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新手想要養殖蜜蜂,這幾點務必注意,一般人都不願意多說的乾貨


新手想要養殖蜜蜂,這幾點務必注意,一般人都不願意多說的乾貨

一、喜歡貪脾:新手常犯的毛病甚至在一部分老手身上也出現,盲目往蜂群裡加脾加礎,弄得脾多於蜂。

二、喜歡貪群:對某些養蜂人來說,總愛貪群,見箱內有4-5脾就分群。

三、蜂病亂施藥:好的養蜂高手,一年四季甚少發生蜂病的。一旦發病,會針對性地施藥,很快會得到抑制。

四、白頭蛹便是巢蟲:我幾乎在所有論壇見一談到白頭蛹,幾乎所有的跟貼者都說是巢蟲所為。

五、輕信複式移蟲:育王是養蜂工作中重要的一環,為了達到所需數量和及時換王的目的,經驗老到的蜂人就會採取移蟲育王。

六、雙王同群:現實養蜂操作中,除極少數養蜂玩家喜搞“雙王同群”,真正以養蜂為業的從來不搞這無謂遊戲的。

七、中蜂亂喂代用飼料:中蜂與意蜂都是蜂,但性情和愛好是有明顯的區別。

八、越封閉越好:對於這個問題,蜂友們各抒己見,莫衰一是。根據鄙人的經驗,還是通氣好。

九、飼料不消毒:來路不明的飼料一定要經過消毒後才能喂蜂。多數養蜂人將白糖煮溶後倒入花粉裡攪拌發酵一夜後就拿來喂蜂。這是極不嚴謹也不科學的。

1、花粉裡有可能潛在爛仔的“病菌”或中囊的“病毒”,以及其它引發各種疾病的菌毒。

十、搖蜜一掃光:多數蜂友幾乎是見蜜就搖,並且一搖就將整箱蜜脾搖盡。

飼養知識:

1、症狀

患蛹病的蜂群封蓋子脾顏色變暗,封蓋下陷,部分封蓋被工蜂咬開,露出死蛹。死蛹體色由白色逐漸變成灰白、淺褐、深褐、暗褐色。死蛹無臭味,挑取無絲狀物,易被工蜂清理。

死蛹多呈乾枯狀,有的呈溼潤狀。感病幼蟲乾燥、萎縮、光澤感差,養蜂者稱之為幹蛆。

部分死蟲為淺黃色,患病群巢門外可見到各色死蛹。部分幼蜂發育不良,體質衰弱,有的無翅,有的只有1對翅或3支翅,無生產力,常飛出巢後就不能返巢而死於蜂巢附近。患病群蜂王腹部膨大、翅外張,容易死亡。

2、蛹病防治

蜜蜂蛹病是一種病毒病,它的發生與蜂種、環境條件、飼養管理等密切相關。通過研究和防治實踐證明,必須進行綜合防治。

選育抗病蜂種,由於蜂場採取近親育種的方式育王,使蜂種退化,蜂群抗病能力降低,這是蜜蜂蛹病廣泛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長遠和大範圍來看,一方面要有計劃地引進良種,進行遠緣雜交,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要進行抗病育種,國內外已有選育抗病品種的先例。這是一項長遠而經濟的防治蜜蜂蛹病的方法。

抗病育種可從生產、科研兩方面著手。生產上,可以有目的地從患病蜂場中選擇不發病或發病較輕的蜂群,培育蜂王和種用雄蜂。但要注意,一定要殺滅患病群雄蜂,保證蜂王與種用雄蜂交配。

在科研上,可利用雜交選育、突變育種等方法,選育抗病品種。蜂場在引種時,必須對蜂王隔離觀察一段時間,確認無病後方能用來育王。注意衛生條件蜜蜂蛹病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故為蜂群創造良好的衛生條件可預防或減輕發病。

在春秋季,要選擇背風、向陽、乾燥、清潔、蜜粉源豐富的場地。不應將蜂群放在陰暗、潮溼、溫度起伏比較大的場地及汙濁的地方。蜂箱、蜂具、巢脾要妥善保管,經常保持清潔乾燥,並定期消毒。對患病群進行蜂箱、巢脾消毒時,可用福爾馬林、蜜蜂消毒靈等。

加強飼養管理用優良抗病蜂王換掉病群蜂王,這是防治蜜蜂死蛹病的重要環節;飼養強群,緊框縮脾,保持蜂多於脾,注意蜂群內子脾不要太多,以保證幼蟲能得到足夠的飼餵和孵育;加強保溫措施,防止巢內溫度上下起伏;保證蜂群內有足夠的優質蜜粉飼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