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蜂大講堂之“養蜂規模忌貪多求大”

張大利(遼寧省畜牧業發展中心,遼寧 興城 125100)

中蜂是我國飼養的特有蜜蜂品種,具有采集零星蜜源能力強、繁殖性強、消耗飼料少等優點,適宜偏僻山區專業或副業飼養。我國幅員遼闊,多數山林地區都具有豐富的蜜粉資源,但交通閉塞,轉地蜂場不方便利用。而中蜂卻適宜在這種地方生存繁衍。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中蜂遺傳資源保護力度的不斷加
強,中蜂數量顯著提高,中蜂蜜也因其天然、營養、藥用價值高等特點備受消費者歡迎,價格頗高,因此在全國形成了一股飼養中蜂的熱潮,規模不斷擴大。但經過多年的發展,這種快速擴張的蜂場,最後成功的卻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筆者根據多年的調查瞭解,現將中蜂規模化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和總結,並根據自己的切身感受提供一些建議,供大家借鑑參考。

1 、中蜂規模化飼養的基本情況

傳統養殖一般飼養幾群或幾十群,一般很少參與人為管理。而規模化飼養則是指飼養中蜂的數量達到百群以上,一般以活框飼養為主或輔以土法飼養。中蜂規模化飼養者一般都是有一定的養蜂基礎,嚐到了飼養中蜂的“甜頭”,於是,開始快速擴張,發展到百群以上;二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闆,看到了中蜂的巨大商機,通過簡單的瞭解便決定投資飼養中蜂,他們自己對養蜂不懂,主要是僱人飼養。總體看,這些人飼養熱情較高,卻忽視了飼養中蜂的技術性和風險。他們覺得飼養中蜂很容易,老百姓不用管理都能飼養,更何況還有專人管理,所以盲目貪多求大,而到實際飼養時,才體會到飼養中蜂的不易,各種問題不斷,最終以失敗收場。

2、 導致蜂場擴張失敗的主要因素

2.1 、飼養技術欠缺

養蜂是一門科學,涉及面比較廣泛,同傳統的粗放飼養有天壤之別。傳統方法主要是靠“天養”。完全靠蜂群自然發展,很少有人工管理成分。而規模化之後需要科學飼養和管理,不但需要了解中蜂的生物學習性,還要掌握飼養技術、預防和控制疾病、合理利用蜜粉源,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飼養技術欠缺主要體現在 2 個方面。

2.1.1 、疫病的防控能力差

近幾年來,由於環境和天氣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中蜂病害的發生幾率也大大提高。中蜂囊狀幼蟲病的發生較為普遍,特別是北方廣大地區,由於中蜂囊狀幼蟲病為害,給蜂群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導致中蜂蜂群價格不斷提高。雖然該病現在已經能夠用藥物控制,但依然是中蜂的最大威脅。由於規模化飼養後蜂群數量多,管理有一定困難,加之防疫消毒的觀念淡薄,常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諸如歐洲幼蟲腐臭病、巢蟲等多有發生。

2.1.2 、蜂群越冬效果較差

中蜂越冬是中蜂管理中的重要一環,特別是在北方廣大地區,由於冬季漫長,飼養者缺乏蜜蜂越冬管理經驗,如沒有計劃地繁殖越冬適齡蜂、秋季最後一次取蜜較晚、飼餵越冬飼料較晚、冬季保溫過嚴等。加之近幾年來暖冬的出現,常導致越冬蜂群大量死亡,輕者影響了蜜蜂的發展,嚴重者導致全場毀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2 、管理不到位

許多規模飼養的場主都反映,想找個“好人”很難。由於飼養中蜂場地大多在深山,遠離人家,條件相對比較艱苦,願意承受這種辛苦的人不多。即使是 能承受這種艱苦環境的人素質也不高,在深山沒有人督促管理的情況下,很難自覺將蜜蜂管理到位。如蜂群擺放不合理、夏季不能及時遮陰、飼料缺乏沒有及時飼餵等。在這種管理情況下,蜂群極易出現問題。

