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談盜蜂的一些觀點及體會

作者:黃成泰(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新風路 2 巷 1 號之一,廣東 佛山 528211 )

盜蜂的危害大家都清楚,在這裡就不提了,主要對盜蜂的一些觀點及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要談的是盜蜂的情緒,以在我省採荔枝蜜為例。荔枝剛開花,蜜蜂在採蜜時發現花一天比一天多,所以採蜜並不積極,當花開到中期時蜜蜂採蜜的積極性才不斷提高。到了後期,蜜蜂外出採蜜時發現花一天比一天少,採蜜積極性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了一定程度便由量變到質變,由採集情緒變為盜蜜情緒,會經常出現搖蜜時蜜蜂衝入搖蜜桶搶蜜的現象,我們叫“追機”或“搶桶”。同時會到其他蜂群裡去搶。

採蜜與盜蜜是兩回事:採蜜是從植物上採集,有益無害;盜蜜是從其他蜂群中搶奪,對養蜂是有害的。也有例外,如 1996 年荔枝花期,由於附近蜂場少,加上後期一直是好天,所以一直到蜜源即將結束時取蜜都沒有出現搖蜜時蜜蜂“追機”的現象。這是蜜蜂採蜜的積極情緒在進蜜量緩慢下降的情況下也在慢慢釋放而沒有轉變成盜蜂情緒。相反在採蜜高峰時天氣突然變化,蜜源中斷,蜜蜂高漲的採蜜情緒無處發揮會轉為盜蜂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蜜蜂採蜜情緒的慣性也可在養蜂生產上得以利用。例如在早場地荔枝花蜜快結束時,蜜蜂的採集情緒已非常高漲,此時如轉地到還未大流蜜的場地時蜜蜂會保持原來的高漲情緒而積極採蜜,使早已從繁蜂場地進入該場地的蜂場望塵莫及。中蜂進場後一般都會鬧分蜂,但從早場轉到下一個場地時都不會鬧分蜂,而會積極採蜜。

本人近年來將數十群意蜂 (繼箱) 與近百群中蜂同場飼養,度夏場地附近有細葉桉而不多,在 6月份桉花結束時意蜂常常因採不滿蜜而去盜中蜂,所以我在桉花結束前將意蜂喂足,將繼箱上的蜜脾貯滿,使意蜂採蜜積極性慢慢降低,這樣中、意蜂才能相安無事。否則很容易出現盜蜂,屆時則要花很多精力才能擺平。

蜜蜂在採集方面還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在流蜜的中前期,並不喜歡採我們放在蜂場上的蜜脾和搖出來的蜂蜜,而喜歡到樹上採集花蜜。搖出來的蜜不是更 現成嗎?花蜜要進行“深加工”。原來蜜蜂在採蜜時就像人們用吸管喝飲料,太濃了就會吸食困難,所以蜜源充足時蜜蜂喜歡吸食含水量約 50%的花蜜。由於意蜂的吻要大一些,所以意蜂喜歡吸食的濃度要高些。當蜜源不斷減少或缺蜜時,蜜蜂對花蜜濃度的要求就會降低,最後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 稀的稍差的都會去搶。

盜蜂應與蜂種有關, 20 世紀 90 年代因飲料還未盛行,我地蜂蜜暢銷,因此本人就開始對意蜂進行定向選種。任何蜂種都沒有十全十美的,當時我認為即使其他方面差一些也要產量高,例如同樣的蜂你能繁到 10 框我只有 6 框,而我 6 框蜂能有你 10 框蜂的產量時,我還省了飼料及人工,轉場也不用搬得那麼辛苦。到了 1998 年冬蜜時雖然獲得豐收,但在流蜜中期開始出現盜蜂,退場後全場通盜,後來只得將蜂分放各處,直到翌年 2 月份有大量油菜花盛開時盜蜂才停止,結果每群蜂由三四框平均剩不到 1 框。1999年採荔枝蜜時用的還是冬糖育的王,產量達到平均每框蜂 6 kg 以上,但盜性強是很麻煩的事,只好換種。採集力強的蜂種並非盜性都強,守衛力強的蜂種也能止盜。

蜜蜂是用嗅覺來尋找食物,所以盜蜂與氣味有關,一些氣味較濃的蜂蜜如鴨腳木蜜等就容易引起盜蜂,但盜蜂對被盜群氣味有時會有專一性,如在1999 年左右廣東佛崗縣水頭鎮冬蜜場地曾出現少見的一幕: 1 個來自遼寧一百多個繼箱群的意蜂場出現通盜,全場蜂你盜我搶連天空都變了顏色,附近約300 m 內的稻田裡有近 10 個蜂場,最近的只有一路之隔,卻都沒有受到盜蜂干擾。2015 年春繁時,在附近 200 m 左右有近 200 群意蜂,本人的意蜂被盜了近 10 群 ,而被盜群附近有近 60 群中蜂卻沒有 1群被盜。

