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伊朗電影,是世界電影中的一股清流,也是一股勁流。

從《小鞋子》到《天堂的顏色》,從《白氣球》到《櫻桃的滋味》,伊朗電影一次又一次地證明著它們的實力與價值。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小鞋子》《天堂的顏色》《白氣球》《櫻桃的滋味》

看到標題,一些人肯定就已經知道,我今天要說的是另一部曠世佳作——《一次別離》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這部伊朗電影,以30萬美元這樣一個近乎於開玩笑的成本,橫掃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柏林金熊獎&銀熊獎在內的多個重要獎項。

就在同一年,耗資6億多人民幣(將近1億美元)的《金陵十三釵》,也承載著中國電影“衝奧”的決心。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張藝謀信心滿滿地將自己這部作品遞交給了學院,但是卻沒有下文——甚至連提名都沒有入圍。

直到今日,網上還能搜到大量文章和影評,試圖去分析《一次別離》為什麼能打敗《金陵十三釵》。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於84屆奧斯卡金像獎上

但其實,這樣說真的不太客觀。這兩部電影甚至都沒有機會能“打”起來。

這裡我絕對沒有踩一捧一的意思。《金陵十三釵》自有它的優點與缺點。

然而,幾乎所有看過《一次別離》的人,都會對這部電影給予極高的評價。

八年過去了,它在 Rotten Tomatoes 上的新鮮度依舊保持在 99%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也就是說,平均每100個人中,只有1個人選擇了“不推薦”。

而在苛刻的 Metacritic 上,它竟獲得了95分的高分,位列“MTC影史最佳榜單”第55名。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國內評分網站豆瓣電影也將其列入了“Top250榜單”,評分高達 8.7分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下面,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影片。

眾所周知,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

伊斯蘭教在伊朗是至高無上且不容置疑的。即便是法律,也比不過一本《古蘭經》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而本片的故事,所展現的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中的社會現狀。

納德和西敏,是一對兒中產階級夫婦。伊朗的中產階級,這一點尤為重要。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從事著體面的工作,住著比較大的房子,兩個人開著兩輛車。

他們代表著伊朗的社會精英。

電影一開始,他們就對簿公堂,要離婚。

原因很簡單,也很奇葩:

西敏希望一家三口能移居國外生活,從而給女兒更好的成長及教育環境;但納德堅決不同意,因為納德的老父親患有老年痴呆症,行動不便,且時刻需要照顧。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西敏與納德在公堂上爭吵不休

西敏好不容易申請下來的簽證,就快到期了。

因此西敏決定和丈夫離婚,並向法院申請將女兒判給自己,便可獨自帶女兒出國生活。

然而法官卻擲出了愛國靈魂拷問,讓西敏幾度語塞。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第一句和第四句為法官的質問

最終,西敏的的請求被駁回。

氣憤的西敏認為納德不理解自己的苦心、不在乎女兒的未來,便賭氣回了孃家。

西敏走後,納德感到分身乏術,遂聘請了一位護工瑞茨照顧父親。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由於丈夫忙著打工,瑞茨需要一直帶著小女兒

瑞茨象徵著廣大的伊朗底層民眾。

在納德和西敏這樣的社會精英面前,他們的姿態無疑是相對卑微的。

為了微薄的薪水,瑞茨每天和女兒輾轉數趟公交車,來到納德家照顧他的父親。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但納德的父親上廁所也需要幫助,依照《古蘭經》中的教義,瑞茨感到禁忌重重。

有次納德的父親尿了褲,瑞茨不忍老人一直溼著,便打電話向教會進行諮詢,在徵得特例允許下,她為老人洗了澡。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瑞茨是善良的,她只是太辛苦、壓力太大了。

正如納德也是正直的,他只是沒有心思也沒有必要去關懷所有的疾苦百姓罷了。

因此,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份脆弱的僱傭關係還是土崩瓦解了。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某天納德接著放學的女兒特梅一起回家,到家後發現護工並不在,而自己年邁的父親竟然躺在地上,手被綁在床上。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而且納德發現自己抽屜裡的錢少了。

