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湯顯祖


宏村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鄉風貌,素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美譽。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潺潺流過,層樓疊院與湖光山色交輝相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青梅學社詩莉莉酒店就位於白牆青瓦、低簷粉黛的徽州宏村外。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派建築又稱徽州建築

中國傳統建築“皖派建築”分支之一

六大建築派系中它的風格最突出

流傳於古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

及嚴州、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派建築大多建於明代和清代

優雅幾百年的徽州古建

備受中外建築大師所推崇

即便不懂建築也會被它的詩情畫意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吸引著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小橋流水桃源家,粉牆黛瓦馬頭牆”

這是對徽派建築最為形象生動的描述

粉牆、黛瓦、馬頭牆、磚木石雕

層樓疊院、高脊飛簷、曲徑迴廊

亭臺樓榭等的構成徽派建築的基調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粉牆黛瓦”即雪白的牆壁,青黑的瓦

奠定了徽派建築的素雅淡雅的風格

晴時看藍天賞流雲,看飛簷

像一副素雅的丹青水墨畫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標誌和象徵

馬頭牆又稱為風火牆、防火牆

因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

而且外形酷似馬頭而得名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派建築聚族而居,民居密度大

一旦著火時,很容易蔓延一片

高高的馬頭牆起到隔絕火源的功能

階梯型的馬頭牆形成高低落差美感

豐富了徽派建築造型特徵

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

被譽為“徽州古建築三絕”

以高宅、深井、大廳為居家特點

力求人工建築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天井”作為徽派建築的代表符號之一

收集雨水用於磚木結構防火

契合風水學上的“四水歸堂”

寓意讓四方財源流入家中

也是“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體現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派民居建築風格又有“三雕”

聲名遠播的木雕、石雕、磚雕

區別於藝術繪畫,以刀代筆

磚雕用於門罩、門樓、照壁、門牆等

石雕多用於望柱、欄板、華柱或柱礎

木雕用在樑架、窗戶、樓梯處等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三雕”對立意構思、造型構圖方法

立體感、空間感、節奏感、韻律感

等技巧和形式美都要有所權衡

考驗徽雕藝人深厚的傳統技藝功底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每一處花紋、雕刻都精雕細琢

結構嚴謹、注重情節和構圖

細節細膩繁複,工藝精湛,造型逼真

為徽派建築的鮮明特色錦上添花

它與皖派風格不同卻又一脈相承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自古有“無山無水不成居”

徽派建築被群山環繞,村居山前

擁享自然情趣與山水靈氣

集合田園般的寧靜和淳樸的民俗

猶如世外桃源般深居簡出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經典的粉牆黛瓦馬頭牆

依山就勢的巧妙構思

空間結構的韻律美

富有美感的建築外觀

無不傳達徽派建築的清雅美學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徽州建築被譽為“國畫中的家園”

在碧藍天空下鱗次櫛比的屋簷

綠水環繞粉牆,紅花灑落黛瓦

時間和滄桑在建築中穿越

留下如詩似畫的傳統建築畫卷


徽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丹青水墨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