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西北郊6.8千米處,通天岩石窟開鑿於唐朝,興盛於北宋,至今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被譽為“江南第一石窟”。

通天巖風景區由摩沙岩石山組成,是一處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區。多天然巖洞。其一巖洞頂有一竅,相傳上可通天,故名。主要有通天巖、翠微巖、忘歸巖、同心巖、廣福寺、玉水池、一滴泉、玉巖亭、惜春亭和群玉閣等10多處景點。


通天巖風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在贛州城的西北郊,處於武夷山脈、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的交匯地帶,屬亞熱帶的南緣,呈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據資料統計,3-5月通天巖平均雨日為55天,總降雨量為628毫米。大風、冰雹、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為40站次。雨日、暴雨之多,災害天氣頻率之大,皆為全年各季之冠。通天巖在盛夏7-8月,白天最高氣溫一般都在36℃以上,但早晚氣溫一般均在30℃以下,雖然白天較炎熱,但少酷暑。11-1月通天巖晚上輻射冷卻,氣溫可降至零下,形成霜冰澆凍。受強寒潮襲擊時,可產生固體降水或冰凌天氣,但機率很小,平均每年降雪日數只有1-2天。

通天巖風景區

P自然資源

2009年通天景區有國家二類保護植物3種,名貴樹木種類有81種,其它樹木種類有22種。如:羅漢松、大頭典竹、桂竹、圓柏、樟樹、菩提樹等。景區內森林覆蓋面積為86%,空氣負離子平均值高達8.2萬單位。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翠微巖在通天巖的西側,相距僅十數米,相傳為宋代隱士陽孝本隱居之所。懸巖上及洞壑內,佈滿了摩崖題刻和龕像。除一軀彌勒造像外,其餘皆為汪雕羅漢群像和高浮雕單體羅漢像,共計八十二軀,宋氏題刻19品。由翠微巖西行,穿過林蔭小道,有石梯180餘級。

忘歸巖

忘歸巖俗稱東巖,又名太和山,因巨石橫空,形若踞獅,又名獅巖。在此巖洞前後的峭壁上,鐫刻有摩崖龕象七軀,摩崖題刻50品。題刻中,最為著名的是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王陽明題詩:“清山隨地佳,豈心故園好。他得此身閒,塵寰亦蓬島。西林日初暮,明月來何早。醉臥石床閔,洞雲秋未掃。”。

摩崖造像

通天巖風景區現存的摩崖造像,可劃分為四組,一是位於通天嶧與翠微巖相交接處的8尊菩薩造像,8尊造像開鑿於唐代末年,開通天巖摩崖造像之先河,其中兩尊觀音菩薩造像保存最為完好,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二是位於通天巖山崖部,由五百羅漢拱衛著的毗盧遮那佛及文殊普賢兩脅侍的組群造像。這組造像開鑿於北宋中期,規模最大,氣勢最為恢宏,三是以僧人明鑑為主施造的單龕十八羅漢像,開鑿於北宋後期,是通天巖摩崖造像的精華所在。四是位於翠微巖,由虔朱氏施造的彌勒佛像等,開鑿於南宋初年。


通天巖風景區以江西最大的石龕造像群著稱於世,共有石龕279座,石刻造像248尊,內容均為佛像神祗,多屬唐宋時期作品。這些石刻,現存97品,其中宋代33品,餘則為清代以後或佚名者作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有唐宋時期的窟龕315處,共計造像359軀,造像主要分佈於忘歸巖、龍虎巖、通天巖主巖和翠微巖四處,其中,忘歸巖正面保存有羅漢像1尊,背面保存有羅漢像6尊,龍虎巖保存有羅漢像3尊,其餘造像均分佈在通天巖及與其相

通天巖風景區

毗鄰的翠微巖。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風景區

通天巖之名源於“石峰環列如屏,巔有一竅通天”。離市區6.8公里的景區交通便利,是一座開鑿於唐朝,興盛於宋代的石窟寺,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被稱為“江南第一石窟”。

古時曾有一位大仙想保住贛州城的好風光,他在蓬萊仙境挑選了兩座十分漂亮的仙山,想把這兩座山放在儲潭西岸和東岸的儲山一起鎖住水口。當這位大仙挑山走到通天巖附近時,不料被這裡的土地公公發現了,這位土地公公看見如此漂亮的兩座仙山,心想何不把它留在本地呢?於是這位土地公公便學公雞叫。神仙是不能在白天做事的,因為他們怕被凡人看破,回不了仙界。這位大仙正挑山行走,忽聞公雞報曉,以為天就要亮了,便慌忙將兩座山撂下就走了,以後,這兩座仙山便留在了通天巖。至今,通天巖景區的忘歸巖和禮佛巖,各有一個貫通的山洞,傳說就是當年那位大仙挑山時用竹扛串出來的。


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王陽明在贛州任贛南巡撫,後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平定過“宸濠之亂”。陽明先生在忘歸巖題刻一首五言詩:“青山隨地佳,豈必故圓好,但得此身閒,塵寰亦蓬島。西林日初暮,明月來何早,醉臥石床涼,洞雲秋未掃”。

蘇軾落職過虔(即贛州)時,曾多次遊覽通天巖。至今這裡還保存有陽行先、蘇東坡、李存3尊刻像,並有東坡真跡。宋代秘監陽孝本(字行先)及進士李存自熙寧年間辭官從京師還贛後,曾隱居通天巖20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