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專訪之一:我要是管控更好,興許不會出現問題

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專訪之一:我要是管控更好,興許不會出現問題

(《中國經濟週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張燕|海口報道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第46期)

11月14日上午,在海口市國興大道的海航總部大廈,陳峰在重返一線擔任海航集團董事長4個月之後,首次接受了《中國經濟週刊》、《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3家媒體專訪。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用風雨飄搖來形容海航這艘商業巨輪的處境並不為過。自2017年6月以來,海航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困境,持續多年的高速擴張模式戛然而止,這艘巨輪的掌舵者也審時度勢,從活躍全球的激進大買家轉身為交易場上資產處置的大賣家。

但轉變尚未完成,2018年7月4日,海航集團董事長王健突然離世,這令一切雪上加霜,也令外界對海航的未來命運充滿猜疑和擔憂。

畢竟,過去數年,帶領海航實施多元化和全球化高速擴張戰略的人是王健。王健突然離世後,此前早已淡出海航業務一線的陳峰不得不重回一線,出任海航集團董事長。

4個月來,臨危出山的陳峰對海航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企業治理改革,從戰略轉變、業務瘦身到組織架構的調整等等,不一而足。

如今,海航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了嗎?流動性困難解決了嗎?王健離世後,海航經歷了什麼?陳峰能否帶領海航安穩度過此次風波?

針對外界紛紛擾擾的質疑和猜測,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專門接受了《中國經濟週刊》等3家媒體的專訪。

專訪前,陳峰感慨說:“一年的時間,一切都是翻天覆地。這個世界是沒辦法預計的。”

他慶幸海航及時的審時度勢,挽救了自己的命運。

關於海航危機:“過去一年,海航已經死了一輪”

《中國經濟週刊》:過去一年,外界對海航的質疑不絕於耳,海航究竟發生了什麼?

陳峰:過去一年,海航遇到了很大的風浪,可以說是死過了一輪。外面對我們各種爆炒,什麼好人,都會被爆炒死。

藉著中國改革開放大潮,海航用了25年發展成為一家世界級的航空公司。在去年之前可以說是一路高速發展。雖然中間也有些波折,但是創造了世界企業的奇蹟。併購風靡全球,全世界都覺得海航的錢多,用併購的方式取得了企業迅速的成長。

海航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有它特定的模式,應該說海航把實體經濟和國內金融市場、資本市場以及海外市場用得很好。這是海航取得成功的原因。但是天下的事情沒有永遠順利的。海航25年當中遇到過很多困難。比如說非典,比如亞洲金融危機,但是那個時候海航沒有現在規模大,也引不起這麼多媒體關注。

海航在資金流動性上的確遇到了一些問題。

這幾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環境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海航被中國和世界的很多因素攪在了裡頭。海航當了一次出頭鳥。把希爾頓酒店收購以後,西方媒體把我10年的公開講話全部收集起來,最後酸溜溜地講,這窮小子哪來的。

《中國經濟週刊》:海航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困難?

陳峰:環境變化以後,很多金融機構和銀行對海航採取了觀望的態度,要看海航到底會不會有問題,使得海航的信譽在金融市場蒙受了巨大損失。有疑問是自然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一度對海航“只收不貸”,在這種情況下,海航在債務市場和銀行市場上一共還了1000多億的債務。任何一家企業遭遇這種情況,都會出現流動性的問題。

海航遇到了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困難、成長中的煩惱。外部環境變化是一部分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出在我們自身。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海航對宏觀形勢判斷失誤,自身發展偏離主業。慾望太大,經驗不足。在前幾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海航的速度和節奏都出現了問題,沒有預計到環境變化以後可能帶來的結果。諸多因素構成了根本的原因,我們對大勢的變化沒把握準確,形勢判斷不對,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就遇到了流動性的問題。

外部環境永遠在變化。你判斷準一點,你經驗多一點又穩當一點,這不就沒事了嗎? 所以問題還是出在我們自身,首先我得檢討,我要是管控更好一些,興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中國經濟週刊》:目前海航資金鍊是否得到緩解?負債的情況如何?