隨後,瑞茨回來了,納德憤怒地質問她為什麼把老人綁在床上。

瑞茨感到悔恨萬分,但她解釋道,她真的有急事需要出一趟門。她說通常老人都會在那個時間段睡覺,因此她才出此下策。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納德緊接著質問她關於錢的事。

瑞茨堅稱她絕對沒拿過錢,怒不可遏的納德命令她趕緊出去。

瑞茨希望能把今天的工錢結一些給她,納德表示絕無可能。

在爭執地過程中,納德試圖將她趕出門外,但失手將其推倒。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悲傷的瑞茨領著哭泣的小女兒走了,但真正的衝突由此才剛剛開始。

瑞茨流產了。

瑞茨的丈夫怒而將納德告上法庭,但隨後的事情發展卻越來越出乎意料。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瑞茨的丈夫怒火難抑

首先,納德知不知道瑞茨有身孕,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如果他不知道,那麼在爭執雙方各自有理的情況下,這算是一次意外。

但如果他知道,那麼依照《古蘭經》的教義以及伊朗的法律,這算一種謀殺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瑞茨在納德家曾提到過自己的身孕,納德的女兒特眉、以及特眉的家教,都知道瑞茨有孕在身。

那麼納德是否知道?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瑞茨和女兒,在跟特眉的家教聊天

她們在聊天的時候,納德身處其他房間在忙事情,他是否聽到過她們的交談?

納德堅稱自己不知道。同時,納德也不相信自己的那一推能讓瑞茨流產。

瞭解納德為人的家教,手按《古蘭經》發誓她相信納德是不知道的。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但在隨後納德與女兒特眉的一次交談中,敏感的特眉無意間察覺父親其實知道她們之前的對話。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因此特眉的證詞變得尤為重要。

最終,特眉做了偽證,讓父親免於牢獄之災,也讓自己的家庭沒有進一步瓦解。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似乎所有悲慘的後果都由護工瑞茨一家獨自承擔了。

此時西敏也介入了這件事的調解。

她出於對瑞茨一家的同情,更出於她不希望這件事進一步影響特眉的生活和學業,她提出了一筆不菲的賠償金,以便息事寧人。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可事情就在隨後又出現了新的轉機。

瑞茨找上西敏,向她坦白任何人都不知道的實情:

在納德推她之前,她就已經檢查出孩子流產了。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其實,就是她把老人綁在床上出門的那次,她去的就是醫院。

她不敢告訴自己的丈夫,因為她丈夫期盼著用這筆賠償金來償還債務、維持生活。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但她更不敢接受這筆錢,她不忍心讓納德與西敏承擔他們本不應承擔的後果。

她知道如果她什麼都不說的話,就背棄了《古蘭經》對她的諄諄教誨,就背棄了阿拉真主。她的孩子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西敏聽完後思緒萬千。但她最擔心的還是這樣下去會滋生新的矛盾與爭執。

因此她還是建議瑞茨默默地收下這筆錢,讓此事儘快結束。

送錢的那天,兩家的氣氛緩和了很多,彷彿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

納德將錢交給瑞茨,但卻要她手按《古蘭經》發誓,是自己推她的那一下導致了她的流產。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暴風雨還是降臨了。

納德與西敏一家離開了。錢有沒有留下,我們不知道,也不重要了。

但我們知道,瑞茨和她的家庭陷入了更深的問題與矛盾之中。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正如在全片的結尾,納德和西敏還是走向了徹底的離婚。

法官問特眉希望跟誰繼續生活,特眉讓自己的父母暫時先回避。

法庭外的走廊上,納德和西敏在等待宣判結果。

我們也不知道特眉的選擇,這同樣也不重要。

但我們知道,這個家庭最終走向了那逃不開的“別離”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電影在一片沉默中結束

