原來的錄像機一致——他們決定將DVD機變薄。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當時的DVD機之所以體積減不下來,是因為在機上有一組按鍵面板和一個顯示屏,顯示屏的作用是顯示當前播放片名以及時間。

而仔細一想,DVD機上的面板按鍵,基本上遙控器都有,而顯示屏所顯示的內容,可以直接顯示在電視屏幕上,這兩樣東西完全可以不用。

減去了按鍵面板和顯示屏的DVD機,變得十分輕薄,與錄像機一下子拉開的差距,迅速佔領的市場。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在這場DVD機擴張的戰役中,表面上看到的是在DVD上做刪減,實際從本質上是一次功能的轉移:

控制面板的按鍵轉移到遙控器上,顯示屏的內容轉移到電視機上。

在這一輪“刪減”中,用戶對於這兩樣東西的功能需求並沒有變化,都可以滿足,就是因為飛利浦做的不是減法,而是轉移。

同樣的,喬布斯沒有在做減法,他所做的都是轉移:

ipone刪減了按鍵,實際上是把按鍵功能轉移在觸摸屏上;

ipod刪減了屏幕,實際上是把用戶挑選歌曲的功能轉移在他們下載歌曲的過程中;

蘋果筆記本刪減了開關鍵,實際上是把開關功能轉移到用戶合蓋開蓋的東西里。

成功的減法必然有功能轉移,沒有功能轉移的減法只能算功能閹割。

喬布斯就像一個魔術師,在刪減部件的過錯中,把功能轉移到你看不見的地方,所以你沒有感覺到違和感。

那麼,如何才能成功地進行“轉移式”刪減呢?

因地制宜,利用用戶身邊的資源

1999年11月,世界500強企業紐威爾公司為了一款新產品的設計絞盡腦汁。這款產品叫做—可拆卸式戶外收納箱

客戶對它有個特殊的要求:它要足夠輕,這樣用戶才能隨車攜帶,並且自行組裝,同時他需要足夠堅固,以便應付戶外的大風。

“輕”和“堅固”,似乎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你選擇在兩者之間折中,那反而是對兩種需求的閹割。

有沒有辦法兩種需求都滿足呢?有,那就是轉移。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他們將收納箱設計為兩個部分:收納體和底座。為了兼顧它的輕便性和穩定性,公司生產的底座為中空式,用戶可以在把它安裝到位後往其中填加水和土,以起到加固作用。

而這添加的水和土,都是用戶在戶外使用場景隨處可得的,換句話講,紐威爾公司將“加固底座”的功能,轉移給用戶使用場景裡的其他物品。

這種做法有點像前文所提到的DVD機。使用DVD機時,使用場景裡必然有電視機,那麼就把DVD機需要顯示的內容轉移給電視機屏幕,DVD機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帶顯示屏。

更常見的案例,我們在市面上購買充電寶時,基本上都是不配送充電插頭的,只配送一根usb線,這是因為既然買充電寶,自然是有手機的人,有手機就肯定有充電頭,配一根線讓用戶用手機充電頭充電就可以了,這樣的銷售方式大大降低了產品價格。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所以,因地制宜,考慮用戶的使用場景,讓場景中的其他必然存在的事物為我們所用,將功能需求轉移給它,這樣我們就能對我們的產品進行刪減工作。

向內觀察,產品內部功能轉移

因地制宜是尋找用戶外部場景的其他事物,而有時我們需要向產品內部觀察,讓功能在產品內部進行轉移。

拿飛行器來說,在大疆無人機之前,航模的遙控器上佈滿了各種旋鈕和按鍵,它們的功能是對飛機的平衡進行調整,這樣複雜的操作讓普通用戶無所適從。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而對比之下,大疆出品的民用級別無人機,只有一個開關兩個搖桿。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之所以能夠做這麼大程度的刪減,就是大疆將平衡調節的功能從按鍵轉移到飛控芯片上,讓飛機自己計算識別當前姿態,一鍵起飛自動平衡。

在產品內部做轉移,從用戶看得到的地方,轉移到用戶看不到的地方,這也是轉移式刪減。

喬布斯對ipone所做的刪減也是內部轉移,將按鍵功能轉移到屏幕上,在用戶不需要使用按鍵時,按鍵便隱藏了起來,這樣對於用戶來說便是“沒有了按鍵”。

巧借智能手機,將智能轉移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幾乎人人必備的物品,所以當今很多新產品都考慮到將部分功能借助智能手機來進行轉移。

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8位博士組成的科研團隊肯維捷斯,開發出一款手機外設Tipscope,那是一款貼在手機上的顯微鏡,藉助手機作為顯示屏,可以看到20-400倍放大的顯微鏡效果,同時可以拍照以及錄像。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2015年的 I/O 大會上,Google 發佈了一款適合 6 寸手機的 VR產品Cardboard。當時虛擬現實進入了風口期,微軟、LG等國際巨頭紛紛推出各種VR眼鏡,一款比一款高端,一款比一款昂貴,而谷歌則反其道而行,推出一個紙盒,這個紙盒摺疊起來就是一個VR眼鏡的造型沒有屏幕也沒有芯片,不過只要用戶把手機放到紙盒中,立馬就變成了VR眼鏡,這款成本只有2美元的虛擬現實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的熱捧。

喬布斯的產品那麼簡潔,為何我們不會覺得少了東西:談轉移式減法


想這些把智能手機作為產品配合使用的一部分,近年來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一個新的產品品類——手機外設。

手機外設顧名思義就是對手機設備做硬件上的擴充,藉助手機作為核心開發出來的硬件產品,前文所提到的Tipscope和Cardboard都算手機外設的一種,相信隨著手機功能的進一步強大,未來大部分產品都會把功能轉移到手機上,自己以手機外設的形態存在。

總結

蘋果公司崇尚簡潔,歸根到底是因為喬布斯擅長減法,然而實際上喬布斯的減法不是刪減,而是轉移,通過功能轉移實現產品的簡化,具體操作有三種方法:

第一,因地制宜,思考用戶使用場景裡的其他事物,進行功能轉移;

第二,向內思考,將用戶看得到的轉移事物,到用戶看不到的地方;

第三,藉助智能手機作為核心,將產品的智能模塊轉移到手機上。

只有進行了功能轉移的減法,才能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創造出極致簡潔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