陳峰:近年來海航的負債率在逐年下降。現在的負債率是59%,這放在全球的企業中來看並不算高,尤其是航空企業,很多航空企業的負債率要達到70%~80%。一點負債都沒有的企業是不存在的。目前海航在剝離非主業的相關產業,處置完這部分產業之後,海航的負債率估計還會下降。

今年以來,海航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對非主業業務的處置力度,堅定不移去槓桿,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和配置,目前資金鍊情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眼下海航總體經營情況良好,各項業務工作穩中有增,整體安全生產狀況良好,局面基本穩定。

關於王健離世:“王健的去世當然是一個意外”

《中國經濟週刊》:您怎麼看王健的去世?

陳峰:這當然是一個意外。他去上天堂了,這給了媒體爆炒的料,還編出一大堆故事。他去世當天,我飛去了法國,親眼看見,一個小坡上的一個百年教堂,教堂外邊的一堵牆就10多米,下面全是石頭。他喜歡冒險,他要照相,不然他不能掉下去,就這麼簡單。

6月份的時候,我過生日。我過生日他都送生日禮物。當時他人在香港,送了我一個犀牛角,王總是屬牛的,這是他的珍藏。我是什麼都沒有,他什麼好東西都有。我捨不得花錢,我得花在有用的地方,在貧困地區。

他還送了一個紅色水晶的工藝品——一個大肚子蛇,因為我屬蛇。這個蛇的肚子很大,我估計他是想形容我很包容。

他後來老去香港,我們的交流少了點,香港的服務業太好,他愛吃,能吃那麼大一桌,覺得什麼都好吃,我呢什麼都不能吃,就吃得簡單一點兒。

《中國經濟週刊》:王健去世後的這4個多月來,您經歷了什麼?

陳峰:原來大量的工作都是他在做,我特清閒去做我自己該做的事。現在這一切超過了我的預期。我突然又奔到了業務第一線,好傢伙,痛苦不堪。事情鋪天蓋地,一開始我還有點適應不了。我調整半天。

過去的這100多天,的確是海航發展歷史上非常重要、艱難,又極具風險和挑戰的一段時期。王總的意外離世,加上前期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風險,導致海航人心浮動,前期發展所積累的問題一併暴露出來,使海航面臨著極其困難的局面。一方面要強有力地把住安全閘口,又不能有半點差錯,還要應對到期的債務、處置資產,更要為轉型發展進行一系列準備。

4個月以來,海航全體員工團結一致、眾志成城,開展了一系列公司治理改革工作,明確了當前海航的主要工作任務:第一,全力處置資產;第二,保證航空安全;第三,聚焦航空運輸主業,推進轉型發展。

現在負面消息少多了,這說明我們還是很有成果的。

《中國經濟週刊》:過去一段時間,您的兒子陳曉峰進入了海航董事會,海航人事做了較大的調整,這是基於什麼考慮?

陳峰:陳曉峰的調職是王總離世前一星期安排的,當時任命他為董事長助理,這事他沒有和我商量過。

至於別的人員調整,主要是為了配合戰略轉型的需要,調走了一些過去負責資本市場運作的人員,安排了一些海航成長起來的,懂航空業務的人員來更好地適應。

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專訪之一:我要是管控更好,興許不會出現問題

海口,國興大道上的海航總部大廈。(《中國經濟週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關於資產處置:“聚焦航空主業,非主業的,再盈利也不要。”

《中國經濟週刊》:自2018年以來,海航一直在持續出售以金融、地產為主的資產。目前資產處置的進展如何?

陳峰:今年以來,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堅決落實“聚焦航空運輸主業,健康發展”的戰略要求,海航一直在積極推進與航空運輸主業不相關資產的處置工作。目前累計完成近3000億元規模的資產出售。海航處置資產的決心很大,堅持聚焦主業,非主業的資產,再盈利也不要。但是處理的速度離我們預期的速度要慢一些。主要還是由於環境的變化,市場上出現了資金緊張的問題。

海航出售的資產主要是地產和金融兩個方面。地產包括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主要城市的辦公樓、商業和住宅物業。同時還有一些境外待出售物業。金融方面,正在積極與監管機構和潛在買家溝通出售金融機構股權。業務板塊的調整與擴張是根據宏觀經濟環境和國家戰略需要來確定的。

《中國經濟週刊》:海航處置的一些資產非常優質,會不會捨不得?

陳峰:的確,海航所處置的一些資產非常好。但人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就怕猶豫、捨不得。人的一切都是過程,一切對我來說,都是該我經受的。

過去海航做大,現在要做精。我們就是聚焦航空主業,非主業的,不留懸念,再盈利也不要。這就斷掉了人的慾望,人慾望太大,什麼都想要,這捨不得,那也捨不得。人哪,永遠放不下,永遠是想貪慾越多越好。其實,物多為患。

《中國經濟週刊》:發展戰略突然出現這麼大的調整,會不會帶來一些不適應和新的挑戰?

