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左邊愛奇藝,右邊 PPT

前言:


拓展屏的玩法,想必很多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雙屏/多屏方案對於提高工作效率來說,可謂大有裨益。

除了日常工作時處理文檔,雙屏之一用來看股票走勢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用法;對於狂熱的球迷來說,季後賽期間遇上喜歡的球隊比賽,無奈自己又要加班,這時候用雙屏一邊播放比賽,另一邊埋頭苦幹又成了不二之選。


但是,樓主上述提到的雙屏,多是普通家用/辦公用顯示器。對於很多商務人士來說,平時習慣了雙屏工作,一遇到出差住酒店,望著筆記本的單屏,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碰上運氣好的,還可以連著酒店的電視機湊合一下,但是更多的時候,只能一聲嘆息,然後不斷切屏……

很多硬件廠商也看到了這樣一個小眾卻無比剛需的市場,於是紛紛推出便攜顯示器產品。


樓主本文要展示的,正是這樣一款產品——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 ▲

另外,除了諸如“左邊愛奇藝,右邊 PPT”的玩法之外,在本文中,樓主還要分享一種讓手機秒變平板的方式!

下面開始進入正文。

外觀展示: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產品附件非常簡單,包含一臺顯示器、一個保護套和一條 C to C的數據線

顯示器通體黑色,在下巴的左下角位置,有顯眼的“ThinkVision”的 LOGO;保護套為毛呢材質,手感和視覺質感都相當不錯。保護套邊角處走線齊整,正面灰黑色毛呢比背面紅色內襯斜著少了一角,方便用戶拿取;數據線較粗壯,交換數據的同時可以實現供電。其兩頭均為 C口,對老式傳統筆記本的兼容方面並不友好。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顯示器除下巴之外的另外三遍寬度都極窄,達到了超極本的水準,實測僅 6.62mm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而機身最薄處,也就是顯示器的實際厚度,僅為 4.51mm,與官方標定的 4.4mm極為接近 ▲

這樣的邊框寬度和機身厚度,在同類產品中屬於絕對的佼佼者水準。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機身背面分兩段,一段是顯示器,另一段是底座,兩者以兩個轉軸連接 ▲

顯示器背面左上角位置有聯想的英文 LOGO——Lenovo;底座四個角落分別一個凸起的橡膠腳墊,正中一張標籤詳細標註了顯示器的各項參數以及各種認證;在底座靠近轉軸處,又有一條設計為紅色的分區。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該分區可以單獨掀起。關於這個分區的作用,此處暫且不表,下文另行詳述。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雖然是便攜顯示器,但是聯想的這款 M14依舊在底座位置設計了兩個如上圖所示的小孔,方便用來懸掛使用 ▲

一屏兩用,這個設計也算是非常注重細節的表現之一。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在底座側面,對稱位置有兩列縱向柵欄用於散熱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轉軸位置一個特寫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顯示器的接口分佈在底座的兩側。其中一側自左至右分別為 開關鍵/節能鍵、防盜鎖孔和Type-C口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另一側自左至右為 Type-C口、亮度調節鍵(明/暗)和模式切換鍵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底座和屏幕之間最大支持 -5°-90°旋轉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此時,如果將上文展示過的有紅色線條的分區掀起,底座和桌面之間將會形成上圖所示的一個夾角,讓用戶在使用的時候能夠獲得更加舒適的觀看角度 ▲

測試: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聯想的這款 M14便攜顯示器採用一塊 14英寸IPS面板,提供 1920*1080高清分辨率,最高亮度 300尼特,對比度為 700:1,提供 4ms灰階響應和 1670萬色顯,水平/垂直可視角均為 178°,色域 72%NTSC。另外,顯示器支持不閃和藍光過濾護眼功能。遺憾的是,機器並不支持多點觸控技術。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256灰階,索尼 A7直出

首先進行灰階測試,其結果如上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256灰階,索尼 A7直出

接著進行飽和度測試,其結果如上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256灰階,索尼 A7直出

最後進行的是漏光測試,其結果如上 ▲

測試顯示,聯想 M14採用的這塊 IPS面板,未發現明顯漏光;飽和度整體尚可;灰階測試表現也算不錯。當然,這種展示方法,實際觀測結果受讀者顯示器本身素質等因素影響,並非十分準確。僅供各位參考。

