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多部大男主劇達成高口碑高收視,熒幕的流行風向要變了?

​網視導讀:最近出現的幾部大男主劇,似乎昭示著新潮流的誕生。


《慶餘年》《從前有座靈劍山》《劍王朝》《鶴唳華亭》……這些近期的熱播劇,你或許聽說過其中某個或某幾個。


而將他們放在一起討論的關鍵點是:他們均是以男主角為核心進行展開的作品。

多部大男主劇達成高口碑高收視,熒幕的流行風向要變了?

同時,除去《鶴唳華亭》為女作者雪滿梁園所著,其餘幾部作品更是均來自男頻網站:起點中文網《慶餘年》,作者貓膩;縱橫中文網《劍王朝》,作者無罪;創世中文網《從前有座靈劍山》,作者國王陛下。


在被女頻小說、大女主統治熒幕許久之後,大男主重新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限古令後
愈發稀少的大女主劇

從《甄嬛傳》開始,熒幕不僅颳起了古裝熱,還颳起了大女主劇的風潮。

多部大男主劇達成高口碑高收視,熒幕的流行風向要變了?

《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錦繡未央》《楚喬傳》《扶搖》《武媚娘傳奇》……一部又一部大女主劇登上了大熒幕,其中題材則是以古裝居多。


而在“限古令”的調控後,古裝大女主劇想要登錄電視臺顯然陷入了一定的困難。不過這依然不能阻攔大女主劇的腳步——沒有了古裝,還可以有現代或民國,比如《我的前半生》《那時花開月正圓》;而古裝大女主難以登錄臺播,某種意義上依然沒關係,畢竟被視頻網站天價收購也不掉份,《延禧攻略》《如懿傳》便2018年一前一後登錄暑期檔隔空對壘。


不過,質量的參差不齊與內容上的同質化,也讓部分標榜著大女主的劇集也越來越被詬病——自稱女性鬥爭、奮鬥史,最終的成果卻反而缺少奮鬥而全是依靠男主男配的瑪麗蘇,這樣的劇集能叫做大女主劇嗎?


雖說優劣對半,不過大女主劇的風潮還是颳了一年又一年。


不過,到了2019年,大女主劇的風潮似乎要平息不少。除去《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外,相當多於2018年末被預告在2019年播出的大女主影片都未能播出。而除去《知否知否》以外,也只有《都挺好》《正陽門外小女人》兩部以創業、奮鬥為主題的大女主劇唱出了花樣。


花式敗退後
大男主劇鹹魚翻身


而在大女主劇“難以為繼”的現在,大男主劇似乎成為了風潮。近期,騰訊視頻、愛奇藝聯播了《慶餘年》《從前有座靈劍山》,愛奇藝獨播了《劍王朝》,優酷獨播了《鶴唳華亭》。


正如前文所說,這四部劇集,基本都可以定位於大男主劇集——前三部作為大男主劇集毫無疑問,《鶴唳華亭》因其女頻出身的情況尚且有所爭論,不過無論是羅晉於演員名單首位的表現還是其中男主演的權謀戲所佔的比重,都可以將其定位為大男主劇。


多部大男主劇達成高口碑高收視,熒幕的流行風向要變了?


而在熱度上,這四部影片都可以說是非常不錯。根據貓眼統計的熱度,《從前有座靈劍山》曾超過10天登陸網播熱度第一,《慶餘年》上線後幾乎一直佔據榜單首位,《鶴唳華亭》略差一籌,但幾乎從未掉下前五。《劍王朝》於前日上線,首日成績不佳,但次日與今日實時成績可謂相當優秀,可以期待後勁如何。


而其評分上更是令人驚喜。《從前有座靈劍山》7.2分,《鶴唳華亭》7.5分,而《慶餘年》更是一部觀眾評分達到8.0精品大劇。


男頻小說改編的貧弱似乎一去不復返。


在此之前男頻小說改編以《盜墓筆記》為始,而這些內容雖然不負投資方期待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始終瘸了一條名為口碑的腿。


此後的男頻小說改編的熱火朝天,然而,從《擇天記》到《莽荒紀》《武動乾坤》《鬥破蒼穹》《黃金瞳》,似乎無論投資多少,出名的男頻小說改編似乎總要遭受壞口碑詛咒。


天下霸唱的《河神》《精絕古城》被認作是作者把控的勝利,2018年的《夜天子》與2019年的《全職高手》也是稀有的成功範例,但大製作的失敗與相對更多的低成本男頻小說改編讓男頻IP的價值看上去似乎在“折損”。


而這一次,幾部高質量、高關注度的大男主劇集中出現,似乎真正打破了這一“定律”。


男頻小說改編,似乎迎來了曙光。


舊潮流新崛起
高基數下的品質質變


男頻小說在口碑收視雙豐收的崛起也有著一定的必然性。


無論是港臺21世紀前,還是大陸的21世紀初,都有一股武俠之風颳過,金庸、古龍、溫瑞安……武俠名家們的小說被翻拍一部又一部都不夠,還要有一版又一版。


儘管題材、寫作手法等有錯差異,但從內容上而言,這些小說是確確實實很“男頻”和“大男主”的。


意氣風發、權謀算計、俠肝義膽,無論還有什麼別的差異——是喜是悲,最後結局如何,這些對應題材其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風格的整體潛力。


而網文男頻IP此前的錯誤打開,只能說是目前小說的篇幅過長,在改編需要大量取捨的前提下,未能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


某種意義上,如果在今後的發展中,大男主劇的興起會壓過大女主劇的風頭,也只能說“時尚是個輪迴”了。


另一方面,也是投資者們對“大男主”的不放棄。在這個消費男色的時代,此前口碑偏低卻依然能夠依靠男主個人影響力保障一定成績的男主劇確實不少。儘管今年《上海堡壘》的成績可謂一塌糊塗,《誅仙》卻某種意義上地證明了,這一層保障依然存在。


在大基數的試錯之下,大男主劇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


不過,質量問題確實是最為關鍵的。在近期有關幾部大男主劇的討論中,《慶餘年》編劇王倦的存在感已經超過了一般作品編劇的存在感。無論是對於王倦舊作的討論,還是他在《慶餘年》中對於細節的勾勒,都成為了一定程度上的熱點話題。


多部大男主劇達成高口碑高收視,熒幕的流行風向要變了?


王倦對相關話題的回應,也確實符合著讀者、觀眾們的訴求:可以修改人物,可以改變情節,加戲也有,刪減也有,但要留住原著特色……留住它與眾不同的靈魂所在。


留住原作能夠流行的高光時刻,將其為影視作品填色,才是新時代男頻乃至所有小說改編的正確打開方式。


結語


當然,男頻小說的新潮流並不一味意味著取代。最近也有消息,大女主劇《大明風華》終於定檔。流行已久的大女主劇或許還會在熒幕上彰顯自己的威力。


而對於觀眾而言,所更期待的也並不是某種特定類型影視作品的流行,而是優秀的、不同種類作品的百花齊放。


近期的大男主劇潮流也證明的規律則是,即使是之前並不被人看好的題材,事實上也有著相當的潛力可待挖掘,其中關鍵只是能否掌握訣竅。





分享到:


相關文章: