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農村俗語:父母是條龍,向誰誰受窮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總有流傳下來的各種各樣的風俗老話。而這些也都是長輩們的生活經驗,所總結出來的。那父母是條龍,向誰誰受窮到底是什麼意呢?

以前的時候,沒有計劃生育。有著多子多福的說法,所以一家有幾個是正常的。

孩子多了,當然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為人父母如果偏向哪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往往以後都會過的不盡人意。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

農村俗語:父母是條龍,向誰誰受窮是什麼意思呢?

從古至今,如果對哪個孩子過度溺愛,被溺愛的這個孩子會變得肆無忌憚,做什麼都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不管是誰錯了,父母都只會批評別人,而原諒自己。所以他就會持續犯錯。

在家裡,大家都可以讓著你。但是長大後步入社會,誰也不會讓著你,更不會替你背黑鍋。這樣下去,被溺愛的孩子性格勢必不會為人處事。以為別人都要讓著他。一個被溺愛的孩子,除了身體上不能吃苦,心裡承受能力也要差一點。這樣下去,怎麼可能會混的好呢。

農村俗語:父母是條龍,向誰誰受窮是什麼意思呢?


而從小就懂得禮讓承擔的一方,性格方面也更加謙虛有禮,有責任心。對待工作也靠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這樣的人日子自然越過越好了。

其實父母在對孩子的時候,應該一碗水端平。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做人做事的品德。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

作為父母也要樹立自己的權威與規則。使得孩子享受父母同樣的待遇。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其自身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甚至奠定了一生的基石。

農村俗語:父母是條龍,向誰誰受窮是什麼意思呢?

最後分享一個小故事,以前我們臨村有一個老人。辛辛苦苦養了2個姑娘,4個兒子。以前的日子本來過的就比較苦,大家都是飢一頓飽一頓。想著孩子長大了,就好了就可以享福了。這麼多孩子,老人對最小的小兒子是最上心的。什麼好吃的好穿的都給他。2個姐姐,3個哥哥都早早的輟學在家幹活。幾個孩子小小年紀就出去打工賺錢幫襯家裡。賺的錢都給了家裡幫小兒子上學。老人是指望著小兒子過好生活呢。可能小兒子從小就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也不想幹。就會吃喝玩樂。剛開始家裡有幾個姐姐哥哥賺錢,日子還過得去。後來大家都各自成家了,就沒有補貼他了。沒錢就找老人要。最後老人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才後悔把兒子養成敗家子。

農村俗語:父母是條龍,向誰誰受窮是什麼意思呢?

看來父母不是好當的,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