陳峰:挑戰一定有。我16歲就進入了航空這一行。航空業本身就是一個成本高、風險大、利潤低的行業。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健康發展,需要形成航空主業和航空主業相關聯的產業鏈。比如航空地面服務、航空食品、航空飛機租賃、航空保險康復等等。這也是海航確定的戰略挑戰原則,立足航空運輸主業,以航空租賃、航空技術為輔助支撐平臺,夯實主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實現創新發展。

我們的管理理念也要變化。過去海航主要以增長為目標,現在要以將航空主業做精做好為目標。過去是張開十指搞擴張,現在是攥緊兩個“拳頭”做實業。

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專訪之一:我要是管控更好,興許不會出現問題

關於海航的未來:“冥冥之中,我們抓住了命運給的機會。”

《中國經濟週刊》:在您看來,海航最危機的時刻已經過去了嗎?

陳峰:危機正在逐步過去,一定會過去,一定可以過去。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民營經濟遇到的困難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同時,也要認識到,這些困難是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一定能在發展中得到解決。

回顧25年的發展歷程,海航也遇到過很多的溝溝坎坎。但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給海航指明瞭發展方向,明確了“聚焦航空運輸主業、健康發展”的戰略要求,讓海航更加堅定了戰勝當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沒有黨和國家的支持,海航不可能度過這次的困難。海航過去的輝煌成就和此次再生,就是黨和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最生動案例,也是改革開放40年來、海南建省辦特區30年來經濟發展的縮影。海航發展的每一個腳步、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凝聚著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凝聚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和支持。所以我說“不忘初心跟黨走,紮根航空報黨恩”,這話一點沒誇張。

海航是一滴水,國家和社會是一個大海,這滴水放入大海之中,才永遠不會乾涸。海航25年來能在商業上取得奇蹟,是因為這個偉大的時代,在中國的商業奇蹟中,海航是改革開放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沒有這個大背景,絕無可能。

《中國經濟週刊》:在過去這段艱難的時期,海航特有的文化和使命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陳峰:海航的企業文化是經過海航人25年摸索出來的非公經濟企業文化,結合黨的文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現代企業制度文化形成的企業文化組合體。海航的企業文化有三個基本基因,第一個基因是黨的領導和黨的思想工作構成的文化;第二個基因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裡凝結的智慧,只有瞭解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才能有真正的自信;第三個基因,海航是一個跨國企業集團,必須以全球最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提升自己,才能管理好企業。因此,我常常強調,全體管理幹部員工要在黨的建設、中國傳統文化修養、現代企業制度文化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修養。

我自己每天都在學習,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同時也在做讀書筆記。海航企業文化是海航人的傳家寶,是海航人的精神力量,是塑造企業價值觀、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我們當前遇到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丟失了海航人的傳家寶、丟失了做人做事的正確方法,丟掉了海航企業文化的精神內核。我常常告訴幹部員工,要把企業文化作為自己工作、生活、提升修養的重要依託。管理幹部要把黨的群眾路線、黨的思想工作融入到海航事業和海航企業文化當中。要不斷團結員工,用心去做事業,用實際行動帶領員工重塑海航精神,重溫海航企業文化。

《中國經濟週刊》:海航能挺過這次風浪,是因為順勢而變,變得及時嗎?

陳峰:變得太及時了,我還早變了一下。你看我們去年、今年初遇到流動性問題,冥冥之中,當然這不是我們預期的,只能說我們迅速抓住了命運給的機會。

關於陳峰個人

《中國經濟週刊》:海航平穩度過之後,你自己有何打算?

陳峰:我是被迫出山的,能不能平穩過度,要靠大家的努力,靠我們是不是能堅定不移地貫徹黨中央的指示,得到國家的認同,也靠全體海航人共度時艱的決心和團結的力量。

度過以後,我還是回去做我自己的事。我說,對人世間的這些事情不必太執著。該發生的一定發生,不該發生的一定不發生。

我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不吃魚,就吃點草(素食),而且還吃得很少。但你看我健康營養都不缺。我規定自己每天做功課,每天讀書,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國文化精粹,還有歷史。我每天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把黨的方針政策,把中國文化精粹讀了以後,摘抄一段,這能使自己增加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