有的蜂場養一二百群蜂,分二三個場地,而在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很難管理到位。因中蜂的分蜂性較強,大多數蜂場又不會人工育王和人工分蜂,多采用自然分蜂的方式繁殖。而分蜂期又相對比較集中,如果不能及時發現,造成大量蜂群飛逃。而且蜂場大了以後,蜂群的大小不均,在高溫乾旱季節,外界沒有蜜源,蜂群間就會產生盜蜂,由於蜂場規模較大,轉場十分因難,最終導致全場蜂群逃群、垮群。而且胡蜂等蜜蜂的敵害也十分猖獗,嚴重威脅蜜蜂的安全,大大增加了蜜蜂的管理難度。

2.3 、天氣及蜜源條件的影響

養蜂和農業生產一樣,基本屬於“靠天吃飯”。近年來,由於整體大氣環境的不斷惡化,極端天氣日趨頻繁,暖冬、大風、冰雹、暴雨、高溫乾旱時常發生,不但直接影響蜂群的正常生產、生活,而且也嚴重擾亂了蜜粉源的泌蜜規律,導致蜜粉源缺乏,大大增加了中蜂的飼養難度。加之管理不到位,蜂群的損失更加嚴重。

3、 中蜂規模化飼養的建議

發展中蜂是一項很好的產業,但也沒有那麼簡單,光有熱情是不行的,它涉及到資金、人員、當地的蜜粉源條件、中蜂蜜的消費市場等各個方面,而且還有較大的風險性。因此,在飼養前一定要綜合考量、慎重發展。

3.1 、充分考慮中蜂規模化飼養的風險性

飼養中蜂也和其他養殖業一樣具有一定的風險,特別是建規模飼養場,需要較大的投入。一是蜜蜂和蜂機具都需要採購,1 群蜂的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有的地區更高。蜂機具、藥品也需要購買;二是人工,投入 1 個人工每年也需要幾萬元;所以 1 個百群的蜂場綜合投入也得一二十萬元。在飼養之前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承受能力。

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養蜂是靠天吃飯,如果高溫乾旱或是長期陰雨等不良天氣、蜜源植物不流蜜,不但沒有收入,而且還會賠錢,蜜蜂沒有飼料 的時候還需要飼餵。同時,受各種疾病威脅。中蜂很容易受到巢蟲、螞蟻、胡蜂的危害,而且還有中蜂囊狀幼蟲病、歐洲幼蟲腐臭病等病害,如果不能有效地防治,極容易導致全場毀滅。其他因素如管理不善,造成中蜂飛逃、盜蜂等情況的發生也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3.2 、當地要有良好的蜜源和環境條件

當地的蜜粉源要充足,即要有主要蜜源,還要有豐富的零星蜜源,才能保證良好的收益。因不同地區蜜粉資源不同,不是任何地方都適合飼養中蜂,飼養中蜂大多集中於植被豐富的山林地區,而且同一地區蜜粉資源的分佈也不均衡,因此建立較大規模的中蜂飼養場要充分考慮蜂場周圍的蜜粉源情況,是否夠用、是否能夠採集較多的商品蜜,應根據當地的飼養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此外還要考慮是否有西蜂干擾。目前,西蜂飼養數量龐大,而且流動性強,對中蜂的飼養構成了較大威脅,而且中、西蜂飼養糾紛也有所上升,要充分考慮到和西蜂保持有效的隔離。

3.3、 飼養人員要有良好的技術和責任心

要發展規模化蜂場首先要解決“人”的問題。蜜蜂需要人的管理,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決定了蜜蜂飼養的好壞,如果飼養場的主人是養蜂的行家裡手,則可以直接參與或指導。二是飼養人員要有良好的責任心,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光有技術而沒有責任心,蜂也不會養好,如果不是自己親自養,最好和飼養人員的切身利益掛鉤,使其像管理自己家的蜂群一樣去管理,這樣才能將蜂群管理到位。

3.4 、要有良好的消費市場

有的地區消費者對中蜂蜜的認識程度較高,產品也很好銷售;而有的地區銷售則比較困難,甚至和西蜂的蜂蜜價格一樣,存在產品滯銷的問題。在決定大量飼養中蜂時一定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再決定是否擴大規模。

綜上所述,中蜂飼養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特別是規模化飼養不僅涉及人力、財力,還有飼養管理技術、責任心、環境氣候等多重因素。飼養者應儘可能以“少而精”為根本,在各方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擴大規模,由少到多、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切忌盲目貪多求大,得不償失。


中蜂大講堂之“養蜂規模忌貪多求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