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需處理好的三對矛盾。

那麼作為被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一次別離》,在這方面可謂是登峰造極。

我們可以來數一下這部電影中暗藏著多少種矛盾。


1、人與環境的矛盾

1.1、人民與國家的矛盾:

當中產階級開始選擇逃離時,就證明國家正面臨著巨大的隱患。

西敏想逃離伊朗,但生活的種種現實情況卻如同桎梏般將其牢牢拴住,使其力不從心。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這個矛盾是本片的序幕。

1.2、人民與宗教的矛盾:

在這部電影中,比比皆是。

對於伊斯蘭教,我不甚瞭解,也不便過多評價。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當《古蘭經》的教義與現實生活出現分歧時,是選擇接受現實並默默承受著內心的譴責?還是堅守信仰並看著現實生活在眼前逐漸失控?

這道題,似乎影片裡的角色沒人能寫出正確答案。

2、人與人的矛盾

2.1、納德與西敏的矛盾:

西敏認同並嚮往歐美價值觀,而納德則代表著對伊朗本國的眷戀與留守。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與之(暗暗)對應著的是,西敏更注重年輕一代的成長環境,而納德則更注重對老一代應盡的責任。

2.2、精英階層與底層民眾的矛盾:

這是本片中最主體的一對矛盾。

在精英階層眼中,他們既不需要了解底層民眾的生活,更沒義務去和底層民眾換位思考。

而反過來,底層民眾也永遠無法理解精英階層以及富人階層的心理。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他們懼怕與這些階層的人打交道,因為面對那些人,他們永遠處於被動,沒有話語權。

所以,相對於欺壓或仇富,井水不犯河水似乎已是一種最“恰當”的相處模式了。

但他們其實都意識不到,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

當西敏離開後,納德只能依靠底層民眾來照顧自己的父親。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是瑞茨承擔了那些他無暇顧及的髒活累活,讓他可以安心上班、接送女兒上學。

而瑞茨,以及她的丈夫,也都是依靠去給各種精英階層的人打工來賺錢養家。他們需要那些有錢人僱用他們幹活。

當這兩個階層發生交集時,各種矛盾就會暗潮湧動。

2.3、成年人與孩子的矛盾:

在影片開始時,特眉與瑞茨的女兒,曾一起在特眉的家中玩桌上足球。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那時的兩個孩子,還都活在天真與快樂之中。

當成年人之間捲入了謊言與爭吵的旋渦時,這兩個孩子的生活也隨之悄然改變。

特眉承受著本不該她承受的謊言與秘密。她為了父親而出庭作偽證,卻在回家的路上獨自以淚洗面。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瑞茨的小女兒,或許對大人們之間的種種事情似懂非懂。

但當本片最後,所有的矛盾都在瑞茨家爆發時,聽著自己父母那絕望的哭泣與吼叫,她露出了陰鬱而怨恨的眼神。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她們的父母用階級矛盾提前結束了她們純真的童年,然後這種矛盾在她們的心中蔓延開來並傳承下去

她們是無辜的犧牲品。

3、人物內心的矛盾

西敏一直在做著到底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而堅持出國、還是為了一個完整的家庭而留在伊朗的心理鬥爭。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納德將瑞茨推倒後,內心則在做著承擔或是逃避責任的鬥爭。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然後納德將這種鬥爭強加到了女兒特眉的身上,特眉要在真相與正義、和謊言與包庇之中做出內心的選擇。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而瑞茨作為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她的內心更是矛盾重重。

這部伊朗電影用30萬成本拍出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他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心結,而他們做出的種種選擇,又彼此互相影響、互相作用。

最終,當上述所有矛盾都交織在一起時,導演也完成了他對伊朗社會現狀的一次批判,以及對信仰危機的某些思考。

正所謂以小見大。正所謂實至名歸。

互動:大家還看過什麼好看的伊朗電影呢?歡迎在評論區推薦和互動哦。


【END】

大千世界,無非電影。

別忘了關注、轉發、點贊哦。你們的認可,就是我堅持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