使用體驗: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聯想 YOGA S940

因為顯示器只提供兩個 Type-C口,且數據線同樣是 C to C接口,因此機器只支持 C口連接。本文樓主採用聯想 YOGA S940以及 2018款 iPad Pro作為測試。

因為沒有內置電池,所以在使用中,顯示器可以單獨使用 C口適配器供電,也可以用對應設備直接供電。

1、iPad Pro連接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用原裝的 C to C數據線連接 iPad Pro和 M14,此時 M14直接被點亮,並且顯示與 iPad內相同內容 ▲

因為 iPad Pro的特殊屏幕比例,所以 M14在同步顯示其內容的時候,兩側有大片留白。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利用這個功能,樓主和老婆躺在床上用平板追劇的時候,再也不用爭論平板應該放在靠近誰的那邊這種問題了。

因為 Ipad Pro採用 4K分辨率顯示器,所以兩者放在一起的時候,左側的 iPad要明顯更加細膩一些,並且色彩也要更加豔麗一點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單獨特寫 M14畫面,同樣細膩舒適 ▲

2、聯想 YOGA S940連接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連接沒有任何難度,依舊是將兩臺設備的兩個 C口用數據線連接即可,此時筆記本的顯示器便投射到了 M14上面。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設置將筆記本的顯示器拓展,而不是讓兩個顯示器顯示一樣的內容。

第一步,在桌面右擊選擇“顯示設置”;第二步,在下拉菜單“多顯示器設置”中選擇“擴展這些顯示器”即可。當然,如果你要單純同屏,則選擇“複製這些顯示器”選項即可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完成上述設置以後,我們就可以實現“左邊愛奇藝,右邊 PPT”的快樂生活的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但是因為兩個顯示器分辨率不同,所以部分 APP在使用中無法完美擴展——除非,將 S940的顯示器分辨率設置成 1080P使用 ▲


3、手機秒變平板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上文樓主已經提到,這款 M14除了利用平板或者筆記本直接供電之外,也可以單獨外接電源——而這個功能,就是為手機等無法高功率輸出的設備而設計的。


當 M14選擇其中一個 C口單獨供電之後,用數據線通過另一個 C口與華為 Mate 20Pro連接,此時手機畫面很神奇地投射到了顯示器面板上 ▲

但如果僅僅是這樣,頂多算是手機投屏,根本不值一提。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此時,在手機下拉菜單中,選擇“電腦模式” ▲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瞬間,M14上顯示的畫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聯想的這款便攜顯示器上顯示的內容瞬間變成了傳統的電腦圖標,而手機的整個觸摸屏,則自動變成了一塊觸控板。此時,用戶在手機屏幕上滑動手指, M14上對應的鼠標開始移動。

和筆記本觸控面板一樣,雙擊代表打開,操作起來甚是方便!

至此,手機搖身一變,竟然成了一臺平板

總結:

讓手機秒變平板—聯想/ThinkVision M14便攜顯示器使用測評

那麼應該如何評價這塊聯想 M14便攜顯示器呢?


首先,從僅 14寸的尺寸和不到 0.6kg的重量來說,這塊顯示器確實非常便攜,配合毛氈護套,非常適合商務人士差旅使用。顯示器分辨率中規中矩,色域等參數素質尚可,完全滿足日常辦公

需求。

但是遺憾的是,為了輕便,M14犧牲了內置電池,只能依賴平板或者筆記本供電——這無疑會大大降低移動設備的續航時間;當然,用戶也可以使用外接電源供電——然而此時可移動性和用戶體驗開始下降。

另外,若說這塊 IPS面板還有什麼短板,樓主認為如果加入觸控,將會大大提升其競爭力和用戶體驗。

關於 M14的應用場景,樓主在本文用三種常見設備,提供了三種思路。實際上,第一種連接 iPad略顯雞肋;第二種拓展筆記本顯示器對於商務人士來說非常實用;第三種將手機秒變平板,用於應急簡直神器!

最後,歡迎各位提供更多便攜顯示器的可玩思路,分享更多分屏專用軟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