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嗨,姑娘。

你也曾一個人旅行過吧。

尤記得,

我獨行源於那些古鎮古巷。

於是,一個人,

一個緊挨一個的去了那些陌生卻又執念的地方。

不如,從南潯開始吧。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時光回到2015年的時候,想象還真是有些久遠呢。

人稚嫩、鏡頭裡的事物也是稚嫩的。

隔了這麼遠,再來看,卻依舊被那夕陽餘暉的金燦燦打動。

不如,等疫情結束。

再去一趟南潯吧,一個人也好,兩個人也罷。

我想要生活多一點生動的想象……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南潯,古鎮。

湖州南潯區,江浙兩省交界處。

一處有橋、有水、有樹蔭;有光、有風、有波紋的地方。

明清時期的南潯是江南有名的蠶絲小鎮,更是一個人文資源充足、中西建築合璧的江南古鎮。

南潯,有一部分,在景區之外。

今日的這些照片便是景區外的南潯。

半夢半醒,是我那幾日閒逛一直在腦海中晃的詞彙。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南潯、有水。

古鎮以南市河、東市河、西市河、寶善河構成的十字河為骨架,其間又有許多河流縱橫交錯,沿著河分佈的是一棟棟臨水而建的民居,不知怎得,總覺得,他們出了自家的後門,便可划著船、沿著水勢去到任何地方。街巷也是隨著河水走勢而分佈,以南東街、南西街為串聯,構成了十字型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

十字河兩岸形成商業街道,既有傍水築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鄉小鎮風貌,又有眾多高品質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園林,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與大宅園林交相輝映的街區特色。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南潯、有橋。

南潯自古以來就有“十步一橋”的說法,據清朝時期的史料統計,在橋樑數量最多時期的清朝同治年間,南潯鎮上的橋竟然有107座,到如今南潯的橋樑也有幾十座之多。

通津橋:位於東大街古運河之上。原名潯溪橋,後改名通津橋,長28米,寬4米,上下各有踏步33級。始建於宋朝時期,為單孔石拱橋。此橋是南潯眾橋之首,是十字形水系的交叉點,明清時期這裡曾是南潯非常繁華的絲織品交易地!

洪濟橋:位於南潯東柵、跨運河,也叫新橋。此橋是一座石拱橋,但它的建造年代現已不可考。站在古橋上,看南潯風光,而洪濟橋的東側是最佳的拍攝點。去南潯一定不要錯過喲。

廣惠橋:橫跨南市河,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修築年代現在已經不可考,長18米,寬3.32米,橋的高度為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級!最好辨認的方式便是廣惠橋橋頭有兩個石獅子。

除了這三座古橋之外,南潯大大小小還有其他的古橋,穿河而行。

其實,古橋對於南潯而言,不止是橋,更承載著南潯這千年來時光留下的痕跡。

到了南潯,一定不要忘了去尋一尋,這些有名或無名的古橋。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南潯、更有樓。

在南潯開放的那一部分裡。有一處是最與眾不同的存在。

它叫做,百間樓。

顧名思義,有百間樓舍。

百間樓河東起東吊橋,北至柵樁橋。百間樓沿河蜿蜒而建,長約400米,為明代萬曆禮部尚書,南潯人董份所建。百間樓因兩岸傍河建樓百間,又架長板石橋連接兩岸故稱為“百間樓”。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沿河而築的百間樓並非是一間間的複製,有的樓為充分利用空間而築騎樓;有的樓則前連披簷,便可行一步有一寸的景,心裡便也生出了些許的喜悅。這些建築的設計可以在雨季避雨,夏季遮陽。而百間樓的封火山牆,有三疊式馬頭牆、也有琵琶式山牆,各樓之間又有券門相隔,沿河的石砌護岸整齊。可見百間樓的建築即保持了明代建築風格,又具有清代建築遺韻,是具有典型江南水鄉風味的民居樓群建築。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聽起來,輝煌氣派的百間樓,當你走近他,確實另外的一種感覺。隱秘而憂鬱。河水中的倒影,安安靜靜地,我似乎聽見這百間樓的哀鳴。站在河對岸,一間間樓宇前,有坐在小凳上的老人、有行走著的遊人、更有安靜呆在石板上的釣魚人……他們都成了這百間樓的陪襯。

當我從樓宇窗戶縫隙中,看見癱坐在屋內的老婦人,一瞬間,有些悲傷。

對於我們而言,這裡是一處新奇的地方,或觀賞、或遊覽,於她們而言,不過是狹小的家。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南潯,一處靜謐而獨有韻味的古鎮。

只是不知道,多年後的她,現在的境況如何?是否依舊自在?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南潯古鎮,其實包含挺多的區域。今日所說的是東大街以東的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為主的東北區域;第二區域是南潯旅遊景點的富集區,有張石銘故居、劉氏梯號等景點分佈其中。還有一區域是由小蓮莊、嘉業堂、文園等景點組成的中心景區。

南潯,除了橋、水、樓……還有那些深藏功與名的人。

南潯古鎮素有“文化之邦”和“詩書之鄉”之稱,出現過許多著名人物,如民國奇人張靜江,“西泠印社”發起人之一張石銘,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等。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嗨,姑娘。

等疫情結束,不妨去一個古鎮晃一晃吧。

時光慢下來,趕走這段時間的浮躁。

不妨,去南潯可好?

江浙交界的一座千年古鎮,曾有107座古橋,是最後的江南水鄉

TIps:

南潯百間樓這片區域:免費

南潯古鎮其他區域門票:100元。

交通:湖州站→湖州客運集散中心→K181→泰安路汽車站→162路終點站,步行抵達南潯古鎮。

住宿:古鎮內有很多民宿或者酒店,都可不錯。南潯站也在建設中,未來南潯至上海最快將只需20分鐘左右,比現有大巴路線快了至少1個半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