鴨腳木蜜氣味很濃,蜜蜂對其非常敏感,採過鴨腳木蜜的蜂場特別容易引起盜蜂,所以有的蜂友將蜜搖出再喂足白糖後才轉場,這樣可大大減少鴨腳木蜜的氣味,減少盜蜂發生的幾率。

盜蜂對被盜群位置有記憶,出現盜蜂時如將被盜群搬走,盜蜂會對旁邊的蜂群繼續攻擊, 所以要搬走 的應該是盜蜂群。本人曾將一字排列而有多個盜蜂群 的意蜂全部蜂箱位置倒轉 180°,由於全場蜜蜂都要尋找巢門,所以盜蜂立即停止。但當蜂群恢復正常後盜蜂又出現,這是因為蜂箱在蜂場的位置沒有變,盜蜂很快又憑著記憶找到被盜群的位置。當 1 群蜂盜另一群蜂時,只要將其位置對調,盜蜂立即停止,這是因為把蜜蜂的記憶打亂了——本來記憶中應該從東邊盜蜜到西邊,而自己的家已從西面搬到東面了,哪有將自己的蜜盜給別人的道理!此法對 1 群盜 2 群有效,對 2 群盜 1 群效果沒那麼好,但不適用於意蜂和中蜂之間。

有一次本人在採冬蜜後將發生嚴重盜蜂的意蜂場中約 10 群蜂搬到另一個地方分散放置,結果依然猖狂互盜。馬上將它們圍成 1 個井口狀的圓圈,由於箱體是 35 cm 寬,所以圓圈內徑只有 1 m 多,盜蜂馬上停止,以後這圈蜂群再沒有發生盜蜂。後來發現在這個蜂箱圈上再加 1 層空箱或變為繼箱使其成了煙囪狀效果更好。

我認為蜜蜂回巢基本是水平狀飛行的,當蜂箱未成井口或煙囪狀時蜜蜂回巢就要經過水平飛行和垂直飛行,即由平面飛行變為立體飛行,這樣是否由於認巢難度加大而使盜蜂行為停止呢? 《蜜蜂的行為》 一書也提到:再嚴重的盜蜂,如果搬進弄堂 (衚衕) 放蜂,能馬上得到制止。不過在荒郊野外是很難找到衚衕來放蜂的,圍個小圓圈倒是容易得多。

2015 年由於氣候等原因,冬蜜未滿花已不多, 1 月初轉場回家後由於缺蜜源巢內又有鴨腳木蜜味,所以蜜蜂較亂,白天都不能開箱檢查。加上氣候惡劣,經過大量喂糖後仍有數群被盜。1 月中後期寒流來襲,蜜蜂近 20 d 不能正常出巢活動,到 2 月 4 日天氣好轉,蜜蜂盜性消失,不但白天可以喂糖,隨時檢查中蜂或意蜂都沒有其他蜂來干擾。所以用冷藏或幽閉等方法是可以使蜜蜂的盜蜜記憶逐漸消失的。

在取蜜期,搖蜜時如出現蜜蜂“追機”嚴重時(特別是冬蜜),可在夜間取蜜,但較辛苦和麻煩。本人採用關門取蜜法,在早上蜜蜂出勤前把全場蜂群的巢門關上,搖蜜時把第一箱巢門打開然後取蜜,取完蜜後再打開第二箱巢門繼續搖蜜。等打開第三箱搖蜜時第一箱抖落在巢門附近的蜂已進得差不多時把第一箱巢門重新關上,如蜂進巢慢就遲一些再關,這樣開一箱關一箱搖一箱,整場蜂就只有二三箱巢門是開著的,這些蜂剛搖過蜜所以不會盜。等全部搖完蜜後稍等片刻再將全部關上的巢門打開,這樣可避免因搖蜜時引起的盜蜂或“追機”造成的損失。不過附近還有蜂場時他們最好也能關巢門協助,如果附近蜂場較多不能配合,此法也有一定作用,因為剛搖過蜜的蜂群內部秩序大亂是完全沒有防守能力的,全場關了巢門起碼減少了本場的自我攻擊。

中意蜂混養的蜂場,雖可採用防盜器來防止意蜂攻擊中蜂,但缺蜜時檢查中蜂有時會有意蜂來干擾,此時可先把意蜂群巢門關上再檢查中蜂。

談盜蜂的一些觀點及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