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李淵哀求李世民放過10個孫子,聽到一個人名後,李世民一個不留

隋朝末期,群雄割據,最後李氏家族奪得江山。李淵在長安即位為帝,建立唐代。李淵即位後,唐太宗封為秦王,根據嫡長子繼承製,李建成天經地義成為皇太子。待天下太平後,李建成聯手李元吉擠兌唐太宗,說起來也並不是李建成等人壞,而是李建成要想取得成功繼位,必須徹底清除身邊的威脅,自古以來帝王皆是這般。

李淵哀求李世民放過10個孫子,聽到一個人名後,李世民一個不留

隋朝末期,群雄割據,最後李氏家族奪得江山。李淵在長安即位為帝,建立唐代。李淵即位後,唐太宗封為秦王,根據嫡長子繼承製,李建成天經地義成為皇太子。待天下太平後,李建成聯手李元吉擠兌唐太宗,說起來也並不是李建成等人壞,而是李建成要想取得成功繼位,必須徹底清除身邊的威脅,自古以來帝王皆是這般。想必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他是歷史上一位很偉大的君主。李世民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從善如流,與魏徵之間的君臣關係更是傳成一段歷史佳話。李世民執政期間,唐朝逐漸從戰後的亂世恢復回來,人口、農業、經濟、文化都在蓬勃發展,開創了唐朝第一個治世“貞觀之治”。

李淵哀求李世民放過10個孫子,聽到一個人名後,李世民一個不留

李世民雖然是一代明君,但是早先這個皇位還輪不到他。古代有一種繼承製度是“嫡長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哪怕這個嫡長子並不賢能。這也是為了避免皇室之間的內鬥,虛耗能量。比如東漢末年的袁紹,不喜歡大兒子袁譚,喜歡小兒子袁尚,最後造成譚、尚相攻,讓曹操漁翁得利的後果。

李淵哀求李世民放過10個孫子,聽到一個人名後,李世民一個不留

玄武門政變以李世民的大獲全勝告終,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親手射殺,齊王李元吉則死於李世民麾下大將尉遲敬德之手。

風雲餘波,皇帝求情

此後,李世民成功控制了整個長安城,李建成、李元吉的親信家人也被通通囚禁,面對這些手無寸鐵的餘黨,李世民會選擇如何處理呢?

當時已經被控制的唐高祖李淵勸說李世民以血脈親情為念,放李建成和李元吉還在襁褓中的兒子們一馬。

李淵哀求李世民放過10個孫子,聽到一個人名後,李世民一個不留

李淵此舉本來是為了安撫李世民,但無形中卻擴大了他的勢力和影響,李建成感到自己的太子之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和挑戰,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李世民;同時李世民也不服太子,雙方展開了明爭暗鬥。後來李建成逐步佔據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敗局,李世民搏命一擊,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

李淵哀求李世民放過10個孫子,聽到一個人名後,李世民一個不留

李建成也並非沒有才能,根據史書來看,他未必不會成為一個明君。他跟李世民在前面的戰爭之中相處得也很默契,但李淵要作啊。時不時的就暗示太子之位將來會是李世民的,李建成也明白自己的軍功不如李世民,於是開始忌憚李世民。經常跟弟弟李元吉一起陷害排擠李世民,最終的結果就是兄弟反目。這個人就是淮南王劉安,在歷史上大小還算是一個名人。他修撰《淮南子》這部鉅作、發明了豆腐,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反叛者。他爹劉長就想推翻漢文帝,自己取而代之,結果事情暴露。漢文帝真是個好人啊。他只是流放劉長,饒了他一命。劉長在半道自盡而死。漢文帝放過了劉長的兒子。劉安卻沒有感恩戴德,還想和漢朝對著幹。最後他也想造反,沒有成功,自刎而死。李世民一聽到劉安的名字,明白了其中的含義。於是他下令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做到斬草除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